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心李老師
-
2 # 半盞流年906
懂教育的家長和不懂教育的家長差別在哪裡?這可能是很多寶媽新手,最大的問題,孩子不聽話的問題,到底是孩子本身呢?還是父母呢?見面我就來解答一下。
第一,遇到孩子成績的問題。相信這也是很多我媽都很擔心的問題,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競爭壓力這麼激烈,沒有優秀的成績,考不上好的大學,將來的出路在哪裡?但是懂教育的家長會在孩子不你你想的成績面前很冷靜的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那麼現在就已經不必要再責罰了,你需要做的只是安慰他一下,然後鼓勵他,相信他就可以了。如果孩子沒有精力,已經貪玩過頭了,然後你就可以取消他近期哪一些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的一些優惠。然後告訴他,這是你作為你貪玩的代價。而那些不懂教育的家長呢,可能就會不看過程,一味的去批評,如果孩子已經盡力了,他的努力並沒有得到你的肯定,反而得到了你的批評,那麼他的自信心很可能就被你打破了,以後樹立自信也沒有那麼容易,就像我們經常說的很明白的一句話是你剪掉了孩子的翅膀去要求他去飛翔,那又怎麼能達到你的期望呢。
第二,這孩子太調皮搗蛋的問題上。相同的一件事,兩個孩子都在商場裡面把乾脆面弄碎了。如果會教育的爸媽可能就會先理解他的感受,會跟孩子說你是不是特別想吃乾脆面,但是你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現在我會把它把這些乾脆面都買下了,然後這些錢並不是你的是暫時借給你的,以後這些公司裡面的錢要從你以後的零食錢裡面扣,因為這是你做錯的事情,你要承擔你的責任。然後去跟孩子講道理,以後不能這麼做。但是如果不懂教育的爸媽會怎麼做,他們可能就是認為孩子調皮搗蛋,去直接去責罵或者責打,這樣的話孩子以後可能會像你的性格一樣暴躁,因為他是從你這裡學來的。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家長,其實也挺簡單的,就是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角度想想問題,想想他的感受是什麼,然後想想如果你遇到這麼一樣的事,你希望你的爸媽怎麼對你呢?其實這件事也很簡單,教育孩子只要做給孩子看,說給孩子聽。
-
3 # 夏與橙的育兒手記
先來說說懂教育的家長
1、重視保護孩子的天性:懂教育的家長會重視保護孩子的天性,不要強迫孩子或者以特別傳統的思想去教育孩子,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開放性和包容性。
2、重視提升孩子日常生活技能:我個人就是比較重視教育的家長,我身邊朋友也有不少,我發現最大的特別就是特別重視孩子日常生活技能的提升,比如吃飯穿衣,洗碗掃地等,讓孩子擁有生活技能。
3、重視教學品質:懂教育的家長還會重視教學品質,日常陪伴中會以益智類遊戲為主,還會給孩子選擇教學品質高的培訓機構等。
4、更好的引導孩子:我覺得懂教育的家長都會比較好的引導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給孩子灌輸自己的思想。
再來說說不懂教育的家長
1、扼殺孩子的天性:身邊也有一些不懂教育的家長,會在無意中扼殺孩子的天性,喜歡用自己的慣性思維來教育孩子。
2、不重視孩子的日常技能:不懂教育的家長不會重視孩子的日常技能,喜歡慣著孩子,什麼都管著孩子,讓孩子得不到自我的成長。
3、不重視教學品質:不懂教育的家長不怎麼重視教學品質,更多的會從便利性、價效比的角度來為孩子選擇教學。
4、不懂正確引導孩子:不懂教育的家長一般都為以自己出發,強制性要求孩子,不會很好的引導孩子。
-
4 # 昱丞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個人認為教育的根本在家庭教育,所以基於這個觀點,懂教育和不懂教育的家長區別在於是否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位置。
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的身教勝於言教,家長是原件,孩子是影印件。所以從這個角度看,懂教育的家長是先要求自己的,自己做到了再去要求孩子。
教育是很個性化的,沒有一套教育方法能讓所有孩子成材。從這個角度看,因材施教,是懂教育的家長的共識。只會搬模式,甚至只是搬雞湯式的“教育理念”,這是不懂教育的家長。
最後小結一下,不要把家長簡單區分為“懂教育”和“不懂教育”兩種,要尊重個體的差異,要善於觀察和總結,摸索屬於每個家庭的特有教育模式。
祝各位福慧雙增,孩子健康快樂。
-
5 # 獨角獸童年
其實孩子和父母雖然天天相處在一起,但是就如同兩顆完全不同的星球。
孩子需要發展自我所以對任何事情充滿好奇探索精神,這也往往給父母帶來“麻煩”。因為成人的規則是規律以及最大效率達到目標。
所以孩子的成長性與父母的固定性必然會產生衝突。
孩子覺得父母可以一晚上可以坐著不動聊天很無趣。父母會認為孩子可以半天時間給娃娃穿衣服很無聊。
那麼懂教育的家長和不動教育的家長的區別在於對孩子的認知。
懂教育的家長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問題,知道孩子惹出來的“麻煩”和“情緒”只是表象,會用理智思維尋找根本原因,幫助孩子成長。
不動教育的家長只會去強制干涉孩子,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造孩子。
但是養育孩子不是養貓貓狗狗,貓貓狗狗需要服從主任。孩子需要發展自我。孩子最終要長成一個有人性、有思想、不會依附於任何人的獨立人格。
大概,不懂教育的父母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按照父母自己的想法,那樣只會養出一個或聽話或反叛的問題孩子。
-
6 # 紀誠
差別就在於推己及人。
關於教育是什麼,似乎已經無需多言了,而最基本的情形,就是推己及人,眼裡有沒有別人,能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思考和感受,從而更大限度的去理解周圍的一切。
而那一切,不僅僅只是針對自己的孩子,是周圍的一切。比如,如何對待自己的另一半,如何面對自己的父母,同學同事,老師,領導,陌生人,自然,等等。
我常常會看到有的家長,就是個頭兒和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缺乏自身的一種態度,拿不住,受不了,其最大的原因就是不能比較正確的評估自己,缺乏推己及人的思維。說了半天,抓不住重點,囉嗦,彷彿所有的問題都是別人的,其實,真正的問題所在恰恰就是自身。看不到自身,不能在自身和外界之間達成一樣平衡狀態,也好像正在經受的一切都是累贅,都是包袱,由此而怨天尤人,怪這怪那,卻極少怪自身,反觀自身。
而一個懂得教育的家長,其態度是溫和的,善於傾聽的,並且善於從庸常的東西里發現積極的意義,有價值的東西,從而能夠更快更準確的進行溝通和交流。
說的再簡單點兒,一個把持得住,一個把持不住。後者,更容易鬧情緒,發脾氣,抱怨,指責,往往呈現出來的就是事與願違,一團糟。
-
7 # Nbs南山悠悠
懂教育家長和不懂教育家長區別在哪裡?為什麼?
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需要家長愛心陪護辛勞付出,一個懂教育的家長與一個不懂教育的家長 ,教育孩子的理念不一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截然不同。
懂得教育的家長關注孩子的人格教養。孩子小的時候教育孩子尊重生命,學會愛和感知愛的存在。愛護小動物,瞭解動物成長過程,讓孩子懂得生命是保貴的,動物的生命與人的生命一樣只有一次,珍愛生命,讓珍愛生命的理念紮根孩子心裡。孩子長大了懂得尊重生命,尊重別人,尊重自己。
不懂教育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成績。不理解孩子的需求,只要成績好一切都會好,各種補習班興趣班一樣不少,苦的是家長累的是學生,有些孩子壓力太大,出現厭學,甚至走向極端,出現悲劇。孩子認為學習是為家長學習,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更談不上自主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習很難堅持下去。
懂得教育的家長教會孩子處裡問題的方法。孩子的成長是在一次次錯誤中成長起來,孩子犯錯不可怕,家長面對孩子的錯誤,引導孩子勇敢承認錯誤,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不懂教育的家長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是教育孩子勇敢面對現實,承認錯誤,而是一味批評孩子,長此以往孩子在心裡與家長之間距離越來越遠,當孩子到了叛逆期,家長成為孩子的“敵人”,不聽話成為常態。
懂得教育的家長教會孩子獨立生活。孩子長大了最終的要離開家長,家長從生活的細節處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孩子需要選擇的時候,讓孩子遵從自己的心裡想法,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去做。這樣的孩子興趣廣泛,熱愛生活,有責任有擔當。
不懂教育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獨立性差。有些家長喜歡以愛之名,正在迫害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過多的進入孩子生活,時時不放心處處替孩子著想,這樣的教育理念,教育出來的孩子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沒擔當,生活沒目標,嚴重一點可能成為啃老族。
-
8 # 大宸科技
其實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問題,懂教育的家長把一個不好的孩子能夠教育成國家的棟樑,不懂教育的家長把一個好孩子教育成學渣,家長就是孩子的老師,家長優秀了孩子的知識就好,懂教育的家長他們會關注孩子生活習慣和成長過程,學習方法,孩子的各個方面就越來越好。
-
9 # 米媽談教育
雖然絕大多數家長都說愛孩子,非常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有幾個家長真的懂自己的孩子,瞭解自己的孩子。因為大部分的家長都缺乏透過觀察孩子的行為深入探究背後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而教育孩子,是一門非常值得我們不斷學習的學問,真正走進來才發現,原來不懂的還有很多很多,越是學習越是發覺自己在教育孩子這方面還有很多欠缺。所以,我們做家長的也必須不斷學習,表面上看是我們在教育孩子,實際上我們也是一個學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應該感謝孩子,感謝孩子的成長,讓我們有了不斷提高自己的機會,有了成就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
10 # 智愛陪伴成長中心
差別就在於,教出來的孩子不同呀。
01從性格、行為方面來說孩子的性格是在學齡前形成了,所以這個時候誰帶孩子多,孩子就會受誰的影響多一些。孩子“天生愛模仿”,有一種類似小鴨子的“印隨”行為,大人有什麼行為,孩子就會學到什麼行為。(所以,當孩子身上出現,你們認為是不好行為的時候,就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身上就有這樣的行為)
02從孩子一生的幸福感方面來說也許孩子未來不一定多麼的有出息。但,充滿愛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一輩子“擁有幸福”。懂得如何找尋讓自己幸福的方式。
03從孩子的學習方面來說自律的家長,自然能教育出自律的孩子。愛閱讀的家長,必然會影響孩子一起讀書。愛玩手機的家長,孩子也會手機不離手。這差別,還是挺明顯的吧!
-
11 # 敖爸聊教育
首先,這裡要釐清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那就是很多人會把學歷高、有文化、名校出身的家長等同於是懂教育,而把學歷或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看作是不懂教育,這其實是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從家長是否能做到這一點來看,就很容易從中判斷是否是懂教育還是不懂教育的家長,要不,這就很難去理解以下這種常見的事實:
一些父母文化程度並不高,卻培養出非常優秀的孩子;而一些高知家庭,卻反而教出了混世魔王。01我先來回答第一個小問題:懂教育的家長和不懂教育的家長,差別在哪裡?
差別之一:格局視野和眼界的不同懂教育的家長有著更宏大的格局、更寬廣的視野和更高遠的眼界;而不懂教育的家長完全相反。可想而知,兩種不同家庭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將有著怎樣的天壤之別。
差別之二:教育理念的不同懂教育的家長會更關注孩子的良好習慣養成、品格性格人格體格的塑造等;而不懂教育的家長受限於教育理念上的侷限,則只會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對其它方面從不關注或很少關注。
差別之三:對自身學習態度的不同懂教育的家長不僅關注到孩子的成長,也關注到自己的成長,只有家長在教育觀念上與時俱進,與孩子共成長,才能在家中為孩子營造出一種良好的成長氛圍及環境。
差別之四:教育出來的孩子不同雖然不能以學習成績好壞論成敗,但家長的正確教育所教出來的孩子一般都熱愛學習,有一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高遠追求。
一言以蔽之,懂教育的家長所教育出來的孩子無論是在格局、視野、眼界,還是習慣養成、品格性格等方面都要遠遠好於不懂教育的家長所教育出來的孩子。
02接下來回答第二個小問題:為什麼有差別?
這個問題很簡單,產生上述差別的根本原因在於:
懂教育的家長是把孩子真正當作獨立的個體,遵循教育和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在教育方式上能因材施教,因勢利導,以期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潛能等等。
而反觀不懂教育的家長,只會把孩子當作私人物品,無視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只憑著自己的想象和一己之好惡去百般折騰孩子。在違背教育規律和孩子成長規律的情況下,孩子又豈能得到最好的成長?
-
12 # SouthCross
家長可以分類為以下五個階段:
第一階: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階:捨得花時間陪孩子
第三階:思考什麼是大愛
第四階:學習提升完善自己
第五階: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Ta自己
如果你是家長,你處在第幾階段呢?
回覆列表
看過我下面的三個故事,我想都會明白什麼是懂教育的家長了。
第一個故事:孩子,這不是你的錯。
我曾經有個學生,天天騎行上學放學。
有一天,他依靠順學校門口的腳踏車忘了鎖,不見了。他不敢回家。這個孩子是班上最小的一個,本身也比較膽小,也不敢告訴任何一個人,就獨自在教室默默地寫作業。同學們都以為他有作業沒有完成,也沒管他。後來,他的家長見孩子還沒回家,就到學校來找他了,他這才泣不成聲地說出他的腳踏車不見了的事。
要是別的家長,衝口而出的可能是“你這沒用的東西,誰讓你粗心大意,不給車上鎖呢?”但這位家長卻沒半個字責備孩子,而是說:“孩子,你把車停在了該停的地方,錯在偷腳踏車的人,而不是你的錯,你不用自責。”這位家長的話,一下子放下了孩子心中的極度憂懼。
毋庸置疑,雖然家長沒有責備孩子,但孩子自己會從中自覺地吸取教訓,會知道如果自己鎖上了,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後果了。從而自覺地獲取生活經驗。
第二個故事:老師,我們來一起策劃一場騙局。
那是一位家境很不錯的孩子,生活、學習都比較散漫放縱。上了中學後,家長明白了在小學時對他教育的缺失,等中學來彌補,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老師也盡心盡職地談心教導過了,但收效甚微,對此也有些束手無策了。
於是,這個精明的家長聯合班主任策劃了一場善意的騙局。
他讓老師以他多次教育他要守時、守紀,認真聽課寫作業,卻毫無效果為由,嚴重影響班級成績與名譽,要他轉學或者轉班,不要他在自已班上讓課了(鑽了學生不懂得學校不可隨便開除學生的空子)。被遣回家後,家長也對他謊稱已經去學校多個班級,以及同城的多個學校去聯絡過了,沒有老師和學校願意接納他,就說讓他在家想幹什麼幹什麼(那時還沒有手機上網,這是個可控的點)。
這孩子本身是個喜歡呼朋喚友一起玩的主,這下一個人幽禁地家,只幾天就百無聊賴了,坐立不安了,千般請求家長幫他再回到學校。這一回,是他自己要去上學的,自然家長會趁機給他提出一些必要的要求。後來,這個孩子成績嗖嗖上升,去國外留學,非常優秀。
第三個故事:老師,我家孩子本週表現怎麼樣?
這位家長,將自己對孩子的愛全部化為了管束。已經是高中生了,她對女兒的管束到了可以用分分秒秒來記錄的地步。對於班主任,她會一週多或電話或親自到校聯絡瞭解,對其他課任老師,她會每週至少一次的電話訪問,有時也會到班主任處,隨便找到課任老師瞭解情況。
這個女生其實很溫順,在小學和初中時成績也還不錯,因為沒進高中之前,未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不強,甚至對家長有較強的依賴性,但到了高中,孩子的成長規律需要給他相當的獨立空間。但這位家長仍然把她當小學孩子一樣看待,把女兒當自己身上的一把辮子或者一件衣裳,只從自己喜歡的角度去隨時想怎麼打理就怎麼打理。
有一次,家長向老師說到她擔心孩子成績退步,可能是早戀了, 就去偷看女兒的日記,將偷看到的某此內容給老師說了。老師出於對這位可憐孩子的同情與安慰,也從維護家長的信譽的角度與她談及這件事,讓她從理解家長是愛她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沒想到,這位女生竟然一臉麻木,冷冷地說:“沒什麼,我早就習慣了。”這話如果只從字面去理解,那真不能看透孩子的內心,這位孩子雖然對家長表面不像別的孩子那樣逆反叛逆,但從那冷冷的話語中,她已經失去了對家長的信任,更感受不到了家長自以為的愛心。
後來的結果是,家長越是想她的成績更好,她因為家長的過份管束給她帶來了太多負面的壓抑,長期濃郁,成績反而越來越不理想了。
講完這三個故事,我最後的結論是:要做一位好家長,給孩子的愛不要太滿,同時,僅有愛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