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蘑菇頭

    毫無疑問,這兩種制度都是為封建統治者服務的,只是其選拔人才的有些不一樣而已。而對於九品中正制,我們有請曹丕來大家分享吧!

    大家好,我叫曹丕,大家也可以叫我子桓,安徽毫州人,曹魏的開國皇帝。我老爸叫曹阿瞞,老媽卞氏。

    當上皇帝后,我剛開始也是一頭霧水,正當我在想怎麼再找一些厲害的人才來為我打工的時候?

    有一個叫陳群的手下,他給我提出了一個叫“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選拔方案。

    當時,我也是很認真的看了這個方案,這個方案大致主要是看這些人的出身背景、品行。咦,這個怎麼越看越像是為他們這些門閥士人服務的?哎呀呀!!不管了,就用這種方法來選拔人才吧!

    後來,“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就來了!這種選拔人才的制度容易導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尷尬局面。

    呵呵!!!大家好!!!我叫楊英,大家都叫我隋煬帝,陝西華陰人,隋朝第二位皇帝。

    不知道為什麼後人老是拿什麼大運河、三次遠征高句麗、生活過於奢侈來黑我政績!!!

    哎,其實人家也是做了這個皇帝應該做的是嘛!

    這麼黑人家!!!怎麼用人家首次使用的“科舉制度”?而且一用就用一千三百多年?

    呵呵!!!我也不在發牢騷了,

    其實,我們大隋朝的科舉制,有著強大的造血功能,後面的朝代在這套人才選拔的基礎之上也是略加改進,科舉制發就能夠成為很快適應當朝的政治需要了。

    至於,那時我為什麼不用“九品中正制”,而採用“科舉制”選拔方法?

    第一、“九品中正制”容易導致士族世襲政治。

    第二、科舉制更公平,利於選拔人才,提高官員素質,加強中央集權,促進階層流動,切順應歷史趨勢。

    第三、科舉制發更適合當時政治的需要。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一千多年前的隋朝,隋煬帝繼位,為了擺脫利益集團——關隴貴族集團的控制,他建東都、開運河,從地理空間、政治版圖、經濟基礎等方面逐漸開始跳出關隴貴族集團的包圍圈之後,就著手謀劃從最核心的人事制度方面跳出關隴貴族集團的包圍圈。

    原來,在隋煬帝剛繼位的初年,他的宰相班子,6個人中5個是貴族集團的代表,具有非常濃厚的“關中本位”色彩。

    其實,不僅宰相班子的構成是這樣的,整個高階官僚層的構成都是這樣,關隴貴族集團透過不合理的職官制度,牢牢把持著隋朝的朝政。

    於是,他從大業二年開始,陸續對官員制度進行改革。

    大業二年,隋煬帝增加了進士科,正式確定了科舉制度,相當於我們現在公務員考試(簡稱“國考”),這在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創設科舉制,是隋煬帝的“一小步”,卻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步”。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開始走向終結,衝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大批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知識分子參與到中央政府中來,既為國家選拔了真正有用的人才,又讓政府的代表性更,廣泛合法性更高。

    把出身門第高但不學無術的人擋在了官場外,提高了官員的整體文化素質。

    把人事權從地方豪強世族手中“解救”出來,重新迴歸到中央政府手裡,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政局的穩定,有利於社會的長治久安。

    正因為有這些明顯的優點,科舉制度被歷朝歷代所沿用,一直到清末。

    大業年間,考取進士的有房玄齡、楊纂等人,後來都成為名留千古的賢臣名相。

    其實,他的前任隋文帝建立隋朝時,就對魏晉南北朝以來的人事制度進行了初步整頓,但仍然存在著隊伍龐大臃腫、機構設定不合理、品階制度繁雜混亂等眾多嚴重問題。

    隋煬帝的人事制度改革,基本上消除了以上弊端,這些改革奠定了唐代官制的基礎,影響非常深遠。

  • 3 # 榆木菌

    這個就涉及到了皇權和門閥士族或者關隴集團的利益糾紛了。

    問題來了,這麼好的制度為啥隋唐不用呢?因為在曹丕設立了這一制度後,九品中正制實際上後期已經是門閥士族手中為自己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了。門閥士族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支連皇權也撼不動的力量,他們掌控朝中大權。有了曹丕的九品中正制,他們更是如虎添翼,把控帝國的走向,造就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景象。

    隨著門閥士族和關隴集團的興起,九品中正制已然不可用,科舉制順應歷史潮流應運而生。九品中正制的缺點很明顯,只要有人把控人事任命,那這個人就可以無限擴大自己的勢力。但是全國這麼多官員,顯然靠皇帝一個一個去檢查那是不可能的,於是這其中的貪腐問題和皇權對立勢力問題就出現了,科舉制完美的避開了這些缺點,有一部分原因是科舉制實行的時候正是門閥士族衰敗的時候。科舉考場(圖片來源:網路)

    楊堅建立隋時,本身就是獲得關隴集團的支援才得以建立。楊堅深知門閥士族或關隴集團把控朝局的可怕,於是他開始扶持與門閥士族對立的寒門士子,科舉制的雛形因而誕生。到了隋煬帝時期,創進士科,科舉制進一步發展。唐朝的時候科舉制又進一步發展,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

    結語:科舉制的創立目的實際上就是為了打壓門閥士族壟斷政治資本。後來的朝代,至明清,科舉制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可以說是貫穿中國古代史的一束光。

  • 4 # 鄧海春

    科舉制作為古代中國最重要的選官方式,自隋唐興始,已經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那麼隋唐時期究竟是哪些社會因素推動的科舉制的建立,並逐漸淘汰掉九品中正制的呢?我們一一來看。

    1.庶族地主的崛起和門閥士族的衰落

    九品中正制至隋朝實行了約400年,至東晉末年,由於九品中正制賦予門閥士族超然的特權和地位,士族子弟鮮有像王導、謝安一樣的政治家,大多人都聲色犬馬,追求奢侈,以駕駛門第自矜,此為其衰落的內因。此外,孫恩、盧循發起的長達十二年的農民起義也給東晉的門閥士族以沉重打擊,王謝等世家失去了原有的統治地位,具體體現如下,謝琰被殺後,北府兵為寒人掌握,軍權不再有士族掌握。其次是這次起義本就因門閥士族封建剝削嚴重、農民無法負擔而起,矛頭直指東晉各個世家大族。劉裕為緩解階級矛盾,不得已出臺了一些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同時限制了豪門士族的各項權力。

    而庶族地主也在這一時期開始崛起,隋文帝頒佈“均田制”,幾乎使每個家庭都擁有土地,同時整頓戶籍,輕徭賦以,將依附於豪門士族的佃農、奴隸解放出來。於是幾年之後中小地主迅速崛起,隋唐時期,庶族與門閥士族的勢力差距越來越小,為維護本階層的利益,庶族地主階級要求擁有政治權力,積極尋求入仕途徑,為科舉制的實行奠定了群眾基礎和階級基礎。

    2.皇帝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

    科舉起源於隋朝,最終定型於唐朝,同時也符合隋唐大一統的需要。九品中正制是門閥士族地方割據下的產物,地方官的品評是選官時的重要標準,選官權並不在皇帝手上,但由於魏晉政權依賴於士族,對此只能選擇妥協。

    但這種讓渡政治經濟特權的現象是任何一個專制皇帝都無法接受的,所以隋唐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啟用科舉是符合專制皇權的需要的。科舉取士可以形成從中央皇帝到地方的垂直選拔。寒門子弟可以層層考試面見皇上,“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說的就是科舉制的好處,,同時這樣收到皇帝賞識而被啟用的官員往往對皇帝更忠心,所以天子掌握用人權也就掌握了更多的行政決策權,有利於皇帝擴大統治基礎。此外,由於消弭了之前由於缺乏上升途徑造成的中下層人士的不滿情緒,也可緩解政治矛盾,有利於政局穩定。

    3.魏晉士族的文化壟斷被打破

    魏晉時期,門閥士族佔有以經學為核心的學術文化中心地位,教育也以私學為主,士族可以依賴一家之法對儒、釋、道經典做出解讀。到了唐初,孔穎達校訂五經,唐政府頒《五經正義》於全國。

    經濟科技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繁榮,為寒門弟子創造了一定的學習條件和文化氛圍,各種新思潮層出不窮,而門閥士族一般以經學傳家,所以逐漸失去了原有的學術中心地位,這也是科舉制得以推行的重要原因。

  • 5 # 歷史戰爭

    九品中正制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選官制度之一,它產生於曹魏,發展於晉朝,至南北朝時期已經徹底成型。這個選官制度一共存在四百多年,它承襲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科舉制,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九品中正制在隋唐以後,卻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被科舉制取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令九品中正制被淘汰呢?

    九品中正製品級示意圖

    舊事物被淘汰,總是離不開弊端眾多、不符合時代等原因,九品中正制也不例外。其實,促使九品中正制誕生的,正是中小地主和寒門,但九品中正制損害的,卻是他們的利益。在東漢末年,察舉制已經腐朽至極,徹底被門閥士族操縱,向上的通道被他們壟斷。這引起了中小地主階級的不滿,他們強烈要求獲得政治地位上升的權利。曹家並非名門出身,這使得曹家需要中小地主階級和寒門子弟的支援,但與此同時,曹魏又離不開世家大族。於是,曹魏建立起九品中正制度,在門閥士族與寒門子弟之間進行平衡,在保留門閥士族政治特權的同時,給予其他人上升的通道。《宋書·恩幸傳序》載:“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蓋以論人才優劣,非謂世族高卑。”

    九品中正制的建立,使官吏的選拔有了標準,給予中小地主階級一部分上升渠道。然而,九品中正制下負責掌管對某一地區人物進行品評的中正官基本上都出身於門閥世族,這就意味著門閥世族掌握了官吏選拔的權利,最終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可以說,九品中正制本就是一種妥協之舉,曹魏既要藉助寒門子弟打擊門閥世族,又要贏得他們的支援,故而當門閥世族代表尚書陳群向政府提出“九品官人”的方案時,魏文帝曹丕欣然應允,而這正是九品中正制的雛形。可是誕生於兩漢察舉制的九品中正制在選拔公平上沒有長足的進步,這引起門閥士族以外階級的不滿,他們要求改革選官制度。不過,門閥士族和寒門貫穿整個封建時代,為何隋唐可以放棄使用九品中正制,採用科舉制,但魏晉南北朝卻不行?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場起義當中就可以初見端倪。

    在九品中正制建立初期,門閥士族還是有不少賢才能士的,比如王導、謝安這樣的政治人才,都出身名門望族。但是,九品中正制賦予門閥士族的特權過大,導致他們壟斷整個政治資源,世族子弟不加努力也可以在仕途上平步青雲,這就使門閥士族裡的大多數人都聲色犬馬,不知進取。到東晉末年,孫恩、盧循等人不斷髮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儘管這些起義最終都被鎮壓,但它們給予門閥士族沉重的打擊。

    起義的矛頭基本上都指向門閥士族以及九品中正制,皇帝不得不向庶族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妥協,限制世家大族的權利,減輕農民的賦稅。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頒佈“均田制”,將依附於門閥士族的佃戶和奴隸解放出來,這使得庶族地主階級迅速崛起,他們要求政治權利,獲取上升的通道,而科舉制就應運而生。

    門閥士族當然不會坐視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但他們卻無可奈何,因為想要實行科舉制的,不僅是庶族地主,還有皇帝。九品中正制實際上將選官權力給予了門閥士族,進入朝堂上的官員,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依附於世家的寒門子弟。故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權臣篡逆謀反頻出,朝代不斷更迭。這對於皇帝來說,顯然是無法接受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皇帝想要限制世族的權力,但他們離不開世族的支援,因而無從下手。隋唐以後,庶族地主階級不斷崛起,他們要求政治權利,而這正合皇帝的心意。所以,與其說科舉制的實行是皇帝向庶族地主的妥協,不如說是他們的聯合。實行科舉制,皇帝便可以將選官權利從世族手中奪走,這有利於中央集權和皇權的加強。

    除此以外,隋唐可以用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還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它們都是大一統的王朝。魏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大亂,諸侯林立,皇帝必須依附於世家大族。西晉滅亡以後,司馬氏東渡建立東晉,依靠的就是名門望族,故而他們即使不滿世族掌權,也無可奈何,畢竟世族可以立他們,亦可以廢他們。可是隋唐不同,隋朝和唐朝都是大一統的王朝,中央集權和皇權的集中程度遠非魏晉可比。

    唐朝建立以後,借鑑隋朝滅亡的教訓,不與世族正面發生衝突,而是潛移默化的削弱世族的力量。比如唐朝孔穎達校訂五經,朝廷在全國頒佈《五經正義》,發展教育,打破了門閥士族對於文化的壟斷。這為科舉制的實行和發展,提供了文化基礎和社會環境。

    其實,門閥士族的誕生本就是基於亂世和各種因素,他們對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壟斷,無疑是對皇權的挑戰和對其他階級權益的限制。隋唐以後,不論是皇帝還是庶族地主階級,亦或是普通百姓,他們都要求建立新的選官制度,以打破門閥士族的壟斷地位。因此,科舉制才會取代九品中正制,成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選官制度。

    參考資料:

    《宋書·恩幸傳序》

  • 6 # 火器工坊

    這是因為經歷了魏晉南北朝四百多年的時間,世家政治的弊端已經暴露無遺,社會上出現了重重的漏洞,而寒門和士族之間的鬥爭也是愈演愈烈,為了解決這個矛盾,就必須出臺一項新的政策。

    流行於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源自於魏朝,可以說這一項制度非常好的取代了漢代的孝廉制度,適應了士族大規模崛起這一社會現象。

    九品中正制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就是品評人才的官職名稱。

    大、小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流亡人士無論是否出仕皆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

    小中正襄助大中正稽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可以說此項制度使得當時的官吏選拔有了一客觀標準,此標準其實依然是採取地方群眾輿論和公共意見,保留了漢代鄉舉裡選的遺意。而且緩解了中央政府與世家大族的緊張關係。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才的評定和選舉權、被選舉權都落到了大世家手裡,從而成為門閥把控朝政的手段。我們都知道一旦官場缺少新鮮血液的注入,就會陷入僵化。所以慢慢的,魏晉南北朝時期基本上每一個大王朝到最後都被內部最大勢力所取代,而此前會出現政治極度腐敗的情況。

    關於這一政治情況,唐代詩人在劉禹錫在《烏衣巷》一詩中多少有些諷刺的意味,“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在嘲諷大世家終將敗落,指不定新崛起的就是誰。當然,這裡可能也有誇讚科舉的意思,表示科舉制度一出,寒門子弟終於有機會和世家一較高下。

    隋代出現科舉制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這種官場上寒門子弟和世家子弟之間的鬥爭所創造出來的產物。

    不過除此之外,科舉還有一項職能,就是加強中央集權。

    前面我們說了,九品中正到最後大權幾乎都落到了大世家的手裡,當世族的權力高到一定水平,輕則藩鎮割據,重則改朝換代。

    隋朝出自北周,楊堅的權力是怎麼來的,他自己很清楚。

    北周出自西魏,同樣也是宇文家篡了拓跋家的權。

    諸如此類往前推,司馬代曹,蕭家代劉,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故事。

    那麼想穩住中央皇權,就必須保證有大量的官員是親近自己的,因此首先一點就是要把官員的選舉權握在自己手裡。因此可以說科舉制度的誕生,是中央集權削弱世家重要一步。

    不過雖然隋唐時代有了科舉,但是科舉在隋唐時期的作用卻是非常有限,大權仍然被軍事世家掌控,科舉出來的官員只能在大家族間苦苦掙扎。一直到宋朝建立,太宗太祖掃盡世家大權,這才基本終結了存在與中國800多年之久的門閥政治,從此世家基本只有一家,也就是皇家。但是皇帝卻並沒有從科舉中得到自己想要的無上皇權,反而是開啟了文官集團同皇權獨裁之間的新一輪鬥爭。

  • 7 # 沉140769451

    隋唐起於門閥,深知門閥勢力的危害,急需用科舉制打破門閥勢力對官場的壟斷,扶植只服從中央政權的官場勢力,以鞏固自己的中央政權。

  • 8 # 使用者遠志

    九品中正之法,起始於曹魏,郡邑設小中正,州設大中正,由小中正品第人材舉薦,大中正核實,以上司徒,然後付尚書選用。高下任意,榮辱在手,用心百態,求者萬端。以至朝廷採士,只問家世,不問德儉。真所謂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及隋楊建立,深知中正採士,流弊日盛,遂廢之。文帝設開科取士,使民間富學寒士有進身之階,以充朝廷。

  • 9 # 本草百曉生

    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政權,用來選拔官員的渠道。說白了,就是由士官把人才劃分為九個等級,中央再按等級給予相應的官職。

    起初,九品中正制度,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到了兩晉時期,中央政府就發現,自己在為地方門閥在做嫁衣。你想,官員等級是靠士官給予的,他們很容易結成同盟,將士官視作自己的伯樂,這就導致他們“門生”、“故吏”遍天下。只知故主有恩,不知“皇恩浩蕩”。

    所以到了東晉,乾脆玩起“王與馬共天下”的把戲,實際就是王權完全要依靠相權,也就是這些江左豪族的勢力才能存活下去。司馬王室,與其說全國統治者,倒不如說是王、謝、庾、陶的政治傀儡。

    後來,由北方鮮卑人建立的大隋政權,最先實行科舉制,這其實是歷史所驅,因為人們已經看到九品中正制,只會導致封建門閥林立,培養貴族的驕奢淫逸,兩晉也由此亡國。

    而鮮卑人的政權說白了是軍人統治,軍人靠什麼,靠軍功靠實力。由此他們推出科舉制,可說最能代表古人的文明意識。它打開了庶族通向仕途的Sunny大道,它是一條人才上升階梯。有了它,萬千貧民,金雞變鳳凰不是夢!

    不過,剛開始科舉制只開了一條小縫,錄取人數也是個位數,絕大數官員還是透過九品中正制選拔而來。

    到了唐朝時,科舉制才逐漸受到精英分子的推崇,“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可見大唐讀書人有多麼痴迷於此。

    但科舉制錄取人數還是很有限,進士科每年只取二三十人,明經科也就百多人。而且即便你當上了進士,受到萬千追捧,還得“守制”四年,等朝廷有配給,你才能做官。唐朝的科舉,可說是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正因為這道曙光,到了大宋,讓世界看到了我們中華文明的驕傲!

  • 10 # 亭安讀書

    可以從幾個角度去理解,隋唐實行科舉制而不用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1、九品中正制實行於魏晉,到南北朝時就已棄用

    其實最簡單的原因是,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兩朝所實行的選官制度,跟出自北朝的隋唐根本沒有關係呀。試想一下,北朝覆滅南朝後,會難道還會使用南方王朝所使用過的選官制度?大機率只會是借鑑而已。

    並且,東晉滅亡後,劉裕建立劉宋便廢棄了九品中正制,南朝又歷經南齊、南梁、南陳之後,才被取代北周之後的隋滅亡。

    這之間已經相隔了一個半世紀了,讓隋朝去使用一個半世紀以前的王朝,所使用的選官制度,這應該不太現實。

    2、九品中正制不能滿足皇權的需要,因而被棄用

    另一個角度看,選官制度是要為皇權服務的,之所以隋唐不去使用九品中正制,與九品中正制本身是為了門閥而服務有關。並且,這種特殊的情況,只有魏晉才存在。

    九品中正制簡單來說,就是選官評級要看出身,門閥世家就會有高職位,平民只能做低品級的官。

    九品中正製作為皇權向門閥士族妥協的一種選官制度,也造就了東晉獨有的門閥政治模式,東晉存世一百多年,一直都是門閥壓制皇權,左右朝政。

    這樣一種對皇權不利的選官制度,東晉之後的南方漢族四朝都不會繼續使用,更何況北朝呢?

    3、科舉制比九品中正制更加適用於皇權需要

    而與九品中正制不同的科舉制,更加適合皇權對於寒族、官員的掌控。相對於九品中正制明顯為門閥士族服務,科舉制面對的是全體階層,更利於鞏固皇權。

    唐太宗李世民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就是體現科舉制加強皇權的佐證,皇權藉助科舉制吸收的各階層人才,穩固自己的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門閥的存在並不僅是南朝獨有,北朝也設立“姓族制度”,范陽盧氏、清河崔氏等北方門閥正是出自這一制度。

    但是,北朝的姓族制度是北朝掌權者,為了加強皇權採取的措施,跟南方的九品中正制有著很大不同。

    出自弘農楊氏的楊堅和隴西李氏的李淵,建立王朝之後也絕對不會允許門閥的興盛,讓科舉制度的興起,也是皇權剋制門閥的重要手段。

    至於門閥對抗皇權之後的,繼續對抗皇權的文官集團等形式,科舉制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並且,選用科舉制,給予底層上升渠道,更利於統治的穩定,這是九品中正制所不具備的。

    結論

    總而言之,隋唐時期可以實行科舉制,而不用九品中正制選官的原因,都是從皇權自身利益出發的。科舉制有利於鞏固皇權,那麼自然就取代了不利於皇權鞏固的九品中正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推薦7000~8000元的腕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