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玉雕龍

    首先,我們應該知道“軍事是服務於政治的”。政治腐敗,而軍事強大的國家,從未見過。反之亦然。

    司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田氏家族在齊國是名門望族,從陳完逃難到齊國以來,陳氏族人都頗受齊國君主信任。當時的齊國,內憂外患。國家衰弱,各個大族把持朝政,外有晉國侵擾齊國的阿城和甄城,燕國進攻齊國黃河南岸一帶。齊國軍隊屢次大敗。齊景公為此十分憂慮,寢食難安。

    國家有難必有良將出現,司馬穰苴擔負了這個重任。齊景公召見了他,同他談論軍事,對他的才幹非常欣賞,可見齊景公是很想看好司馬穰苴的。後來,司馬穰苴練兵治軍,處置了不按指定時間到軍營的莊賈,懲罰了手持符節的使者。齊景公依然沒有要罪責他的意思,這種信任遠比後來闔閭與孫武要真實的多。

    經過數年的戰爭,終於擊敗了強敵。齊軍凱旋時,齊景公和文武百官都到郊外迎接,按照禮節慰勞全體將士。拜他為大司馬,讓他執掌齊國的軍政大權。

    只要齊景公一直重用司馬穰苴,齊國就能回到齊桓公時代嗎?不會。兩方面原因。

    內因:田氏家族終究只是外來貴族,無時無刻不引起大夫鮑氏、國氏、高氏等齊國老牌貴族的不滿與嫉恨。利益的衝突直接導致了朝政的不穩,自齊桓公死後,齊國的政治內鬥就沒有停止過,現在又加上崛起的田氏家族,齊國更是一發不可收拾。這種血腥的鬥爭很快牽連到司馬穰苴。鮑氏、高氏、國氏三大家族紛紛向齊景公進讒言,想要驅逐司馬穰苴以削弱田氏勢力。齊景公便採納了他們的意見,將司馬穰苴辭退了。田穰苴被貶後,心情憂鬱,不久病故。一大軍事奇才就這樣離開了人世,令人惋惜。

    外因:雖然晉國有九大家族爭權,楚國又受制於吳國而無法北上。但它們的實力仍然還在,仍然是“超級大國”。相比於政治紊亂的齊國,在國力與人才的發揮上,要強上不少。齊國的北面、東面、南面被這兩個“超級大國”所包圍,要想從這個包夾中稱霸,難度可想而知。

    政治混亂,強敵環伺,齊國的霸業就此一起不復返。

  • 2 # 北斗實驗室小胖

    司馬穰苴,本姓田,名穰苴,因官拜大司馬而稱司馬穰苴,司馬穰苴最有名的戰爭就是打敗晉國、燕國對齊國的入侵,而後被封賞,地位日益尊貴,受到其他齊國貴族的排擠陷害被罷黜,而後居家作《司馬穰苴兵法》。為什麼齊國有司馬穰苴這樣的軍事天才而不能重新稱霸?第一,時不對,在齊景公時期已過了齊國的最強盛時期,其他幾個諸侯國也在崛起;第二,司馬穰苴再天才他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稱霸諸侯還有好多條件當時的齊國並不具備。

  • 3 # 種花家看門兔

    首先,國家的強大,並不是單靠軍事,而是靠的綜合實力。其次,齊景公執政時候,前期有崔杼、慶封、欒施、田氏等權臣長達16年的內鬥,加上晉楚兩個老牌強國停止爭鬥,所以,雖然景公比較有能力和抱負,但國力始終不如以前,因此齊國很難稱霸。

  • 4 # 扶起夫子說清楚

    分封制是西周建國的組織方式,達到“封建親戚,以蕃屏周室的目的”。所以,各諸侯國之間缺少發生軍事衝突的基礎。

    當時的軍隊基本就是群體生存的原貌,軍旅本意是幹活的人多,《周禮·地官·小司徒》:“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四兩為卒,五卒為旅,五旅為師,五師為軍,以起軍旅,以作田役”。戎字的本意是拿長槍穿防護服的獵人。諸侯國之間的矛盾,基本上用軍禮來解決,也就是互相列陣,“協商為主、衝突為輔”。所以孔子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意思是嚇唬一下,不打架。

    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矛盾,逐步變成了“衝突為主、實力優先、協調為輔”了。稱霸是讓其餘諸侯國臣服並不吞併。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可以看出,衝突不是社會主流意識。

    稱霸本身有不尊重周天子的道德缺失,並不是所有諸侯國都想稱霸,所以才有了春秋五霸之說,頻有”老爹不當家,大哥輪流當“的意思。

    所以,產生了齊景公是否有稱霸的實力、是否有野心,司馬穗苴是否有展現的舞臺的問題。

    簡單說,春秋時期稱霸並全靠拳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爐石傳說新版本有沒有針對賊的卡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