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尋隱者不遇 [唐] 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最後兩句為什麼不能顛倒,可從押韻,情節,人物心理變化等方面分析
27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寒松

    賈島詩: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簡單回答:

    先說後兩句不能顛倒。這首詩是壓仄韻,子,去,處都是仄聲字。我學問不深,不知平水韻,但普通話都是仄聲,押仄韻就要仄結尾,所以不能換。其次,作者深入深山,順著童子手指的方向看去,被眼前谷翠山壑,雲霧迷漫的景色所驚豔所陶醉,也讚賞採藥人的艱辛和毅力,感嘆隱者生活的神秘。用今天的話說,是對大好河山的讚美!對隱者品位敬佩。所以最後一句是加強語勢。如果換了,作者尋隱者不見,所感覺到的只是惋惜和惆悵。

    最後說可以改,意思也不變,也沒什麼大了不起的。念一下,也很順口。但細琢磨,有區別,說明詩作者在用詞謀篇方面的能力。

  • 2 # 隨手談詩

    先直接說答案吧:不能改。

    《尋隱者不遇》是唐朝詩人賈島的名篇,我從許多地方都看到有人問這首詩最後兩句能不能顛倒,許多人從合轍押韻的角度來分析,那當然是不能顛倒的,但是,普遍認為這是一首五言古詩(唐詩三百首編入五絕),沒有嚴格的格律要求,而且賈島是什麼人?能跟韓愈大大玩推敲的詩人,要推敲格律那還不簡單嘛,所以若要從合轍押韻這方面來分析,恕我直言,沒有多大意義,意境什麼的也不多談,這首詩之所以傳唱千古而不衰,其妙就妙在結構,而這個意境,一旦打亂順序,就會大打折扣,我們先看詩: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最簡單來說,從小老師就教我們,寫作啊,要講究個起承轉合,這一首小詩共4句,起承轉合是怎樣的呢?

    松下問童子:這句起,一棵松樹,兩個人,雖然只提到了童子,但是我們都知道這裡面省略了主語“我(賈島)”,賈島在一顆松樹下問童子,你的師父到哪裡去啦?

    言師採藥去:這句承,承接了前面一問,交代了問話的內容和原因,童子說師父採藥去了,賈島勢必會問去哪裡採藥了,就沒必要寫出來,直接轉到下一句。

    只在此山中:這句轉,可以想象一下,有人跟你問路,說太古裡怎麼走啊?你肯定是一邊說就在那邊,一邊用手指著方向,童子想必也是一樣,一邊說只在此山中,一邊指向茫茫大山之中。

    雲深不知處:這句合,如果是拍電影,鏡頭順著童子手指的方向,定然慢慢拉遠拉長,把這座山的高聳入雲體現出來,而賈島此時必然也問了許多問題:師父去哪了?到哪裡採藥了?在山頂還是山腳?在前山還是後山啊?

    講道理,賈島也是運氣,遇到個脾氣好有耐心的童子,要遇到我這暴脾氣,跟你說了師父不在就是不在,你還叨嗶叨問個沒完你試試?

    整首詩起承轉合,一氣呵成,地點、人物、事件、範圍,最後還有一句留白,言下之意就是:反正就在這煙雲茫茫的大山裡,你去找唄。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這就叫開放式結局。如果賈島生活在現代,一定是個了不起的導演,只用4個鏡頭,不但把這段對話寫得活靈活現,更把那個始終沒有露面的隱者的世外高人的模樣嵌入了觀眾的心裡,他彷彿就和眼前這座巍峨山脈融為一體了,在我們心中,真正的世外高人不正是這樣的嗎?

    假如把最後兩句顛倒,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雲深不知處,只在此山中”。讀起來似乎沒有什麼錯誤,但起承轉合的結構亂了,邏輯就不通了。而且以“只在此山中”結束,就缺少了“雲山不知處”的開放式結局,觀眾的思維空間就被侷限了,作詩畫畫拍電影,要懂得留白,而不是密密麻麻的資訊轟炸。

  • 3 # 文史通天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意思是:蒼松下,我詢問隱者的童子他的師傅到哪裡去了?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還指著高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林深雲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1、假如順序顛倒了那麼意思也就改變了,前後順序顛倒不符合邏輯。所以《尋隱者不遇》最後兩句不能顛倒。

    2、作者寫《尋隱者不遇》的時候肯定是想好了要如何寫,如果最後兩句顛倒寫會更好,那麼作者必定會那麼寫。

    3、《尋隱者不遇》中如果最後兩句顛倒了,那麼由這兩句話的意思會感覺這兩句話有矛盾。

  • 4 # 瀚墨尋夢

    賈島是苦吟詩人,用字造句極下功夫,他的詩往往是苦思出佳句,再尋句湊成整詩,故他的詩中能尋到非常好的單句,但不一定能湊成很好的整詩。但這首《訪隱者不遇》卻是整篇構思煞費苦心。

    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問什麼,省略了,從童子答“師採藥去"可知其問,問去何處採藥也省略,童子答“只在此山中"可知其問,後問“在山中何處"省略,童子答“雲深不知處"可知其問,三問三答應六句,省略三問,僅用三句,很繁的過程和內容,三句就寫得很明白,化繁為簡真功夫。

    從這問答的順序和層次,可知最後兩句是不能顛倒的。

    再看看作者情感變化“松下問童子"輕鬆滿懷希望,"言師採藥去"已是失望,“只在此山中"又有一線希望,“雲深不知處"就無可奈何了,從希望到失望,情緒的婉轉遞進層層深入。

    採藥人是隱士,賈島以雲顯高潔、松寓風骨表現對隱者的欽慕之情。

    這首詩又如一幅畫,畫面感很強,許多畫家以此詩作詩意畫,如下圖:

    國畫大師1943年所作《訪隱者不遇》詩意畫,畫上題“君璧道兄法正",可見是畫贈黃君璧的。此畫前年以4172萬元港幣拍賣成交。

  • 5 # 文一多

    乍一看,後兩句顛倒了也能說的過去。其實不然。這是一首問答詩,瞭解來龍去脈後才覺得後兩句不能顛倒。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寥寥二十個字,卻寫得情景俱現,靈動惟妙。

    這首詩妙在寓情於問。詩人尋找一位隱士,未遇,只有他的弟子在。於是就問這位童子:“你的師傅到哪裡去了?”童子答:“師傅採藥去了。”詩人又問:“他去哪裡採藥了?”童子答:“就到這座山裡去採藥了。”詩人進一步要求到:“你能不能替我去找一找呢?”童子面有難色:“崇山峻嶺,雲霧繚繞,我怎麼知道他究竟在哪裡呢?”這一問一答,短短四局,使尋隱者不遇的惘然若失、無可奈何的情景躍然紙上。

    全詩以寓問於答的手法,展現了尋訪不遇的急迫心情。雲深喻隱者的高潔品質,蒼松暗喻隱者的風骨,訪而未遇,凸顯詩人對隱者的仰慕之情,其實,這樣的生活也是詩人自己所向往的。

    這首詩就是反覆推敲、斟酌過的。不但寫出了松下問答的情景,山中林木茂密的景色,同時隱者高隱的品格,也可以於詩外體味出來。

  • 6 # HUIxinlin

    你顛倒一下試試?也沒什麼不妥!前者童子說:師傅就在這山上採藥,可是山太大,我不知道他在哪?後者,山太大了我不知他在哪?但是肯定在這山上。賈島就願意整這事!比如推、敲的典故,如果換成李白肯定是“僧破月下門”。杜甫就會說“僧嘆月下門”白居易必然寫“僧入月下門”。賈大詩人島有點“娘炮”

  • 7 # 老街味道

    詩要怎麼改?

    這首詩可以顛倒,也不可顛倒。這裡其實是詩要怎麼改的問題。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一、先說不可顛倒

    1.落韻

    簡單的挪移,就不押韻了,去、處在《平水韻》去聲【六御】,中,不押韻。

    知識點:去、處兩個字在平水韻去聲【六御】和上聲【六語】裡都有,意思不一樣 ,大家不要搞錯了。

    2.節奏

    絕句雖小,亦有起承轉合,揚抑頓挫。

    松下問童子,一喜一揚。

    言師採藥去, 一憂一抑。

    只在此山中,又喜又揚。

    雲深不知處,再憂再抑。

    節奏是揚、抑、揚、抑,改動以後會破壞節奏。

    3.結構 這首詩一句問,三句答。

    童子的回答清新自然,邏輯清楚,打亂以後還能表達明白嗎?

    4.名人名作,自取其辱。

    沒人做這種事……

    再說可顛倒

    1.關於改詩

    作品一般都是修改的而成,賈島更有‘’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之感慨。

    有時為了一個字整句話、甚至整首詩都要變動,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改這首詩不為逞能,更不想自取其辱。只是和詩友探討一下,必須用‘’處‘’這個字作韻、還是保留基本原義的情況下,怎麼改詩,改後會是什麼結果。

    2.怎麼改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原節奏是揚、抑、揚、抑比如改為:揚、抑、抑、揚。揚、抑之後第三句再下一層,繼續抑,然後第四句揚起,如有餘味最佳。當然還有其他變化。

    一問三答,可以打破看看效果。

    3.哪個結果好一些

    (1)一問二答三看四想(含問意)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舉目白雲深,仙蹤竟何處?

    揚抑抑抑

    (2)一問二三答四動作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今日白雲深,遙指翠微處。

    揚抑抑揚

    (3)一問三答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今日白雲深,應在峰高處。

    揚抑抑揚

    (4)一問二答 三動作四答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遙指白雲深,人在白雲處。

    揚抑抑揚

    (5)一問三答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莫怪白雲深,人在雲深處。

    揚抑抑揚

    (6)一問三答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是白雲深,無人知何處。

    揚抑抑抑

    …………

    不寫了,這些可以說明問題了,可以看出,雖然詩料一樣,但是不同的組合產生不同的效果。

    賈島作為‘’苦吟詩人‘’,這些變化的都是他挑剩的。但對初學者而言,做到這一步並沒有什麼羞愧的。

    我們寫詩、改詩就是如此,從眾多選擇中挑出自認為最好的示人。

    結語 4S管理

    很久以前,風行過‘’4s‘’管理,搞什麼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其實作詩不也如此?

    1.學問好見識多,搞來一堆詩料。

    2.根據主題,有用的留下,沒用的扔掉。

    3.放在合適的位置,這一步好難呀!有些知識不高的人,這個能力強,就能做出比高知好的詩。

    這就是‘’飽學士、狀元郎,作詩未必勝廚娘‘’。

    4.更難了,到了一定層次,作詩就水到渠成。

    2018-2-14

  • 8 # 無心玩兒此號

    《尋隱者不遇》,是“苦吟派”詩人賈島的名作。何為“苦吟派”詩人?即作詩字斟句酌,善於推敲,長於某篇佈局,“造語費力”。想必大家都應該知道,“推敲”一詞的誕生,正是拜賈島所賜。如果此詩後兩句可以顛倒,顛倒後效果更好。那麼作為一個尤其擅長推敲的苦吟派詩人,賈島早就自己動手將後兩句顛倒過來了,哪還能留機會給我們在這裡“推敲”這個顛三倒四的問題?

    這首詩後兩句,顯然是不能顛倒的,原因如下:

    1、首先呢,詩歌是講究“音樂美”的。一首詩,絕不是簡簡單單文字的堆砌,其節奏如何,平仄如何,押韻如何,等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只有把握好詩歌的音樂美,一首詩讀起來才能是朗朗上口。若此詩後兩句顛倒過來,最起碼的,二四句不再押韻,嚴重破壞了詩歌的音樂美。

    2、本詩是一首問答詩,每句之間有嚴格的內在邏輯關係,並不是隨便就可顛倒的。此短詩之中,暗含了“三問三答”。

    第一問,詩人問:你師傅在哪?第一答,童子答:採藥去了!

    第二問,詩人問:採藥在哪裡?第二答,童子答:只在此上中!

    第三問,詩人問:在山中哪裡?第三答,童子答:雲深不知處!

    短短四句,卻暗含了三問三答,不愧是苦吟派詩人的代表,練字練句十分精煉!明白了這三問三答,自然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後兩句不能顛倒。

    3、此詩簡單的四句,卻層層深入,包涵了情感的起伏變化,將詩人跌宕起伏的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松下問童子”,此時的詩人剛剛拜訪到此,因為將要見到隱者,所以內心是愉悅的,充滿期盼的。結果童子“言詩才藥去”,詩人一下子就有些失望。在哪採藥呢?詩人不死心地問,心想既然來了,怎麼樣也得見見隱者。一句“只在此上中”,讓詩人多少又有了些希望,誰知剛剛有了點希望,一句“雲深不知處”又讓詩人燃起的希望之火破滅了。閒雲渺遠啊,看來今天是無法相見了。詩人那無限失望、失落之情無限延展到了雲層深處!

    4、以“雲深不知處”結尾,營造出一種空靈而渺遠的意境,給人無限的遐思。也襯托出了“隱者”果然乃隱者,採藥在那山高雲深之中。也暗暗透漏出詩人對隱者的羨慕——詩人為什麼要拜訪隱者?自然是對隱者的生活有所向往,而得知隱者在那雲深處之中,享受那雲霧繚繞的人間仙境,怎能不更加羨慕隱者?

    綜上幾點,所以說此詩後兩句不可顛倒。我們不一定有苦吟詩人賈島那麼善於推敲,他留給我們的,一定是他推敲多次後的最好結果,我們無需“顛三倒四”!

  • 9 # 使用者50343533757

    中文是十分強調語序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強調的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如果倒過來,強調的就是肯定在山裡。結合題目來看,顯然前者更貼切。

    類似的例子比如李鴻章把奏摺裡的“屢戰屢敗”改成“屢敗屢戰”,一樣的道理。

    好好體會吧

  • 10 # 湯孫友

    一是平仄韻律不可變動,二是後三句是童子的回覆,省去了訪者的提問,循序而來,不可顛倒。過程就是:你師傅呢?採藥去了;在哪裡採藥呢?就在這座山中;山中的什麼地方呢?白雲深處不知道的地方。顛倒了就是在敘事時顛三倒四。另外,有的讀者也回覆了:哪首詩的最後兩句能顛倒?

  • 11 # 淡月晗嫣1

    《尋隱者不遇》這是賈島的一首有名的古詩,文學上有“郊寒島瘦”。我想這“瘦”就是高度凝練!言簡意豐吧。《尋隱者不遇》是一篇膾炙人口的詩。經過千年的沉澱,在人們心中已經形成定勢。有些人卻突發奇想,想改變一種思維方式,想超越古人。以探求者去顛倒這首詩後兩句,往往會得不償失。

    《尋隱者不遇》是採用問答形式。一問三答。波瀾起伏,耐人尋味。我們知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寫文章一般佈局時,都要注重一下文章的“起、承、轉、合”

    第一句“松下問童子”是用問起。直接發問。尋隱者歷盡千辛萬苦尋訪世外高人,終於見到古松參天之下,有一個童子,尋隱者欣喜若狂。終於看到希望。這“松”字,暗含隱者風骨,更多的是作者的欽慕之情。

    第二句“言師採藥去”。是承接上句問而做出的簡潔回答。我的師傅採藥去了。這就令尋隱者有一種撲空的感覺,而採藥更增添了神秘色彩,這是什麼樣的仙山令人遐想。

    第三句“只在此山中”。這是轉。當尋隱者失望之時,童子的回答又使人看到了希望,我師傅沒遠走,就在這山中了。

    第四句“雲深不知處”。這是合。結句點題,扣住題目“尋隱者不遇”。最後一句又使尋隱者感到一片茫然。又不知到哪裡去找了。希望又一次落空。

    這樣佈局巧妙,水到渠成,順理成章。言簡意賅。耐人尋味,給人豐富的想象空間。

    如果三、四句顛倒,不太符合邏輯推理。本來慕名者也是尋隱者滿懷希望而來,第二的回答已令尋隱者失望,但如果說出雲深不知處,那麼人們自然會想到,這位高人是雲遊四海去了,無法找到了。這就如同一盆冷水潑下。讓人絕望。這也不符合童子的樸實單純的品性。“只在此山中”。放到最後,這樣可見這童子在故弄玄虛,他的師傅出去,應該是有所交代的。讓人感到童子的虛偽。這境界全變,人性扭曲。高人也因此抹黑。

    而原詩,“只在此山中”給人希望。“雲深不知處”。則烘托山深,更襯托高人居處。情、景交融。大繁至簡。這也是賈島高明之處。

    再則三、四句顛倒,也不符合詩的韻律要求,出現落韻現象,本來好好的詩,變成一首打油詩。這難道是笑談嗎?現實中往往這類人很多。像惡搞紅色經典一樣。最終吃虧的是自己。

  • 12 # 不拘小節c

    我家小子一年級。學習過這首詩,陪著他一起背。反正我背誦的時候老把最後兩句顛倒,感覺更適合一樣,誰知道賈詩人幹嘛這樣寫

  • 13 # 歷史漫筆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

    雲深不知處。

    這是唐朝詩人賈島一首看似簡單明瞭實則寓意深刻的一首詩。賈島何許人?羅列一下他的名號:賈閬仙、賈廋島、賈神仙、詩奴。名號就可窺見一斑:其詩精於雕琢,曾因詩句“僧敲(推)月下門”,誤撞當時的文學家韓愈的馬頭,“推敲”一詞的典故由此而生。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足見其注重詞句錘鍊,刻意求工,仙成完美的吟詩風格。在這樣的詩作大咖面前,我們還妄圖對他的作品進行改動,豈不是畫蛇添足、班門弄斧,自取其辱,貽笑大方!

    當然此種問題只是假設,實際沒有人敢這樣操作,否則就是褻瀆經典!在這個前題下,我就談一談我的一些粗淺看法,不妥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詩作的好與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韻味;一個是意境。詩詞是人文領域的藝術形式,主要承載與表現的是人的情感。一字改動都能牽一髮而動全身,韻味變了意境自然大打折扣。比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改成到、吹、過、來、臨……都不如“綠”字有韻味,更具意境美。這是形容詞當動詞用,意即草木發芽,形象又生動,因為詩是以意象連線的。一字之差,意象變了,韻味也變了,更直接影響了意境美!

    詩作講究起、承、轉、合,此詩作者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向人們描述了一個這樣的畫面——松下問童子,這是起,“我”在山腳一棵古松下問語小童子:我想拜訪一下你的師傅,不知他在哪裡?麻煩你通稟一下。

    “言師採藥去,",這是承,接上面的問作答,你運氣不好師傅採藥去了,讓人有些許失落的感覺悄然而生!

    “只在此山中",這是轉,反正小童子用手一指我師傅就這茫茫大山裡,並未走遠,讓人又產生了一些希望。

    “雲深不知處”,這是合,意境深遠:讓人的一點小希望又破滅了,暗合題意——隱者;不遇。高山巍峨,雲霧縹緲;好一副勝似蓬萊的仙山妙地,這不正體現了隱者的高明之處嗎?!我認為作者現實中一定早以拜訪過了隱者,並述禪論道,暢談萬物之玄理,參透人生;對隱者的仙風道骨深深折服,故意架構尋之不遇,使人讀來有種悵然若失的些許傷感,更平添了對隱者之隱的神奇嚮往!

    話說重點:末句押“處”韻,上下顛倒就不合轍押韻了,失了韻味,就少了意象;沒有了意象何談意境?詩作缺少意境就像人沒有靈魂光有軀殼一樣,讓人乏味沒有意思!

  • 14 # 神速無雙

    很對,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那麼問題來了,小孩的師傅怎麼死的,自殺他殺還是意外

  • 15 # 幕府居士

    有答:

    賈島《尋隱者不遇》自唐以來膾炙人口。最後兩句為什麼不能顛倒?那是唐詩格律規定的。這首詩是五絕,不論押平聲韻,還是仄聲韻,都是一韻到底。兩句顛倒,平仄不調,也不押韻,那就不是五絕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贏政劉徹李世民與趙匡胤關在密室中,只留一人,誰會笑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