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欣賞
-
2 # 讀書羊
1.中國封建王朝重農抑商的延續。閉關鎖國政策”是落後的、閉塞的、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的產物。封建統治者自我滿足並昏睡在這種自然的莊園中,他們既昧於世界大勢,又盲目排斥外國的一切東西。
2.中國封建統治著妄自尊大的心理。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向來具有“天朝上國”“四方皆蠻夷”“我天朝無所不有,焉用外求”的傳統自大思想,這就導致了他們無視西方的存在,認為閉關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我天朝毫無損傷。
3.隔絕人民與外界的聯絡,以利於專制統治。 閉關鎖國政策”是清朝統治者民族狹隘性的表現。由於滿清貴族與人民群眾之間存在著尖銳的矛盾與鬥爭,滿清統治者便企圖透過“閉關”的辦法將國內的漢人與外界隔絕,以防止外華人支援漢人形成反清力量。
4.同時,明朝中期以後,日本倭寇侵擾中國東南沿海和西方殖民者向東方的殖民擴張,也是清朝統治者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客觀原因。
5.當時許多明朝殘留的抗清力量如鄭成功等,大都被趕到海上去了,為了維護滿清的統治地位,斷絕鄭氏集團和大陸的經濟聯絡.順康年間,清政府施行了野蠻的禁海遷界政策。
詳細說明如下:
事實是所謂的“閉關鎖國”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基本國策。其目的是維護官方貿易的壟斷性,國家權力強佔民間權益,國進民退而已。
我們談的“閉關鎖國”是什麼?
官修史書關於“閉關鎖國”概念的描述,給人留下的印象無非是三點:1.清政府2.禁止商人出海3.限制對外貿易。
然後符合這個條件的政權絕對不僅僅是“清政府”。限制民間商人出海,限制對外貿易的朝代多了去了,哪朝不搞邊禁海禁?從耳熟能詳的明代“海禁”,到鮮為人知的唐代《禁關西諸國興販敕》,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看,所謂的“閉關鎖國”就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基本國策。
我們先不討論這個判斷“閉關鎖國”的標準是否合乎事實,先看看歷朝政府為了控制貿易而施行的各種“禁制。說中國曆代都限制對外貿易,肯定有人不贊同,印象中不是有很多比較開放的王朝嗎?比如唐朝與宋朝。我們先來看看唐朝,唐代的貿易主要都是由陸上貿易組成的,畢竟經濟中心在北方,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絲綢之路,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邊境貿易。而這些貿易無一例外都是由官方壟斷的。作為一個普通人你想搞外貿?那你就等於上了通緝令了。因為唐代不僅不允許生意人去他國做生意,也不允許外華人在中國隨便交易。這就是為何唐玄奘西行必須要偷渡的原因。
宋代尤其是南宋的海上貿易非常發達的,設定有市舶司專門管理海上貿易和朝貢接待事務。和唐代一樣的是,這一設計依舊是一個內嚴外松的局面,既華人不得隨便出海,外華人可以來華。海上絲綢之路實際上還是為波斯阿拉伯商人所壟斷的,而華人出海一般是要有官方背景才行。
元代由於並非傳統中國王朝,其政策也不同。傳統中國海禁的出發點在於維護朝貢體系,壟斷對外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力,而元代由於並沒有建立朝貢體系,故而亦無公權力壟斷的必要,再加上元代統治者遊牧民族的屬性,對於商貿的鼓勵,因此私人航海乃中國歷史上最活躍的時期。即便如此元代也進行過短期的海禁,分別在元初,征伐瓜哇,和元末防倭時執行過。
明代海禁問題,大家都很熟悉了,不過很多人認為鄭和航海並非海禁,是不正確的。鄭和航海本身就是海禁政策的一部分,因為它的目的就是為了打擊元代自由發展而來的民間商人集團,壟斷對外交流的權利,以重建朝貢秩序。終明一代,民間貿易一直被定性為非法,催生了無數倭寇和沿海邊患,隆慶開海以後明代在福建小規模放開民間貿易,但總體格局沒有變化。
清代入關以後,為對付鄭成功,實施遷海令,開始海禁,直到1683年臺灣平定,開四口通商,到乾隆年間的一口通商,民間海外貿易是在官方控制下展開,民間貿易得以合法地進行。相對於明代的海禁政策,清代繼承了基本格局,但已屬非常寬鬆,明清海禁政策說到底就是官方要壟斷民間權力,國進民退而已,屬於中國對外政策的自然狀態,一般情況。
-
3 # 坐古談今
明清都施行過“閉關”政策,因為過去和現在都有一部分人不按歷史說事兒,甚至說明朝也是“閉關鎖國”,或者將問題全歸在清朝。所以,咱們就都說說這件事兒,以利於更清楚地瞭解歷史。因為,屬於小文,不可能說得非常全面,拋磚引玉。總體上,以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解讀為主,總體上,明朝的“禁海”屬於清朝的“閉關鎖國”的初級階段。
另外,“閉關鎖國”也有一定的道理,我在文中會說說。
乾隆
(1)“閉關鎖國”的表象都是“禁海。”明清“禁海”政策粗糙對比
明朝的“禁海”是時嚴時松以“松”為主體,到了1567年“隆慶開放”之後,其實就從“法律”上海外貿易“合法化”了。因此,明朝的“海禁”相對比清朝要輕許多。
清朝就不一樣了。清朝是從1656年下達“片帆不得下海”命令、1657年發出“遷海令”之後,開始的。這一政策主要針對鄭氏。後來,又於1683年取消“海禁”。1684年指定廣州、漳州、寧波、雲臺山為通商口岸與海外展開貿易。
1717年,清朝再次“禁海”。又於1755年,只允許廣州進行海外貿易。同時,清朝與明朝不同的是,清朝更嚴禁與普通百姓交流。是代表政府的“十三行”與外商聯絡,切斷了與民眾接觸。自此,直到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失敗後通商口岸被擴大化開始。
更嚴重的是,清朝的法律統治比明朝更嚴格,這是因為清朝屬於少數民族統治,因此,有“優越感”以及“懼怕感”,這初看起來比較矛盾,其實一點兒也不矛盾。
所以,非滿族官員對法律方面的執行比較嚴,再加上“文字獄”等政策,地方上的主體官員更不敢對“國家政策”有失,因為,這是清朝統治者從國家穩定大局出發的。
隆慶
(2)明清“禁海”政策原因其實很類似
原因1:清朝實行“閉關鎖國”政策與明朝“禁海政策”其實類似,都是因為敵人在海上所以才“禁海”。明朝是因為其他農民起義殘部入海;清朝則是因為明朝餘部鄭成功軍。
原因2::明朝創立者朱元璋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以及中國傳統的農業文明的自給自足,造成了對大海的某種恐懼(大海一望無邊,不知敵從何處來,以及重農抑商思想)。
清朝也是如此,後金入關前他們屬於落後的生產製度;入關後他們迅速進入了封建社會,他們在進行統治時同時,原漢人統治區採用儒家傳統統治,蒙藏地區則採用宗教加類似可汗制度進行統治的雙重統治。
當然,清朝統治者的日常處理工作也是主要針對原漢人統治區的問題,所以,其思考方式也越來越多的按照傳統處理,那麼思維也就逐漸靠攏以農業思維考慮問題。
原因3:明清“禁海”也有正當性。明朝,主要是葡萄牙、西班牙兩國對東南沿海的騷擾,使得明朝政府對他們比較反感,對他們進行了打擊。清朝也是如此,為了邊界安全、老百姓,清朝也只允許外國船隻停靠在澳門,在廣州經商。許多人都拿乾隆與馬嘎爾尼說“閉關鎖國”的危害,但是,有沒有人注意到,乾隆也曾說過討厭外國商人在中國掠奪華人口、違法亂紀呢?
那一時期的西方,正處於殖民時期,而殖民在許多人眼裡都是慘無人道的。
(3)清朝“閉關”比明朝“禁海”更嚴重
清朝的“閉關鎖國”比明朝的“禁海”要嚴重得多,清朝統治者為了防止外華人和漢人合起來反抗自己,所以,對外華人的進入實施更嚴格的命令,清朝禁止“傳教士”進入(西方的傳教士,與中國的宗教結合,這是清朝統治者比較害怕的)。由此,自明末到清初,曾經給中國帶來一些先進思想的通道被斷絕了。想明末的湯若望等“傳教士”和晚清的“傳教士”不一樣,前者是在中國強大的前提下,是打著振興宗教的旗號進入。後者則是隨著侵略者的步伐進入,掠奪性比較強。
因此,清朝是從思想上、經濟上與外國切割的,不像明朝的“海禁”在“朝貢貿易”之下,私人間、與民間的貿易還是有的而且形成一定規模,再加上明朝的走私貿易、海盜盛行等原因,外國的一些思想還是可以進入的。包括徐光啟等人都支援和外國交流。
反觀清朝,為了防止外華人與華人接觸,對自身統治造成威脅,屬於全面禁止(當然,權貴富人間的交流是有的)。在這種情況下,因為自給自足和儒家文化中的各種“自高自大”思想的感染,乾隆中後期的中國精英階層普遍缺少了和國外思想交流的動力(一方面也不敢),與西方在明末時期科技上就有了小小的差距,但是到了清朝這種差距則越來越大。
到了左宗棠時期,挖了明末大炮,竟還要驚歎中國200多年前就有這麼大的東西了。由此可見,“清朝”的“閉關鎖國”對於華人的思想是多麼限制。思想是需要交流的,因為只有交流你才知道你的差距。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不繞,直接乾貨。
第一,清朝及以前的中國一直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最大的特點就是自給自足。也就是說,中國境內什麼都有,用不著和別人交換什麼。我們看歷史上和外華人的交換,多交換的是一些奇珍異寶的東西。這些東西於國計民生沒有任何好處,而且還會讓皇帝玩物喪志。再加上在清朝的時候,外華人和華人交換的還不僅僅是奇珍異寶,而是鴉片這樣一些嚴重傷害華人精神和肉體的東西,所以絕大多數傳統知識分子都贊成“閉關鎖國”。
第二,中國古代“重農抑商”的思想。重視農業很好理解,為什麼要抑制商業呢?因為古代的物質相對來說比較缺乏,按照樸素的經濟思想,商業不但不能讓物質產品增加,反而是耗損。同時,商業還因為其倒買倒賣、爾虞我詐這樣一些東西敗壞社會風氣。現代人講商業最大的,根本的是誠信,是雙贏。其實這剛好是一個悖論,因為商業的根本就是不可能誠信的,誠信就是賺不了錢的。所以古代多次發生過嚴重打擊商業的事情,同時把商人的地位放得非常低,士農工商,商業放在最後一位。而對那些因商業致富的,也從來沒有給過足夠的尊重。沈萬三富可敵國,朱元璋說要把他的財富給拿了,全華人民恐怕沒有幾個不同意的。呂不韋本來是一個商人,但是他後來為了洗白自己商人的身份,還要養士編撰《呂氏春秋》。
第三,清朝統治者的不自信和恐懼。清朝的時候,外華人除了需要開放通商口岸,大量和清朝做生意外,還有大量西方文化思想的傳入。這種思想傳入分兩條線影響清朝社會的各個階層。一種是以傳教的形式深入清朝的基層社會里。傳教的方式是非常厲害和可怕的,它會迅速俘獲基層老百姓的靈魂。清朝中晚期的時候發生的太平天國運動,對於清朝統治者來說就是一場外國傳教引起的恐怖的災難。二是自由、民主、憲政這些思想影響著高階知識分子。而中國當時是皇權社會。這種思想和傳統的儒家思想,以及當時的社會政治形態都是嚴重背道而馳的。所以清朝統治特別害怕國門開放。
-
5 # 靈芸
自吳三桂開啟山海關,清朝建立以來,在清帝面前,滿人才能自稱奴才,漢人只能稱臣,因為在清政府的文化裡,稱謂奴才比臣高一等,這樣做也是為了壓制漢人,提防漢人,但是滿人畢竟是少數民族,天下大部分都是漢人,所以清朝統治者始終覺得如屢薄冰,漢人一旦覺醒就是滿清政府的忌日,所以滿清政府實行愚民政策,重農抑商,讓百姓過著不飽不餓的生活,以便於自己的統治。
清朝統治者時常接觸到外國傳教士帶來的先進科學和自由思想,令清統治者深感不安,如果漢人都接觸到這些科學和自由思想,勢必把已經奴化的漢人喚醒,清政府的愚民政策就宣告失敗,統治的末日就會來臨,所以鴉片戰爭前只設立十三行負責海外通商,百姓不得接觸,清政府閉關鎖國也就是為了方便管理已經奴化的臣民。
但誰也阻擋不了世界潮流,滿清在外國的洋槍洋炮下最終打開了國門,讓中華人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思想得到了解放,推翻了這個狹隘的政府。
-
6 # 人事簿
在中學歷史課本上,關於閉關鎖國的描述,大致是,清朝一口通商,限制商人出海,限制對外貿易,隔絕對外交往。
但個人認為,究其根本,雖說農業文明自給自足,沒有貿易需求,但其目的卻是維護官方貿易的壟斷性,控制貿易,國家權力強佔民間權益,國進民退。說到這,提一本暫時還沒有拜讀的書,是張宏傑先生的《飢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這也側面說明了的確是國進民退。可能還有觀點會說倭寇外患之類的問題。
接下來,說個例子。
1793年,馬戛爾尼使團來華,在世界大勢面前整個帝國茫然無知,錯失了最後一次主動融入世界的機會,甚至種下了鴉片戰爭的種子。
馬嘎爾尼使團訪華期間,去參觀行宮,看到園內的樓裡都放著西洋的玩具、掛鐘和地球儀,感到十分掃興,因為這些東西讓他們的禮品頓時黯然失色。陪同馬戛爾尼遊覽的官員還告訴他,比起圓明園內西洋珍寶館收藏的東西,這些都算不了什麼。
也就是說,清朝認為英國有的,我們也有,甚至更好,但卻始終都是奇技淫巧。中中國產品比英中國產品更有競爭力,中國貨完勝英國貨。就好比我們根本不想了解非洲一樣,因為在我們普通人心中,非洲是落後的。而當時清朝以上國自居,在乾隆時代就更不用說了。
而這並不止於清朝上層,清朝的專制統治外加大興文字獄種種,民眾思想或需求也被禁錮起來。可以說,是當時整個清朝上下沒有準備好擁抱世界。如果說,乾隆為代表的高層是主謀,那麼,普通民眾已經無奈成了幫兇。
而當時作為盛世的乾隆王朝,和世界有多大差距呢?
馬戛爾尼後來在筆記裡記道:“真蠢!他(福康安)一生中從未見過連發槍,中國軍隊還在用火繩引爆的槍。”後來馬戛爾尼穿越中國本土前往廣州時,他看出那些寬衣大袖的國防軍,並沒有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使用的又都是西洋早已拋棄了的刀槍弓箭之類落伍的武器。
對於馬嘎爾尼使團訪華的失敗,佩雷菲特先生曾說過:“如果這兩個國家能增加它們間的接觸,能互相吸取對方最為成功的經驗;如果那個早於別國幾個世紀發明了印刷與造紙、指南針與舵、炸藥與火器的國家,同那個馴服了蒸汽並即將駕馭電力的國家把它們的發現結合起來,那麼華人與歐洲人之間的文化交流必將使雙方都取得飛速的進步,那將是一場什麼樣的文化革命呀!”
當時英國是什麼情況?完成了工業革命進入資本主義的狀態,即將迅速發展進入維多利亞時代。如果說,那次訪華談判成功,現在應該還是清朝,其他的交給想象力。
-
7 # 史海傲遊的少年
因為當時的清朝在世界上是很強大的 其實中國在古代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國度,在元朝忽必烈時期的版圖面積是現在的四倍 所以華人都覺得別的國家不去自己 然後怕別的國家來偷學中國文化 這才閉關鎖國 唉 真是適得其反
-
8 # 路生觀史
從明朝就開始玩這東西或有此概念了,但明人在關的同時也開。鄭下西洋後,閉關,又開關。清人覺得不錯,是管控百姓一個好辦法。從入關始便玩這東西,康雍乾三朝都在幹這事,主要怕沿海百姓與海上力量聯合,把他們給滅了。康雍還不歷害,可以說也就發發文走過場,但乾嘩啦一下子就動了真格的。這二貨在位時內地沿海農民起義增多,他就玩了罪大惡極的這麼個東西,註定了晚清落後捱打,也讓我們今天一直追趕西方國家。所以歷史上所謂的乾隆盛世是騙人的。乾是個鐵絲串豆腐之人。
-
9 # 學霸小神童
因為滿清是韃子,它害怕漢人強大起來會威脅他們的統治,所以採取閉關鎖國和愚民政策,並禁絕民間火器生產和應用,導致科技停滯不前,火器技術大退步還不如明末水平,滿清韃子是造成近代中國落後於世界的罪魁禍首
-
10 # 大聲疾呼叫醒裝睡的人
害怕人們反抗。因為滿清的水軍不行,怕原來的明朝軍隊尤其是鄭成功一樣的抗清名將,水軍很強大,沿海人民也支援抗清力量。所以才實行海禁,沿海30裡不許有人煙,片帆不得入海,以此切斷反清軍隊和人民的聯絡。
-
11 # 煮酒君
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閉關鎖國”,無疑是項愚蠢的政策。明清兩代相繼的閉鎖家國,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作為當世農業大國的奮鬥果實,卻最終造成中國與世界發展的脫節,進一步形成中國近兩百年來的被動地位。就算近期,日本等國仍在就釣魚島對中國形成在外交上的欺凌。
這一切都說明,僅僅區域性地區的發展,是決無法與整個世界、整個人類相比較的。
那麼,清朝為何要施行這一政策呢?本文將結合史料,求本溯源,對清朝“行兇”的動機進行簡單的探析。
世上之事,不見得存在即合理,但既然存在,那必然是有其生存的土壤。於“閉關鎖國”而言,擁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的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塊“土壤”。中國自秦王嬴政一統天下,便常常作為一個全國大統一的帝國存在於世,幅員遼闊,人數眾多,從來就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級大帝國,至漢、唐兩代,更是臻至頂峰。古中國威嚴鼎盛,就算到了在實質上落後於西方的時代,清朝統治者仍自稱“天朝”、“上國”,英華人竟然在積威之下忍而屈辱而不敢輕犯中國,由此,可見中國自秦而下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同時,也可見中國這塊“土壤”於“閉關鎖國”的契合。
自秦而下的強大,給予了清朝政府“夜郎自大”的信心。面對世界上的新生事物,雖“不明”,但“不覺得厲害”,也就難免在對外交流時以“天朝上國”自居。所謂“非我族類,必為夷狄”,認為英國使者前來,不過是“輸誠向化”,認為他們要求中國通商,不過是向我們“朝貢”、“臣服”,他們不會去研究“夷狄”的東西,“自強不息”。
周邊國家的海盜式掠奪、殖民貿易,對東方國家的主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脅,其實質是西方資本主義的東侵。“閉關鎖國”在客觀上形成了對“東侵”的簡單防衛,這項政策,不僅在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也有過應用。正所謂“堵不如疏”,一味的閉鎖,終究還是會被擊破,日本、中國相繼“破防”便是明證,日本作為農業國家,十足的彈丸之地,但正因如此,它轉型迅速,而清朝作為農業國家中的超級強國,一旦被攻破,損失慘重亦不足以形容。
清政府的“閉關鎖國”,也有其民族原因。清朝統治者,來源於滿洲貴族,它是以少數民族實行統治,對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漢族、其它少數民族進行民族壓迫,“尾大不掉”——這不同於分封制,人數上帶來的壓迫,近乎無解。於是,從思想上瓦解漢族人民的“反心”至關重要,進而衍化出如“禁海”等一系列的手段阻止人們接觸先進的思想,避免對其統治帶來隱患。
在一系列的原因下,“閉關鎖國”成為了清朝政府的最佳選擇,但他們沒有看清人們群眾最基本的訴求,也就難免最終在內憂外患之下亡國。
-
12 # 叫我小美女
如果我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我帶攻擊性質!清朝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本來就很自卑,當然佔領中原以後,自尊心變得很強大!但是,他們一直提防著漢人的,害怕某一天把他們的的政權推翻,所以施行愚民政策,然後閉關鎖國!排斥國外的先進文化,漢人本來就聰明!滿人被漢化就證明了這一點!包括周圍東亞南亞等國,都受到中國的影響!
馬克思認為中國的清朝閉關鎖國是因為防止鴉片流入中國,後來還被寫進了教科書!我這麼說可能會被口誅筆伐!我認為清政府閉關鎖國最主要的原因,不讓漢人變聰明,不想讓他們接觸外國的先進文化!一旦有先進的思想武裝漢人,那麼很可怕,漢人可能會造反,太平天國運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洪秀全接受了西方的基督教思想,把基督教漢化,用來宣傳政治!當時的統治者估計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在雍正的時候就很排斥天主教,禁止天主教在國內傳播。洪秀全是怎麼發跡的,就是因為他的思想太先進!所以,他把一些的農民思想調動起來,一起反抗清朝!中國開始重視西學,也是在鴉片戰爭,吃了敗仗沒辦法!不開啟國門不行,被歐洲列強強制通商!所以,清朝被推翻,也證明了了這一點!閉關鎖國不是清政府阻止鴉片流入中國,而是怕華人接受外華人的思想蠱惑漢人造反!
-
13 # 蜀北一
現在很多人認為,閉關鎖國是清朝特有產物,其實是不對的,閉關鎖國這個政策,其實是從明朝就開始的一個政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禁政策。明朝在明成祖在位的鄭和下西洋時期,有短暫的開放時期,鄭和下西洋結束後(1405—1433),加上倭寇不斷的騷擾,使得明朝全面實施了海禁政策,並且在北方修築長城,這是明朝鎖國的象徵。後來清朝入主中原,最開始並沒有實行海禁,但後來,到中國進行傳教的西方人越來越多,西方的文化和價值觀在不斷的衝擊中國傳統的儒家觀念及禮儀文化,使得雍正皇帝在1723年開始,禁止天主教,不允許外國傳教士進入中國進行傳教活動,並限制貿易,被視為清朝閉關鎖國的開始。後來清朝政府實行一口通商政策,宣佈除了廣州,廈門等口岸不能再進行對外貿易。
從兩個朝代的整體時間來看,明代禁海時期約佔75%,開海時期約佔25%。在鴉片戰爭前的清代,禁海時期約佔15%,開海時期約佔85%。由此可見,海禁政策的推出,也是有當時的歷史原因的,不能用今天的眼光來看當時歷史條件下的決策,這樣對當年設身處地制定這樣政策的人來說。
其實很不公平。
-
14 # 隨雨飄渺
這是社會結構造成的,也是沿襲幾千年來的農耕社會決定的,小農經濟社會自給自足,奉行儒家的傳統禮教,社會意識形成了階層固化,朝代改換,社會結構難改,尊循舊制,士農工商等級沒有改變。
王朝改變,只是皇帝換成另一家人來做,官僚結構仍然沒有改變,鄉紳勢力仍然沒有改變。
只有外力才能打破千年軌跡執行,才能打破幹年輪迴束縛,打破儒教綁架主觀意識形態,打破小農意識才有突破性逆轉。
才能打破閉關鎖國的心態。
社會才能改變自行方式。沒有外力打破幾千年形成的固化,也就無法擺脫古老民族國家的千年輪迴不變,經濟決定社會形態,決定著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社會開放的步伐。
-
15 # 千佛山車神
清朝鎖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漢人同外華人勾結,從事反清活動
清初之時,清廷延續《大明律》,對外繼續採取海禁政策,但由於東南戰爭持續,此時的監控並不嚴格。
後來,為了圍困退居臺灣的鄭氏政權,清廷施行了嚴格的“遷界令”,將東南沿海居民內遷三十至五十里,沿海村社田宅悉皆焚棄。
到了康熙時期,清廷的“遷界令”漸漸鬆動,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更是十分依賴海上貿易帶來的鉅額收入,對於朝廷的海禁要求長期陽奉陰違。
因此南方的海禁政策在這一時期幾乎形同虛設。
(三藩中的耿、尚兩藩都十分熱衷於海外貿易)
之後隨著三藩的平定和臺灣鄭氏的覆滅,清廷面對的海防壓力銳減。再加上日本這時也在鎖國,清廷沒有明朝倭寇茲擾的煩惱。於是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正式開海,准許百姓對外貿易。
不過,對於海上貿易,清廷的態度也是時緊時鬆。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規範外商活動為理由,諭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廣東通商。
至此到鴉片戰爭前,中國只有廣州一口可以進行對外貿易。雖然期間西班牙人或荷蘭人也可以到廈門港進行貿易,但交易額無法跟廣州相比。
並且,在更早的1742年,清政府就設定商船回航的期限,規定所有出海商船必須按時返回,否則則永世不得回中國。
乾隆皇帝之所以空前的收緊海禁政策,主要還是感覺到了西方殖民者的勢力漸強,擔心沿海地區的反清組織與洋人勾結,威脅清政府的統治。
(直到《南京條約》的簽訂,才標誌著中國海禁政策走向終結)
除了禁海外,對於當時已經生活在南洋的華人,清廷也是視之為化外棄民,不聞不問。
1740年10月,荷屬東印度當局在爪哇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大規模屠殺華人,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紅溪慘案”。
訊息傳到北京,清廷並沒有對荷蘭人採取任何反制措施,反而宣傳這些海外華人是“
自棄王化”、“與番人無異”、“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等等。
總之就是倆字:不管。
從清政府的反應可以看出,清廷對於海外華人等同於棄民,這一態度一直持續到19世紀末期方才結束。
-
16 # 津城沐雨
第一,清初面對鄭成功的襲擾,實行禁海政策。
清朝初年,鄭成功割據臺灣,時不時的襲擾內地,因為很多臺灣軍民都是由沿海居民組成,很多都是兄弟甚至是父子,他們和鄭軍相互配合,暗中資助,加大了朝廷的損失。為了斷絕鄭軍襲擾,並阻斷聯絡,清政府命令沿海居民內遷30~50裡,斷絕與鄭軍的聯絡。
第二,清朝中期大量傳教士進入中國傳教,影響了清政府的社會治安管理。清朝統一全國後,進入中國的傳教士越來越多,他們對中國來說屬於異教徒,他們的思想和信仰不利於社會的治安,也不符合清政府的愚民政策,清政府限制對外貿易和聯絡,僅允許廣州十三行一口通商。
第三,清政府屬於少數民族統治政權,擔心反清人士與海外勢力相勾結,威脅清朝統治。清政府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有著民族狹隘性,面對漢人居多的情況,擔心反清人士與海外的勢力相互勾結串聯,對清政府的統治構成威脅,擔心被推翻,實行嚴格的禁海政策有利於防止外部勢力的進入和騷擾。
第四,社會生產結構和生產方式是根本原因。清朝是傳統的農耕社會,農耕社會的一個重大特點就是自給自足,清朝不需要與國外互通有無就可以滿足需求,閉關鎖國過自己的生活絲毫不受影響。
-
17 # 一點點歷史
“閉關鎖國”簡單來說就是嚴格限制對外經濟,貿易,文化方面的交流,在中國“海禁”,是閉關鎖國的一項重要措施。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閉關鎖國”是清朝特有的政策,是造成清朝和世界脫節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從宋朝開始,以後的元,明,清都有過“海禁”,從而限制對外交流。
明朝從洪武年間開始,為了鞏固海防而實施海禁,後來隨著海盜的騷擾,海禁政策愈發嚴苛,還有“不許寸板下海”之說,直到隆慶年間才解除海禁,對外貿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
歷朝歷代實施閉關鎖國的根本原因都是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
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點重要原因。
1、由於清朝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比較穩定,導致統治階級妄自尊大,自詡為天朝上國,在這種情況下,對外貿易變得可有可無,並沒有那麼迫切。
2、封建社會發展到清朝已經處於衰落期,國內階級矛盾尖銳,不斷爆發的反清運動,時刻敲打著清朝統治者脆弱的神經,他們害怕“內匪”“蠻夷”相互勾結,對其統治造成不利的影響。
所以清朝的對外貿易在很長時間內保持著廣州“一口通商”,極大限制了對外的交流。
由於中國自給自足的經濟和“閉關鎖國”政策,導致西方列強在貿易中始終處於逆差,所以他們透過走私鴉片賺取鉅額利潤,最終導致了“鴉片戰爭”的爆發,隨後中國大門被叩開,“閉關鎖國”成為歷史。
-
18 # 北洋海軍炮手
所謂的“清代閉關鎖國”,是一則徹頭徹尾的謠言。有時候感覺真是三人成虎,謠言說的多了,就會被當成真的。
首先,所謂清朝閉關全國一說,是列強的汙衊,而且,所謂一口通商不過是因為廣州地理位置便於洋船貿易,而且廈門、寧波、上海三個口岸,本質上說是對東洋的。而清政府出於防範洋人刺探情報的目的,最後才強制洋人到廣州一口通商。而且廣州粵海關的海外貿易額,本身就是在一直增長。至於馬嘎爾尼,抱歉,英國的條件即便是今天的中國政府也不會接受。只不過現代人看不懂這一點,卻一個勁的指責清朝,這種行為殊為可笑。所以,清政府限制洋人在廣州通商,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基於“國土安全”,畢竟英華人也不是沒幹過出格的事。更何況廣州商船數量就可以使得這個謠言不攻自破。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清代從事海外貿易的商船資料。從統計資料可以看出,清代不僅民間海船超出規定而官府不與追究的,其數量也非常巨大。綜合種種資料,都可以推翻所謂清朝閉關鎖國的謠言,更推翻了少數民族導致中國落後的謬論。
更何況,清代海外貿易規模和華人出海便捷程度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而且中國商人出海貿易,給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貿易利潤。
所以,所謂清朝“閉關鎖國”這一謠言,也該結束了。
-
19 # 貓眼觀史
其實在明朝後期就有些閉關鎖國了,尤其是在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他去了很多國家,那時候他發現的是很多國家都比自己國家落後,把這些所見所聞都告知華人,尤其是上層,也就間接導致了領導層對國外的認知,這種錯誤的觀點直接影響了後面幾百年,他們都忘記了別人也在不斷的發展。
不過這種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很難,牽扯的範圍太廣了,有經濟方面的、政治方面的、軍師方面的、還有人為的、華人意識上的、尤其是海上走私對國內經濟的衝擊。最後一道聖旨宣佈,“一口通商”就標誌著清朝徹底開始閉關鎖國政策了。
就用自己高中所學的知識,一句話,歸根結底,清朝施行閉關鎖國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國封建經濟占主導地位,他們認為自給自足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和其他國外人進行通商貿易。這其中延伸的內容有以下幾點:
為了保護傳統文化,事實上是統治者對百姓的愚民政策。
保護國家免受外來力量的影響,清朝封建統治時期經濟上自給自足,不依靠同時也很抵制外來商品。
國防安全的出發,防止中外反清勢力的聯合和西方殖民主義勢力的滲透。
以免有間諜盜取本國資料。
清朝政府對自己經濟和政治實力的過分盲目自大。
-
20 # 平沙趣說歷史
清初
清朝剛剛入關之時,忙著對付大順等農民起義政權和南明政權,對海防管不上。制度建設也沒空,政策上是直接借用明初的海禁,使用《大明律》的相關規定。不過當時打仗,清朝也沒空嚴格執行,明面上閉關,其實還是有不少商貿往來的。
到南明政權被消滅後,貿易最為頻繁的東南沿海分屬與耿精忠和尚可喜兩藩,三藩跟清廷的關係一向是名比實多,這兩藩為了經濟撈錢整頓軍備,一直維持著海外貿易。
康熙年間平定三藩後,清廷將矛頭對準臺灣鄭氏。為了杜絕臺灣對海岸的補給劫掠,清廷實行“遷界令”,將東南沿海居民全部內遷,沿海人都沒了,貿易自然銳減。
鄭氏覆滅以後,海防無事,而明朝時期肆虐為患的倭寇也因為日本的閉關鎖國而銷聲匿跡。因此康熙帝下令放開海禁,允許自由貿易,於是自明朝中後期,清初又迎來一波出海高峰。
清中期然而清朝的貿易政策並沒有持續多久,到乾隆初年,經過多年統治,清朝的自然經濟體系早已恢復穩定,呈現出一副“盛世”之景,至少在最高統治者眼中,此時是國泰民安之時。
一向自大的天朝上國自然而然覺得無需同外國進行大規模經濟交流,偶爾賣他們一點東西就好了。
在這種心態影響下,清朝沿海的反抗鬥爭又頻頻發生(盛世之主顯然不會去考慮農民為什麼造反),清朝統治者擔心這些起義勢力或者暗中的起義勢力與外華人勾結反對清朝,於是清朝的對外貿易政策開始縮緊,並且越縮越緊。
1717年,清庭下令禁止中國商船到南洋地區進行貿易,隨後禁止傳教,極力減少中外之間的往來。當然傳教也反映出基督教的一貫尿性,因為1704年羅馬教皇格勒門十一竟然下令禁止中國教徒尊孔祭祖,完全是在干涉清朝內政。
1727年,清廷明確規定外國商船隻能到廣東的虎門和福建的廈門兩處。
1757年正式實行閉關政策,乾隆帝下令除廣州一地外,廈門等港口的對外貿易全部停止。
1759年,兩廣總督李侍堯頒佈了《防範外夷條規》,建立起對外貿易的限制性規範,設立“公行”管理機構。
外華人來廣州做買賣必須經由公行,且只能在規定的時間(每年五月至十月)來廣州,期滿必須離去。在廣州期間他們只能住在由公行所設的夷館內,只能僱用翻譯和買辦辦事,不能出門,也不能向內地傳遞信件。同時,華人也被嚴厲禁止與外華人交流,所有人都不準向外商借貸資本。
由此可見,清廷對外國防範極嚴,這對防範西方殖民起到了一定作用,但作用有限,而且對自己的傷害顯而易見。
清廷對外貿不重視,對遷居南洋的華胞也視若螻蟻,當東南亞華人遭受荷蘭等殖民者大肆屠殺時,清朝不管不顧,當荷蘭殖民者將此事向清朝通報時,福建總督策楞的評價是這些華人“自棄王化,按之國法,皆幹嚴譴。今被其戕殺多人,事屬可傷,實則孽由自作!”
乾隆皇帝閱後,深以為然,沒有追究荷蘭殖民者半點責任,於是殖民者在東南亞的屠殺更加瘋狂。
乾隆時期以後,嘉慶和道光二帝都將閉關鎖國奉為國策,上述規定被反覆強調、不斷加強,最終結成苦果。
清晚期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戰敗,緊閉的大門被英國大炮轟開,但道光帝渾然不覺,沒有作出半點補救措施,在他之後的咸豐帝倒是補救了一下,沒成功,沉湎於美色死了,留下個強壯的慈禧,可惜她對外也不怎麼強。
然而清朝錯就錯在沒有看清楚局勢,在最不該閉關的時候實行了最嚴厲的閉關,而且一閉就是很多年,使得中國全面落伍。
當清朝閉關的時候,西歐國家正在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
清朝卻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式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到1840年,清朝人均糧食產量僅有兩百公斤左右,美國已接近一千公斤,中國年產鐵約兩萬噸,不及英國四十分之一。
回覆列表
清朝的鎖國政策是指清王朝從 18世紀上半葉開始實行的嚴加限制官方和民間進行對外交往的一種政策,究其原因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 經濟原因 中國在長期的封建社會中, 透過手工業和小 農業相結合, 形成了自給自足的經濟體系。這種自給自足的封建自然經濟具有很強的穩定性, 並長期占主導地位, 另外中國經濟發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乾隆曾說: 天朝物產豐盈, 無所不有, 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嘉慶十三年 ( 1808)頒佈上諭: 外夷來至內地貿易, 輸納稅課, 原其恪守藩服, 用示懷柔, 並非利其財貨。這都說明, 清朝進行對外貿易的動力幾乎不存在。此外, 清王朝建立後, 繼承了中國曆代以來的重農抑商的政策, 財政稅收也主要是農業稅和鹽課, 商稅較少, 外貿收入更是極 少, 這也使得清廷更加輕視對外貿易。可見, 經濟上的自給自足和 重農抑商 是清朝鎖國政策的經濟根源。
2 . 中國曆來的保守思想 中國的小農經濟讓民眾形成了一種保守的思想觀念。道德經中說,使民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 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 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這就是典型 的自耕自織、 自給自足、 不與外界往來的思想。這種保守思想反映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影響歷代統治者, 反映在對外關係 上, 即透過消極防禦保護國家的發展。明清時期, 中國封建社會進入最強盛時期, 統治者的妄自尊大和保守思想更加突出。這明顯反映在清朝對世 界的認識上。清政府制定實施了消極保守的閉關鎖國政策。
3 . 儒家思想本身的一些消極因素對清朝採取 鎖國政策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儒家思想的一些倫理觀念涉及家庭和國家的關係, 為封建統治者 進行封建統治提供了倫理基礎。君主成為最高統治者的家國同構、 皇權至 上的政治結構, 這種 家國同構 、 皇權至上 等 觀念和政治結構, 使清統治者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 以天朝上國 自居, 把國與國的關係等同 於家長制等級觀念下的宗藩關係, 認為天下之人 都應膜拜他、 尊崇他。如 1792年英國派遣使臣馬戛爾尼來中國商談通商貿易, 清朝堅持英國使臣 覲見皇帝時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 造成禮儀之爭, 嚴重影響了中國的對外交往。 另外,儒家重義輕利思想也對清朝鎖國政策的 產生有影響。儒家文化傳統的價值觀是 重義輕 利 , 他們把 義與 利相對立, 從根本上否定了 做生意 , 認為做生意還不如恩賜, 因為做生意是為了逐 利。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 統治者在對外貿易上 採取厚往薄來的賞賜政策, 甚至實行閉關鎖國政 策, 限制或禁止對外貿易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