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VRs影視資訊
-
2 # 蟲蟲小麥
閒看《如懿傳》中弘曆青絲纏白髮的場景總讓我感覺他在反駁蘭因絮果。
仔細翻閱了一下,百度對蘭因絮果的解釋是比喻男女婚事初時美滿,最終離異。出自《周易·繫辭上》。
蘭因:比喻美好的結合;春秋時鄭文公侍妾燕姞夢見天女贈給她一朵清幽的蘭花,不久她就與鄭文公結成了夫妻的。
"蘭因"經常被用來比喻像蘭花一樣美好的前因。有的解釋是榮寵有孕。
“絮果”似柳絮般大夢一場,各自飄零。
越品這四個字感覺越可笑,散就是散了,整出這鏡中花似的既可悲又可恨的四個字,是不是還得說句聚散有緣,乖乖的離開。我就是想鬧,就是想叫,想讓我的少年郎變成糟老頭子……
我捨不得那個少年郎時,便隨著他,不問因果,當“緣來緣去緣如水,花開花落終有時”我發洩著,讓心中的少年郎出走。
我可以接受蘭因絮果,但是曾經的少年郎你呀!不要讓我乖乖受著這四個字,蘭因絮果。青絲纏白髮,不是我要的結局。
-
3 # 小寶寶看不同
《如懿傳》裡的如懿,本命青櫻,因為太后賜名字的原因,換而如懿,太后希望如懿可以如懿。
然而,名字如懿了,人就能如意嗎?可見不是的。青櫻與弘曆年少情深,當時光景美好,然而最後下場並不好。
弘曆愛上了別人,青櫻緩緩而去,真是不禁讓人感慨,歲月無情,變遷之快。
如懿這個名字雖然好,如有似的意思,懿是尊貴的意思,還可以諧音如意,如此看來,如懿如意,不是真如意啊。
弘曆變成了乾隆,青櫻變成了如懿,甚至讓人猜想過,乾隆到底還愛不愛如懿?青櫻是年少綺夢,而如懿是現實本真,兩個人在一起,價值觀不一樣,就很難愉快的相處。
乾隆和很多女人一起過,所以他以為皇帝就應該三宮六院,卻忘了如懿心裡只有他。以至於最後,如懿在花船上看到乾隆摟著水玲瓏,她的心裡只有深深地厭惡。
可以說,如懿的愛被消耗著,乾隆的愛在慢慢被分散,他不是隻愛如懿一個,所以他們之間的感情出現了裂縫,可見,如果不是一心一意,就不要招惹一心一意的人。
在後面一部分如懿心死,因為她其實不明白,為什麼最後乾隆就變心了,所以她花了很多時間去接受,去想,最後也找到了蘭因絮果的解釋。
“頭馬上遙相顧,一見君知即斷腸。”
“紅荔青櫻當年事,蘭因絮果眼前場。”
《如懿傳》裡面的事情,最讓人有感觸的就是帝后離心了,原本的青梅竹馬走到最後的那一步,也是讓人意想不到的。
-
4 # 情深永珍
如懿原名青櫻,在成了皇帝的嫻妃後,變改了如懿
嬛嬛問青櫻,偌大深宮,她最為盼望的是什麼。
青櫻說,“情深義重,兩心相許”,於是便有了“如懿”二字,和所愛之人安靜地過完一生,便是如意了。
本無意爭鬥,不曾想步步錯流年。而這都寫在電視劇的片頭曲《沉香流年》裡了。
深宮寂寞紅,一段往事,一段流年。
笙簫遠去燈火稀微
一生一世能有多長,君王的愛戀能有多久,當初懷揣著一顆真心,冷了。
清白兩個字,臣妾都說倦了”,可就算如此,如懿還是看不透,放不開,遍體鱗傷。
晨風難解宿醉
誰的淚暗紅了花蕊
蕭蕭風雨苦苦低垂
不願再獨自綻放
來日芳華
“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深宮中的女子真的能等到“來日芳華”嗎?
悠悠歲月漫長,最是無情帝王家
憶往昔竹馬青梅
蒼茫歲月舊事難追
用一生存真去偽
一曲《牆頭馬上》成了兩人的定情之作,可竹馬青梅的情誼,卻在深宮裡蹉跎沒了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VRs影視諮詢今天我就來想大家解讀一下如懿是否真的如意了?
說起如懿名字的由來得從她姑母死後說起,如懿她原來名字叫做青櫻,後來因為姑母景仁宮死後,求太后庇護並賜名, 稱想要重新開始。然而,這個名字看似是好的,其實,另有寓意啊,太后在給她賜名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妳還年輕,所以不懂這世間完滿的美好太難得,所以能夠如懿,便很不錯。”,然而,這賜名彷彿像是個預言,如懿終其一生沒能如意,結局悲慘啊。
乾隆當上皇帝,如懿步入深宮,在權力更迭過程中,乾隆與如懿互相扶持,共同渡過難關,直到二人掃清障礙。乾隆經過多年努力也如願將如懿推到皇后位置,與她共有天下。然而做了皇后的如懿卻發現,乾隆已從少年夫君成長為成熟帝王,他的多疑善變以及帝王自私不斷顯露,帝王的愛太無情,如懿眷戀兩個人的美好時光,所以,總是一次次的原諒皇帝,然而,皇帝卻更加的變本加厲,到了後面兩人間的情意信任漸漸破滅。但如懿依舊堅守美好回憶,恪守皇后職責,直到去世。
如懿這一生可謂是成也愛,敗也愛,因為她對乾隆的愛,才會讓她最後死得那麼慘,最是無情帝王家,愛上一個帝王,註定是傷人傷己啊!
少時驕傲任性入宮屢受磋磨,更習得謀略與手段,但始終不改倔強與真情。明知後宮難得一人心,仍渴望夫妻間的尊重與信任。也得乾隆珍重扶持,一路由冷宮走至繼後。卻在位居中宮之後,與乾隆漸行漸遠,終至斷髮被廢。
所以說最後如懿真的如意嗎,我想在電視劇最後一集中可以看得出,她已然不在乎,在月光下她回憶著過去與弘曆的種種,在死前心裡依然懷抱著對美好愛情的希望,慢慢的輕輕的安詳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