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豫L000YG

    評選四大刺客的主要標準是為何殺人。。。。。荊軻一戰成名。他刺殺秦王的目的是為報答恩情,從人道主義來講這是正義的。但荊軻失敗了,卻是失敗中的典範,人們往往忽視他的失敗,用失敗襯托他的勇敢。這樣的歷史意義遠遠比失敗更大。

  • 2 # 只看經典之作

    荊軻刺秦是《荊軻刺秦王》選自《戰國策·燕策三》,記述了戰國時期荊軻刺秦王這一悲壯的歷史故事,表現了荊軻重義輕生、反抗暴秦、勇於犧牲的精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兩句由戰國著名刺客 、荊軻 在易水岸邊唱的歌謠,其慷慨激昂的文字至今還讓感動,很悲壯很讓人感動,但卻也給我們留下了一些難解的謎團,荊軻刺秦王準備得是非常充分,為了執行這次計劃燕國上下可以說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首先是殺了 太子丹 的朋友樊於期,把他的人頭當禮物獻給秦王,樊於期本是秦國大將,兵攻打趙國的時候被 李牧 打敗,最終不敢回秦而逃到了燕國,太子丹收留了他,太子丹在秦做一質子時與樊於期私交很好,但為了刺殺成功不惜以命相贈。還有一個細節,荊軻還要帶一人,只是這個人未到,只帶上為燕國收復東北的秦開的 孫子 秦舞陽一起去了,那荊軻等著這個人是誰呢?有人說他叫 蓋聶 ,是當時中國的第一劍客,荊軻到了秦國以後,透過秦國大臣的引見,他把樊於期的人頭和燕國的地圖獻給秦王,並將那把用活人試驗過的劇毒匕首巧妙地藏在地圖中。荊軻乘機拿出了劇毒匕首刺向秦王,然後毫無防備的秦王竟然躲過了這一劫,並在最終的糾纏之中拔劍將荊軻刺成重傷,荊軻刺秦王失敗的原因,還有一種解釋,那就是這個秦王, 秦始皇 本身就是個武林高手,劍術和身手都在荊軻之上。另一個原因,是荊軻臨死前自己說的,他說:“大事之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荊軻當時並不是刺秦王,而是要活捉秦王了!整個刺殺的過程看是井然有序,包括對方的心裡活動以及自身裝備各細節都考慮到位,但確以失敗告終,這次的斬首行動其過程和細節也成為後世人對刺客和任務作出的精確分析戰例。

  • 3 # 情感人生覺醒

    主要是歷史影響大,史書又重點宣揚其忠義禮智信,符合儒家的思想標準,所以在漢代以後儒家思想一統天下的背景下更得到了進一步的認可和宣傳。

  • 4 # 文行客

    第一個原因,荊軻刺秦王,是離秦王最近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影響也最大。以至於秦王后面都不敢近距離接待諸侯國使臣了。

    第二個原因,圖窮匕首現。荊軻使用的匕首是徐夫人匕首,徐夫人匕首是有品牌故事淵源的,這從側面為荊軻刺秦王蒙一層神秘感。

    第三個原因,荊軻刺秦王是為了報答燕太子丹的恩,這種俠義古道在中國歷史上非常風行。也深受讚賞。

    第四個原因,燕是老牌諸侯國,秦統一前為新興諸侯國 ,在古人相對侷限的歷史觀裡,認為荊軻刺秦王是有道伐無道,在政治上和社會輿論上名正言順。

    第五個原因,荊軻刺秦王也有誓死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在裡面。

    但是荊軻刺秦王,功課做得實在太差,業務水平不高,如果水平高的話,一手扯秦王,一手拿著浸透劇毒的匕首輕而易舉挑破秦王面板啊,夥伴挑的也不在行,幫了倒忙。失敗也是註定了的。

    燕指使門客刺秦王,可見氣數已盡,荊軻刺秦王力挽狂瀾,至多為中國歷史增添一悲劇感。

  • 5 # 一個看透世界真理的人

    華人總是喜歡崇拜失敗的英雄!孔子,關羽,岳飛等等!而對於勝利者往往嗤之以鼻!嬴政,劉邦,朱元璋都是如此!荊軻刺秦王的印象遠沒有史書寫的那麼大,荊軻本人也沒有書裡寫的那麼偉大!荊軻屬於被太子丹和推舉他的好友趕鴨子上架不得不為之!而且荊軻的劍術水平和此人的膽識水平,確實有待商榷!自吹自擂的程度比較高!只不過被後世史書一通渲染,覺得秦王暴政義士刺秦,功虧一簣太可惜了!

  • 6 # 男丁格爾說史

    荊軻為刺客中俠之大者

    荊軻喜歡讀書練武,輾轉到了燕國。結識了高漸離,成為知音!和燕國名士田光成為至交。荊軻到達燕國時,正是燕太子丹為秦華人質逃回國內之時,秦國在兼併六國程序之中 。燕太子丹恨透了秦王政,準備刺殺秦王,燕太子丹遍尋天下勇士。

    名士田光把刺客荊軻介紹了太子丹,太子丹拜荊軻為上卿。給予荊軻高官厚祿榮華富貴,希望荊軻能誅殺秦王,停止兼併步伐,自己的國家不被秦所滅。等到秦王政十九年(前228),秦將王翦率兵破邯鄲,俘趙王遷,隨即北進,兵臨易水,作攻燕的準備時,太子慌亂了。請求荊軻殺秦王解燕國之危!荊軻提出來要用厚禮接近秦王,即秦將樊於期頭顱和燕國首都的地圖(今天的北京)。太子丹不忍心燕國危難之際前來投奔的樊將軍被殺!荊軻瞞太子丹去勸說樊於期,“將軍全家被秦王屠戮盡了,將軍想不想報殺全家大仇”?“兄弟如何為我報仇”?樊於期問到。“兄長你被秦王賞千金緝拿,只需你頭顱就可以了”!荊軻悲壯的答到。樊於期當場自殺而死!

    荊軻帶上樊於期頭顱和燕地圖,在易水邊作別燕太子丹、高漸離、此時田光自殺而死、還有燕國一眾將領……高漸離擊築,荊軻和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帶上殺人不眨眼的勇士秦舞陽,還有燕所有人憤怒登車向秦國駛去!木匣子裝有地圖,圖下放著浸滿劇毒的匕首。

    秦王聽到燕國代表荊軻獻的大禮非常高興,設國宴款待!當秦舞陽進入秦王宮,臉都嚇得慘白。秦群臣正疑惑,荊軻解釋說北方粗鄙之人,沒有見過大秦宮殿排場!心裡甚是惶恐。秦王政開啟秦舞陽端著的木匣,拿起地圖驚恐的發現匕首。荊軻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被秦王政躲開了。荊軻圍繞宮殿的大柱子追刺秦王,秦王劍太硬無法抽出,宮殿裡不準帶劍進入,侍衛都在殿外。御醫夏無且從慌亂中清醒過來,用手上藥袋擲向荊軻,提醒秦王背劍。秦王政把劍背到背上拔出劍鋒,砍斷荊軻的腿,迫使荊軻停下來。荊軻把匕首扔向秦王政,沒刺到秦王政,刺在柱子上。荊軻扶柱大笑道:“我本想活捉你,威脅你歸還其它六國的領土”。荊軻和秦舞陽都被秦王斬殺了,刺秦失敗!

    荊軻刺秦王為國為民,俠之大者。臨危不懼,刺秦失敗身死,可他的千古一劍成為俠客最高理想!當之無愧古代四大刺客之首!

  • 7 # 蓀哥是個傳說50652006

    司馬遷在寫刺客列傳的時候,有兩句名言,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荊軻明知成功了死不成功也是死,荊軻就是為了報答燕太子丹的知己之情,慷慨赴秦,視死如歸,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千古悲歌啊!

  • 8 # 先秦史

    春秋戰國四大刺客是專諸、聶政、要離和荊軻,每個人的刺殺都流傳下來,其中最具影響力和情感號召力的首推荊軻。

    在秦國做人質多年歸國後的太子丹因為在秦國收到嬴政的冷落和侮辱而懷恨在心。秦滅南韓後,太子丹深感秦朝的威脅,太子丹無奈之下想到了刺秦。太子丹幾經周折,找到荊軻並說服荊軻刺秦,後來,荊軻帶著樊於期的人頭和督亢的地圖(地圖中藏著擦毒的匕首)臨行之前,太子丹、高漸離在易水為荊軻送行,當時正值天寒地凍,場面非常悲涼,所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秦王聽說荊軻送來樊於期和督亢地圖,就接見了他,荊軻送上地圖時,地圖一點一點開啟,最後匕首出現,荊軻拿起匕首刺向秦王,無奈秦王早有疑心,沒有刺中,反被秦王刺傷,後被侍衛殺死!荊軻刺秦王雖然失敗了,但是影響很大。它反應了人們反擊虎狼秦朝的決心和人們反抗壓迫的想法,刺殺物件是一統天下的秦王嬴政,更增添了其歷史性。至於失敗了,不但沒有降低他的影響,反而更加悲壯,更加讓人同情,這個以後六國的命運聯絡在一起,使他的死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 9 # 不二天君

    1、記載的地方有名。荊軻刺秦記載於太史公的《史記·刺客列傳》,《史記》的分量自不必說,而且太史公似乎偏愛荊軻,《刺客列傳》共六千餘字,荊軻的事蹟洋洋灑灑佔了一半。除此之外,漢之後的刺殺很少能夠列入正史,有名氣的刺客就更少了。

    2、對歷史程序影響大。荊軻刺殺的物件是秦始皇,他可以說是燕國滅國的導火索,燕國的滅亡又直接推動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天下命運,一刀之間。

    3、故事性最強。荊軻刺秦,不管是殺田光自盡、樊於期之死、準備匕首、送行,其計劃之周密,準備之充足,人員配備之強勁,描寫之詳細,感覺秦始皇不死都不正常。可秦始皇偏偏就沒死。而且荊軻刺秦涉及的人物非常多,田光、樊於期、荊軻、太子丹、秦舞陽、高漸離,各有各的特點,甚至荊軻死後,高漸離的行刺也可以重新寫一篇故事了。

    4、最具有藝人氣息的刺客。其實這條跟上一條很相似,太史公在描寫荊軻上絕對下了狠功夫,刻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忠義形象。荊軻絕對是最上鏡刺客。

    荊軻刺秦中最出名的不是荊軻刺殺秦王的過程,而是一首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荊軻的行動雖然沒成功,但是造成了秦國的政策改變,導致燕國提前滅亡,把齊國孤立出來,一年後,秦滅齊,戰國結束,秦朝建立。對於百姓來說,跟刺殺有沒有成功比起來,更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應該是精彩的故事。傳唱度高的自然就有知名度。對於文人來說,太史公著筆墨大篇幅描寫的荊軻,必定有其獨特的閃光點,如果非要罩上什麼高大上的外衣的話,荊軻刺秦發生在戰國末期,反映了六國對於秦國武裝的抗爭。他是燕國滅亡的導火索,推動了秦國統一的步伐。

  • 10 # 瞎說什麼大師話

    我們先來看看四大刺客都是誰後,再來分析為什麼荊軻刺秦失敗了,還將他列入四大刺客中?

    四大刺客:專諸、聶政、豫讓、荊軻

    “四大刺客”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的刺客,而《史記·刺客列傳》一共也就五個刺客:曹沫,專諸,聶政,豫讓,荊軻。

    那曹沫又是何許人呢?

    我們來看下《史記·刺客列傳·曹沫》原文: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於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

    曹沫都算不上刺殺,頂多只是威脅齊桓公!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這四個人的的動機,都是出於報恩!(個人認為這才是四大刺客入選的標準吧)專諸和聶政殺人,是因為公子光和嚴仲子對自己的母親禮敬有加,而豫讓和荊軻殺人是因為智伯和太子丹對自己有知遇之恩。

    刺殺成功與否並不是四大刺客的入選標準,其中豫讓也失敗了!

    四大刺客中也就荊軻是家喻戶曉的,因為他是刺殺秦始皇,失敗後對於歷史程序也有一定影響,可以說他這次的刺殺是燕國滅國的導火索,而燕國的滅亡又直接推動了秦國統一的步伐,而不單單只是刺殺一個人那麼簡單。

    還有就是古代的一些記載和文學作品對於荊軻的描述,使得荊軻這個人物在外面腦中有血有肉,更容易被人記住。

  • 11 # 二叔133112614

    1、記載的地方有名。荊軻刺秦記載於太史公的《史記·刺客列傳》,《史記》的分量自不必說,而且太史公似乎偏愛荊軻,《刺客列傳》共六千餘字,荊軻的事蹟洋洋灑灑佔了一半。除此之外,漢之後的刺殺很少能夠列入正史,有名氣的刺客就更少了。 2、對歷史程序影響大。荊軻刺殺的物件是秦始皇,他可以說是燕國滅國的導火索,燕國的滅亡又直接推動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天下命運,一刀之間。 3、故事性最強。荊軻刺秦,不管是殺田光自盡、樊於期之死、準備匕首、送行,其計劃之周密,準備之充足,人員配備之強勁,描寫之詳細,感覺秦始皇不死都不正常。可秦始皇偏偏就沒死。而且荊軻刺秦涉及的人物非常多,田光、樊於期、荊軻、太子丹、秦舞陽、高漸離,各有各的特點,甚至荊軻死後,高漸離的行刺也可以重新寫一篇故事了。 4、最具有藝人氣息的刺客。其實這條跟上一條很相似,太史公在描寫荊軻上絕對下了狠功夫,刻畫出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忠義形象。荊軻絕對是最上鏡刺客。 荊軻刺秦中最出名的不是荊軻刺殺秦王的過程,而是一首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這首歌,一唱就是幾千年。最主要還是故事性強。

  • 12 # 井夫子

    古代四大刺客:專諸、要離、聶政、荊軻。

    其中荊軻失敗卻位列之首,這是為什麼?只因為縱觀歷史,我們看的不僅僅是能耐,更有其情義!

    荊軻刺秦傳為千古佳話,雖然刺秦失敗,但荊軻依然成為了反抗暴政的代表人物。

    《史記》言:荊軻先是與蓋聶談論劍術,卻談得不歡而散,蓋聶還對荊軻怒目而視,趕走了他;繼而在邯鄲城魯句踐又和為搏戲的路數爭執。從後來魯句踐的“與蓋聶談論劍術”,足見荊軻確實劍術普通

    可是正是這樣一個普通的人,卻敢於反抗暴政,這恐怕才是真正的俠客風範,也是後人讚揚的根本。

    早在刺秦前,荊軻約友人同去,可是友人不來,想當然是有所恐懼,可是這個年代又誰不恐懼呢?

    正是因為這樣,太子丹就打算派秦舞陽先動身,這讓荊軻終於決定不等,並言道:“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而這條本就是九死一生的刺殺,更因為秦舞陽的慌張使得荊軻失去了本來需要倚仗的助手。這時候,他並沒有退縮,此為大勇也,哪怕獨自面對秦王失敗 ,其這番作為也足以光照千秋。

    我們說了勇再看看義,當時門客盛行,本來要人供養門客就是符合當時潮流,也就是人們認為是應該的。

    可即便如此,荊軻卻對於平日的供養十分感恩,這是義,不過是小義,而他心中還有一份大義,就是為民請命。

    正是這樣一個有大勇有大義的人,哪怕失敗,封為四大刺客之首又如何呢?

  • 13 # 渭南人的一天

    個人愚見:物件不同、動機不同。

    先來說說四大刺客都有誰:

    專諸,刺王僚,成功了,死了。

    聶政,刺俠累,成功了,死了。

    要離,刺慶忌,成功了,死了。

    荊軻,刺秦王,失敗了,死了。

    可見,四大刺客若刺殺的物件中,只有秦王來頭最大,所以說荊軻的知名度最高,和秦王有很大關係。

    再有就是動機不同。

    荊軻刺秦王是抱著生還的幻想,而其他三人卻都抱著必死的決心!說明荊軻不專業,他不想死!而專諸、聶政一直不接受任務,而是要等將家眷安排妥當才接受。因為他們是職業刺客,深知自己命不久矣!並且,刺客唯有抱以必死之心,方能大功告成!

    可是,非專業的荊軻瞧不起他們三個!他不但想成功,還想全身而退!曰:“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可是荊軻失敗了,但他是個英雄!其他三人成功了,仍是豎子!為何?

    因為其他三人或為報恩並許以重金才接受行刺任務,不管物件是什麼人,是非不分,只為金主賣命!要離更是喪心病狂、滅絕人性,豈能與荊軻相提並論?

    荊軻呢?荊軻刺秦是為反抗暴秦,雖受命於太子丹,但絕非為報恩而刺秦!

    可以說,荊軻刺秦一為天下蒼生,二為實現自我價值!因此,我們同情卻尊敬荊軻,敬他是個英雄!

    如此,為何不能是四大刺客之首呢?

  • 14 # 同學與少年

    在四大刺客中,其他三人都成功了,只有荊軻失敗了,結果荊軻反而成了四大刺客之首,原因其實無非幾點。

    第一,大家看四大刺客就知道,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然後荊軻刺誰呢,秦王贏政!嬴政是誰啊?千古一帝秦始皇啊!將來要統一整個中國,青史留名的人啊!相比之下再看其他三個,王僚,韓傀,慶忌,這都誰啊?幾個人認識?這知名度跟身份就沒法跟秦始皇比啊!有一句話說得好,你的對手決定了你的身份!跟秦始皇作對手的男人,地位能低嗎?

    第二,看其他三人為別人行刺,要麼就是為了爭奪王位,要麼就是私人恩怨,但太子丹讓荊軻刺秦不同,為了一國大義,在動機這一點上荊軻就高於其他人了。

    第三,荊軻在四大刺客中可能並不是武藝最高強的,但肯定是歌唱的最好的,太子丹送荊軻刺秦時,荊軻與高漸離合作的那首易水歌可謂膾炙人口:

    風蕭蕭兮

    易水寒,

    壯士一去兮

    不復還;

    探虎穴兮

    入蛟宮,

    仰天呼氣兮

    成白虹。

    不得不說這首歌氣勢非凡,荊軻很好的演繹出了一個胸還天下,充滿才情的憂鬱殺手的樣子,這一點也讓荊軻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而諸多藝術創作也喜歡對此進行加工,久而久之,荊軻的形象更加地廣為流傳,成為了一代網紅刺客!

  • 15 # 不羈得有學問

    四大刺客分別是專諸、聶政、要離、荊軻。

    專諸刺吳王僚,聶政刺韓相俠累,要離刺吳王僚兒子慶忌,荊軻刺秦王。

    專諸、聶政和要離都成功了,荊軻失敗了。

    專諸、聶政和要離都死了,荊軻也死了。

    那為什麼荊軻沒成功能夠與他們並列呢?

    荊軻失敗是有原因的,劉向的《戰國策》這記錄了荊軻刺秦的全部過程。

    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

    這是原因,秦國已經打敗了趙國,國界已經跟燕國相連了,下一步就要攻打燕國了。太子丹嚇得求救於荊軻。

    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荊軻答應了,取了樊於期的首級裝了起來。等待時機。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荊軻怒,叱太子白:“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遂發。

    荊軻本來想跟友人一同前往,但是友人太遠還未來,太子丹以為荊軻不去了,催了催荊軻,荊軻說:今天去了不回來的人,是豎子,我之所以還不去,是為了等朋友,既然你懷疑我,那我就先去吧。 這裡也為荊軻後面的失敗說明了原因。

    後面荊軻圖窮匕見,卻沒有成功。除了有秦舞陽這個神坑隊友外,還因為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荊軻想要活捉秦王,然後迫使秦王簽訂條款不攻打燕國用來報答太子丹的恩情。

    荊軻失敗了為什麼還能稱之為四大刺客之一。

    1.難度係數大。

    有一個神坑隊友

    還要活捉秦王簽訂契約

    這無異於上九天攬月,但是偏偏差點讓荊軻成功了。

    2.刺殺的人物太出名了

    秦王是誰,那可是統一六國威震天下的始皇帝。荊軻刺殺他並且差點成功了,那也是很成功了。

    3.在著名的史書上記載

    《史記》、《燕丹子》,《東周列國志》,《戰國策》,《六國論》《資治通鑑.卷七》等都有記載荊軻刺秦王的故事。並且篇幅還不小。

    4.許多詩人都寫過詩讚美荊軻

    陸游的《丙午十月十三夜夢過一大冢傍人為餘言此荊軻》

    蘇軾的《和陶詠荊軻》

    陶淵明的《詠荊軻》

    柳宗元的《詠荊軻》

    等等。

    和各位一同欣賞一下陶淵明的《詠荊軻》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髮指危冠,猛氣充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

  • 16 # 泌陽花王

    說起荊軻,就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句蕩氣迴腸的詩句。

    荊軻刺秦,在《史記.刺客列傳》中佔據了相當大的篇幅,全文五千多字共描述了五名刺客,單荊軻就佔了三千多字。

    刺秦失敗了,荊軻還被後人列為四大刺客之首,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荊軻刺秦的這段歷史在這裡就不在詳述了,簡單的說:這次行動是有瀕臨滅國的燕國太子丹主謀,讓荊軻以國使的名義出使秦國以刺殺秦王的計劃。

    按現代戰爭的說法,是不是弱國對強國執行的獵頭刺殺恐 怖 襲 擊!

    太子丹以國家命運相托,田光以個人名節相托,樊於期以個人生命相托,從這三個人的委託上我們可以看到荊軻是個多麼使人相信的人!

    中國古代,最講究行俠仗義。遊俠的故事每每都是酒肆茶樓最熱衷的佐料。俠客為了搏得一個讓人稱讚的名譽,往往是以自身生命為代價的。遊俠的故事無不讓人蕩氣迴腸、感慨萬千!

    荊軻,剛說到受人之託付,這是“信”!

    在秦始皇的無上威嚴、逼人的殺氣面前,飛揚跋扈的秦舞陽退卻了,但荊軻鎮定自若,不急不緩的按計劃執行刺殺行動。這是“勇”!

    按史書記載,秦王暴政,百姓民不聊生。荊軻也不一定完全是為了報答太子丹的恩情,大多是為了一種俠義精神。一種為民請命的熱血熱腸。大義小義,都在他的行為當中體現了出來。

    故此,雖然荊軻的刺秦行動失敗了,可是因為他刺殺的物件是秦始皇帝,他的俠義精神、他的忠勇、他的膽識、他的為民犧牲的氣節,都是位列古四大刺客之首的原因。

    你怎麼看?

  • 17 # 痴語0411

    荊軻(?~公元前227年):姜姓,慶氏(古時“荊”音似“慶”)。戰國末期衛華人,中國戰國時期著名刺客,也稱慶卿、荊卿、慶軻,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慶封的後代。受燕國太子丹委託刺殺秦王嬴政,後失敗被秦王賜死。

    戰國時期據說有四大刺客,分別是:專諸、聶政、豫讓、荊軻,其中以荊軻最為著名,大家會問,荊軻刺秦是以失敗告終的,為何會居四大刺客之首呢?

    一、戰國後期,戰火紛擾、群雄並起。先後盛極一時的七雄中,唯有秦國雄霸一方,秦王為一統天下,發動了對趙國等諸侯六國的討伐戰爭。秦王的野心激起了各諸侯國的強烈不滿,在當時可以說誰要是敢去刺殺秦王,那簡直是超級英雄般的存在,被各國民眾所敬仰。而荊軻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會劍術,想幹一番大事業的時代好青年,怎會放過這個揚名立萬的好機會,後來事實證明,雖然刺秦失敗,甚至搭上了性命,但蹭著秦始皇這位大BOSS的熱度,荊軻還是出名了。

    二、《史記·刺客列傳》雲:俠之大者,謂之刺客。為了一句承諾,可以赴湯蹈火,付出性命亦在所不惜。荊軻此人重情義,知恩圖報。當年太子丹對荊軻十分敬重,不僅給荊軻官位,還好酒好菜好住處的招待著,這讓當時在燕國流浪的荊軻很是感動。而後,太子丹請求荊軻去刺殺秦王,這等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荊軻為報恩便義無反顧的答應了。在易水河邊與眾人告別,只留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一壯烈詩句。可以說他的這種大義,在刺秦之時就已經超越了對太子丹個人報恩的小義。

    三、荊軻刺秦可謂是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刺殺秦王失敗後,秦王大怒討伐了燕國,這成為燕國滅亡的導火索,燕國的滅亡導致齊國孤立,直接推動了秦國統一的步伐。可以說“天下命運,一刀之間”。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俠士之風,多樣化的俠義精神,這也讓荊軻本人超越其他幾位刺客,居刺客之首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球怎麼有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