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苑百合
-
2 # guangyu1189
我贊成魏書生的觀點。自育學習也就是自主學習。教育的最高的、最理想的境界,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為此,教師最好的教學方式或方法,應該是貫穿始終如一的“啟發式”教學。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灌注式”教學。
只有啟發式教學,理論聯絡實際,甚而至於走出課堂“開門辦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才能教育出具有真才實學的優秀人才。
啟發式教學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發揮學生學的主觀能動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光明璀璨的前途。而不是讓教師在課堂上單純搞“一言堂”、“灌注式”講解,使學生被動地學、強迫地記。當然講是必要的,並且要精講,講的目的不僅讓學生一下子明白,而是激發學生思考,實現理性地明白。講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從豁然開朗中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自由王國向必然王國的蛻變。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有用的專門人才。
我想這就是魏書生所說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
3 # 使用者194270196040
他說的很真理,最高境界嘛!但很多學生一時半會兒是達不到的,現在一些新編教科書你學生自己找答案都找不到,上哪裡自學去?
-
4 # 悅讀老師
這話毫無疑問是正確的,授人以魚莫若授人以漁。
如同家長教幼兒走路,終究還是要放開手,讓孩子自己走。教育也是這樣,終究是要放開手的,所以為了讓學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必須讓學生學會自育自學。
目前,課程改革正是朝著讓學生自育自學的方向努力。新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就是這一理念的體現。統編教材一大亮點就是對學習方法的滲透,這可以說是為學生自學鋪平道路。
然而,讓學生自育自學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很難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說也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沒有捷徑可走。如果強說有什麼好方法的話,我看只有一個,就是讓孩子愛上讀書。
愛上讀書,對於一個人來說具有終身意義,這是不言而喻的。讀書塑造靈魂,這是沒問題的。讀書也促進人思考,激發人進取,這可以說是實現自學吧。
-
5 # 賦能教育觀
教育到底是要幹什麼?很多人沒有搞清這個問題,這是導致教育走向歧路的主要因素。
教育是一個人,一個組織(家庭),一個社會對所屬群體,進行的思想複製、繁殖、進化。
對於被教育者來說,這一切變化全部來自大腦結構的變化。大腦結構的變化的條件有兩個:一是情緒積極,讓行為可重複,讓理性可思考;二是接納知識,記憶知識,讓知識自組織,產生創新。
這是教育的真實過程和真實目的,沒有立場的描述,才是相對真實的。現實是很多人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看不到這種真相。
如果我們想讓教育有效率,有結果。需要做的不是僅僅是複製,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成長能力,這裡包括自學自育。
現在很多外在的思想或者說文化導向,全部都在偏離真正的教育!
關注@賦能實驗室 ,跟我一起思考,發現教育的真相!
-
6 # 郭青松老師
魏老師說的是對的。
在我做中學老師的時候,我就知道在語文界有幾個大咖:遼寧的魏書生老師(河北人),武漢的胡明道老師以及上海的於漪老師……這些人都是很了不起的教育家。
教育這個事情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無非是攻城拔寨,一點一點的教授學生學習的技巧、技能、方法,以及各種各樣的題海戰術,這樣最終把孩子推入無邊的深淵。
我曾經和特級教師徐斌談到過語文教學,他也提到過,啟迪學生的心智應該是教育的首要任務。徐老師教學,平時學生的考試都不咋地,可是每每到了高考都能出色的發揮,因為他們的學習是循序漸進,最終走向了自我學習的途徑。
10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如果不能夠站在制高點,最終只能望著人家的項背在那裡感嘆:一定要在48字方針的指引下,實現我大漢族復興的華夏夢………
-
7 # 教師老李
每個孩子都有很多優點和長處,教育就是要將這些優點和長處守住守住再守住,強化強化再強化。別總說孩子的短處,說多了他就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多看到孩子的長處,讓他們從小快樂中培養大快樂。腳踏實地問心無愧地養成好習慣就行,做了總比不做好。
一、魏老師講的有沒有道理?魏老師說得好不好,對不對?真的很好,也非常正確,很有道理。用什麼樣的辭藻來形容都不為過。
但是,作為一線老師,作為天天和學生打交道的班主任們,感觸卻大有不同。
魏老師現在已經是領導了,主管教育方面,按理說魏老師出名也很多年了,從一線老師幹起來最後一步步升為教育系統領導,應該更加務實,為當地乃至全國教育改革帶來實實在在的貢獻,可是,這麼多年也沒有聽說他給當地教育帶來多大的變化。
每次我們學校組織學習看影片,都會觀看魏老師的影片,講座,甚至還把魏老師請到我們學校來給大家講課。
每次聽完他的課,老師真的很受啟發,但是聽完之後用在課堂上總感覺不管用,後來我有個同事說了一句貌似不太禮貌但是我很贊同的話:這些專家說的都是正確的廢話。
二、魏老師的問題在哪裡?其實,魏老師是不是教育專家,肯定是,但是,每次他講的那些東西都是過去他的那些實踐經驗,在那個地方,那個班級而已,是不是具備共性呢?
李老師覺得,這些專家之所以紅紅火火主要是因為旁徵博引,理論豐富,給人感覺高大上,其實實用性很差,可以刺激人的神經,但是不治病,有點像火療啥的,舒服但是不治病。
我很尊敬魏老師,因為他是我參加工作第一個對我產生影響的老師,他給我當老師的信心,但是越往後我越發現從他那裡學不到東西,不是他的東西不好,是太有個性,不適合推廣。
好的東西應該具備普適性,具備可複製性,很多專家出來講課其實都是個性張揚,並不能代表大多數,也無法應用在實踐中,也許對少部分同學有幫助,但是大部分是不適用的。
我曾經也把魏老師的理念用在課堂上,但是,當我遇到那些頑固不化,就是不學習,就是想談戀愛的同學,我感覺再好的語言也是無力的。
所以,魏老師要是能夠把我班裡那些不愛學習,頑固不化,就是想著談戀愛的學生轉化過來,我就感激他。
教育不是說說而已,教育永遠都是個性化的東西,沒有一個模子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因材施教在今天不是沒有可能,而是難度很大,所以,希望專家們能少一些理論,多一些實踐,為中國教育事業帶來更大的更正面的影響。
-
8 # 耕耕老師做教育
教育這個工作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咱們現在所做的工作無非是攻城拔寨,一點一點的教授學生學習的技巧、技術、辦法,以及各式各樣的題海戰術,這樣終究把孩子推入無邊的深淵。
我從前和特級教師徐斌談到過語文教育,他也提到過,啟迪學生的心智應該是教育的首要任務。
徐教師教育,平常學生的考試都不咋地,但是常常到了高考都能超卓的發揮,由於他們的學習是按部就班,終究走向了自我學習的途徑。
-
9 # 三味物理課堂
這是最高境界,這個說法沒什麼問題,就像我們人類發展的最高境界是共產主義社會說法都沒問題,只是現階段還做不到。
-
10 # homework
魏老師說的沒錯,而且滴水不漏。教育的最高境界無疑就是自育自學,這樣的教育理念應該從家庭教育開始,貫徹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甚至是整個人生,與當今社會強調的終身學習理念不謀而合。
我個人一直認為在小學階段之前,解決孩子為什麼要學習比教會他們多少具體的知識要重要的多,只有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他們的學習潛力,而不是一味的強調考試得了多少分數。如果在這個階段消磨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那麼很難想象接下來的學習生涯將如何度過。需要說明的是我所說的“學習興趣”並不僅僅指文化課,還包括體育和藝術。
回顧自己學生時代遇到的學霸,沒有一個是靠家長或者老師的監督才成為學霸的,不見得他們的智商有多高,但是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家庭教育大多良好,個人有很強烈的求知慾和明確的目的。
所以我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會有意無意的告訴她: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多少分數,而是為了讓自己明白這個世界執行的規律。
畢竟人生很漫長,沒有誰能一直有父母的陪伴,更別說老師了,自育自學才是芸芸眾生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的根本保證。
去年就有這樣一個新聞:某收費站要拆除了,其中一位收費員要求賠償,原因是幹了30年收費員,其他啥也不會幹。這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既是有很穩定的工作,也別忘了堅持自育自學,世事無常,不斷變化才是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東西。
-
11 # 東昌芙蕖
他這句話正契合老子思想:無為而無不為。老師要無為而治。
這適合書香人家的孩子。農村的孩子不可以。因為他起點就是零。
沒有啟蒙,沒有範框,就是放任自流。
-
12 # 教育探微
魏書生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沒有那麼玄乎,更不是什麼最高境界。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教育常識而已。
只不過教育家說的話,大家一般都喜歡揣摩和深挖,越揣摩越糊塗,越深挖越困惑。
而實際上,大道至簡,魏書生說的這句話也並沒有那麼的深奧。
之所有說這是一個教育常識,原因是不管什麼樣的教育,不管用什麼樣的形式,最終都要孩子自己去學,孩子不學,再先進的教育方式都是蒼白的。
任何一種學習最終都要落到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學習上”。
任何一種離開了“自我教育和自我學習”的教育都是不完善的教育。
我們可以想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就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教師的“教”和家長的“管教”,那都是外部條件,如果孩子自己內心就不願意自我矯正,自我改進,自我轉變,就不願意自主學習,不願意自發努力,那外部這些條件都會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
也就是說,孩子自己不變,不改,不動,老師、家長做再多的努力都是白費。
只有孩子內在的進行自我矯正,自我激勵,自我改變,自我激發,自主努力,才會真正的有效。
學習是“學”與“習”兩部分,“學”就是看、聽、模仿、嘗試,“習”就是練習,反覆、強化、加強。,古體字中的“習”,會意就是鳥在練習飛行。也就是,鳥要學會飛翔,那就必須要自己練習飛翔的本領。
學習的事情也是一樣的,只有老師的“教”和家長的“管”,沒有孩子自己的“習”,那是根本不行的。
比如:一個人學游泳,教練把所有的技術動作要領都給學員教完了,這個學員難道就學會游泳了嗎?他還是不會的。
那他什麼時候才能會?他要想學會游泳,就必須下到水裡按照教練交給他的技術動作要領,反覆的嘗試,反覆的實踐,反覆的修正,不斷的揣摩,慢慢的才能完全學會游泳。
魏書生說,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自育自學。
其實,沒有那麼神乎其神,更不是什麼教育的最高境界,這其實就只是一個教育基本常識而異,我們所做的一切教育活動其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學生自育自學。
-
13 # 陽光宇月
這句話說的沒錯。教育的最高境界的確是自育自學。就如人類社會的最高境界是共產主義社會一樣。自育自學是每個教師每個家長夢寐以求的願望。而實現理想的路是曲折的反覆的。
從小教育得當習慣養成的好,孩子對學習就重視能正確對待。注意力集中積極思考,能自育自學。成為優秀的人才。但還有很多因素導致很多學生對學習一無所知。從小就丟三落四,家長怎麼管教都不聽。專家說要多表揚,誰不知道要多表揚,誰不知道好聽的孩子願意接受。試問一個一年級的學生作業本拉家了說找不到了,第一次可以原諒,第二次可以原諒,第三次第四次……N次如此,請問專家是不是還要表揚呢?第一次通常老師會說下次不要忘記。第二次老師還會和藹得說下次不要忘記。這都是尊重孩子給孩子機會吧?按專家的話就應該說:“你表現的真好,下次不要忘記哦!”還是說“你表現的真好,下次忘就忘了吧。”………N次後你還繼續表揚。而有些學生同時各種習慣不規範,不利於學生學習成長。遲到、拖拉、不聽課、不按時完成作業、打罵現象等等。正因為有多種習慣不規範才需要提醒。按專家的話講就是總批評誰願意聽?因為孩子不願意聽家長就不批評嗎?因為學生不願意聽就不批評而是表揚嗎?那我倒希望專家指點迷經,如果面對學生如此,家長的責任在哪裡?老師的責任在哪裡?班級的秩序、學習的秩序、校園的秩序如何保證?那些生活中的問題少年,校園欺凌的實施者的行為你多表揚表揚看看有沒有效果。
專家學者不應只在優秀的學生中找教育的根源,自育自學是我們的理想教育,它存在於優秀學生的群體中。而大多數學生經常表揚會不知道是非標準。我們對待學生的態度要客觀冷靜。每個老師都懂得表揚也會表揚。表揚也好批評也好都要恰到好處有的放矢。片面地誇大表揚只能讓我們的學生越來越脆弱。
建議我們權高位重的專家們多到基層學校跟班調研。深入到基層第一線到普通學校、普通班、瞭解學生。給與第一線的教師最實用的的方法和指導。不要讓家長拿著專家的言論去指責刁難每天辛苦育人的園丁。
現代社會學習和壓力都很大,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何讓孩子的生命更堅韌?一味的表揚培養不出素質過硬的學生。客觀冷靜的看教育。多給出適合當前教育物件的科學方法。教育要面向全體。不可一概而論,誤導教育會誤人子弟。求真務實才是當今社會要倡導的。教育的本心是要培養人格健全,意志堅強的時代的建設者。
溫室裡的秧苗終究經不住風雨的洗禮。
對於專家的結論也請仔細瞭解。勿斷章取義曲解專家的觀點。
回覆列表
自育自學?恐怕對於小學階段的學生不行吧!小學階段的學生,字都不認識幾個,再說了自覺性和認知性都比較差,恐怕自學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