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天聽健康
-
2 # 龍井茶葉虎跑水
農村人也知道,一小時走十里(約五公里),年輕人或能走至六公里。但要始終保持六公里/時速度,並非容易。因為總距離越長,徒步速度會逐漸遞減,當反應過來,繼續加速追趕,恐怕較累,出汗是有可能的。
根據個人徒步實踐,確定A一B始終點,就邁步前行,徒中,還要拍攝,作為紀實。百里約需十小時左右,總里程平均為每小時五公里,基本沿途不休息,有些路段陌生,有待於摸索,若走不通,還需返回繞路,比較複雜些。
-
3 # 折騰活
健走大致可分為:健走,競走,北歐健走
健走運動是腳尖和小腿發力,小腿痠痛感比較明顯,最好穿著專用的健走鞋,跟距離關係不是太多
-
4 # 御行健身
快走的速度該是多少?
一小時走6公里,算不算快走?算。那麼一小時走5.9公里呢,一小時走6.1公里呢?如此推演的背後,是因為我們預設,應該有一個“絕對的速度”作為標準,用以定義什麼是快走。然而,這樣的“絕對化的”速度並不存在。實際上,慢跑也是一樣的道理。
為什麼如此說呢?因為,一個絕對的速度,並不能適應每個人不同的身體情況。比如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他的日常步行速度,很可能就讓一些體弱的中老年人跟不上。而一個體弱者平時的快走,很可能被一個健身者認為是龜行速度。
那怎麼來確定適合自己的快走速度呢?
(1)下限速度是,鍛鍊者必須比自己日常的行走速度要快,且身體能夠持續微微出汗,心跳更快一些、呼吸也略急促。但並不覺得有過大的心肺壓力,仍能夠用短句、短語和夥伴說話。
(2)上限速度是多少呢?在你能夠恰好跑起來之前的速度。實際上,當你走得足夠快時,走的速度很可能已經超過你的下限慢跑速度。
上限速度並不重要,下限速度才比較重要。因為下限速度可以確保你正在快走、正在鍛鍊,而不是在散步。
如果你覺得下限速度太慢了,運動強度太低了,那就提高速度。此時,可以用運動心率來控制。可以透過公式“(220-年齡)的60%至85%”計算後,獲得運動心率的參考值。
經驗上,普通人的快走配速達到“7至9分鐘一公里”(每小時6.7公里至8.6公里)時,基本上已經接近上限,再快就要開始進入跑的狀態了。
快走鍛鍊的效果如何?首先,鍛鍊者必須先確保投入足夠的運動量,這是基礎。建議每週快走達到4至6次,每次40至60分鐘。
其次,如果你想用快走減肥,它只對以前從不運動的人更有效。對於已經鍛鍊了一段時間,已經具備長時間慢跑能力的人,沒什麼效果。
第三,由於快走的運動強度較低,身體很容易適應,所以在快走鍛鍊幾個月之後,減肥效果、心肺提升的效果基本就停止了。年輕的、身體好的鍛鍊者或許一兩個月,快走的鍛鍊效果就不見了。因此,想保持鍛鍊效果,必須進入到慢跑等強度更大一些的運動中。
第四,可以採取更多樣化的快走方案。比如快慢走交替、爬坡走、或者爬樓(可以看成是一種變式)。鍛鍊者必須讓自己感到累,而不要陷在“運動舒適區”出不來。
不同的人,不同的走法普通老年人,只需要走得略快一些,保證每週都堅持規律參加快走鍛鍊就行了,沒必要走得多快,保持健康是主要目標。
年輕人和經常鍛鍊的人,應該更多的採用爬坡、爬樓、接近慢跑速度的快走,以達到有效鍛鍊的目標。而且,應該更多地參加強度更高的一些的運動。因為快走總體上仍舊屬於低強度的運動,身體太容易適應了。
有高血壓、過度肥胖等健康問題的人,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更側重透過快走增強心肺功能、增加熱量消耗、控制體重、維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等方面,而不應單純追求走得有多快、走得有多久。
-
5 # 冰城的小火苗
一小時走六公里已經可以達到鍛鍊的效果了,首先不管快慢,如果可以連著走一個小時,那麼已經算是不短的運動時間了。其次,一小時六公里的配速,對於走路而言不算慢,肯定可以起到鍛鍊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膝蓋的承受能力,如果你體重過大,一週還是要合理安排類似於快走和跑步此類的運動,避免給膝蓋造成過大的壓力。
-
6 # 綠洲147153329
一小時走六公里,就是健走。但是速度是比較快的了,也就是10分鐘一公里,我一般是10分30秒一公里,也算比較快的,還有9分鐘左右一公里的。
走路快慢與人的年齡、體質、性格有很大關係。可能有人會問,走路快慢,怎麼還與性格有關係呢?你可能沒注意,性格急的人,走路就快。性格穩的人,走路就不是太快。年齡大的人,體質稍差點的人也不是太快,也有快的,但不是很多。年輕的人,體質好的人,走路一般都比較快。
健身快走或慢走並不重要,健走者可以根據自身條件,決定自己健走時間、距離、速度。年輕人體質好,可以適度快些、距離遠些。老年人或體質差點的人,可適當慢些,健走距離可近些,沒有絕對標準,因人而異。我傾向每天健走時間達到半小時以上為好,但也不是絕對的,自己認為適合自己就是最好。
怎樣健走比較好,怎麼走都可以,沒有具體標準,只要走起來就好。健走時間、距離、快慢自己掌握,比較隨意為妥,不必過於糾結怎麼樣走,走多少步。很多人強調每天走多少步,我認為沒必要教條。
不管怎麼走,都必須走起來,走步是最簡單的運動了,不用器材,不用工具,健走好處世人皆知。快樂健走,健康健走,享美好幸福生活!
-
7 # 空投騎士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和擠壓人體的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走路雖然每個人都會,但想要達到鍛鍊的效果,要加點技巧,會走路是保持健康的關鍵。
第一,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體弱者要想達到鍛鍊的目的,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得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運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第二,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每日兩次,每次一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一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第三,高血壓患者。前腳掌著地挺起胸口,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先著地,不要後腳落地都會使大腦處於不停的震動,容易引起疼痛。
-
8 # 使用者9883788292126
個人快走從每公里7分多走到現在6分整附近,今天早上前10km走進60分以內。
-
9 # 天淞子
我的經驗是別管走了多少公里,你只要保持在一分鐘走90到120步,這樣的步速走半個到一個小時,你試試看,是很輕鬆還是有點吃力,感覺吃力就稍微慢點,走的時間短點,感覺輕鬆就再加快點、走的時間長點——這是我五年前看到的一個帖子介紹的健步走方案,這幾年我一直都是按照這個方案進行健步走的,總體感覺不錯。
假如要按照這個方案去進行健步走的話,那麼一開始你要掐秒錶計算自己的步速,搞清楚自己走一分鐘、十分鐘、三十分鐘乃至一個小時究竟能夠走多少步,計算一分鐘的步數,最好自己心算,超過十分鐘我會不耐煩計數,我一般就會根據一分鐘的步數來推算十分鐘的,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也可以參考手機上的運動軟體,連支付寶都“賣力”的要死每次你走完都會主動給出你走的步數,這個當然只能參考。
一定想要知道自己究竟走了多少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步數來計算,我曾經用尺丈量過我一跨步距離是0.84米(一個腳的後腳跟到另一個腳的後腳跟),跨的大一點會有0.86多點,總之是不到一米的。我一般如果走的很快,那麼差不多一分鐘有110,不到120步:以110步乘以0.85米,等於一分鐘我走了93.5米,一個小時就是5610米。如果你一個小時之內能夠始終保持在每分鐘120步的話,那麼你一個小時也能夠走出超過6公里的路程了。
一個小時能夠走出6公里的,我認為肯定是算健步走的,起碼對普通人來說。
回覆列表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對大多數人來說,走路是最簡便易行的運動方式,不需要專門的場地和器材,只要備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就可進行,在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要求中最基本要做到的是“每週運動150分鐘以上”,一週運動兩個半小時,只要去做肯定能做到,走走路就能實現。不過,看似簡單地走路也是有要求的,必須達到有效運動的標準,標準是什麼呢?
運動是消耗能量的過程,能量主要來源於血糖和脂肪,而且首先是從血糖供能開始,其次才是脂肪分解產生的能量,這就需要一次運動應持續足夠的時間,研究證實大約需要30分鐘;此外,運動還需要有一定的強度才能真正增加對能量的消耗,這個強度有兩種衡量方式,一是運動時心率要達到170-年齡,二是運動時要出汗,不需要大汗淋漓,但至少額頭要有微汗。
拿健步走來說,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透過調整健步走的速度來實現,但不同的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如三四十歲的人和六七十歲的人身體條件肯定不一樣,因此健步走的速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但從運動醫學的角度講每小時快走或慢跑6-8公里是可以達到有效運動強度的。
至於怎麼樣健步走才比較好,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在避免運動損傷的原則上,做合理的安排即可,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健步走前應先做做熱身,否則容易拉傷肌肉,走的過程中感覺足部有些發熱時,再逐漸加快速度,想休息時也不要急剎車,停下來之前就應放緩速度。健步走的時還要注意姿勢,手臂放鬆,讓手腕自然前後擺動,不要比肩高,慢慢收緊小腹,再隨著運動的頻率慢慢舒展,一收一舒之間能很好地鍛鍊腹部肌肉。體重超重及肥胖的人,健步走應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始可以走的慢一點、距離短一點,因為過重的體重對膝關節會施加過大的壓力而容易發生損傷,經一段時間鍛鍊後隨著體重的減輕再逐漸加快速度和增加距離。有心腦血管病的人,不要過於追求速度和距離,以健步走時微微氣喘,但仍然可以講話為度即可。【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選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