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大闊
-
2 # 明之書苑
“草”字的甲骨文
甲骨文“木”字
先民對於世間萬物的歸類是由粗略到精細的。比如在先民眼裡,所有與水有關的都統稱為水,後來才根據大小等特徵慢慢歸類出江、河、湖、海等。
“水”的甲骨文
這個“草”也是。簡單地說,就是所有的草本植物都用“屮”來表示(屮就是上面甲骨文的楷化寫法);所有的木本植物都用“木”來表示。後來就慢慢分化出各個品種的名稱,比如草本植物中的“藤、葵、英、蓮”等。再往後就圍繞著與草本植物相關的各種因素,新增表聲音的聲旁,形成新的字。比如與顏色有關的“藍”,與繁殖相關的“花”,與生長相關的“芽”,與果實相關的“蘇 ”,與生長期相關的“苗”,與大小有關的“董”等等。
-
3 # 歷史講談社
1.草字,起源於一種植物的果實,最開始讀zao,去聲。是一個部首,這個部首的字都與植物有關,比如草、蒂、花、蓮、芽、英、葵……
2.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草,鬥,櫟實也。一曰象斗子。從艸早聲。
3.說文解字解釋:宋代徐鉉徐鍇注釋,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為艸木之艸,別作皂字,為黑色之皂。案:櫟實可以染帛,為黑色,故曰草。通用為草棧字。今俗書皂或從白從十,或從白從七,皆無意義,無以下筆。
-
4 # 麓風軒
“屮”音chè,這是一個象形字,《說文解字》說它是“草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莖也。”
《說文解字》:“凡艸之屬皆從艸”,所以有了草字頭。
在篆書當中,草字頭是“艸”的寫法,但是在楷書當中,就簡化成了“艹”,這是草字頭的應用最多的一種,都與草本植物(或近似草本植物)有關,如“芝”字。
注意的是,草字頭除了與草本植物的形體有關,還與草本植物的屬性也有關。
就是說有一些表示草本植物屬性的字,也是用草字頭,比如“芬芳”二字,就是表示植物散發的氣味,用了草字頭。
比如說“節”字,實際上它的繁體字寫法“節”就是竹字頭,為什麼後來變成草字頭了呢?
這與漢代隸書簡寫有關!我們來看,如下圖:
漢 · 史晨前後碑“節”字
在很多漢代隸書當中,將竹字頭寫平,也可以理解為簡寫,就成了草字頭。這種寫法直接影響了後來的楷書。比如王羲之的楷書“節”字也使用了草字頭的寫法。
晉 · 王羲之 · 黃庭經
這種草字頭與草本植物和竹類都沒有關係,是因為漢字簡化而來的。見下圖:
元 · 趙孟頫 · 壽春堂記
清 · 姚孟起 · 臨九成宮
回覆列表
很多字都是透過象形文字,歷經時代發展,一步步簡化而來。
而草字頭的象形字就是描摹草的樣子。現在帶有草字頭的漢字,多是草類相關的植物,如芝、芷、芪、花、茶、蓯蓉;還有一部分是形容植物生長狀態,比如黃、榮、苗、蕪、茂、茁、荒;還有一部分形容植物特徵和部分,比如芬、芳、茸、菁、藍、蕊、莖、蔓、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