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人點頭辭舊歲,童子拍手賀新年”。“糖瓜辭灶,新年來到”。伴隨新年款款到來的,還有人們最愜意,最憧憬,最溫馨的
8
回覆列表
  • 1 # 紅塵過客4135

    爆竹逐去六九寒,璀璨堂廳鳥語喧,

    今夜偏知春意至,蟲聲新透綠窗前

    不受平仄只是油油,後兩句是借古詩改用二字來押韻,不失初夕大意

  • 2 # 王錄9

    驚蟄一過,萬物復甦,各種昆蟲應雷而出,到處亂飛。作者既喜歡春天的到來,又討厭那些騷擾人們正常生活的昆蟲。喜煩相間。

  • 3 # 張吉保

    這是唐代劉方平的詩《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後兩句的意思是聽到了窗外蟲鳥的第一次鳴叫聲,便知道春天的暖天氣真的來了。現在要新解,我想現在不用等聽到蟲子叫聲才知春天來了,看到寒雪臘梅開,便知春天就要到來。冬天來了,春天還遠嗎?

  • 4 # 呀丫芋頭

    寒潮緊逼,步步為界

    長城內外誰與紅塵舞東西?

    江山易改,鄉愁不變,

    春運總能知初心。

    南飛雁遙遙聲碎,

    夕研墨舞紫夜歸。

    雲遊棲霞落幽谷,

    別後青山響春雷。

  • 5 # 微詩陽春白雪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此句譯為。今夜從蟲聲透過窗紗入耳來,可以知道春天大地變暖,草長鶯飛,驚蟄蟲出。自然有了蟲子的叫聲。

    此句顯示出詩人的閱歷豐富。和大膽概括能力。有些詞字用的生動傳神。比如“偏知”,可見作者果敢機智,大膽判斷事物真像。還有“新透”用得也妙。第一次聽見為新,聲音強勁,方有透窗紗的功能。也說明了新生事物有強大的生命力,有股不可戰勝的力量。

    古詩中象此類佳句有很多。比如“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句譯為:江南的春天又來到了,河岸上小草綠了,就是春風吹的。江南春天十分美好,自己也留戀了,不想走了。自己也不能確定歸期。不知在那個明月朗照的夜晚回去了。先享受春天美妙,歸期以後再說吧。

    這句用的最有魔法的,要數“綠”字。春風象畫家的彩筆,描繪了江南美景,綠是春天主旋律。綠是形容詞,在這裡被擊活為動詞。這就是詩句的魔力。理解詞語當看語境,才能體驗其妙。明月何時照我還。這裡妙在“照”上,照顯得很有人情味。一路為你亮燈,讓你沒有黑夜恐怖之感。明月之夜是一個好的意境。無數佳人才子對月吟詩作對,何等雅性。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美不美?寫詩就是營造佳境,把字詞活化活用,即是美詩!

  • 6 # 使用者長華

    蟲聲,乃蟲兒求偶之聲。溫度不夠,它們是不會有那麼強烈的慾望的。所以,詩人聞蟲聲而知天下暖,寫得既曼妙,又科學。

  • 7 # 伴鶴軒主

    在除夕之夜,特別讓人興奮,因為即將迎來新的一年和新的春天,預示著新的希望和美好的祝願!雖然沒到驚蟄,然而似乎聞到了鳥語與花香。

  • 8 # 此箋

    在小說《紅樓夢》裡,林妹妹的瀟湘館竹林茂密,呈現出一派“龍吟細細,鳳尾森森”的幽雅意境。在小說第四十回,賈母陪著劉姥姥遊覽大觀園,走到瀟湘館的時候發現“窗上紗的顏色舊了”,就立即吩咐鳳姐明兒拿來換上。

    每當讀到這個地方,唐代詩人劉方平的《月夜》總會浮現在腦海。尤其是末句的“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總能讓人聯想到黛玉臨窗賦詩的認真模樣。伴隨著院落裡清脆悅耳的蟲鳴之音,帶著竹林搖曳的盎然綠意,一起透過紗窗,挑動黛玉的詩心。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私以為,只有像黛玉這般有著敏銳詩心的人,才能寫出如劉方平這樣有著細微和豐富感受的美好《月夜》。於斗轉星移而知春光乍洩,於蟲聲低鳴而知春氣已暖,在臨窗對月之中,感受到物候變化的溫暖與春意盎然的欣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噹一聲聲清脆的蟲鳴透過幽綠的紗窗,敏銳的詩人就已經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就像“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只不過,劉方平是透過蟲鳴之微的聽覺,而杜甫是透過花草之香的嗅覺,從不同感官感受到春意的萌發。

    如此細緻入微的感受,除了詩人劉方平敏銳的感官,還要有沉靜的心境。心氣浮躁之人,很難在幽幽月色之中聆聽到蟲鳴之音,因為他們內心早已充滿了嘈雜之音。但林妹妹就能聽到這些蟲鳴之音,而且還能從草木榮枯之中感受到生命的遼闊與寂寥。

    這種窺一斑而知全貌的描寫手法,離不開詩人細緻入微的觀察力與感受力。與之類似的,如蘇軾的“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以先行者鴨子的行為來預判春意的到來;李清照的“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以翠減紅衰來反駁侍女眼裡的海棠依舊。

    而劉長卿的“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則呈現出劉方平《月夜》一樣的寧靜心境,只有內心恬淡之人才會去聆聽閒花落地與細雨無聲。正如趙師秀的“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只有內心寧靜之人才會將等待演繹得如此美好與愜意。

    總之,“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傳遞了一種清新幽靜而富有活力的生命之美,充滿了人間煙火之氣。而這種如沐春風的感受,需要有敏銳的觀察和寧靜的心境方能描繪地如此淋漓盡致,比如瀟湘館裡的林妹妹。

    龍吟細細,鳳尾森森,林妹妹獨自守著窗兒,聽著蟲兒低鳴,真不知是蟲聲透過了紗窗,還是春愁灑到了斑竹。一夜醒來,雲開月散,林妹妹感受到的或許只有“半夜涼初透”。賈母換上了“軟煙羅”,而寶玉不在,良辰美景也成虛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鞋櫃佈置方案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