-
1 # 使用者7407563955981he
-
2 # 心靜悄悄
不可以,黃疸高需要去醫院照燈,如果不是太嚴重,一般曬太陽就可以了。
同時母乳餵養一般黃疸偏高,一般不用太擔心。記得每天曬太陽,會越曬越白的。
-
3 # 秋水無紋
按摩和撫摸能給嬰兒安全感,幫助消化,促進運動能力發展。
黃疸如是生理性黃疸,曬太陽慢慢就退了。病理性黃疸需要去醫院治療了,一般是照藍光。
-
4 # 牛媽帶牛娃
不可以,撫觸就相當於按摩。黃疸使體內本身代謝的問題,主要還是要Sunny照射,如果嚴重還需要藍光等。所以光照是主要,不要太依賴嬰兒撫觸,別耽誤治療
-
5 # 明澤明楊媽媽
按摩撫觸對新生兒黃疸沒有直接作用。
新生兒黃疸是膽紅素堆積引起的,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黃疸是單純因為膽紅素堆積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會慢慢消退。在家觀察,讓新生兒多吃多拉,曬曬太陽即可。病理性黃疸是體內生成膽紅素過多,且肝臟膽紅素代謝有障礙,所以基本上都要住院治療。
我家大寶出生5,6天時很黃,連眼睛都黃,帶去醫院測了黃疸值很高20多,直接讓辦了住院,照了四五天藍光就恢復了;二寶也是黃疸,不過黃疸值不高,就在家觀察,兩週後就恢復正常了。大寶和二寶黃疸時,醫生都開了茵梔黃口服液,這是一種中成藥,寶寶可能會出現腹瀉拉稀的症狀,大寶當時吃過,把寶寶拉的屁股都紅啦,很心疼,二寶時就沒給吃,多吃多拉多曬太陽,膽紅素排的快。按摩和撫觸應該可以促進寶寶的腸胃蠕動,有利於寶寶消化。
-
6 # 紅四妹
是有好處的。
1.撫觸對孩子的生長髮育有很大的幫助
2.可以促進寶寶的神經系統的發育和智力發育
3.對新生兒撫觸按摩可以促進消化吸收,還可以改善寶寶的睡眠質量,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4.對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有利於膽紅素經腸道排除
-
7 # 棉朵兒明月
兩者間不太有直接的關聯,但如果你的手法嫻熟,撫觸可以給到寶寶一些舒適的體驗,那麼從情志的角度來說是有助於加速恢復的。
黃疸高到一定程度是需要照藍光,
如果在能自我康復的數值範圍內,
是需要合理地曬太陽的,
但不是說一直照,
是需要在早上10左右結束,(沿海夏季最好不要超過上午9點。)下午可以3點左右再給寶寶曬。
-
8 # Hason2018
按摩有好處,不過記得抹油。
單按摩對緩解黃疸作用不大。多曬下太陽。不行就去醫院開點藥,茵梔黃可以去黃疸的藥。如果很嚴重的話那就沒辦法,只能住院個把星期了,醫院會用紫外光照射,很有可能不讓技術陪同的。
所以建議新生兒多曬太陽,臉胸口後背都要曬。
-
9 # abcd96888
你講的方法不能治癒黃疸
醫學上把未滿月(出生28天內)新生兒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面板、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生理性黃疸是指單純因膽紅素代謝特點引起的暫時性黃疸,在出生後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消退,早產兒持續時間較長,除有輕微食慾不振外,無其他臨床症狀。若生後24小時即出現黃疸,每日血清膽紅素升高超過5mg/dl或每小時>0.5mg/dl;持續時間長,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仍不退,甚至繼續加深加重或消退後重複出現或生後一週至數週內才開始出現黃疸,均為病理性黃疸。
疾病指南
臨床症狀:1.生理性黃疸:輕者呈淺黃色侷限於面頸部,重者黃疸同樣先頭後足可遍及全身,嘔吐物及腦脊液等也能黃染 2.病理性黃疸:除面部、軀幹外,還可累及四肢及手、足心均黃;重症黃疸可出現反應差、精神萎靡、厭食等
併發症:膽紅素腦病、敗血症、新生兒肺炎等
治癒性:大多數可治癒
疾病危害:新生兒黃疸會引起面板、神經系統損傷,容易併發膽紅素腦病,紅素腦病嚴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後遺症
就診指南
指導建議:大多數新生兒黃疸都不需要治療,多喂糖水可使黃疸加快消退症狀嚴重者,可採用光照療法如果膽紅素水平仍持續升高,需要換血療法,及時就醫。
請根據具體情況,酌情選擇處理方案,祝寶寶身體健康。
-
10 # 成曉燕
黃疸會分病理性黃疸,和生理性黃疸。
剛出生的嬰兒很容易出現黃疸的現象,有時候寶寶在回家前就有黃疸升高的情況,有時是回家幾天以後才出現。所以媽媽不要太擔心,寶寶的面部偏黃,但是不是太明顯,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在生後一週內,由於熱量和液體攝入不足、排便延遲等,使血清膽紅素升高,幾乎2/3母乳餵養的新生兒會出現這種黃疸,這種原因導致的黃疸,可以透過增加母乳餵養量和頻率而得到緩解,母乳性黃疸嬰兒一般體格生長良好,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不需治療,停餵母乳24至48小時黃疸會明顯減輕,至黃疸自然消退
新生兒撫觸能夠幫助寶寶更好的生長髮育,感統協調,以及一些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發展,和黃疸沒有關鍵性
-
11 # 胡菲天
撫觸按摩可緩解寶寶黃疸,由於新生兒肝臟內葡糖醛酸轉移酶活力不足,使間接膽紅素與葡萄糖醛酸結合為直接膽紅素從膽道排除的能力差,加之體內有較多的紅細胞被破壞,導致高膽紅素血癥。根據新生兒腸肝迴圈的生理特點,出生6~48h期間撫觸按摩寶寶腹部。早期透過對新生兒腹部撫觸可促進腸蠕動,加速胎糞排出,從而增加哺乳量,促進食物的消化吸收,減少腸道膽紅素的吸收,降低血膽紅素濃度。
鄧琳
重慶市萬州區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副主任醫師
擅長早產兒疾病及新生兒呼吸、消化系統疾病的診治
-
12 # 光芒四濺的暱稱
一、新生兒黃疸分類: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是指由於新生兒膽紅素產生過多、肝臟功能不成熟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而出現的黃疸。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是在第2~3天出現,4~5天達到高峰,7~10天消失,黃疸輕重不一,輕者僅限於面頸部,重者可延至軀幹四肢,以及鞏膜。早產兒的生理性黃疸出現比較早、程度較重,消退較慢,可延至2~4周。
病理性黃疸的原因有:溶血、重症感染、膽道閉鎖以及代謝性疾病等。
另外一種特殊型別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於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為主的少數新生兒,黃疸於出生後1周後出現,2周左右達高峰,然後逐漸下降。若繼續母乳餵養,黃疸可延續4~12周方消退;若停母乳餵養,黃疸在48~72小時明顯消退。
新生兒黃疸正常值:
足月兒黃疸正常值:膽紅素低於12.9mg/dL。
早產兒黃疸正常值:膽紅素低於15mg/dL。
小Tips:就是代表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低於12.9毫克偉正常。
二、新生兒黃疸應對有訣竅
1、早開奶:最好在寶寶出生30分鐘內開奶。
原因:因為初乳有輕微通便作用,能利於胎便排出,減少寶寶體內的膽紅素含量,減少新生兒黃疸。
2、多觀察,勤測量:在自然光線下,觀察寶寶面板黃染的程度。
輕度黃疸:只是面部黃染,可在家觀察。
中度黃疸:軀幹部面板黃染。
重度黃疸: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這時需要到醫院化驗檢查。
3、不需要抽血驗黃疸。
如果醫生感覺寶寶黃疸不重,通常可以用經皮測膽儀,儀器碰一下面板就可以。
如果黃疸很嚴重的時候,才需要及時抽血化驗。
4、吃喝要注意。
*喂點葡萄糖水: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洩。
*喂點乳酸菌製劑:藉助這些藥物,可以儘早使胎便儘早排出。
*喂點中藥:利用中藥起到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的作用。
5、拉撒要觀察。
觀察尿尿:如果發現尿布被尿液染成特別的黃的顏色,呀抓緊時間去醫院。
觀察便便:便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這大多由於先天性膽道畸形所導致的。/6、6、護理要積極:
*多做撫觸,可以促進血液迴圈,使黃疸消退。
*去專業嬰兒游泳池游泳,運動能有消退黃疸、縮短黃疸持續時間的作用。
6、黃疸延長不用怕。
黃疸消退從軀幹開始消退,最後才到面部消退,很多爸媽只注意寶寶露出的面部,黃疸不消退,心裡就很緊張,其實只要身體上基本消退了,問題不大。
溫馨提示:
生理性黃疸:可根據以上7個訣竅來進行護理,(ps:2-3天之內出現,7-10天自然消退。)
病理性黃疸: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治療。(Ps:24小時之內出現,或者5天之後才出現,持續時間在2周以上,並且發覆發作。)
-
13 # 月子寶盒
關於新生兒黃疸之治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當膽紅素值較高時應先照藍光治療,
同時需要確保寶寶有充足之水分;若由口進食(母乳餵養或配方奶)不佳時應考慮靜脈輸液補充水分;
其次:當膽紅素值過高時需要換血治療,以防發生核黃疸,造成日後神經學發展異常,如果和感染有關者(如: 泌尿道感染) ,應予治療
最後,如果出現淺黃色大便或灰白便表示新生兒有肝膽疾病。
-
14 # 樂寶媽媽a秀
不能治療黃疸,撫觸可以促進親子關係,增強寶寶的抵抗力,促進智商情商的發育。
黃疸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症狀之一,與新生兒期的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特別是因胎糞排洩延遲而導致的腸肝迴圈增加,是血清膽紅素濃度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兒的生長髮育與胎次、胎齡、性別及母親等客觀因素有關。
回覆列表
新生兒攝入少,進食也少,腸臑動少,透過按摩和撫觸腹部可幫助新生兒的腸道功能,消化食物,及時排便,新生兒多吃多喝多拉,多曬太陽,可以消除黃膽,所以按摩和撫觸可以幫助新生兒消退黃膽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