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璟潤法律線上
-
2 # 正搖文作
說袁術的敗亡,是早有預兆的。袁術與呂布一戰,已經決定了袁術的結局。這的從楊奉失敗投靠袁術,就是袁術失敗的開始。袁術得楊奉部隊後,人馬大增,於是袁術就要擴張。當時袁術是派了七路大軍要滅了呂布,其中有韓暹、楊奉兩路,還有誰呢?張勳、橋蕤,陳紀,雷薄,陳蘭,五路。紀靈是各路都救應使,袁術自己帶軍三萬,屬下還有李豐、梁剛、樂就為將。今天就說袁術這幫朝臣的下場。為什麼說朝臣呢?因為袁術野心表與外,稱帝了呀!
當時袁術手下除了孫堅外,有能力的將官有張勳,橋蕤,紀靈,其他人略微差點。他們是什麼時候跟隨的袁術呢?這的從董卓入洛陽後,要廢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為拉攏袁術,上表封袁術為後將軍。袁術害怕逃到南陽。袁術在南陽割據後,跟隨的袁術。
袁術兵出七路攻打呂布,結局是大敗。韓暹、楊奉本是投靠來的殘軍,功呂布時被呂布的文臣陳珪勸返,以後有機會我們詳細在說。
橋蕤呢?本來攻打呂布時被捕。但是後來呂布與袁術有一段時間和解,又被呂布放回。後來轉年曹操攻打袁術。袁術敗北退逃到淮南。讓張勳,橋蕤、李豐、梁綱、樂就守蘄陽。張勳,橋蕤等不敵,橋蕤、李豐、梁綱、樂就,陳紀五人成破被斬。張勳敗後逃跑,要與袁術手下謀臣長史楊弘投奔孫策。但是虎落平陽被犬欺,半路到廬江,被劉勳襲擊,財寶都擄,人也被抓了。結局運氣還是不錯的,孫策攻打劉勳時,解救了他倆人。
雷薄呢?他看袁術稱帝后昏庸奢侈,變離開了袁術,到嵩山落草為寇。袁術被曹操大敗後,陳蘭反叛袁術,投奔嵩山的雷薄落草。建安十四年,209年。因為雷薄,陳蘭聚眾數萬在江淮一帶擄掠,危害一方。於是曹操派于禁、臧霸,張遼,張郃討伐。雷薄,陳蘭被斬,兵卒投降。
紀靈的形象是被羅貫中放大了來美化劉備的。但是轅門射戟故事還是有的。
袁術七路大將的結局就這麼草草了結。當時的袁術勢力是非常大的。袁術到南陽後就拉攏孫堅、公孫瓚、陶謙,與袁紹勢力形成對峙。並且,取徐州,逐陳溫、驅劉繇、敗劉備、聯呂布、攏臧霸、掌八郡,跨徐揚豫三州,割據淮南。當時的袁紹勢力都忌憚他。可惜呀,心中沒政治,不懂忍隱,就知有己,不知有人,一不愛百姓,二不修法度。他是敗在無一人不想殺他而後快。老話講,不作死,就不會死。說的就是他吧。
-
3 # 欣然
袁術是屬於富二代,而且是嫡系的那種。袁氏一族,四世三公。可能除了劉皇叔之外,三國中身世最為顯赫的。而且他的本錢很厚,在壽春那,屬於土皇帝,要錢有錢,要兵有兵。孫策有一陣還在其手下打工。要說此人最大的毛病的話,就是實在。沒有劉備的虛頭巴腦,也沒有曹操的奸詐,沒有他哥哥袁紹的納賢名聲,更沒有馬超的軍士曉勇。但是即使這樣,他要是像劉表那樣安分,固守一方也不會失敗的那麼慘。當初十八路諸侯會盟,也給他一個總後勤部長的職位,地位僅次於袁紹。如果他好好利用,遠交近攻,收買點人心是不成問題的。不過他的對手確實太多了,而且水平都很高,確實再抱怨他沒做什麼,也有點牽強。要說他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能力(不是實力)撐不起來他的野心。對於我們來講,也是一個警醒。不做雞頭,要當鳳尾或者鳳頭的人們,即使到了一定的高度,想憑吃老本,是長遠不了的。要麼偏居一偶,要麼靜下來學習等待機遇。尤其是現在生活的時代,基本達到了相對公平,如果還是碌碌無為的話,老了老了再抱怨生不逢時,可能說不過去了。所以有句老話概括的很精闢:活到老,學到老。
-
4 # 與春風皆過客
袁術的出身算是早期梟雄裡最高的,“四世三公”這個名爵比袁紹硬氣,因為袁紹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出。藉著自己良好的出身,袁術爬得很快。 三國志》:袁術字公路,司空逢子,紹之從弟也。以俠氣聞。舉孝廉,除郎中,歷職內外,後為折衝校尉、虎賁中郎將。 這個“以俠氣聞”的概念似乎不該理解成“有俠義之氣”,應該理解為“敢做事”才比較符合袁術的性格,後面的各個舉動來看,袁術真是夠“以俠氣聞”的……經過推薦選拔以後,開始了仕途之路,對於四世三公這樣的身份,也許不需要有政績,(有政績的話史書上也不會不寫明的,而且袁術的極端處世方式想做點政績也難……)那時候的漢代已經不想樣子了,各個官員同僚比較重視的是靠山思想,這樣的人,你明明知道搬不倒他,就收起疾賢妒能的嘴臉來,給自己將來謀條後路。至於“除郎中,歷職內外”,幾乎就是仗著威望在官場上“平趟”。這樣的人對於仕途最缺乏的就是對於“險惡性”這個概念的認識,一帆風順的道路,得之過易的收穫,自然使袁術有了種理所當然的思想,認為這一切都是家族所必備的,永恆的,所以他永遠是個膏粱子弟,不懂得群雄逐鹿的時代有多麼殘酷…… 空一切的袁術並不懂得政治,對於這個群雄並舉,早看不得誰人一家獨大的時局一點也不瞭解,拙劣的政治手段讓他處處受敵,竟然弄得罪了和自己同出一門的袁紹,落了個兄弟皆不相容的惡名,這樣的時代,名聲一旦臭了,怎麼取信與群雄?怎麼能得到民心?
-
5 # 倒看世界
公元197年,袁術冒著非常大的風險,在壽春稱帝,改為並改元仲氏。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也就是199年,袁術被打敗了,現在許多人都想知道,為什麼袁叔敢先當皇帝,畢竟,在許多人眼中,他的權力似乎並不十分強大,那麼他為什麼敢率先稱帝呢?他又是怎麼失敗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看看袁術的興衰史吧!
影視劇中的袁術袁術出身於東漢四世三公名門之家,家族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生活過得很舒服,很多人都認為他和袁紹是堂兄弟,其實他們應該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是袁術的地位在家中比袁紹要高得多,因為袁紹是婢女生的。
袁術小時候基本上無憂無慮。他的理想是當一名遊俠。所以他整天和一些“同夥”在田裡打獵和玩耍,對於其他事一概不聞不見,但是整天在田裡打獵玩耍也不錯,袁術也因此學了一身的好武藝。後來袁術成年後靠著家裡面的關係,不久他就被安排成為虎賁中郎將。虎賁中郎將是京城中的高階指揮官,主要就是負責保護皇帝的重要任務。由此可見,袁術從一個非常高的起點開始了他的事業。
圖中,左邊為袁紹,右邊為袁術公元189年,漢朝皇宮發生了內亂,當時十常侍暗殺了大將軍何進,而袁術聯合連燒連夜燒了皇宮逼得十常侍連夜出逃,而就在袁術和十常侍打得火熱的時候,董卓卻偷偷攻入皇宮,掌握了當時的大權,雖然當時董卓還想拉攏袁術,當時袁術嚴詞拒絕了,袁術離開皇宮後,他得到了一個很厲害的幫手,那就是孫堅,他和孫堅聯手攻佔了南陽,還一起合作討伐董卓,當時董卓被孫堅打的大敗,連手下華雄都被孫堅斬殺了,後來孫堅直接攻入了洛陽城,因為聯合孫堅打敗了董卓,安撫了軍民,袁術從此聲望大起。
趁著自己的聲望高,袁術乘機擴大了自己的地盤,相繼佔領了,穎川郡、汝南郡,加上之前的南陽郡,袁術手上已經有三個郡了,而這個三個郡人口眾多,堪比兩個州,所以說但是袁術的勢力已經是非常的強大了,看著自己的勢力越來越強大,袁術開始有了要稱霸的想法,但是這個時候袁術和袁紹鬧了矛盾,當時袁紹聯合曹操,劉表攻打袁術,袁術這個時候又派出自己的得力干將孫堅去迎敵,可惜的是這次孫堅戰死了,袁術落得大敗。
影視劇中的孫堅袁術落敗後,逃到了揚州,又開始了一番自己的計劃,揚州當時勢力較弱,袁術立馬就攻佔了揚州,之後又把手伸向了劉備的徐州,之後袁術打敗了劉備,又搶佔了徐州,袁術開始以江淮以中心不斷的擴張,後來袁術有派孫堅之子孫策擊敗了劉繇,把領土又向南擴張了一點,這個時候的袁術的勢力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頂峰。這個時候的袁術已經有豫州,徐州,揚州,三州十郡,嫡系部隊三十萬,而且還有錢有糧,畢竟袁紹的江南之地都是當時的富庶之地。
而在當時,袁紹正在忙著和公孫瓚大戰,曹操也在和呂布大戰,可以說當時的局面,袁術可以達到制霸的地位,既然有這麼大的實力,袁術當然想稱帝了,當時又很驚喜的得了一個玉璽,以為這是天意,公元197年袁紹正式稱帝了,可是稱帝后的袁術卻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非常的昏庸,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在,這個時候孫策率先宣佈脫離袁術,之後揚州太守也宣佈脫離袁術,恰巧這個時候呂布偷襲袁術,連曹操也親自討伐袁術,袁術又被打的大敗,從此開始走向衰弱。
袁術從孫家得到傳國玉璽袁術稱帝所說袁術當時被曹操擊敗,但是實力還是有的,但是這個時候也許真的是天意吧,剛好淮南地區出現大旱,袁術又不願意賑災,惹得手下軍民紛紛叛變,真可謂是內憂外患啊,走投無路的袁術想要投靠袁紹,而就在投靠袁紹的路上,袁術被劉備給截住了,又被劉備打的大敗,最後袁術心力交瘁,吐血而亡,自此袁術這個一方梟雄也走向了衰亡。
就像大家說的,有一副可以打春天的牌,卻被別人打了春天,真是為之惋惜。
-
6 # v江湖故人v
我大概分析一下吧。
一是袁術沒有識人之明。這個是他的缺點可以從他當時和曹操對待關羽的不同態度可以看出來,當時關羽作為馬弓手主動站出來要求去斬華雄,袁術表現出不屑一顧看不起的神態。最終是在曹操的力薦下,關羽處斬華雄。這次過程中,曹操展示出了他的識人之能和遠見卓識。相比之下袁術就差遠了。
二是袁術不識時務,看不來形勢,不懂得順勢而為。他不懂得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去漢稱帝。實際上是捅了馬蜂窩,稱帝后群雄四起。紛紛討伐袁術。在本身實力不足以強大到號召所有群雄的時候,成為眾矢之的。
三是自視甚高,沒有團隊和大局意識,甚至看不起同胞兄弟袁紹。假如袁紹和袁術能夠不計前嫌聯合起來,可以說雙方的謀士如雲,戰將千員,兄弟之間相互幫助,大半個中國已在他們袁氏兄弟的手中了。
四是利慾薰心,目光如豆。為了所謂的傳國玉璽,把這個東西當做寶貝。也不至於讓孫策再度崛起,做強做大,要了面子輸了裡子。最終一副好牌打的稀爛。崽賣爺田心不疼,袁氏家族四世三公積累起來的資源和人脈還有強大的力量被毀於一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敗家子。
-
7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個人覺得袁術是個貪戀權位而且看不懂局勢的人。為什麼這麼說呢!貪戀權位因為袁術在得到傳國玉璽後公開自己做皇帝;看不懂局勢是因為稱帝選擇在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之時,而且自身實力並不是各路諸侯中最強的或者說在自保能力不足的時候。
得傳國玉璽稱帝傳國玉璽是在各路諸侯討伐董卓時,孫堅在洛陽廢墟中得到的。孫堅得到後並沒有外露,而是自己儲存了起來,孫堅死前將玉璽交孫策。而孫策在袁術手下為將,履歷戰功確實不得袁術賞識覺得窩囊。
孫策想去江東發展,但是手裡無兵無糧,向袁術借兵馬,袁術沒有答應。後來無奈只能用傳國玉璽來交換。由此袁術得了傳國玉璽後稱帝,而孫策也借到一支兵馬在東吳發展大業。
不懂局勢,缺乏大局觀袁術在得到玉璽后皇帝夢便是開始了。之後不久貪戀權位的袁術不顧眾人反對在淮南稱帝,孫策在袁術稱帝后徹底脫離袁術掌控宣佈獨立在江東發展,袁術手下一些文臣武將均對袁術失望至極,跟隨孫策過江發展。導致袁術集團實力縮水。稱帝后生活奢侈糜爛,百姓苦不堪言。造成部下及百姓的反叛。曹操征討袁術,袁術大敗準備投袁紹,被劉備、朱靈劫殺死於江亭。
-
8 # 歷史爆破手
劉備和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袁術得到了一個“冢中枯骨”的評價,可以說是一陣見血了。袁術後來也沒有什麼作為,果然印證了曹操的評價。
袁術的出身袁術和袁紹一樣,出身“四世三公”的大家族,這就使得袁術十分注重出身。《三國演義》中,當他聽說關羽只是一個馬弓手的時候,對關羽大加斥責,是十分符合袁術的性格的。因為對於他的哥哥袁紹,袁術都有點看不起,原因就是袁紹是庶出。袁術年輕的時候,“以俠氣聞。舉孝廉,除郎中,歷職內外”。雖然有家世的成分在裡面,但袁術起碼不是不學無術。
後來董卓進入洛陽,廢除漢少帝,改立漢獻帝。董卓對於出身大族的袁術,也想著拉攏,封袁術為後將軍。袁術擔心自己被董卓所害,於是逃到南陽。正趕上孫堅把南陽太守張諮殺掉,袁術得以在南陽發展勢力。這也是後來孫策能在袁術手中借到兵馬的原因,因為孫堅和袁術早早地結下了一份香火請。
袁術如何強大起來袁術在南陽發展自己勢力,但他並沒有治理好。“術奢淫肆欲,征斂無度,百姓苦之”。對於自己的大哥,袁術不但不和他聯合起來,反而和他鬧起了矛盾。當初,袁紹以漢少帝血統不清為由,想要推立漢室宗親劉虞為皇帝,寫信給袁術。但此時的袁術,已經“陰懷異志”,他自己相當皇帝了,所以不願意立成年皇帝。經過這件事後,兄弟兩人徹底鬧翻臉。
袁術與袁紹鬧掰之後,又和劉表鬧翻,於是袁術連結袁紹對手公孫瓚,袁紹聯合劉表,兩人之間互相攻伐。“其兄弟攜貳,舍近交遠如此”。都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可袁術首先便和自己兄弟鬧翻,其不智如此。而且,當時幾乎所有勢力都知道,袁術有妄自稱帝的打算。就連和他從小一起玩的陳珪,即使兒子被袁術扣住做人質,仍舊不願意和他共事,並且勸他不要“陰謀不軌”,可袁術根本聽不進去。
袁術最終的結局公元195年,袁術甚至直接召集自己手下,“今劉氏衰微,海內鼎沸。吾家四世三公,百姓所歸,欲應天順民,諸君以為如何?”曹操終身不敢讓漢獻帝禪讓稱帝,可袁術直接就召集手下大臣,宣佈了自己要稱帝的打算。但此時,人心依舊在漢,就是袁術的手下都不贊同他的做法,“術嘿然不悅”。但袁術不死心,沒有輿論,自己製造輿論也要當皇帝。
袁術詐稱自己是舜的後裔,製造了讖文:“代漢者,當塗高也。”於是袁術僭越稱帝。“置公卿,祠南北郊”,而且袁術還不改原先奢侈的作風,後宮幾百人都穿豪華的衣服,但是手下計程車兵卻吃不飽穿不暖。“江淮間空盡,人民相食。”以袁術的這種作風,也註定了他必將失敗的結局。“術前為呂布所破,後為太祖所敗……憂懼不知所出。”沒了主意的袁術,這時又想著把帝號給袁紹,自己到袁紹地盤去避難。
袁術在去投靠袁紹的路上,兵士們都沒有吃的。廚師手中只有麥屑三十斛,當時是暑天,袁術想要蜜漿,但哪裡還能給他弄到蜜漿。袁術“嘆息良久”,大喊:“袁術至於此乎!”“因頓伏床下,嘔血鬥餘,遂死。”袁術死後,他的妻子和孩子依靠廬江太守劉勳。等到後來孫策打敗劉勳後,又把他們接到了自己的地盤。袁術的女兒被孫權納入宮中,兒子封為郎中,袁術的孫女許配給了孫權兒子孫奮。至此,袁術這一支算是泯滅於歷史長河中。
綜上所述,袁術的所作所為,沒有一點可以稱道的地方。他無勇無謀,但又好大喜功,對於形勢的判斷出現了嚴重失誤,這才妄自稱帝,簡直就是把他自己架在火上烤。連自己的哥哥袁紹都不能團結,他又能成什麼大事呢!最終出身“四世三公”的袁術的後人,卻不得不依附於孫權,恰恰印證了當初曹操的識人之明。
參考資料:《三國志》。
-
9 # 老龔166916589
袁術袁紹的兄弟,盤居在壽春,為人小家罷氣,奸詐多端,也沒有多大實力,劫了孫堅玉璽也沒有起到霸業作用。這玉璽後來袁術死後,末知流落何處。直到司馬懿開西晉也沒有聽說過?
-
10 # 杏林帥哥
袁術哪裡得罪了曹操,使得曹老闆對他如此輕視?
袁術,字公路,汝南汝陽(今河南商水西南)人。曾任漢河南尹,虎賁中郎將。
董卓進京專權,袁術攻取南陽,並且賴在那裡不走,並自封為南陽太守,在任期間不修法度,為百姓之患。
後與兄長袁紹鬧矛盾,被袁紹、曹操夾擊,袁術抵擋不住,率眾敗至九江,自封揚州刺史。
公元197年,袁術在壽春稱帝 國號仲家。之後更加肆意妄為,驕奢淫逸,把江淮一代弄得烏煙瘴氣、殘破不堪。
公元199年,被當時在曹操部下為將的劉備所破,在投奔袁譚的途中病死。臨死時,口渴難耐,想喝杯蜜水解渴,從人無奈回答:只有血水,何來蜜水?
漢末刀兵起四方,
無端袁術太猖狂。
不思累世為公相,
便欲孤身作帝王。
強暴枉誇傳國璽,
驕奢枉說應天祥。
渴思蜜水無由得,
獨臥空床嘔血亡。
-
11 # 段輝時
袁術,字公路,司空袁逢之子,袁紹之弟。紹庶出,術是嫡出,因而看不起他哥哥袁紹,兄弟關係不睦。
袁術是典型的官二代,靠拼爹上位,本來一手好牌卻打得稀爛,其敗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條。
一,量大小,不能容人。
酸棗會盟,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袁紹為盟主,表術總督糧草,孫堅為前部先鋒。
當孫堅初戰告捷,派人到袁術處催要軍糧時,袁術聽人說:“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可與糧,其軍必散。”於是不發軍糧,致使孫堅敗於華雄。
既為同盟,又心懷鬼胎。袁術不願他人得功,是量小的表現。
二,目空一切,不識人才。
華雄敗孫堅後,引鐵騎下關搦戰,三合斬袁術曉將俞涉,又斬韓馥上將潘鳳,眾諸侯盡皆失色。袁紹說:“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催軍末回!得一人在此,豈放華雄施威哉!汝眾諸侯許多將士,只無一人可追華雄?”眾官默然。
關羽大撥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紹問何人,公孫瓚曰:“此劉玄德之弟關某也。”紹問見居何職,瓚曰:“跟隨玄德允馬弓手。”帳上袁術大喝曰:“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亂捧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廣學,試教出馬,如其不勝,誅亦未遲。”曹操釃熱酒一杯,與關羽飲了上馬。關羽曰:“酒且斟下,某去便來。”出帳提刀,飛身上馬,才有了溫酒斬華雄的佳話。
劉備、關羽、張飛,當世英雄,袁術有眼不識,反觀曹操與袁術有天壤之別。
三,不自量力,急於稱帝。
袁術從孫策處得到傳國玉璽,以為天命所歸,大會群臣曰:“今劉氏微弱,海內鼎沸,吾家四世公輔,百姓所歸。吾欲應天順命,位登九五,爾等公卿,各存忠孝之節。”主溥閻象進曰:“不可,昔周自後禝至於文王,積德累功,三分天下有其二,猶服事殷。明公雖奕世克昌,未若有周之盛,漢時雖微,未若殷紂之暴也”術不聽,於壽春稱帝,乘龍鳳輦,祀南北郊。
自古以來:“槍打出頭鳥”。袁術稱帝,成為眾矢之的,諸侯群起而攻之,焉有不敗之理。
且看後來曹操擁有大半江山,仍尊漢室。孫權寄書曹操,勸其稱帝,曹操顧群下曰:“此子欲使吾爐上烤也。”
三國裡的袁術,給人一種忌賢妒能,尖酸刻薄,好高騖遠,志大才疏的印象,曹操對他的評價是:
“冢中枯骨,我早晚必擒之。”
-
12 # 智者無疆風清揚
袁術和袁紹這哥是兩標準的“官二代”。
說起三國時代的人物,不能不說起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畢竟,大部分人認識三國時代的人都是透過《三國演義》認識的,先來看看《三國演義》中的袁術。
袁術是袁紹的從弟,袁術看不起袁紹,因為袁紹是庶出。袁術是曹操發矯招號召十八路諸侯聯軍討伐董卓時出場的,董卓的大將華雄勇不可當,連斬聯軍三員大將,作為聯軍的盟主袁紹一籌莫展。關羽請求出戰,可袁紹和袁術兄弟兩驕橫慣了,根本看不起沒有官階充當馬弓手的關羽,尤其是袁術,自認為出身高貴,聽到關羽沒有身份,大喝一聲“汝欺吾眾諸侯無大將耶?量一弓手,安敢亂言。與我打出。”
等關羽斬了華雄,張飛大叫“俺哥哥斬了華雄,不就這裡殺入關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時?”袁術聽了大怒,“俺大臣尚且謙讓,量一縣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揚威。都與趕出帳去。”袁術活脫脫一個血統論的忠實捍衛者。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中,曹操和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對袁術的點評可謂是精闢之極“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
袁術得到了孫策拾來的玉璽,興高采烈,馬上就認為自己可以當皇帝了。在東漢末年的亂世,袁術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不自量力的第一個稱帝,瞬間就被天下諸侯軍閥群起而攻之,最後兵敗逃亡,悲慘的死去了。
《三國志。董二袁劉傳》中記載:術“以俠氣聞,奢淫放肆,榮不終歸,自取之也”。意思就是說袁術行為放肆,興旺景象不到死的時候就結束,這是他咎由自取。
袁術就是一個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驕橫的官二代,在東漢末年的亂世,袁術自己沒有一點本事,註定是被消滅的一個人,正如曹操所言,不過是“冢中枯骨”而已。
回覆列表
提起三國袁術,第一個映入腦海的詞,恐怕就是奇葩。
他祖上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哥哥是十八路諸侯“盟主”袁紹,他自己卻是個像“愣頭青”一樣的長不大的孩子,毛病很多,奢侈、多疑、狹隘、脆弱,還心中沒數、過早稱帝,被別人打到滿地找牙。
可是他最大的缺點和軟肋,或者說一切問題的根源還不在於此。
那袁術真正的致命傷是什麼呢?
一次,十八鎮諸侯討伐董卓,數名大將鬥戰華雄不過,眼看無人能敵,關羽自告奮勇欲要殺敵。其他眾將或無言、或不語,都默然處之、靜觀其成。
袁術卻不知哪一根筋突然“大跳”,很“不爽”、很不痛快地大聲身喝道“你一個小小的弓馬手,也敢插話,快快給我滾粗!”
意圖很直接、很粗暴:當今天下,是我們“大人”的事,哪有你們小輩的份。
你看,《三國演義》中,袁術出場不少、說話卻超不過“五句”。但這僅有的幾句發言,卻充分展現出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高貴、自尊、優越和高人一等。
他認為自己很“牛逼”,卻永遠在別人那裡證明不了,這才是他最大的病根。
一、別人都是“遊俠”“健俠”,他卻是“氣俠”
袁術自我感覺過度良好的毛病,早在少年時就有所展現。
東漢末年,朝綱衰微、中宮墮落,宦官橫行無忌。很多仁人志士拍案而起、挺身而出,或參軍、或救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行俠仗義,留下眾多“俠名”。
如少時董卓,縱橫西北、彪悍豪邁,時稱“健俠”;早年呂布,一路廝殺、獨步天下,人稱“飛俠”;早期甘寧,腰懸銅鈴、叱吒江湖,尤好“遊俠”。
同樣身處俠義橫行的三國早期,袁術卻被史書評為“氣俠”。
《魏志》載“袁術自公路,為長水校尉,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何進傳》《袁術傳》也記載袁術“尚氣俠”“以俠氣聞”。
同樣是“俠”,一個“氣”字卻勾勒出袁術的與眾不同。
好的方面,他氣概不凡、道氣長存、士氣如虹,在
十常侍之亂群龍無首之際,率先突圍、衝入皇宮,“振危急、赴險厄”,一舉剷除了宦官勢力。
可更多的時候,這個“氣”字型現在他意氣用事、傲氣凌人、盛氣逼人等壞的方面。
“氣俠”袁術,的確也是一個很會“氣人”的人。
二、自視甚高、氣跑“戰友”、眾叛親離
袁術的很多毛病,都是從這個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病根上來。
比如劉備趁亂佔據徐州時,袁術聞知,第一反應竟是沒來由地侮辱對手:“術生年以來,不聞天下有劉備。”
劉備少說也是當年與袁術一起討伐董卓的一路“援軍”,更兼之多年來征戰沙場,就連曹操都為之側目。
袁術眼中卻根本沒有這號人物。
你可以說這是因為他傲慢自負、無知偏見、有復仇心態。但根本原因還是他內心瘋狂的自我優越感作祟。
昔日一無所有的劉備,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一方諸侯”,和他平起平坐。所以他迫切地像找到自己身上有、劉備身上沒有的優勢。我是“名人”,你是“凡人”,比來比去,還是我“袁高貴”比你優秀。
又比如,在曹操攻打兗州時,他一意孤行認為此戰的戰略重心在封丘,多次不聽謀士建議和勸阻,最後被打的“流離迸走,幾至滅亡”,成為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
這場失敗完全是袁術不知審時度勢、自視甚高的魯莽行動。遭此慘敗,固然是因為他“勇而無斷”的“氣俠”性格,但根子上還是因為他急迫地想表現出自己的優秀。
一個想表現的比謀士更有“謀”、比武將更尚“武”的統帥,必然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帥。
袁術三番五次的驕橫輕人、自視甚高,久而久之,自然人才不歸附。
不得人心的袁術,最終也會被人心拋棄。
三、“諍言”變“恭維”,等待他的只有“深淵”
侍奉這麼一位喜怒無常、固執己見的“主子”,人丁興旺的袁術陣營內部,難道就沒有人能敲打和警告他,讓袁術認清自己嗎?幾乎沒有。
三國戰場上,很多英雄豪傑都清醒的看到袁術的缺點和軟肋,知道他不行。
曹操煮酒論英雄,說他是“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反覆無常的呂布,認為他“喜為大言以誣天下”,比自己還不靠譜;謀士陳登一針見血地評價他“公路驕豪,非治亂之主”。
你看,敵軍陣營,大家都清醒的看到袁術其實並不怎麼優秀,不怎麼會打仗,只是有副“空架子”而已。可是,自己陣營內部,卻少有人卻提醒他。
因為,提醒他也沒有用。當局者迷,這種脾氣比本事大的人,身上有一種執念,你的“善意”與“諍言”,在他那裡就會變成“忤逆”和“冒犯”。“直言”者受罰,與其發言,不如選擇沉默。
更可怕的是,隨著時間推移,沉默與虛偽就會變成恭維與奉承。袁術小有所成後,到處聽到的都是:真牛!你比你哥牛!你比曹操牛!天下你最牛!
長期被恭維環繞的袁術,決定玩一把大的,來證明自己真正的優秀和與眾不同。
一切都是那麼順水推舟、自然而然。拿到傳國玉璽後的袁術,自我感覺良好的本心再次轟轟來襲:我本來就很優秀,如今天命又所歸,若是我不先稱帝,你們誰能知我牛。
果不其然,袁術第一個稱帝了。可沒想到的是,這次迎接他的不再是鮮花和掌聲,而是口水與硬拳。
一夜之間,袁術在強敵如林的環境過早稱帝,成為眾矢之的,變成了“出頭鳥”“先爛椽”,加速了走向滅亡“深淵”的步伐。
明明有資本、有機會,卻非要當賭徒、爭風光。袁術所成所就因名聲而塑,所做所為也因名聲所累。
《三國志》陳壽定評袁術: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三國征戰中,成敗乃兵家常事,輸有輸的胸襟、敗有敗的氣度,很多時候,非因人謀,勢所定也。而袁術,不分青紅咋白,始終覺得自己根正苗紅,咎由自取、自作自受,最終沒人認賬、眼高手低,淪為小丑,讓人覺得他不但無謀,更是無德。
極盡諷刺的是,袁術臨死前,身陷絕境,彈盡糧絕、飢渴難耐之下,第一反應竟是向下人索要“蜜水”解渴。此時,門外餓殍遍地、前途生死未卜,連服侍袁術廚子都看不下去,狠狠地回了句“止有血水,安有蜜水!”
一生聽慣了恭維與“捧殺”的袁術,聽此言語,或羞愧、或自責、或遺恨,在床上大叫一聲而吐血身亡。
他再也過不上別人眼中的“牛逼”生活,更永遠無法證明自己的優秀。
“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裡毀滅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