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活在60年代的我

    有一段時間覺得自己收入還不錯,自己一個人生活,那時候一不開心就去購物看到什麼就買什麼,導致最後家裡買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最後大部分東西還得扔掉,慢慢的才發現,無論你有多輝煌最後還得回到生活中來,在生活中我們需要的無非就是那柴米油鹽…

  • 2 # 燃燒我的小宇宙

    這是一個雙向的問題 實用價值關係到利益 情感價值關係到寄託 一個正常的人對於這兩樣東西都缺一不可 所以這不是絕對的

  • 3 # Q小姐的自愈室

    我們生於這樣一個一切都要化為數字的時代,但我們也總有能力在這個時代,抬起頭,仰望星空,給自己保留一個無用的、無價值的、有意義的、讓我們能夠超越這個時代而真正屬於自己的,這樣的空間。翻開榮格的《紅書》,這一句話闖進視線,然後我知道,我該動筆寫點什麼了。

    翻開榮格的《紅書》,這一句話闖進視線,然後我知道,我該動筆寫點什麼了。

    “我知道,除了這個時代的精神之外,還有另一種偉大的思維,也就是任何能把握當下的深層意義的思維。這個時代的思維只知道實用和價值。我也以為是這樣的,我一直理解這種想法。可是另一種思維卻迫使我去討論——從證明、實用和意義的角度。因為充斥著人類的驕傲、混雜了這個時代錙銖必較的思維,很久以來我都在找尋牽引我的另一種思維。”

    實用和價值的時代,過去幾十年,我們現在的時代恐怕依然如此。

    這是我想問這個時代每一個人,也想問自己的問題。

    我們似乎生活在一個效率特別高節奏特別快的時代裡,每個人都恨不得把KPI掛在頭頂,把數字寫在臉上,一分一秒都要換算成投入產出比把生活活出最高效率才算值得才算不辜負生命。於是出現了諸多的榜樣式的人物,教我們如何管理時間,如何管理人生,如何用更高效的方式創業成功,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財務自由。

    就好像突然一下子,每個人每件事上都帶著一個標籤,寫著這個人這件事的價值,當然,更重要的,對我們是否有用,有什麼用。

    前天給初階班學生上課,講到教育的三遞進,講到由雙子的興趣涉獵到處女的整理分析到射手的批判啟發。原本應該是基礎教育到技能教育到思維教育,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這樣的三部曲的過程,我們從獲得資訊,到有能力掌握資訊背後的邏輯和體系,到能夠以學習為啟發去獨立的批判性的思考形而上的精神層面,生出自己的信念來。然而我不得不加上這樣一句——“然而第三個階段我們指的並非今天的大學,而是像過去的西南聯大,過去的那種啟發人思考的大學教育。今天的大學教育,更多的只是止步於了第二階段,變成了一種職業教育”。然後我開玩笑說,希望我對於你們能做一個射手式的老師,而不是一個處女式的老師。

    說實話,講出這一句,心裡是帶著些無奈的。前一陣子也和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見面聊天,聊起現在的大學生,無不是從大一就開始規劃自己的職業計劃,什麼活動怎麼選課如何實習,一步步計劃精確,從入學就開始為自己日後的人生贏家之路精心謀劃。也有許多大學生中的佼佼者,大二或者大三便開始拿著自己的BP到處找投資人,不到大四就已經放下學業成為媒體報道下的創業新貴。當然,我欣賞專注而有目的的人,但,這不是我印象中的大學。

    曾經在知乎回答過一個關於我的本科母校的回答,其中我寫了這樣一句話——

    “謝謝母校讓我在這個普世價值之外的角落安靜的成長了四年,讓我能夠有勇氣放棄那些體面和驕傲去真正找到自己發光的地方,讓我現在能夠慢慢成長成一個豐富而從容的人。真的希望學弟學妹能夠懂得母校的這份苦心,在拿offer和投簡歷之外,世界那麼大,去活有趣的坦誠的真實的人生。”

    這是我印象中的大學,它無關簡歷上漂亮的頭銜和經歷,也無關職場上的種種技能,它不需要多麼精密效率的計劃,它是一個精神的烏托邦,讓人能夠在進入社會的種種瑣碎與無奈之前有短暫的自由去思考一些無用的無價值的東西,比如意義,比如人生,比如理想,這些日後可能會被打到內心深處,被標為一文不值,這樣的東西,但這些才是我印象中的大學。任何新奇獨特的想法,任何天馬行空的思考,任何挑戰權威的質疑,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同類去討論去碰撞,然後形成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基本的三觀,成為我們一生的指引。

    而這些,如果在實用和價值的衡量中,它們大概都是簡歷中寫不出的,被標記為無用和無價值的部分。

    我有一個很有趣的朋友,在我常去的酒吧認識。注意到他是因為他常常一個人在酒吧消磨一晚的時間,每次都是很安靜的沉浸在手頭的閱讀上,手上常常是厚重的哲學歷史類的書。有時候我會請他給我推薦幾本書,一邊讀一邊和他討論這些形而上的問題。有時候我看著他拿著書在酒吧的角落安靜的看書,手邊一杯威士忌,會有一種他身邊的空間不可侵犯的感覺。我知道他的精神力量,足以去應對生活中的瑣碎與無奈,亦足以去和這個時代反覆叫囂著的實用與價值靜默的抗爭。

    而我們所謂的實用和價值又真的有多實用多有價值呢?人類在世界上不過短短几十年的時間,甚至長不過一棵樹木能夠經歷的時間。那麼地球呢,存在了那麼多那麼多個幾十年,一個文明又一個文明,誕生、昌盛、消亡,所謂的實用和價值,不過是對於我們每一個渺小的個體而言。說白了,無非為自己、為公司賺多少錢,掙多少名,樹多少地位。可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我們什麼都留不下,對於這個世界來說,我們沒有任何價值,也無任何用處。

    曾經有人問過我,我們那麼渺小,人生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吧?

    也許對於這個世界來說,就實用和價值來說,我們的人生就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真正存在的世界一絲一毫,它會自己痊癒,會自己修繕,就好像人類不需要保護地球,地球不需要任何人,人類只是需要救自己而已。而人類也同樣無法幫助這個世界,無法改善這個世界,人類能夠作用的僅僅是自己的創造而已。這樣從宏觀的角度想,人未免有些渺小如螻蟻,只是存在過而已,如灰飛煙滅,留不下任何真正的用處和價值。

    但如果我們丟掉實用和價值,卻正是我看到的人生的意義所在。在我們渺小短暫如螻蟻的生命中,我們依然能夠在疲於奔命和賺錢成功之外,去用自己渺小的個體試圖思考那些最大的問題,我們創造出文學、藝術,我們去思考科學(這裡我更多的指的是理論科學而非實用科學)、哲學,甚至我們中的許多人終其一生去試圖讓自己能夠更貼近那個形而上的層面更近一些。這些似乎沒有任何實用性和價值的,不能換算成任何貨幣或者地位的近乎孤獨的努力,是我覺得人性中最動人的部分。如果說人生有什麼意義可言,我想這就是最接近於意義的存在。

    “我們都身陷汙濁瑣碎中,但總有人在抬頭仰望星空。”

    不如問問看自己這個問題,除了實用和價值,除了效率和投入產出比,你的生活還剩下什麼?

    我們生於這樣一個一切都要化為數字的時代,但我們也總有能力在這個時代,抬起頭,仰望星空,給自己保留一個無用的、無價值的、有意義的、讓我們能夠超越這個時代而真正屬於自己的,這樣的空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父母離婚,父親再婚並生子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