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6
回覆列表
  • 1 # 留青禾

    對於背叛曹操的動機,可能是曹操領兵征伐徐州時,下過一道指令給予部隊,凡是一開始沒有立即開城投降而抵禦抗戰的城池,即使之後不敵而投降,一律屠城,因此徐州數座被曹軍攻打過的城池,常有發生屠城行為,身在東郡留守的陳宮應該知曉此事後,漸對曹操所做所為感到不認同,認為曹操不是自己的伯樂。

  • 2 # 三國小事

    陳宮、張邈反叛

    194年,曹操東征陶謙,留荀彧、程昱守鄄城。此時張邈、陳宮反曹,迎呂布擔任兗州牧,佔據重鎮濮陽。

    陳宮、張邈等人為何會在此時反曹呢?首先先看一下陳宮、張邈和曹操的關係。

    陳宮曾是極力擁戴曹操入主兗州的,可以說曹操對陳宮是很感激的,待陳宮如“赤子”。兗州內重鎮也交由陳宮看守。

    曹操和陳宮

    張邈和曹操很早就有交情,早年曾幫助曹操在己吾起兵。張邈後來因為出言指責袁紹,袁紹就想讓曹操殺掉張邈,但曹操拒絕了。後來曹操在攻打陶謙之前,曾對自己家人說過“如果我回不來,你們可以去找張邈。”說明對張邈也是極為信任。

    這兩個人和曹操一開始關係都不錯,幫助過曹操很多,曹操對他們也很敬重。可是為什麼他們會反叛呢?

    導致陳宮反叛的原因是因為曹操對於兗州地區士人的殺害。儘管曹操在兗州地區得到一部分官員的相助得以入主兗州,但同時反對曹操的人也不在少數。尤其是兗州當地的一些士族,看不起曹操的閹宦身份。尤其是陳留名士邊讓,公開辱罵曹操,結果被曹操斬首示眾。這一事件令同樣身為名士的陳宮感到害怕和不安。再加上曹操在徐州地區屠殺的行為,使得素來剛直壯烈的陳宮,看到這位統治者的殘暴一面。於是開始反叛曹操。

    張邈

    張邈雖然表面和曹操看起來關係很好,但是兩人的矛盾也在逐漸增加。最初是張邈資助的曹操起兵,現在卻反過來是在曹操手下做事,心裡肯定有所不平衡。張邈與袁紹多次交惡,但是曹操卻與袁紹聯絡密切,雖然曹操沒有按照袁紹的命令殺了張邈,但張邈心裡多少也會有所戒備。另外張邈和呂布的關係密切,而袁紹之前曾追殺過呂布。所以張邈在兗州的時候,是會對曹操有所防備,不知道曹操是否會聽袁紹的命令來殺自己。後來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下被陳宮勸說成功,選擇反叛曹操。

  • 3 # 知常容

    這個恰好我寫過一篇文章我寫了張邈袁紹曹操他們之間的恩怨。

    我簡單的再說一次吧。

    張邈跟曹操是朋友關係跟袁紹也是,但是在諸侯會盟的時候,袁紹非常得意,但是張邈批評了袁紹,從此就恨上了張邈,我覺得這中間肯定有故事,但是三國志記載非常簡單。

    所以袁紹就跟曹操說你去把張邈給我殺掉,曹操說張邈是我的朋友,我怎麼可以殺掉他呢,不聽。

    所以張邈很感激曹操,曹操第一次徵徐州的時候心裡也沒有底,就跟家裡人說我如果這一次打徐州失敗了你們就跟著他混吧,後來打贏了回來,然後兩個大男人見面默默哭泣,這場景你見過嗎。

    後來呂布路過張邈的地方,跟張邈結盟,呂布也是袁紹很討厭的人,曾經派人去刺殺呂布,那個肯定失敗了。兩個最討厭的人在一起而且還結盟所以袁紹是恨的牙癢癢。而這個時候曹操跟袁紹的關係是非常好。

    所以張邈很擔心萬一哪天曹操真的聽了袁紹的話把我給砍了,那我該怎麼辦啊,所以乾脆先下手為強就在曹操第二次東征陶謙的時候反了。這就是兗州反派的始末。

  • 4 # 紅色星河

    嚴格說來,張邈陳宮等兗州士大夫們是拋棄曹操,並不是背叛曹操。因為是曹操對不起他們,曹操對不起廣大老百姓和被其殺害的人們。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宦官為禍,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進京掌權,以袁紹為統帥的關東反董聯軍組建,繼而分裂,不久董卓在長安被殺,其部下也互相攻伐。這是一段時局動盪、戰火不斷、生靈塗炭的苦難歲月。

    公元194年四月,袁紹的盟友兼小弟曹操正在揮軍攻打徐州。自反董聯盟分裂後,徐州牧陶謙站在袁術一邊,不聽從袁紹號令。自前次曹軍攻打徐州並大肆屠戮後,曹操的父親曹嵩在離開徐州琅邪、逃奔兗州時,途中被陶謙的一支軍隊劫殺。震怒的曹操認為是陶謙故意為之,遂於此時再次統帥大軍攻打徐州。陶謙被打敗,從彭城倉惶逃跑至東海郯城。曹軍追擊,但沒能攻克郯城,隨即在十多個郡縣實施大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雞犬無餘。一時之間,屍積如山,泗水為之不流。

    這時,身在前線的曹操收到了一封舊友的來信。此人名叫劉備,多年前與袁紹、曹操在洛陽結識。彼時三人意氣相投,互為知己,一起遊俠,那是一段暢快淋漓的日子。劉備在信中向曹操表達了問候之意,回顧了洛陽時的點點滴滴,並說自己剛剛跟隨青州刺史田楷到達陶謙軍中,隨後解釋曹嵩並非陶謙故意派人殺害,是陶謙安排手下將領帶兵去護送曹嵩,沒料到將領貪圖錢財而予以劫殺。信中還曉以大義,勸曹操體恤百姓、仁義待人,並勸曹操退兵。恰在這時,忽然接到後方荀彧發來的緊急軍情:兗州被呂布奪取!兗州被呂布奪取!呂布在陳宮、張邈等人的邀請、協助下,奪取了兗州,除了荀彧程昱把守的鄄城、範城、東阿三個縣外,其餘郡縣都跟著倒向了呂布!

    曹操大吃一驚,立即下令部隊停戰、集結,向兗州開拔,回擊呂布。臨行前,他給劉備回信,向老朋友劉備問好,並表示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願意跟陶謙和平,願意即刻撤軍。

    那麼,陳宮張邈等兗州士大夫們為何在此時突然背棄曹操呢?

    主要是因為曹操過於兇殘,既屠滅兗州名士邊讓全族三百多口人,還大肆殺害其他人,又在徐州兩次血腥大屠殺,這激怒了人品高潔的陳宮,也讓張邈不寒而慄。

    陳宮、張邈都是兗州名士,都是曹操、袁紹多年的朋友。此前為了反對董卓暴政,匡扶漢室,自願加入了反董聯軍,自願奉四世三公家族出身的袁紹為聯軍統帥。張邈對曹操的幫助曾經非常大,在曹操領兵出戰董卓遭遇慘敗、幾乎全軍覆滅而狼狽逃回時,張邈把自己的資財及軍隊全部都交給了曹操,使得曹操可以東山再起。此後袁術對袁紹被大家奉為聯軍統帥不滿,認為自己是袁家的嫡出,而袁紹只不過是一個奴婢所生,認為大家應該奉自己為統帥。這引發了聯軍的分裂,一部分勢力追隨袁術,一部分勢力追隨袁紹,還有一部分勢力在中間搖擺不定。隨著董卓被王允、呂布所殺,關東聯軍徹底分裂,彼此互相征戰。

    隨後陳宮、張邈等人為了支援曹操,同時也是為了保境安民,就說服朋友濟北相鮑信,並聯合鮑信把兗州交給了曹操。曹操由此實力大增,但卻兇相畢露,開始大肆殘殺,連陳宮、張邈的許多朋友都不放過,並把名士邊讓全族三百多人全部屠滅,還四處征戰,在徐州大肆屠戮。這讓陳宮、張邈等人很是憤怒,後悔把兗州交給了曹操。

    前期董卓還未身死時,張邈因為袁紹一幫人天天置酒宴飲、不思攻打董卓,就公開批評了袁紹,被袁紹嫉恨。袁紹遂讓曹操秘密殺掉張邈,曹操當時沒有執行,卻把袁紹的密令告訴了張邈。張邈心裡雖然很感激曹操,但後來一看曹操如此兇殘,心裡既憤怒又很不踏實。而且曹操此前也曾奉袁紹指示殺害過朋友。

    於是,在陳宮的勸說下,張邈與陳宮等人聯手呂布,趁曹軍主力攻打徐州而兗州曹軍不多時,突然動手,驅逐曹操勢力出兗州。

    當陳宮、張邈、呂布率軍在兗州驅趕曹操人馬時,由於曹操的暴行不得人心,兗州各郡縣基本都紛紛予以響應。只有荀彧、程昱等人把守的三個縣還控制在曹軍手裡。

    當曹操從徐州退軍,回身迎擊呂布時,卻被呂布多次擊敗。這是曹操最低谷的時候,幾乎到了窮途末路的地步,曾經想直接去袁紹那邊,被程昱制止。後來在袁紹的大力支援下,歷經一年多苦戰,最終打跑了呂布、陳宮,重新奪回兗州,屠滅了張邈、張超全族,而張邈本人在向袁術求援途中身死。

    當然,曹操也為自己的兇殘付出了巨大代價。否則,何至於在兗州遭受這些沒必要的重大挫折?何至於後來遭受劉備的決裂與對抗?何至於一生不能統一天下?何至於後來辛辛苦苦打拼出來的曹魏政權被司馬氏輕易替代?

  • 5 # 傳奇歷史觀

    陳宮背叛曹操不管是演義還是史實都是值得討論的一個事情,演義中陳宮跟隨曹操一起到了呂伯奢家,曹操殺了呂伯奢,並說下了那句著名的“寧可我負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陳宮覺得跟錯了人,所以毅然反曹,演義中陳宮是個“義士”的形象。然而《三國志》中並沒有說陳宮跟曹操一起到呂伯奢家,《三國志》中陳宮是第一個倡議曹操領兗州的人,可以說當時他是非常看好曹操。當時後來曹操去攻打徐州,陳宮就主動勸張邈迎接呂布反叛曹操。一前一後,擁護是他,反叛也是他,不僅讓人去想陳宮的思想變化怎麼這麼快?

    現在最流行的說法是陳宮是因為曹操殺了兗州的名士邊讓,這個結論大概是從後面陳琳為袁紹寫的討伐曹操的檄文推論出來的。因為不管是《三國志》還是裴松之注都沒有說明陳宮反曹的原因。陳琳的檄文中說,曹操殺害邊讓使得兗州士族憤怒,一起反對曹操。陳宮也是兗州士族,那麼陳宮是不是就是因為這個反曹呢?只能是推測。《三國志》裴松之注中陳宮勸張邈說現在正是建立功業的時候,有兗州的人加上呂布的勇猛,一起幹一番事業。這個說法顯然與之前擁護曹操又相反。史書也許只是春秋筆法,為曹操掩蓋什麼。另外曹操進攻徐州,殺害了很多無辜百姓,這個時間點和陳宮張邈反叛是吻合的,如果陳宮真的是一個“義士”,那麼他看不慣曹操殺邊讓和徐州百姓,然而反叛曹操是說的通的。

    至於張邈,張邈與曹操,袁紹都是故友,但是張邈曾經衝撞過袁紹,袁紹就讓曹操殺死張邈,曹操說張邈是故友,怎麼能殺害。《三國志》說張邈還是怕曹操為了袁紹殺了自己,所以造反。但是這也說不過去,曹操之前把全家人的性命都託付給張邈,說如果自己死了就讓家人投靠張邈,可見他們兩個的關係。這麼好的關係,張邈為什麼懷疑曹操會殺自己?估計張邈對曹操太瞭解,知道他是個有大志的人,可能為了前途不顧友情,畢竟呂伯奢一家就是個例子。裴松之關於呂伯奢一家被殺引用了三種不同說法,魏略說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截殺曹操,曹操才殺了他們,而另外兩本書則說呂伯奢的兒子和賓客招待曹操,曹操疑心他們要害自己,所以把他們殺了。可見曹操的確是殺了老友呂伯奢的家人,至於動機如何,那其實不重要了。那麼陳宮和張邈反叛曹操的原因,我覺得有兩種可能:

    1. 曹操確實名聲不好,殺老友呂伯奢家人,殺邊讓,殺徐州百姓,所以陳宮張邈不想跟他混了。

    2.陳宮張邈不想居於人下,他們也是有志向的人,想要自己幹一番事業。

    大家覺得會是哪種可能呢?

  • 6 # 小陳看歷史

    陳宮與張邈二人雖背叛曹操,但原因是不同的。

    陳宮對曹操是從敬仰、佩服、離開、反叛,心態分為四個階段,這個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有集中的體現。在捉放曹後,曹操誤殺呂伯奢後索性滅其全家。面對這一慘案,陳宮看清了曹操的為人,棄之而去。

    但這只是小說家的說法,《三國志》中卻並無記載,《三國志》裡說他“自疑”,不知何故投了呂布,並策反了當時曹操的好友張邈。按照小說中的說法,陳宮背叛曹操是因為鄙視其為人,對曹操的寄予的希望破滅所致,我認可這個看法。

    張邈不同,他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但他的反叛是內因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結果,有一點他與陳宮是相通的,就是都瞭解曹操的為人處世。曹操為人狠辣,一但決定了,會不露聲色舉手不留情,從內心上來說,張邈有些懼怕曹操。

    內因是張邈畢竟是太守出身,政治上是有抱負的,並不是碌碌無為之輩。開疆裂土誰不想?再有陳宮一旁起的作用,俗話說“不怕沒好事 ,就怕沒好人”,一番勸說,張邈深以為然。

    外因是張邈與袁紹有嫌隙,袁紹老催著曹操殺掉張邈,一來二去,曹操在張邈的眼中越發幻化成了殺手的形象,越跟曹操在一起張邈越來越不託底,您這哪天一不高興,真把我宰了,我哪說理去?

    加上陳宮的推波助瀾,在背後捅刀子,兩人抱團取暖,脫離了曹操集團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 7 # 項家銀

    膨脹。那個時代太遙遠不太好去驗證,不過我籠統觀察比較像新中國成立之後30年,孟德才華自是不用多說,當他的事業在快速發展階段,跟隨他的人覺得自己功勞巨大,陳,張會有一種因為自己的才華才讓曹操事業飛速發展,既然這樣,為什麼我不自己去做呢。這種心理導致他們選擇背叛。毛主席建立新中國,林彪,江青等人就有了陳,張的心理,他們膨脹了,人的共性。

    古語云:同甘苦,共患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在我看來,同甘苦,共患難容易,有福同享卻不容易,因為人的慾望沒有盡頭。共同患難時大家差距不大,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可以一起去奮鬥,即使沒有堅持下去,也不會影響相互的關係。共享福時大家差距拉大了,沒有外界環境的直接壓力,人的慾望就佔據上風,慢慢的就失去本心。發生什麼事就可以理解了。

    高官貪汙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裡就不再多言。

  • 8 # 赤旗插遍天下

    在張邈傳裡原因寫了很明白

    :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

    張邈怕曹操為袁紹搞他 ,決定先下手為強。

    那時候曹操僅僅是袁紹附庸而已…… 張邈的職務是陳留太守是董卓給他的……

    《董卓傳》:初,卓信任尚書周毖,城門校尉伍瓊等,用其所舉韓馥、劉岱、孔伷、(張資)〔張諮〕、張邈等出宰州郡。而馥等至官,皆合兵將以討卓。卓聞之,以為毖、瓊等通情賣己,皆斬之。

    後來諸侯討董張邈也是其中一員,後來董卓西遷,就有了著名了曹孟德孤軍擊董的事情。

    但是孤軍麼?未必

    這場戰爭事實上關東軍動員力量相當大,張邈、孔伷、鮑信的軍隊都有參加的記載,其中光是鮑信即有“徒眾二萬,騎七百,輜重五千餘乘”。另外,案《臧洪傳》可知,袁紹肯定也參加了此戰:“袁、曹二公與卓將戰於滎陽,敗績。”而主導這場戰爭的就是曹操。書上說從此關東聯軍天天開party。估計是曹操被排除了關東聯軍的決策層了。

    曹操就開始去揚州募兵。然後屯河內,其實就是依附袁紹。不久袁紹為車騎將軍。開始準備立劉虞為帝。這就是日後張邈對曹操的背叛埋下了種子。

    而後來曹操先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不久黃巾軍在兗州大亂劉岱戰死,鮑信以個人名義請曹操平亂,鮑信戰死,曹操收的青州兵,後來就是兗州牧。

    我們從中的到一點是曹操入兗州,袁紹肯定點頭的。這意味著張邈和曹操上下級的改變,而張邈的陳留太守是關西朝廷封的。袁紹的想法自己征戰河北,讓曹操入兗州是為獲取河南的話事權。

    而幫住曹操拿下兗州成為兗州牧就是陳宮!

    三國志《武帝紀》:

    陳宮謂太祖曰:“州今無主,而王命斷絕,宮請說州中,明府尋往牧之,資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業也。”宮說別駕、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無主;曹東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寧生民。”鮑信等亦謂之然。信乃與州吏萬潛等至東郡迎太祖領兗州牧。

    陳宮能和治中,別駕說上話就說明他在兗州的地位不低。

    曹操入主兗州,根基尚淺,又和要自立朝廷的袁紹勾搭。那些得到原來朝廷好處兗州士人豪強會有戒備不滿。

    而在194年曹操東征陶謙,這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袁紹派出朱靈,公孫瓚派出劉備和田楷。

    而此前袁術和關西朝廷交好得到左將軍 和陶謙交好,公孫瓚結盟。

    曹操殺死名士邊讓行為,讓陳宮和張邈恐慌,隨即就和兗州的友好勢力迎接呂布,其實他們投的是袁術從而對抗袁紹集團,而曹操和呂布在兗州的戰鬥其實就是袁氏兄弟的話事人戰爭若不是袁紹幫忙曹操,否則在河南的努力就付之東流。由此曹操可能也知道關西朝廷的影響力為此後奉迎天子帶來一定基礎。

  • 9 # 歷史有事

    應該說陳宮這人可能與張邈的脾性比較接近,比較直,不會拐彎抹角。可是因為張邈這人以前得罪了袁紹,袁紹曾讓曹操殺張邈,雖然曹操沒有動手,但耐不住張邈看到曹操袁紹的關係好,害怕自己會落到被害的地步。而陳宮這人也是如此,他太瞭解曹操了,也知道有關於曹操的太多秘密了,同樣懷疑曹操會對自己不利。所以趁曹操東征的時候,和張邈迎呂布到兗州,反了曹操。

  • 10 # 海鏡清

    張邈背叛曹操的原因,因曹氏為正統,所以史家諱而不言,只有《三國志.高柔傳》中借高柔之口隱諱地透露了一點點。

    曹操:我拿你當兄弟,你居然背叛我!

    “(高)柔留鄉里,謂邑中曰:“今者英雄並起,陳留四戰之地也。曹將軍(曹操)雖據兗州,本有四方之圖,未得安坐守也。而張府君(張邈)先得志於陳留,吾恐變乘間作也,欲與諸君避之。”眾人皆以張邈與太祖(曹操)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這段話的潛臺詞就是說,一山不容二虎,除非是一公一母。

    張邈:你是英雄,我也是英雄,兗州雖大,卻容不下兩個英雄

    曹操有統一天下的大志,張邈同樣也想要大展抱負。而張邈的地盤是兗州陳留郡,兗州又是曹操的大本營,所以在兗州地界,曹操與張邈這兩位“英雄”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根本利益衝突,為了各自的利益,早晚會爭個你死我活。只是曹操還不知道張邈也有和自己一樣的“野望”,所以對張邈完全沒有防範。

    但曹操的部下陳宮看到了,所以他能夠有針對性地勸說張邈起兵叛曹:“當今雄才四起,天下分爭,您擁有那麼寬廣的土地和眾多的軍隊,也可稱得上是人中豪傑,卻反而受制於人,不是有損身份嗎?”

    至於《三國志.張邈傳》裡的記載:“呂布之舍袁紹從張楊也,過(張)邈臨別,把手共誓。(袁)紹聞之,大恨。邈畏太祖終為紹擊己也,心不自安”。說張邈擔心曹操聽袁紹的命令來殺自己才反叛曹操,說得他像一個受迫害妄想症患者,未免是小看了張邈。要知道,張邈可是一位“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的豪傑啊。

    如果說張邈叛曹是因為利益衝突,陳宮又是圖什麼呢?要知道,當初說服張邈同意曹操入主兗州的,正是這個陳宮。而關於這一點,沒有任何史料記載,只能猜測。

    陳宮:我,有一個夢想,實現不了夢想,毋寧死!

    作為兗州士族,陳宮迎立曹操是因為當時青州黃巾軍殺兗州刺史劉岱,眼看兗州生靈塗炭,陳宮認為曹操很有能力,希望他能給家鄉帶來安定、給家族帶來福祉。 但曹操在消滅黃巾軍後,在兗州的統治並不得人心,或者說,不得士族之心,名士邊讓被殺只是史書披露的冰山一角而已。

    作為兗州士族的代表,陳宮對曹操的忠誠趕不上他對家族、對士人階層的忠誠。 陳宮選擇呂布,是因為呂布有很強的軍事能力,能夠對抗曹操的軍力;但呂布又沒有治政能力,這樣更能按陳宮或者說兗州士族的思路做事。

    所以,陳宮叛曹,實際上是兗州士族的一次集體背叛,因此才能群起響應,只剩下三個縣仍然忠於曹操。

  • 1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與張邈完全不同,但兩人的目的一致。

    兩人雖然都背叛了曹操,但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始作俑者是陳宮,張邈的背叛有自已的原因,但更多的是陳宮的勸說。

    先說張邈為什麼背叛曹操?

    張邈是曹操早期起兵時最信任的兩個人之一,另一個是鮑信。曹操徵徐州,可以把家人的性命託付給張邈,說明曹操對張邈是絕對的信任。

    在戰爭中結下的友誼往往是深厚的,討伐董卓的戰爭結束後,曹操成為東郡太守,由於勢力弱小,需要對抗袁術、陶謙、公孫瓚勢力的曹操,只得依附於袁紹。而袁紹與張邈關係不好,主要是因為張邈為人正直,經常直白的批評袁紹,袁紹就很不爽,讓依附於自已的曹操殺了張邈。

    曹操雖然依附袁紹,但對殺張邈並不認同,況且張邈又是曹操最信任的人之一,袁紹說過一次兩次沒有關係,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成了事實,同樣的話說了一千遍也就成了真話,慢慢的,張邈也開始懷疑曹操要殺他,尤其是曹操與袁紹最要好的時候。

    張邈越來越覺得自已不安全,尤其是在曹操當了兗州刺史之後,從之前與張邈同級,一下子成為張邈的上司,更加讓張邈擔心曹操終究會殺了自已,而在這個時候,來自陳宮的勸說,讓張邈徹底的背叛了曹操。

    陳宮是這麼對張邈說的:現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您擁有廣大的土地和士兵,稱得上人中豪傑,為什麼要依附他人呢?現在兗州城內空虛,如果能把呂布迎接過來,佔據兗州,應該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的。

    張邈在陳宮的勸說下,背叛了曹操。

    張邈背叛曹操的原因,相對來說簡單多了:

    一是張邈擔心被殺,只要曹操依附袁紹,那麼總有一天,曹操會殺了自已;

    二是陳宮極力勸說張邈背叛曹操,很可能陳宮還利用了張邈的擔憂。

    相對來說,陳宮背叛曹操的原因則相對來說複雜多了。

    曹操能當上兗州刺史 ,陳宮功不可沒,但是當上兗州刺史的曹操,卻沒有給陳宮加官晉爵。陳宮是兗州東郡人,而東郡太守一職卻給了夏侯惇。

    陳宮的背叛是一系列的原因疊加在一起的結果,而乘曹操攻打徐州,兗州空虛之時陳宮迎接呂布背叛曹操,怎麼看都是預謀已久的,陳宮背叛曹操有以下原因:

    1、陳宮眼光短淺。在荀彧、郭嘉等人都能放棄強大的袁紹而投靠弱小的曹操,能夠看出曹操是績優股的時候,而陳宮卻看曹操是垃圾股,相比於荀彧和郭嘉的眼光,陳宮差遠了。如果荀彧和郭嘉算棄暗投明的話,陳宮則是棄明投暗。

    2、陳宮不是一個忠誠的人。陳宮背叛曹操之後,迎產呂布,呂布在兗州吃了敗仗後,陳宮後來又聯合袁術,串通呂布的部將郝萌一起背叛呂布,結果被高順平定,可以看出陳宮不是一個忠誠的人,他所作的事,都有自已的利益。

    3、陳宮是個有野心的人。陳宮背叛曹操,迎新呂布入主兗州,呂布是什麼人?呂布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殺丁原,投董卓,殺董卓,投王允,陳宮迎接呂布,總不是為了安心當呂布的部下吧,顯然不是,陳宮顯然有更大的政治野心,就是自已掌控兗州。從陳宮勸張邈反叛的話中就能看出,陳宮擁立呂布的唯一的目的就是對抗曹操,至於對抗過曹操如何,陳宮肯定不會說出來,對張邈說是可以做出一番大事業。

    4、陳宮不滿意曹操在兗州的利益安排。陳宮是兗州本地的世家大族,東郡人,在為曹操謀得兗州刺史後,陳宮並沒有得到重用,顯然對曹操這樣的安排不滿意,再加上曹操與兗州世族的關係緊張,包括曹操殺邊讓,打擊兗州士族,不重用世家大族,曹操的這些作為都讓作為世家大族的陳宮和陳宮背後計程車族力量不滿意,於是在這些本土世族的支援下,陳宮反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說檀君壽一千九百零八歲?遠古人類真的可以如此長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