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布衣微胖

    善後方案都想好了,慈溪這老孃們有不測,推李鴻章為總統收拾大局。

    有見識有實力的地方督撫準備拋棄大清那條破船了。

    1900年6月,英美帝國主義與清南方各省督撫達成“東南互保”協議。義和團運動興起後,英國深恐波及屬其勢力範圍的長江流域,便策動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與列強合作,經買辦官僚盛宣懷從中牽線策劃,由上海道餘聯沅出面,與各國駐滬領事商定《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清室向十一國宣戰後,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和閩浙總督許應騤、四川總督奎俊、鐵路大臣盛宣懷、山東巡撫袁世凱,即和各參戰國達成協議,稱東南互保。

  • 2 # 老馬識途47112543

    清制在北京附近只有八旗兵,除了九門提督下屬的就是西山銳健營和豐臺大營。綠營部隊不能進北京的,在直棣總督衙門所在地,就是天津,已經被八國聯軍解決了。剩下唯一能趕過來的部隊就是在蒙古騎兵。

    另,沒有命令誰敢出兵呢?誰能說清楚你是幹嘛來了。

    兵都是官員私人軍隊,沒好處是不可能出兵的

    距離遠的就是想去都來不及,兩條腿走路,能有多快

  • 3 # 歷史知事

    啥叫勤王?終滿清一朝,根本不存在勤王這回事。

    舉幾個例子,曹操把漢獻帝從匪窩中救出來,隋煬帝被突厥圍困號召地方軍勤王,明朝北京被圍困號召地方軍來京勤王。

    很明顯,滿清統治者沒有給地方大佬這個機會。英法聯軍打來,咸豐趕快逃到承德避暑去。八國聯軍打來,慈禧帶著光緒逃到陝西去。其他時候,要麼很快被撲滅,如小刀會,要麼很快就投降,如甲午戰爭,要麼敵人無意或無力摧毀滿清統治者如捻軍太平軍白蓮教。

    八國聯軍讓國內哪些人發跡了。一個岑春煊,一個袁世凱。這兩個有點勤王保駕的意思。岑春煊帶兵護駕,天天晚上守著慈禧帳篷,後來官越做越大。袁世凱接濟大量逃亡王公貴族八旗子弟,後來黨羽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

    庚子國變時的三大總督奉行東南互保,事實上,慈禧宣戰時就沒指望他們,慈禧還以為義和團能刀槍不入以一當百呢!後來雖然戰鬥力不怎麼樣,確實也起到了肉盾的效果。這些質量不咋樣的炮灰,雖有護駕之功,卻是清廷最先出賣的物件。

  • 4 # 汾淮居士

    答《方波明八國聯軍進京為什麼沒有勤王軍?》:清末有兩次八國聯軍進京。第一次是在咸豐皇帝末期,由於他貪生怕死,早早的逃到了熱河的“避暑山莊”。僅下旨恭親王留守京師,與八國聯軍談判並授於全權。根本就沒下過勤王昭書。但是歷代皇帝連續投資建立的圓明園卻遭殃焚滅。第二次是在光緒皇帝(名義上的皇帝,實權在慈禧太后手中)期間。慈禧太后和她的丈夫同樣貪生怕死,化妝成老百姓一路南逃,經太原借錢而逃到西安。她確實下過勤王聖旨,但為時已晚。南方的總督,巡撫,重臣早已商妥:聯手自保,以免殃及地方。所以慈禧太后儘管下了勤王昭書,聖旨,但勤王軍就是不來救駕。直到以李鴻章為首的地方重臣,與八國聯軍談判工作結速後,請慈禧太后和皇上返京後重坐江山。汾夕河畔。

  • 5 # 滿樓書坊

    庚子年其實是有勤王軍的,而且還不止一支。

    1900年6月20日,也就是所謂的“宣戰詔書”( 其實不是什麼宣戰詔書,而是對內動員令)釋出前一天,清廷釋出了另一道上諭給各省督撫,其中稱:

    “近日京城內外,拳民仇教,與洋人為敵,教堂教民連日焚殺,蔓延太甚,剿撫兩難。洋兵麇聚津沽,中外釁端已成,將成如何收拾,殊難逆料”。

    清廷要求:各省“通盤籌畫於選將、練兵、籌餉三大端,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濟京師,不使朝廷坐困”;“各督撫互相勸勉,聯絡一氣,共挽危局。時勢緊迫,企盼之至!”

    這道上諭,是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傳送給各省督撫,可見情勢之緊迫。

    事後,各省都有派出勤王的行動或計劃,在八國聯軍進軍北京時,成行的有以下幾支:

    長江水師提督李秉衡由江蘇率軍北上勤王,並於7月25日到達北京。這是最早到達京城的勤王師,並且親歷抵抗八國聯軍之役。役後,李秉衡(下圖)因戰敗而自殺身亡。

    此外,還有山東、河南等地派出的萬本華、夏辛酉、陳澤霖、張春發四支勤王師,並且都曾親歷庚子之役。役後,這四支部隊基本被打滅或打散。

    此外,江蘇巡撫鹿傳霖曾親自率兵六千趕來勤王護駕,不過還未等到達京城,慈禧太后已攜光緒皇帝西逃。因此,這支部隊也轉而向西,成為慈禧太后一行的衛後部隊。

    另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末十年一度風光無限的岑春煊,他也是在庚子年因為勤王而受到慈禧太后重用的。

    岑春煊是原雲貴總督岑毓英之子,當時任甘肅布政使,其在庚子年時率一支騎兵前往京城勤王,但未及京城,慈禧太后已經西逃。

    巧合的是,正好遇到岑春煊的騎兵隊,因此這支部隊轉而成為西行的先頭隊伍,並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極大重視。

    由此,岑春煊也得到慈禧太后的極大信任與恩寵,庚子年後更是加官進爵,成為與袁世凱齊名的封疆大臣。

    這就是所謂的危難之中見真情吧!

  • 6 # 孤狼嘯月31600808

    1900年6月慈禧荒唐地向美俄日法英等11個國家宣戰,併發布上諭,讓華北地區,主要是天津和山東的義和團進入北京和洋人作戰,10萬義和團在荒唐的命令下開始了荒唐的作戰,數萬義和團團民和清軍攻打西庫什教堂,打了一個多月打不下來,防守的洋人不足百人,為啥呢?因為慈禧一邊打教堂,一邊往裡面送給養,這估計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了吧。

    作戰咱就不講太多了,大家有一個印象,就是不管是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還是八國聯軍進入北京,皇帝都是拔腿就走,那麼諾大個中國就沒有軍隊前來勤王嗎?

    其實是有的,慈禧在逃跑途中釋出上諭: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濟京師,不使朝廷坐困;看到沒,慈禧著急了。這道上諭以600里加急送往全國各地,各省都派出了勤王軍隊。長江水師提督李秉衡從江蘇率兵北上勤王,這是第一支到達北京的勤王軍,時間是7月25日,清軍隨即投入和聯軍作戰,李秉衡戰敗自殺。

    山東、河南派出萬本華、夏辛酉、張春發、陳澤林共4支勤王軍隊,在和聯軍作戰中全部被消滅。江蘇巡撫鹿傳霖親自率領6000軍隊勤王,不過剛趕到京城,慈禧就跑了,無奈,這支軍隊只好追隨慈禧西去,成為慈禧的護衛部隊。

    山西大學的創辦者岑春煊也是勤王軍之一,是時,岑春煊率領騎兵部隊勤王,當時是從甘肅出發,在路上碰到狼狽逃竄的慈禧一行,於是轉而護衛慈禧。

  • 7 # 使用者59987399067

    大清後期漢強清弱(枝強幹弱),八旗軍和綠營早以腐朽;地方勢力過大,實際掌握了大清的絕大部分主力兵權和兵力,形成大小軍閥勢力,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力基本不在,基本上也就只能讓他們相互平衡,不敢當出頭鳥,明著反清而已!想要調動他們那基本上不可能,也不會聽,除非給大利益。八國聯軍進京時,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左宗棠這些真正大清的實際掌兵者,他們正搞東南互保呢!什麼意思類,就是你們打你的,我們只看看不干涉!他們更樂意看到清廷最後的這點京城部隊清廷中央直屬部隊徹底給搞沒或消耗(同時也可看看清廷中央還有沒有實力,畢竟大清八旗很久沒大戰了,沒有直觀瞭解,這一打不就暴露啦),清廷勝也他們沒什麼損失、敗了可以最大程度的削弱大清中央,打擊清廷中央的威信,那他們更便於控制和左右朝廷!也不是沒有勤王軍隊,還是有的,只是些投機的小勢力雜牌軍,人不多勢力小,都是來投機的心裡來拼命,要大清贏了,可能他們有壯大的機會,很可惜碰到外國部隊是硬骨頭,都給滅了。這也是大清對外戰爭屢戰屢敗的原因,不然以那時的火器先進成熟度,十萬人,想輕易打敗大清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 8 # 煙雨江南9119

    個人覺得最關鍵的一點是滿清長久的愚民政策,舉國上下一片麻木,八國聯軍不是在和一個國家打,只是在和一個腐朽沒落的封建朝廷開戰。加上全國各地八旗子弟安逸腐化,基本喪失戰鬥能力了(個別地方的八旗兵有戰鬥力,也有全員戰亡的表現,但是僅僅是個別現象)。所以,隨著僧格林沁所率蒙古精騎的潰敗,滿清的軍事實力已經潰散的差不多了,負責掩護慈禧撤退的甘軍也算精銳,但是當時也是失去力攬狂瀾的決心和意志了。

  • 9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八國聯軍進京的時候還是有清軍勤王作戰的差不多8萬人,如聶士成部死戰不退;馬玉昆、呂本元等部防守北倉被八國聯軍用毒氣擊退;劉光才部阻擊德國3萬大軍等等。只不過組織不力,戰術落後,再加上慈禧太后沒有死戰的決心先帶著光緒皇帝跑了,清軍的抵抗徹底瓦解。

    但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清朝地方督撫大員實際上很多人都沒盡力,甚至於私下和八國聯軍談判,簽署協議自保,這可以說是清軍作戰不力的重要原因。

    在慈禧太后對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大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西班牙帝國、荷蘭殖民帝國、比利時王國十一國同時宣戰之前,以張之洞、李鴻章等人為首的地方大員知道清朝必輸無疑,決定和洋人談判自保;同時英國也怕義和團擴張到長江流域威脅到自己的利益也想和地方督撫談判,雙方一拍即合,簽訂《東南保護約款》和《保護上海城廂內外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列強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省督撫保護。

    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和廣東巡撫德壽都簽署了協議。陝西巡撫端方、四川總督奎俊、直隸總督榮祿雖沒簽約但也是支援的。像慈禧的寵臣榮祿直接告訴李鴻章,對北京的諭旨不必繼續予以重視。

    從簽署東南互保的人中咱們可以看到這些人都是常年和列強打交道的能臣幹吏,非常明白慈禧向十一國同時宣戰的行為就是作死,所以不論是劉坤一、李鴻章這樣的漢臣,還是德壽、端方、榮祿這樣的滿人權貴,都聯起手來或明或暗的抵制慈禧的命令。

    東南互保對於搖搖欲墜的清廷來說是最沉重的一擊,地方督撫公然聚眾反抗朝廷,使得清廷威信掃地,其虛弱表露無遺。

  • 10 # 老照片

    早在八國聯軍攻陷大沽炮臺之際,清王朝就下了第一道勤王諭令,“著各直省督撫迅速挑選馬步隊伍,各就地方兵力餉力,酌派得力將弁,統帶數營,星夜馳赴京師,聽候呼叫。”此後隨著軍情日益惡化,清廷連連下達勤王諭令。等到聯軍攻陷北京、兩宮西狩前後,東南、西北都有多支勤王部隊被動員,或參與了在津京阻擊聯軍的作戰,或隨扈兩宮,保障安全將其護送到了太原、西安,或者駐紮在京晉沿線重要關隘,防範聯軍西進。

    (李秉衡)

    最早入京勤王的是巡閱長江水師大臣李秉衡,以及歸他節制的四隻部隊:廣東陸路提督張春發率領的武衛先鋒左軍、江西按察使帶領的武衛先鋒右軍、登州鎮總兵夏辛酉帶領的武衛右軍先鋒隊以及山東曹州鎮總兵萬本華雖統帶的晉威軍。這支勤王部隊後來參加了河西務戰鬥,抗擊聯軍逼近北京,旋即戰敗而大潰,李秉衡也自殺謝罪。

    除此之外,還有下列部隊參加了勤王的軍事動員:蔣尚鈞的豫軍五營:蔣尚均(總兵)五營,鹿傳霖的蘇軍六營,岑春煊的陝軍三營和升允的八營,夏毓秀統領的川軍十營,兩湖勤王軍,江南勤王軍,三江閩浙五省勤王軍。

    庚子國變時期,北方陷於一片戰火,而南方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的謀劃而“東南自保”,出現了和平局面。由此很多人認為清廷中央已經對地方失去了掌控,但是諸多勤王部隊的動員與參戰,似乎也表明地方並沒有真正拋棄中央,各省督撫對於清朝還是忠心耿耿的。

  • 11 # 九州歷史

    戰爭前夕,八國擔心北京使館人員的安全,要求派兵保護。但是清朝已經日薄西山,黨爭嚴重,主權也是保不住的,430餘名軍人開進北京,擔負起保護使館的責任。

    天津大沽開戰,使館區的洋人就是事實上的敵人。慈禧發動戰爭總動員,命榮祿親自指揮武衛軍中軍進攻使館區,他們是清朝的御林軍,是精銳中的精銳。但是直到戰爭結束,前後近三個月的時間,榮祿的一萬多精銳、加上義和團力量,都沒能攻進使館。

    問題首先出在榮祿身上。在他看來,清朝不可能戰勝,他要考慮自己的後路。如果真的殺了公使們,將來洋人清算,自己豈不是在劫難逃?事實上,在北京城破前夕,榮祿先於慈禧逃出北京。

    “太后上諭”調天津總兵張懷芝率開花炮隊進京,張懷芝來到,積極在使館外安放大炮,準備立大功,可是榮祿遲遲不下達開炮命令,還命人暗示張懷芝:一旦將來洋人清算,責任是你的!但不打總是不行的,因為仇視洋人的端王集團一直盯著,一定要榮祿把洋人趕盡殺絕。張懷芝向榮祿討軍令,榮祿說:“只要大炮響了,裡邊(皇宮)就能聽見”。於是,戰爭史上的奇蹟出現了,使館周圍炮聲隆隆,炮彈全部打向了天空。這一萬多御林軍,其實成了洋人的保鏢!

    那麼慈禧的真實意圖是什麼呢?在滿族官員系統裡,榮祿出身不高,沉默寡言,他能成為慈禧第一心腹,靠的就是“揣摩”慈禧心思。慈禧也不是想把洋人全部殺光,只是想把他們作為人質,以便作為將來談判的籌碼。

    既然要抓人質,還得有兩把刷子。為了避免八國聯軍進攻天津城,7月13日榮祿對使館區發動猛烈進攻,瞬間就攻破洋人七道防線(一共九道),攻佔德國、法國使館,榮祿告訴公使們:使館很不安全,請允許清軍送你們去天津。實際上是想把洋人們騙出來,再扣為人質。第二天,八國聯軍攻進天津,為了阻止他們向北京進犯,榮祿晚上安排給使館區送去了大量的麵粉、大米、瓜果蔬菜。

    8月10日,八國聯軍進攻通州前夕,榮祿再次猛攻使館區,仍然失敗。他自始至終,沒敢使用威力巨大的開花彈,擔心把使館變為焦土,他的目的只是劫持洋人。單純從軍事角度說,兩個月的戰鬥沒能劫持洋人,說明清軍的作戰能力非常之差。

    兩個月的戰鬥,榮祿一共打出去4000多枚炮彈,射出100多萬發子彈,除了打向天空,主要打向了肅王府。肅王府位於使館區,2000多教民(信仰基督的華人)為了躲避義和團,逃進了這裡,被洋人脅迫著挖壕溝、灌沙袋、修工事、滅火、背屍體、搬運大炮,還得忍受本國軍隊的炮火。戰鬥期間,洋人一共死了66名,中國教民遠遠超過這個數字。

  • 12 # 深度工場

    在八國聯軍戰爭同時,沙俄17萬大軍入侵東北,將清軍主力5-6萬人全部消滅在東北地區。而在京津地區的清軍主力,武衛軍的聶士成等部隊,也已經在天津,北京郊區被5萬八國聯軍擊敗。

    清軍最精銳的10多萬軍隊,已經基本都被打垮。剩下能打的就是山東的袁世凱,還有武衛軍7000多人。我們知道,在慈禧軟禁光緒以後,掌握的精銳部隊,就是15萬人左右。主要是在東北的練軍和八旗洋槍部隊5-6萬人。

    另外就是,聶士成,宋慶,董福祥,袁世凱等人統領的6萬武衛軍。此外,還有一些直隸練軍,八旗洋槍部隊等等3萬人。1900年,慈禧直接掌握可以指揮的中央系清軍總數為15萬左右。

    這些部隊,全部採用西式操練,全部採用西式武器,可以說是整個清朝最精銳的部隊。庚子事變,沙俄17萬軍隊從東北入侵,八國聯軍最多也擴大到5萬人從天津進攻,最後,慈禧掌握的清軍精銳損失殆盡,就剩下了武衛右軍的袁世凱,也最後導致,袁世凱做大。

    而當時,全國其他地方,雖然也號稱有百萬大軍。但是,真正有實力,配備西方武器的清軍少之又少。這也是為什麼,1901年,清朝開始策劃建立36鎮新式陸軍的原因。

    清朝花費巨資建立的15萬洋槍東北練軍和洋槍武衛軍都被打敗了,其他省份那些指揮系統紛雜的鳥槍清軍根本不敢來勤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創業做行業垂直媒體還有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