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單手二傳

    經濟學中的槓桿,簡單的說就是“以小搏大”,也就是用一個簡單,成本較低的方法去搏取一個較大的機會。核心是借貸。借別人錢來賺錢,但失敗時損失也大。所以不太提倡,去槓槓,穩定經濟。

  • 2 # 甲天下說財經

    槓桿原理來自阿基米德棍子撬地球論,就是以很小的力量可以撥動很大重量的東西,用在經濟學上其實就是借力賺錢的意思,假如完成一單生意很暴利的生意,沒有啟動資金作為支點,那它就是不成立的,生活中有很多事例可以證明這個觀點,假如你想買一套房子,但房子需要上百萬根本買不起,但用分期還款的方式,借用了銀行的錢實現了有房的夢想,假如買房之後的十年,房價翻了幾倍,那麼你賣掉房子還了銀行的錢,還有很大一筆剩餘,這就是你用了經濟槓桿的原理套取了一筆財富,其意義的深層原理,就是利用了銀行,把風險交給銀行,把利潤留給了自己。

    當很多人明白這個道理並利用這個經濟學原理時,銀行的風險加大了,也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各種p2p暴雷跑路其實就是這個意思,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賺錢,這就是槓桿,當槓桿無限大的時候,風險自然劍指銀行,假如房產價格暴跌,其金融風險是無法估計的,像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同樣波及別的國家。

    最近的螞蟻上市被擱淺,其核心原因與金融槓桿是分不開的,假如大家都在使用花唄、借唄去超前消費,那麼螞蟻金融的錢又從哪裡來?其實是借貸越多,他們就越賺錢,用大家的借款條總額去融資貸款,然後再次放貸出去,間接地把應該儲蓄在銀行的錢,利用槓桿經濟原理翻到100倍甚至更多,這是不利於國家金融穩定的,所以遭到約談也是在所難免的,要不銀保監會就形同虛設了。

    樓市需要去槓桿,才能抑制大量炒房者利用槓桿把房價越炒越高,這對普通剛需是不利的,金融去槓桿,才能防患於未然,假如槓桿力度過大,是難以收復的,泡沫過大,總有破滅的一天。

  • 3 # 海匯觀潮

    經濟上的槓桿就是負債,如果你想要做生意,或者是投資,或者是買股票等等行為,卻缺乏資金,那年就想負債來買股票或投資,你用負債撬動整個的理財目標和投資目標,達到你的目的,你借的錢就是槓桿,這是一個很形象的比喻,相當於你借的錢是用來借來的力撬動你的目標。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要嚴控槓桿而防範風險的原因了,現在經濟執行中有很多風險,容易出問題,你現在上槓杆負債很多,如果沒有成功就會還不上借債。這就是所謂的槓桿爆掉了。你的槓桿無力撬動目標,還賠進去了,你還要還錢,這個比喻也很形象。

    總之,槓桿就是你借的錢,人生在世,如果有好的專案值得投資,那麼賭一把機加槓桿投進去不錯過機會才是好的。如果風險很大,槓桿隨時都會爆掉,負債換不上,那就不要輕易上槓杆了。

  • 4 # 經濟好望角

    通俗的說,經濟學中的槓桿就是買你買不起的東西,這個主要發生在投資領域。

    也許有人會問,買不起的東西怎麼買呢?

    就是找朋友借錢或到銀行貸款買。

    也許有人會問,既然自己買不起,還得借錢,那為什麼還要去買呢?

    因為這裡面有一個前提,就是你買的東西會升值,並且升值幅度達到一定比例。

    舉個例子:

    當然,名家字畫僅僅是舉例子而已。通常,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有人因加槓桿賺得盆滿缽滿,也有人因加槓桿傾家蕩產,具體是否值得加槓桿,需要綜合自己的實力、投資品價格走勢等多方面因素來決定。

  • 5 # 淡淡禪風

    槓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釣魚時用的魚杆、夏天用乘涼的風扇、工作中用的撬棍都是利用了槓桿原理。偉大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就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地球”,很形象的解釋了槓桿的原理。

    槓桿就是一種以小博大的工具,如今,槓桿被廣泛應用到了經濟上。在經濟學中,槓桿是以特定的比例放大投資結果的工具。在樓市、股市、匯市、期貨、企業融資等活動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槓桿是一種以小博大的投資,各個市場中的槓桿比例也不同,槓桿的比例越大,所需要的本金就越少。盈利和虧損的倍數也就越大,反之越小。

    15年股災時,有個的反應槓桿風險的真實案例。一股民股災前,手中有80萬本金,但他用了四倍的融資盤後,手裡就有了400萬的資金,全倉買入一支股票。如果二天上漲20%的話,他就能得到400萬×20%=80萬的收益,也就是說,二天二個漲停,他的本金就會翻倍;但悲哀的是,他碰到了熔斷,二天二個跌停,結果,二天就把80萬本金賠沒了,爆了倉,最後跳樓自殺了,這在當時還上了新聞。

    槓桿除了放大盈虧外,還有活躍市場的作用。如貴金屬市場、外匯市場等如果不使用槓桿,平時的波動很小,而且一手最小的交易也要十幾萬,甚至幾十萬之多。如使用50倍槓桿後,就可以用原來實際金額的五十分之一來撬動這筆交易,這樣即降低進入的門檻,同時放大收益的比例,讓市場更加具有吸引力。

    經濟上的槓桿沒有好壞之分,樓市使用槓桿後,可以讓你30萬的本金,住上100萬的房子。所以,理論上,槓桿可以撬動地球;但實際生活中,更多的是撬動著一個個家庭的悲歡離合。忘記在那裡看到這樣一句話來形容槓桿,槓桿就像女人,越美麗就越危險。所以,在使用槓桿時,看到它美麗的一面的同時,也不能忽視它的風險,謹慎選擇適合自己的槓桿。

  • 6 # francis0810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這是著名的物理學家阿基米德原理,及槓桿原理。槓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運用,撬棍就是經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將這個原理運用到經濟方面,主要在金融領域,簡單地說,就是以小博大。小是指自己的本金,大就是社會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博就是將資金用於可以盈利的事情中去以獲得更大的收益。

    這裡有幾個關鍵點:

    一、是“小”,及自己的本金,沒有這個小,就什麼也談不了。只有你有了這個小,你才有了信用,才有博大的基礎。沒有小,空手套白狼基本都是“經濟騙子”或“金融騙子”

    二、是“大”,大就是社會資金給你的槓桿率,槓桿率越大,就說明社會給予你的資金越多,這樣你未來的收益就越大,這就是槓桿原理在發生作用。

    三、就是“博”,就是你必須要有未來一定期限內,可以獲得收益的專案,而且收益率必須大於槓桿提供方約定的利率。否則,就是騙貸。目前,很多非法集資就是騙貸!

    四、在經濟繁榮期,槓桿可以起到放大收益、加速流動性的作用,並加速經濟發展繁榮。

    五、在經濟衰退期,槓桿就是一個大麻煩,會增加負擔,槓桿率越大,負擔越重!國家現在在去槓桿,就明白的告訴我們現在處於什麼時期啦。

    六、在經濟領域,流動速率就像人的心率,心率越快,血液流動得快,營養輸送得快,人也成長得快;而在經濟領域,流動速率就是槓桿率,其作用與人的心率相同。去槓桿也就是說去或減少流動。因為我們沒有營養可以輸送。

    簡單明瞭地說這就是經濟中的槓桿。

  • 7 # 黃蜂二師兄

    經商的核心就是槓槓,當然這個詞是經濟學上的,還可以理解為借貸、加權,泛義也可指影響力,比如世界上第一個百萬富翁保羅格蒂奪標第一口油井的時候請當地官員來露了個臉,嚇的大家都不敢跟他搶了!

    古代賺錢手段就是兩招,一招就是囤積居奇,把貨壓在手裡待價而沽。另一招就是壟斷貨源、渠道或市場。加槓槓就是買預期,下定金這塊地產的蔬菜瓜果的只能賣給我。那些年阿里巴巴的投資者就是看好未來的效益敢砸大錢,如今都賺大發了!

    二十年前有個“張家港精神”,是江蘇張家港率先高負債建保稅區,現代化的港口,使沙鋼崛起,加槓槓使張家港人提前五到十年享受到富裕的生活。

    加槓槓雖然可以四兩撥千斤,也要講時機、方向、力度,有個股市老手在開始融資那年先掙幾百萬後虧一千萬,加槓槓讓他從此一蹶不振。

  • 8 # 小歐經濟見談

    剛寫了一篇關於槓桿的文章,從經濟學定義上說,金融槓桿的實質就是貨幣乘數撬動經濟活動,並透過債務的形式表現出來。打個比方,比如股市槓桿就是個人投資者透過信用質押從金融機構以一定比例拆解資金,雖然沒有明確債務,但實際上這裡的風險就是以債務的名義體現出來的。一旦你有所損失,實際上就是實打實的債務。槓桿透過擴大資產負債,去博取超額收益,這就是槓桿。

    關注經濟解讀,關注小歐股迷

  • 9 # 凱恩斯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要求太低了,只要一個支點,而撬動地球最要緊的,其實是那根杆子,如果杆子斷了呢?我們也有一句經典懟回去:“撬起地球砸自己的腳。”那應該挺痛的。

    經濟學槓桿,就是借貸。萬物借貸都需要抵押,我們經常盯著實物抵押,實際上,資金本身就可以抵押。這就形成了槓桿,如果一個人有10塊錢,他用這10塊錢作為抵押借來10塊錢,也就是一倍的槓桿,我們說他用10塊錢撬動了20塊的槓桿。這個時候如果這個貸款人有本事,讓20元增值,變成了30元,這槓桿就去掉很多。那個時候30元裡面10元是負債。所以去槓桿可以有兩個思路,一個是還錢,10元負債還掉一些,另一個是漲價,漲上去的時候,套現,然後那部分資金就可以歸還借款。這兩樣都有體現,我們發現樓市其實是遵從漲價去槓桿,結合去庫存,所以有房一族很歡樂。

    槓桿並不是只存在於借貸,還有貨幣,諸如存款準備金,銀行出借100元給甲,可這筆錢實際上還在銀行手裡,甲沒有拿出來放在口袋裡,於是銀行扣除存款準備金,打比方10%之後,90元繼續借給乙。你看看,銀行就100塊錢,他借出去了190塊錢。這就是槓桿,理論上這種借貸會迴圈無限的放大。所以說降低準備金又稱之為金融手段裡面的“麻辣粉”。因為力度很大。

    槓桿也體現在貨幣發行上面,比如美聯儲如今要縮表,實際上就是回收美元。央行是沒有淨資產的(理論上),我們假設央行又1元淨資產,而他發行了100萬貨幣,那麼資產100萬,負債100萬,這個槓桿就是100萬倍。當然不能這麼說,我們只是簡單的說明,其實多發貨幣也是增加槓桿,去槓桿也代表要回收貨幣。

    綜上,用小錢撬動大錢就是加槓桿,加太多了,就賣資產還掉借貸款,就是去槓桿。

  • 10 # 小白讀財經

    槓桿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所以在經濟領域,槓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專案。而經濟去槓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巢狀、減少違規信貸等等。而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來說,去槓桿也有不同的含義:

    居民

    居民這邊的槓桿主要是按揭買房和消費貸。按揭都比較熟悉,30萬首付,買100萬的房子,那麼其中70萬公積金貸/商業貸就是加槓桿的資金;再比如消費貸,利用你的信用積分去平臺借錢消費。以上的兩種方式,實際上都是用我們的信用、公積金或者實物等進行的抵押貸款。

    而去槓桿並不是不准我們買房,不準抵押貸款,而是將槓桿的比例降下來。原先30萬首付可以“撬動”70萬的貸款,現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購,得40萬或者50萬。原先信用積分600分以上,現在得700分,可貸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時壞賬率也會有所降低。

    工業企業

    在經濟繁榮期,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會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企業的話,這就意味著貨幣流動性更寬鬆,更容易能貸款到更多的錢,專案更容易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這時也正是企業加槓桿擴張的時期。公司資產/估值1億,原先只能貸7000萬,現在可以貸到2億,財務槓桿加到2倍。

    而去槓桿則是在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貸寬鬆和專案接連上馬,不僅會讓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還會給銀行造成壞賬負擔。一旦企業破產倒閉,銀行的錢就玩完了,而銀行的錢是又來源於老百姓的存款、企業存款、理財資金等等。因此這麼一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因此這時國家對央企去槓桿,也是將金融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政府

    目前的去槓桿主要針對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去槓桿。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債與專項債。

    一般債就好比是中央政府的國債,而專項債則是面對那些土地儲備、棚改、收費公路、PPP等專案的債券。這些債券的最終目的都是融資。就拿棚改來說,動輒上億的拆遷款,地方政府財政肯定吃不消,這時就需要發債融資,得來的錢投資棚改專案。

    現在地方政府要去槓桿,就是降低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根據住建部資料,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率由2013、2014年的7.9%、9%提高至2015、2016年的29.9%、48.5%,2017年達到60%。一旦貨幣化安置比例下來了,購房需求和熱情自然大幅下降,支撐三四線房價的託底就沒有了,最終讓房價迴歸理性。

    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加槓桿主要就是在投資這塊,操作基本就是擴表、期限錯配、產品巢狀和放寬信貸。擴表,跟上面說的按揭差不多,理財產品自有資金一點點,剩下全靠借,然後加槓桿、通道等等繞過監管發行產品;期限錯配就是用短期資金去投資長期專案,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錢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資金去博取長期收益的理財產品一大把。比如銀行經常發行的幾個月期滾動理財,去投資那些N久以前的專案,這就是典型的加槓桿;產品巢狀,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期限錯配。3個月理財投了1年的專案,可是現在到期了怎麼辦,那就向A機構發行理財募集資金;A機構再打包,向B機構募資...;放寬信貸就是放寬放貸物件的稽核,就像本來以前都是買大盤藍籌,現在只要能賺錢,ST也可以考慮一下。

    而去槓桿就是將這些情況一網打盡:限制金融機構理財投資範圍,緊縮市場流動性;打擊理財產品資金錯配;打擊理財產品層層巢狀;收縮信貸。

  • 11 # 清風再說股

    槓桿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所以在經濟領域,槓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專案。而經濟去槓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巢狀、減少違規信貸等等。而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來說,去槓桿也有不同的含義。

    其實,清風認為想要利用指標選股沒那麼難。只是侷限於單個指標資料上沒什麼用,要知道,單個的指標資料並不能起到什麼作用,是需要融合在一起使用的。就像我使用的“底部引爆”選股法就是屬於這一類,是融合了各項指標資料,然後根據市場訊息風向,政策的引導,以最直觀的表現方式顯現出來的。給大家看看這幾天我炒股的例子!

    1、300126 銳奇股份,

    該股在本月7號出現了底部訊號,本人當時就立即給粉絲朋友們分享過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11個交易日漲幅已達到59%。

    2、600119長江投資,

    這個也是本人透過底部引爆指標選出來的,該股在11月12號出現了底部訊號,本人立即在實戰群中講解該股,剛開始幾天漲幅還不是很明顯,當時還有粉絲朋友私信我說該股是不是預測錯了,但是我讓他再多持有幾天,此股自選出後到目前8個交易日漲幅達42%,特別是近幾天漲幅明顯。

    本人會經常講解這樣的選股思路和個股,下面給大家講解一隻即將從底部起爆的黑馬牛股

    該股在今天已經出現了底部訊號,我和朋友們研究後認為該股在未來幾天內會上漲40%以上,詳細的在這裡就不便多說了。

    很多人都知道,炒股利益的最大化就是抄底,但是這個底又不是那麼容易找的。所以這個選股法能很好的幫助大家對股價的底部有個相對正確的判斷。如上圖所示,底部即可買進,也就是抄底最佳的購買時機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底部引爆”選股法主要適用於短線炒股,對於做長線的朋友來說,還是有點雞肋的。其實就目前A股市場的行情來說,做長線並不是很好的選擇,畢竟A股市場牛短熊長,還是做短線來的更快。

  • 12 # 換生財經07

    槓桿的本意就是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所以在經濟領域,槓桿就是指小資金撬動大專案。而經濟去槓桿,簡單說就是消除這些以小博大的資金,表現為降低企業負債率、減少金融產品巢狀、減少違規信貸等等。而對於不同的經濟主體來說,去槓桿也有不同的含義:

    居民

    居民這邊的槓桿主要是按揭買房和消費貸。按揭都比較熟悉,30萬首付,買100萬的房子,那麼其中70萬公積金貸/商業貸就是加槓桿的資金;再比如消費貸,利用你的信用積分去平臺借錢消費。以上的兩種方式,實際上都是用我們的信用、公積金或者實物等進行的抵押貸款。

    而去槓桿並不是不准我們買房,不準抵押貸款,而是將槓桿的比例降下來。原先30萬首付可以“撬動”70萬的貸款,現在不行了,提高首付比例,限購,得40萬或者50萬。原先信用積分600分以上,現在得700分,可貸款的人就少了很多,同時壞賬率也會有所降低。

    工業企業

    在經濟繁榮期,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會施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作為企業的話,這就意味著貨幣流動性更寬鬆,更容易能貸款到更多的錢,專案更容易得到有關部門的審批。這時也正是企業加槓桿擴張的時期。公司資產/估值1億,原先只能貸7000萬,現在可以貸到2億,財務槓桿加到2倍。

    而去槓桿則是在有經濟增速下行壓力的背景下,如果放任信貸寬鬆和專案接連上馬,不僅會讓企業出現資不抵債的情況,還會給銀行造成壞賬負擔。一旦企業破產倒閉,銀行的錢就玩完了,而銀行的錢是又來源於老百姓的存款、企業存款、理財資金等等。因此這麼一來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最終可能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因此這時國家對央企去槓桿,也是將金融危機扼殺在搖籃中,保障國有資產安全,維持金融市場穩定。

    政府

    目前的去槓桿主要針對的是地方政府的債務去槓桿。目前地方政府的融資渠道主要是地方政府一般債與專項債。

    一般債就好比是中央政府的國債,而專項債則是面對那些土地儲備、棚改、收費公路、PPP等專案的債券。這些債券的最終目的都是融資。就拿棚改來說,動輒上億的拆遷款,地方政府財政肯定吃不消,這時就需要發債融資,得來的錢投資棚改專案。

    現在地方政府要去槓桿,就是降低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根據住建部資料,全國棚改貨幣化安置率由2013、2014年的7.9%、9%提高至2015、2016年的29.9%、48.5%,2017年達到60%。一旦貨幣化安置比例下來了,購房需求和熱情自然大幅下降,支撐三四線房價的託底就沒有了,最終讓房價迴歸理性。

    金融機構

    金融機構加槓桿主要就是在投資這塊,操作基本就是擴表、期限錯配、產品巢狀和放寬信貸。擴表,跟上面說的按揭差不多,理財產品自有資金一點點,剩下全靠借,然後加槓桿、通道等等繞過監管發行產品;期限錯配就是用短期資金去投資長期專案,就好比你用1年定期的錢去存5年定期的利息,用短期資金去博取長期收益的理財產品一大把。比如銀行經常發行的幾個月期滾動理財,去投資那些N久以前的專案,這就是典型的加槓桿;產品巢狀,很大程度上是基於期限錯配。3個月理財投了1年的專案,可是現在到期了怎麼辦,那就向A機構發行理財募集資金;A機構再打包,向B機構募資...;放寬信貸就是放寬放貸物件的稽核,就像本來以前都是買大盤藍籌,現在只要能賺錢,ST也可以考慮一下。

    而去槓桿就是將這些情況一網打盡:限制金融機構理財投資範圍,緊縮市場流動性;打擊理財產品資金錯配;打擊理財產品層層巢狀;收縮信貸。

    最近股市起伏不定,很多朋友頻頻虧錢,被套慘不忍睹,悉筆者的朋友,都知道筆者歷經A股多輪牛熊,擅長捕捉龍頭股主升浪,前指標,後邏輯。多年總結的底部引爆選股法(底部即買入,引爆即加倉),成功率非常高。話不多說,開門見山直接分析案例吧~

    案例一:國發股份

    【解析】:此股11月21日被底部指標圈中隨即股票的走勢開始逆襲上漲,到26日4個週期股票漲幅有36%,可以抱有期望值。

    大家可能會說單單驗證一隻股個能會有偶然性,那就下面再來列舉一個來驗證一下

    案例二:賽象科技

    【解析】:圖中我有用箭頭標出來,14號底部訊號出現以後股票開始緩慢上漲,18號又被引爆訊號撲捉,走勢依然良好,截至目前漲幅高達56%,潛力股,我們可以客觀的去分析;

    下面清風又發現一個出現引爆訊號的個股:

    套用底部引爆指標,驗證結論一致。我用圈選出的是今天的走勢,可以說是短線牛股;我以這三隻股票為例很清楚的講清了底部引爆指標的實用之處,大家可以認真的學習思考,有問題我們一起交流。

    基業長青,需要修煉的不僅僅是技術,更多的是人性,但生活對於自我修煉似乎比股市更有魅力。最後送給中小投資者們一句話——幾乎所有A股頂尖高手都是保守的!

    溫馨提示:一支股票和一百支股票,我在根本意義上並沒有不同,不要認為一隻股票你就能夠弄懂。如果你不幸踩雷,一隻股票也能夠讓你一無所有。理論上成立的事情不一定在實際操作中就可行,還是按照自己的交易能力和技巧去選擇自己所應該進行的交易模式。

  • 13 # 匯小查

    眾所周知,匯市是金融槓桿的舞臺。然而,選擇高槓杆在帶來高利潤的同時,也可能帶來高額損失,槓桿比例或槓桿倍數的大小一般由銀行或者經紀商決定,槓桿比例或倍數越大,投資者需要付出的自有資金就越少,相應地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會提高。

    為交易賬戶選擇槓桿時,你需要考慮要存入多少餘額,你的風險回報率以及一次可以開設多少個頭寸。儘管利用槓桿賺取鉅額利潤的能力是巨大的,但槓桿也可能對投資者不利。例如,如果你的訂單與你認為會發生的走勢相反,槓桿將會大幅放大潛在損失。

    1、不要盲目選擇高槓杆

    槓桿不僅僅放大了交易者的夢想,也放大了他的貪婪、恐懼。所以槓桿比例的大小與交易者要承擔的心裡壓力是同等的。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槓桿進行交易,一定不要盲目使用高槓杆。

    2、全球加強槓桿控制

    目前,全球各地交易槓桿雖不盡相同,但從美國、日本及澳洲近些年相繼調低槓桿來看,金融監管力度日趨加強,控制風險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因此就算是為了順應全球趨勢,投資者也不應選擇太高的交易槓桿。

    3、高階大額交易者不適合高槓杆

    高階交易者往往交易本金數額巨大,控制風險的需求必須壓過追求利益的膽識,這就跟在賭場裡押注一樣,如果只是十元本金,你可能毫不猶豫隨意就押了,但如果是一次押十萬,你還敢輕易冒進嗎?並且交易槓桿越大,投資人在交易的時候,由於所需要的保證金少,因此在心理的作用下,很容易的就會去大倉位甚至是重倉進行交易,最後因此誘發虧損。

    總之,交易槓桿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合理有效的利用外匯槓桿來進行交易可以有機會用小成本獲取高額利潤;但也一定不要被槓桿所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策略。

    ❤ 看完三件事: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挺有幫助,誠邀您幫我三個忙:

    3.閱讀我的簡介,說不定對您有幫助哦。

  • 14 # 渭水秦嶺月

    通俗的說就是儘可能用別人的錢去賺錢。

    比如,你有10萬,借款100萬,年利息10%,你一年用這100萬賺了20萬,除去借款利息你賺10萬,你是10倍槓桿,投資收益100%;

    貸款買房也是如此!

    股市配資,結構化理財產品、資管產品均是如此。

    只要你總體收益率大於支付借款利率,視槓桿大小收益不同,槓桿越大,投資收益越高。反之,則虧損越大。

    2015年股災許多人就是因為資金槓桿比率過大,暴倉後血本無歸,甚至跳樓自殺!所以控制槓桿比率很重要。

  • 15 # 利理論

    這裡的槓桿就指是尾款放貸,首付三成,槓桿比例就是10/3。本來居民只有三成的現金,經過銀行放貸就變成了十成的資金。單一理論來講,剛需充分競爭經過加槓桿房子的價格就會比全款買房的價格高7/3。也就是說房子的價格高低和房貸緊密相關。按照目前的房貸利率算,如果你是購房分期付款是等額本息分30年,那麼在未來30年,你就大概需要還分期總額度的2倍的錢,就是說你貸款100萬要在30年裡陸續還款200萬。分期越長,利息越高,每月還貸壓力越小,但是30年是是金融房貸的上限,想想30歲貸款買房,再過30年人就60歲了,到那時工作收入和生命活力都面臨變化的挑戰,銀行是靠評估風險謀利的,時間再長風險就大大加劇了。

    房價在世界範圍內看超過本地5年的人均收入就算偏高了,中國城市的房價是普遍偏高,有些甚至高不可攀,30年的收入都買不起,甚至一生不吃不喝也買不起一線城市近千萬元的房子。大部分在城市打工的人都希望在工作的地方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為了結婚組建家庭,上兩代的積蓄掏空可能也就付個首付。在限量限購和通漲刺激下瘋狂上漲的房價的天花板會是什麼價位?

    我們來做個普通城市房價公式:我們先設一個城市的現在平均房價每平米是P萬,城市中準備購房主力中位數月收入是S萬,中國恩格爾係數算0.3,還有其他生活支出同樣必不可少,也就是收入中最多隻能算七成用來買房,面積就取100平方便於計算。

    如果買房是按三成首付,七成靠銀行貸款分30年360期還,現在銀行的貸款指標是月貸款支出不能超過月收入的50%,月所有債務支出不超過月收入的55%。那麼未來的總還款額度就是100P*0.7*2=360S*0.5=140P萬,簡化得到s=0.78p或者p=1.29s,也就是月供額度是0.39p,一個月收入s要大於0.78p,付完首付後購房者月收入要超過0.78平米的房價,不然就表示你代不到款或者付不起月供。如果你不想生活因為房貸太吃力,就不要去選擇單位房價高過你月收入的房子。這一點很有趣,看來銀行貸款方案是按收入計算過的分期方式,在限購的政策性,房價的上限幾乎是由銀行定的。從買房角度來說,你的人生支配權已經被銀行掌握了。

    當然實際上很多是男女雙方共同承擔房貸,其中的月收入s可以改成夫妻雙方共同的收入。比如長沙人均月收入s為6000元,房價p約等於1.29s,也就是7740元的價是人均收入的單人購房能接受的價格上限。如果夫妻共同買房,半數人最高承受的價格就是15480元。也就是說長沙的平均房價最高只能是1.5萬左右,這是滿打滿算一對夫妻30年的一半收入,當然勞動者的收入也會隨著通貨膨脹和生產力增長而增長。而且是少部分超過人均收入的人群才能買得起房,由於財富與人口的倒金字塔分佈,收入中位數會低於收入平均數,實際上在人均收入以下的大部分在本地是買不起房子的。如果長沙以單位房價p=10000元計算,只有付得起首付30萬和月收入s=0.78p計算,只有月收入超過7800元的人才能買房,而達到這個收入的人數是沒有占人口一半的。如果以一線城市的房價50000元計算,想購房者月收入要39000元才能買房。我們計算中考慮的是本地工作者為購房主體,一些環境好的宜居城市和經濟金融中心會吸引外來富人的投資,這些人壓根就不能按人均收入來想象房價,此種情形房價的金融屬性和奢侈屬性會更加凸顯。比如深圳的房價按人均收入10000計算,夫妻共同購房能夠承當的房價上限就是p=1.29s為2.58萬,實際上深圳房價普遍已經超過3萬,深圳流通的商品房的總量不到200萬套,居住人口按600萬算,在市場競爭博弈過程中,在深圳的工作者中真正的購房者必須要是收入靠前的30%人口,其中還不計算一些先富早期購買和購買多套房產,外來投資者選擇房產保值增值或者奢華度假。這種在環境舒適,自由民主,繁榮發達的香港則會更加明顯,房價高到根本不能用普通勞動者收入去計算,而是用國際大都市的富豪喜好和跨國企業高薪員工收入計算更合適。

    對於一般城市的房價上限總體可以採用p=1.29s計算。對於購房者能夠承擔本地高房價的收入下限是s=0.78p。5年收入買房在其他國家很普遍,產能過剩加上人口老齡化有些沒有吸引力的小城市和縣城就會不斷降價,偏遠一點的鄉村甚至直接無人願意去居住生活,前不久日本還採用送房子來吸引外來勞動力的策略。房產價格上限是要人們買得起,即便是透支未來所有所有收入都買不起,高房價就會趕走許多勞動者。

    大城市的房產上限價格可以算成本地勞動者60年所有收入的三分之一的總和,相當於房價收入比為20,也就是每平米房價不能超越購房者收入的4.8倍(50平方算),公式大概是60*12*1/3*s=50p,如果超越上限無論是自居還是出租都不划算,另外購房要承擔分期利息,自有存款還能透過理財獲得部分收入。打工皇帝唐俊說他天天住上海五星級酒店也比自己花比大款買個房子划算,還有服務人員服務,想換地方換地方。現在中國某些一線城市的房價5萬已經達到房價是平均收入4.8倍的頂點。再高的話現有的租金在民眾的居住承受能力上已經無法回本(去通脹),這種高價除了有少數高薪階層出於剛需能接受,炒房者看到有價無市也不會屯房了。保值者也不應該去靠剝削人一生勞動價值的價位去保值,保值是在合理的價格上去抵抗通脹。大家可以粗略估計大城市的單位房價上限是工薪購房者月收入的5倍。

    如果參考城市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每戶住房總價÷每戶家庭年總收入。一般來說,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而絕大多數的城市房價收入比都不合理,2018年排在首位的三亞(2019年降了不少),房價收入比在40以上;深圳、北京、廈門、上海,均在30以上;福州、廣州、天津、杭州皆在20以上。這些城市房價對於工薪階層幾乎是難以避免的壓力,除了經濟發展的吸引力,還有些城市就是環境好適合居住度假的原因。另有國內研究統計2019年上半年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6。如果按收入開支2:1結餘存款來買房這個數就是27.2年,這個數恰好接近城市人口的結婚年齡。工薪階層的消費者被房地產直接剝削了人生收入的近一半,還有其他各國家的房價收入比統計,中國是29,而美國只有3.6,這個差距是驚人的,我們通常會覺得美國高校的學費驚人(可以貸款,獎學金高),沒想到房價如此實惠。這些資料並不十分可靠,但從生活中大家可以自己計算和體驗房價收入比。曾經我們希望降食物支出比,現在輪到將居住支出比,從解決溫飽問題上升到解決居住問題。

    房價只漲不跌是侷限的短期的現象,長期來看越是有人炒作的商品越是會跌。不跌就是隻能賺一次性的錢,跌了再漲還能多賺一波。無論股票,期貨還是樓市都有個流動性上的實際成交金額。

    如果槓桿全部去掉,房子的價格最低就是滿槓桿下價格的三成。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槓桿是致富也是收割財富的秘方。

  • 16 # 經軍韜略

    大體的意思就是你有10元人民幣,經過倒騰,你可以把他變成1萬元。途中都是空轉,沒有其他任何實體經濟作為支援。純屬空手轉

  • 17 # 青蔥光明草

    通俗來說,“經濟扛杆”就是用時間換空間的調控手段,經過更長時間的忍耐過程換取更高收益。

    具體表現為五個方面:信貸、稅收、匯率、價格和獎金,信貸最好理解,就是用10-20-30年來分期攤付幾乎相當於高一倍房價的代價來實現無法即時付清的購房款。

    題目主要問房產地方面的“去扛杆”,那就是關於信貸和稅收為主的“經濟扛杆”,國家要收緊房地產方面的信貸額度和稅收政策以抑制房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的人很孤單很渴望朋友,可是總感覺跟身邊的人越來越遠,也感覺越來越懷疑自己對朋友的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