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哈小子2020

    你已經說了你不敢言!

    那麼我們就試著用其他方式去解決問題。

    ①可以跟你的配偶溝通並且達成一致,然後讓配偶去做老人的思想工作。

    ②用物理方式解決問題。你們一家三口可以搬出去居住,與老人分開居住。

  • 2 # 鄉村哈哥

    而不能因為不敢讓老人繼續用這種方式下去,孩子就是以後國家的未來,祖國的花朵,畢竟都是一家人,有什麼事還是需要協商的,做事也不能太極端,先跟配偶協商達成一致,然後再給老人好的建議。

  • 3 # 芸溪YUNXI

    這有什麼,如果老人是個明事理的,你就委婉的跟他說說,要善於和老人溝通,迂迴溝通,在中國,有70%的父母需要依靠老人幫忙帶孩子,傳統觀念影響或者是想幫助孩子減輕負擔的想法,但是老人帶孩子往往是吃力不討好,裡外不是人,甚至成為家庭矛盾的引火線。年輕的父母們覺得老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好像孩子所有的缺點都是老人家帶出來的。

    寶爸寶媽千萬不要想著讓別人幫你養孩子,那樣養出來的孩子都是別人的,讓別人養你就不要給予評價。

  • 4 # 一片雲1108

    自己孩子自己帶,讓自己親身體會帶孩子成長的過程也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老人帶孩子多數都是溺愛,養成不良習慣。

  • 5 # 遙遠的未知

    首先恭喜你,有老人給帶孩子,解決了很大的一個問題,是值得高興的事情。由於老人的很多觀念和年輕人不同,難免會有教育理念和方式上的不同,這也都是很多人都會遇到的事情。

    很多人說,孩子是自己的,一定要糾正老人的方法,不然自己的孩子就帶跑偏了。我卻不這麼認為。

    一個人多年的習慣基本是不容易改變的,尤其是上了歲數的人。他們很難聽取子女在這方面的意見或建議。他們會認為自己在帶孩子這方面的經驗比你強了多少倍。讓他們改變,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產生矛盾,一種是無奈接受。所謂無奈接受就是,不想做爭吵,以免影響感情,可並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說方式不認同,可能是老人或者溺愛,或者某些方法和觀念老套,或者是護短,或者其他等等。鑑於上面說的,一貫在老人身上找原因未必能解決問題。給你說個法子,你看可行不可行。

    1.遇到不贊同的事情要制止,父母會辯解,會把你的話當耳旁風。這都不要緊,這只是你的試探,看老人能牴觸到什麼地步,這樣也不會傷害誰的感情。

    2.適當縮減老人帶孩子的時間,自己抽出時間帶孩子。你自己的孩子你不抽時間教育,你再怨老人那就太沒良心了。用自己帶孩子的時間著重改變孩子的那個不好的習慣。不能一刀切,防止反彈,孩子會在父母那告狀或者變本加厲。這個階段是最熊要的。

    3.在老人那裡的時候,繼續引導孩子在這方面的習慣。一旦遇到老人阻止,可以做一半的妥協。但要讓孩子知道,這種妥協是為了尊重老人而不是助長孩子的風氣。單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把妥協的另一半再找回來。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即便在老人那裡妥協了,回到家還會找回來。獎勵和懲罰必須都要有。

    4.改變需要時間,也需要溝通,可以引導老人看著新聞、節目,耳熟目染,時間長了也會有點改變。閒談中,也可以當著老人的面誇獎孩子在哪個方面有進步。還要適當拍個馬屁,說老人的功勞也很大。

    總結一下,事情和溝通都需要慢慢來,不能搞一刀切。那是辛辛苦苦把你養大的爹孃,不是你的仇人。人家養大你以後,不辭辛苦幫你帶小的,有的還幫你帶二娃,你還想怎樣。最後說句可能得罪人的話,爹孃帶孩子再不科學,再不健康,這不也把你養大成人,娶妻生子了麼?可讓你受了多大的委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別寒了老人的心。加油吧!

  • 6 # 幸福家庭密碼美麗心情

    覺得老人帶孩子方式存在問題,卻不敢言語,是不能夠一致性表達內在需求的,或者說因為太在意關係而不敢表達真正的需要,因為怕失去,怕受傷。而真正解決的辦法是,第一,問問自己的內心:我更在意孩子的教育,還是更在意和老人的關係?或者說:是什麼讓我不敢去表達自己的需求?第二,我如何說既能表達了我的需求,還保護了我們的關係?第三,我認為的就一定是對的嗎?以上三點,僅供參考

  • 7 # 孟老師家庭教育

    首先,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完全放在老家給老人帶,還是老人到你身邊幫著帶。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現實條件允許的話最後不要採取這樣的方式,雖然現在社會上這種情況很常見,尤其是在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已經得到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這是社會時代性的問題,具體的我們就不多說了,相信你懂的。但是我還是想說,除非萬不得已不要如此。

    下面發上0-18歲兒童的發展規律予以借鑑:

    【孩子的家庭教育,要抓住黃金期】

    0—3歲 安全感的建立

    父母只要做10%的努力,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3—6歲 自我中心的時候建立和完善,性格的形成

    父母只要做50%的努力,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7—8歲 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養成

    8-10歲注意力、思維飛躍、道德發現

    10-12歲 有效的人際交往

    父母只要做100%的努力

    孩子可以取得100%的成果。

    12—16歲 青春期

    父母要做150%—300%的努力,

    才能在孩子身上取得100的成果。

    16-18歲 自我修復

    父母需要500%以上的努力。

    從內到外全然發生改變,

    才能影響孩子。

    從以上可以看出,孩子越小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越大,尤其是0-6歲時孩子具備“吸收性體質”,父母傳達給孩子的資訊孩子能夠完全的吸收,6歲以後“吸收性體質消失”而性格已經基本形成,此時父母想要干預孩子就需要花費很大的努力。老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就是說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在孩子小的時候好好培養,等到孩子大了定性了,再努力也扭轉不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家長按照孩子成長的順序,該費心的時間多費心,那樣等到孩子大了些,家長可以輕鬆很多。而若是早期教育沒有做好,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很可能會面臨分離焦慮、性格不合群或者者是行為習慣上保留很多壞習慣,這樣的問題留到以後再處理,會讓家長更費心,也不一定能夠處理好。

    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老人到你身邊帶孩子的情況。先要明白的是即使老人不帶孩子,你們在生活習慣上認知觀念上不一致而產生摩擦甚至矛盾也會是早晚的事。在我們看來他們當然的有自以為是、懶惰、庸俗、固執、無知、暴躁和衝動等等無法調解的缺點,然而在這同時是否想過,第一,他們也是俗人,並像俗人一樣,不可能認為自己錯了,他們的底線與我們不同,他們那個年代,除了人禍還有天災!今天的我們無法想象,他們戰戰兢兢甚至生怕說錯一句話,給這個小家帶來災難。他們大多數人只是保證孩子能活下來,自己能保住性命,至於什麼生活質量或心理素質,他們有些人可能根本沒想過。第二,他們的生活經歷中所感受到的生活水平,遠不如現在的我們,因此,他們年老的時候總算長舒了一口氣——唉,我終於完成了今生的任務,把孩子們拉扯大了,記住,只是拉扯大了,至於長大後成功與否,他們根本顧不過來,因為在那個年代,他們連自己都顧不上。我們苟活下來,和他們一起苟活下來,實為不易。其實父母更是越來越顯得可憐,他們是一群比我們窮的人,不僅沒那麼多錢,而且精神世界也比較匱乏,他們緊緊恪守著自己的生存經驗,攜帶著人類所有的習氣與我們相伴。到了老年,他們成了弱者,但他們仍然固執,像個孩子一樣沒有安全感,於是怕子女遠離,也怕自己失去家長的威嚴,是的,他們要面子,像我們一樣好虛榮,所以,他們只是普通人。所以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就不要苛責太多。

    然後,你說對老人的方式不敢說。除非想讓問題持續下去,否則總要想法解決的,對嗎?不過,最好是讓你老公也就是他的兒子去協調這個事情,會比你來做會效果好很多。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要做到有效溝通直接表達。很多人有一種誤區就是,認為你是我親近的人你應該明白我的需求你應該主動來幫我,然而事實往往並不如此。所以直接了當的告訴他,你需要他做什麼。不然你的意思對方不能完全理解,引起本可以避免的誤會和麻煩就得不償失了。生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不要把有效的生命能量浪費在內耗上面。

    最後,祝福你,相信你會處理好家庭的事!

    以上部分觀點和文字來自於遊涵《為何父母會傷人》,我曾因此書深深受益,藉此向作者表示深深感謝!

  • 8 # 蜜思和和

    如果不能自己帶小孩,需要老人幫忙帶,方式存在問題,在尊重老人的情況下可以探討一下,也可以找一些育兒知識分享給她們看看,畢竟時代不同,觀念不同,循序漸進的改變,如果發現老人哪個方面做的好了,要給予肯定認可,哪方面不足,不要直接指責,可以舉例說明有什麼弊端,這樣比較容易接受。

  • 9 # 農村80後小楊

    這個是為孩子好,一定要正式的說,最好把全家人叫到一塊,說明危害點在哪,一般的老人都會明白。也要注意說話語氣和措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生學什麼專業好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