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分鐘看世界
-
2 # 湯姆與巧克力工廠
五胡亂華源於三國分裂,彼此交戰。漢民族人口急劇下降,導致西晉雖然統一天下。可是也接近油盡燈枯,民生凋敝,三國的主戰場一直都是北方領土和人口。南方地區低調反展,經濟實力雄厚,人口增長恢復中。才有了之後建立東晉的基礎
-
3 # 大雄世界
戰事有,但是對於三國來說,那些周邊國家遠遠不如蜀魏吳強大。畢竟漢朝時期最為強大的匈奴都被漢朝打沒了,其餘的已經不足為慮
-
4 # 好漢借個火
感謝邀請,仔細看過你的問題以後,發現提法就不對了,三國時期邊疆戰事時有發生,曹操平定的烏桓,董卓、馬騰平定的羌族,還有諸葛孔明平定的南蠻,周瑜孫策平定的東夷,士氏平定的山越統統都是邊疆戰事,只不過兩漢太過強悍,致使邊疆少數名族元氣大傷,以至於任何一個割據軍閥都能隨手鎮壓,從而造成一種三國時期邊疆,沒有像唐,漢初,兩晉等時期被少數名族大舉侵虐的感覺而已。。
-
5 # 阿慶還是阿慶
中國自古以來,深受周邊少數民族的侵擾。早在商朝,紂王便要不停差遣武將東征西討,以至於國力受到損失,國內民眾苦不堪言,周文王乘機奪取了諸侯國領導者的地位。周朝時期,北邊諸城建造烽火臺以傳遞邊關資訊,所以有周王烽火戲諸侯,以博取褒姒一笑的故事。
到了秦漢時期,北邊長期被匈奴騷擾,劉邦都差點戰死邊關,可見一斑。不過漢武帝耗費國力,將匈奴打了個落花流水,匈奴一部遷入中國,另一部被迫西遷。
三國時期,以統一戰爭為主,但是中國周邊並不是沒有少數民族鬧騰的,比如馬超家族就多次藉助西邊羌族的勢力攻打曹魏,但是因為曹操兵強馬壯,總算把他們打敗了,馬超失去了自己的勢力,最終投降了劉備,被封五虎上將之一。姜維也有藉助羌軍北伐的行動,或者題主沒有注意吧?
諸葛亮北伐,結果大軍開拔之後,國內回報孟獲在鬧騰,於是諸葛亮又回兵去攻打孟獲,孟獲可是彝族首領呀。
孫權的東吳本來只有江南之地,後來從版圖來看,東吳攻佔了現在的兩廣地區,而兩廣是號稱“百越之地”,是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孫權都打到這裡了,如果不是道路原因,估計從這裡繞道就攻打蜀漢了。
這時候別覺得匈奴就安生了。因為受到漢朝的打擊,此時匈奴西遷的人馬已經佔領了西域地區,阻塞了曹魏向西的通道。而匈奴原來的地盤和人口,一大部分轉移到了漢族聚居區,逐漸融合到我們中來,還有一部分依附到了從東北南下的鮮卑族中,不過在曹操的各種政治手段安撫以及鮮卑人剛佔領大片地盤忙於內部爭鬥的這個時候,鮮卑人還沒有對三國時期的中原造成太嚴重的侵擾。
所以不是當時沒有少數民族在周邊搗亂,只不過從史料來看,各方少數民族此時還不夠強大到產生大的混亂的時候,而三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民族融合時期,很多為亂的少數民族也開始融合到華夏民族之中了。
-
6 # 知未是也
這事得要從漢武帝文雄才大略和文治武功說起。
西漢漢武帝以前,一直奉行的是與匈奴和親求穩政策,即從漢高祖劉邦曹匈奴軍隊白登之圍後,漢高祖劉邦採取陳平之計,買通匈大單于冒頓王后,才解了劉邦白登之圍,救了劉邦一命。白登之圍後,劉邦充分認識到武力解決漢匈邊境爭端顯然是不行的,於是採取了屈辱的和親政策,與匈奴人講和,以確保漢匈邊境安全。到了漢武帝手裡,他感覺這種政策充滿不公和恥辱,尤其是匈奴人得寸進尺,和親之後不遵守諾言,經常在漢朝邊境地區騷擾和掠奪,搞得漢朝邊境地區人心惶惶,難以穩定,為了改變不利和被動局面,漢武帝決定準備對匈奴開戰,打擊匈奴人的囂張氣焰,真正確保漢朝北部邊境安全與穩定。
為了打擊匈奴,漢武帝著手從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各個方面進行了充分準備。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和察舉制,加強中央集權統治,同時頒行推恩令,兵不血刃解決諸侯王坐大一方,禍亂國家的問題,確保了國內長治久安。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鹽、鐵、酒由官府直接經營,並限制富戶商賈勢力,大搞國營經濟,振興國家經濟。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創設年號,頒佈太初曆,統一思想,文教興國。外交上安撫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係,開展貿易往來,孤立匈奴單于。軍事上厲兵秣馬,養精蓄銳,大膽任用賢能和年輕有志之人,衛青、霍去病等一大批將領得到重用,在軍隊中擔當重任。
透過各方面認真準備,漢武帝認為發動對匈奴戰爭的條件已經成熟,並於西漢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公元前119年先後發動河南、河西和漠北之戰,三次大敗匈奴軍隊,打得匈奴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抱怨。
漢朝對匈奴的戰爭持續了一百餘年,直到最後徹底把匈奴人從漢朝北方打跑。漢武帝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冒著很大的政治風險,這不是任何一個皇帝都可以做到的,表現出了漢武帝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不愧為千古一帝!
漢匈戰爭,是一場立國強漢戰爭,正因為這場戰爭,才完全改變了漢朝受制於匈奴人的被動局面,打出了漢人的威風和氣勢,讓匈奴人從此從中國北方消失,確保了漢朝周邊環境的安全和穩定,震懾了周邊哪些對漢朝圖謀不軌和虎視眈眈的外族勢力,這種威懾和影響一直持續到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儘管中原大亂,群雄混戰,但沒有任何外族勢力敢對中原垂涎三尺,趁亂而入,這就是漢武帝發動漢匈戰爭的影響和作用,也是三國邊境無戰事的最主要原因。
正是打出一拳去,換來無人欺。一味委屈求全,只能讓人騎在頭上灑尿。
回覆列表
三國鼎立,打成一鍋粥!為啥卻沒有外族入侵?因這3人守衛邊疆!“趁火打劫”是三十六計之一,
聽上去感覺是小人作派,
但是於實力弱的一方確實是一個明智之舉,
三國的開端,
是從董卓入宮廢少帝奪權開始的,
隨後就是諸侯之間相互討伐吞併,
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家鼎立。
這中間外族其實也並不是沒有想過趁火打劫,
只是都還沒進人家門就被打得抱頭鼠竄!
根據記載,
當時有一個烏桓國曾想到中原撿點便宜,
不料卻遇到了猛將公孫瓚,
被他一頓暴揍全部丟盔棄甲逃了回去。
雖然失敗而逃,
但他們覺得是自己的運氣不好,
遇到了猛將公孫瓚,
過了一段時間又來中原碰碰運氣,
這次更不巧遇上了三國中的頂級狠角色曹操,
曹操一貫奉行有仇必報,
所以他二話不說,
直接派軍攻入烏桓國的老巢,
將他們的首領斬首示眾,
讓周邊的國家徹底斷了對中原的念想!
北面有曹操坐鎮自然是沒有人能討得便宜,
而西蜀之地也有劉備諸葛亮坐鎮,
比如羌戎部落,
不用諸葛亮出馬,
一個馬超就可以讓他們俯首稱臣。
馬超到了中原大地便所向披靡,
連曹操都被打得割須棄袍,
在外族胡人的眼睛裡,
他和他的軍隊就是天兵天將下凡,
這人一旦打出了名聲,
外族聞風喪膽,
更別說來入侵了。
鎮守邊關的西涼馬家,
他們所鎮守的防線,
自西北至東北綿延數千公里之長。
而孫權駐守著南海,
有火燒赤壁的規模和能力,
對付海盜般的東南亞和倭寇,
探囊取物~
視如草芥~
不過,終歸來說,
還是因為這個時期,
歷史上最能打的人、
最有智慧的人,
最陰險的人,
都聚集在了一起,
所以,
別看哥仨互相打的熱鬧,
外族還真是沒有絲毫能力參與PK,
盼著別被孔明先生這樣看上你的地盤,
開個七擒七縱就很幸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