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鞏之楓峰
-
2 # 努力堅持追夢ing
而且從二者達成後的成就而言,拿個ti足以讓你在Dota2界10年內有一定的話語權(當然wings目前看來沒了這個資格),你清北剛入學在自己專業發個論文試試(抱歉學歷低不知道更好的比喻)?
最後,考清北只需要個人奮鬥就行了,拿ti冠軍還要考慮歷史的程序啊!
-
3 # 少年當放羊
那肯定是清北難,最新一屆的ti冠軍OG隊員整個一年有一半時間在度假,等到ti快開始了才回來集訓,都這樣都能拿冠軍,可想而知對手都什麼水平,這要是放在高三,你敢放這麼長假別說清北了,一本都費勁。
-
4 # 遊俠手無千鈞棒
清北淪落到和遊戲冠軍比較了?還是打遊戲的自己太嗨了?你玩的再上天還是遊戲!還60億分之五,比十三億分之幾千難,腦子呢,中國dota最火的時候沒有走一億人玩,還60億。這個遊戲真荼毒青年,該封就封了吧
-
5 # 豬沒我帥
清華可以保送,不一定學習好。例如給清華蓋樓一個不行直到行為止。ti就不行了如果單人也許簡單點。團隊就非常難了。有一個拉胯其他的努力都白費。
-
6 # 彪叔跟你聊保險
牛批的問題,牛批的題主!
清華北大很難,TI冠軍也很難,想想而已就行了,要比較誰更難,沒辦法比較,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
7 # 戀愛剪輯
這個問題,就像是有人問你,拿滑冰奧運金牌男還是羽毛球單打冠軍難。有的學霸認為一道語文題很簡單,但是讓他打遊戲,他認為很難。而有的人打遊戲無師自通,學習沒有天賦。有人常說,笨鳥先飛,但是客觀情況就是,每人有每人的天賦,只有自己想學習和經歷,才能自我體會。
-
8 # 懶懶quer
作為dota圈少數既參加過高考也進過ti的選手,我覺得我可以嘗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
之前在給哈啤錄製活動影片的時候有個快問快答環節,正好就有同樣的問題,當時不假思索回答了拿ti冠軍更難。
我參加的是2006年的高考,當年分數是夠北大的,不過因為地區的關係採取的是估分填報志願,當時覺得發揮一般,加上完全不考慮復讀,就只在志願表上填了上海西南某高校一個學校(記得那個時候是沒有平行志願一說的)。
而ti呢,很慚愧,我參加了最近的5屆ti預選賽,前三次都是第三或者第四(中國區前二晉級),今年難得拿了中國區第一順利出線,結果在西雅圖卻是發揮最差的一支中國隊。罵聲一片,但菜是原罪,被噴我完全接受。回到問題本身,多屆ti看下來冠軍不只要有絕對的實力,運氣也是奪冠必備,難度可見一斑。
以上是從我個人角度來考慮的,雖然兩項我都沒有達到,但答案很明顯。尤其努力程度方面也不一樣,高考之前每個週日我還會偷偷去網咖打war3,而ti之前整個隊伍那都是全身心投入的。
而想要從大眾群體角度來分析的話,難度很大。我覺得讀書和打遊戲客觀來說就是兩項不同的技能,只是當前社會背景下仍然有極大的政治正確差別。大眾專案和小眾專案之間想要做對比,本身就需要設定很多前提,沒有資料支援誰也說服不了誰。
等到哪一天電競發展成熟,市場完全規範,有足球籃球那樣的規模,我們就可以認認真真回過頭來回答這道題。
回覆列表
清北和ti冠軍哪個難?那我們按照考清北的高考制度來對比一下現有Dota賽事不就得了。
高考採用的是多地區不同試題不同錄入分數的方式(1),錄取清北採用的錄取方式也有自主招生(2)和分數合格線錄取(3)兩種渠道,雖然不同的錄取方式和地區,但是最後金榜題名的同學們都上了同一所院校——清華或者北大(4)
劃了重點之後大家有沒有品出點味道來?
這不就是一個ti預選賽嘛。
(1)就是預選賽分地區分賽制,預選參加戰隊的強弱直接導致了出線的難易
(2)自主招生就是直邀,看到了你的能力就讓你免試入學
(3)走分數線錄取的不就是正常打海選的苦逼隊伍們嘛
(4)最終大家還不是要去ti嘛
而且從二者達成後的成就而言,拿個ti足以讓你在Dota2界10年內有一定的話語權(當然wings目前看來沒了這個資格),你清北剛入學在自己專業發個論文試試(抱歉學歷低不知道更好的比喻)?
最後,考清北只需要個人奮鬥就行了,拿ti冠軍還要考慮歷史的程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