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痴夢58
-
2 # 麥田守護者16
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但若照顧不當,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39℃以上高燒的危險。
-
3 # 沫之雨兒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寶媽們都會特別的好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經很照顧自己的寶寶,對寶寶的飲食和生活作息都特別的注重,但是就不明白寶寶為什麼還會發燒,而且很多時候還是反反覆覆的發燒?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下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寶寶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發熱最常見的原因。包括鼻炎、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發炎等上呼吸道的感染。這時,孩子除了發熱以外,一般還會伴有相應部位的其他症狀,例如頭痛、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咽痛、輕度咳嗽;同時還可以出現渾身乏力、食慾下降等,部分嬰幼兒由於突發高熱而引起驚厥。
2、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等。此時孩子除發熱外,往往伴有咳嗽、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3、細菌、病毒感染:因疾病所引發的小兒發燒現象,多半是因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醫師指出,像是感冒、扁桃腺炎、氣管炎、肺炎、中耳炎、腸胃炎、腦膜炎等疾病,多會伴隨發燒症狀。
4、癌症、腫瘤、自體免疫性疾病:癌症、腫瘤或自體免疫性疾病,也會釋放出一些細胞激素,使體溫調節中樞改變原先設定,因此也會有不明的發燒症狀出現。
-
4 #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首先是非疾病因素:嬰兒體溫容易受外在環境影響: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後、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燒。若體溫呈現不穩定狀態,則應考慮疾病的可能性;其次是疾病因素:(1)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帶給醫生檢查,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2)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部份是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提示:當患兒身體溫度高於39攝氏度時,就處於高燒階段,需採用藥物治療,須注意的是寶寶用藥必須要在醫師的專業建議下才可進行,要特別注意用藥的份量,另外還需及時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
5 # 封羽58521707
寶寶愛發燒,說明體質差,抵抗力弱,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就我個人看法借鑑給大家僅做個參考:1小時候捂的大,就是總是怕孩子著涼衣服多加被子多加。孩子捂大了容易生內火,孩童沒有宣洩的渠道所以火堵的哪哪就有炎症,最終導致發燒。
2,對於流感多發季少去公共場合,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杜絕病毒攜帶。
3,減少孩子對環境的變換,也就是說在孩子沒有一定抵抗力的時候少更換居住環境。
關鍵在小時候要給孩子打下一個健康紮實的體質。吃飯要定時定量,水按時給,溫度要保持溫暖舒適,屋內適當的通風換氣。細心觀察孩子大小便,發展異常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抵抗力強了疾病自然就遠了。
-
6 # 穿衣打扮分享
寶寶發燒的原因很多,總的來說,一般就是細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還有一些極端的例子,比如白血病,但是這些太少見,以低燒為主。
寶寶發燒,到了醫院醫生首先就會讓驗血,目的就是區分發燒的原因。寶寶的血常規報告資訊量很大,而對於發燒的原因,基本就是看看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比例。
如果白細胞高,那麼就很可能存在細菌感染,也就是我們說的炎症。但是具體是什麼位置的炎症,就需要根據症狀臨床診斷了。比如拉肚子可能是腸炎,咳嗽可能是肺炎,嗜睡昏迷可能是腦炎等等。。。一般炎症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治療,效果很好。但是一定要按時按療程服用。
如果淋巴細胞比例高,那麼就基本上可以認定為病毒感染,引發了身體的免疫功能作用,負責免疫的巡邏兵淋巴細胞大量複製來抵禦病毒。對於大多數病毒感染是有自限性的。也就是免疫系統透過一定時間都可以戰勝病毒。這個時間一般是一週。病毒感染吃抗生素是沒有用的,所以不要盲目服藥。寶寶會感染的病毒也有非常多的種類,比如皰疹病毒,諾如病毒等等。
無論是各種原因,發燒只是病症的表象,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不要糾結於發燒,而是應該搞清楚發燒的原因才對!
~~~~~~~~~~~~~~~~~
-
7 # 菸沝偕荖
寶寶比較小,抵抗力很弱。任何外在因素或者細菌感染都有可能引起發熱發燒。比如在夏天,孩子在外面出了汗,大意的大人們就一下子開啟空調,溫度驟降,就很容易引起寶寶不適。而冬天,寶寶穿的衣服厚,或者蹦蹦跳跳的出了汗,大人們會直接把外套脫掉,也會引起寶寶不適應,既而會有可能發燒。 再一個疾病因素小於3個月的嬰兒發燒以細菌感染最常見(如B型鏈球菌);其它如呼吸道、泌尿道、腸胃道受感染或中耳炎也會引起發燒。最嚴重的感染疾病是敗血症。所以新生兒發燒時一定要讓給醫生檢查,以便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大於3個月的嬰幼兒發燒最常見的是感冒、中耳炎、泌尿道感染。中耳炎通常是因感冒的細菌或病毒由耳咽管向上感染到中耳,除了嚴重的中耳炎可以看到膿流到耳朵之外,大多無法從外表看到異常現象。
-
8 # 華飛商旅
嬰兒有時候會生病,發燒,家長會非常擔心。但看每家醫院的小兒科,每天都爆滿,而嬰兒有些發燒很嚴重,也有些很正常,那麼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就為你解答一下:1.穿衣太少現在夏天到了,很多孩子一出汗就幫他脫掉衣服,其實這樣更容易生病,因為當孩子身體在發熱時,毛孔都會張開,一旦幫他脫掉衣服,那麼毛孔就會把涼風吸收進去,從而造成了孩子生病發燒。2.疾病引起的發燒孩子一旦開始出現感冒、喉嚨發炎、咳嗽等疾病,那麼發燒往往就會伴隨發生,這時候最好去醫院看病了,對孩子病的痊癒會更好一點。3.注射預防針的併發症有些嬰兒注射了預防針後,會出現發高燒的併發症,這是正常現象喲,家長不要緊張,只要降降溫。4.空氣不流通現在夏天非常炎熱,室內有時一整天都開著空調,門窗都關著,不通風,所以有些病菌很難消散,對於成年人來說沒太大關係,但是對於抵抗力弱的嬰兒來說,病菌就會襲擊了他,從而引起感冒發燒喲。溫馨提示:如果寶寶發燒,最好是及時去醫院吧,不要自己在家亂用藥,造成不良後果。而去到醫院要相信醫生,畢竟他們是專業的,而醫生往往會先找出病因和治癒的方法,所以會讓發燒情況持續出現,找尋真正的病因。所以愛子心切的父母不要一味地想讓自己的孩子退燒啦,要相信醫生的治病方法啦!上面就是我列舉的寶寶發燒的原因喲,希望有幫到你。關注【愛物志】,給你更多關於孩子的建議喲!
-
9 # 米兒媽
寶寶發燒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
生理性發熱生理性發熱,中醫稱之為“變蒸”,是古代醫家解釋嬰兒發育規律的一種學說。“變”,是變化,變其情志,發其聰明。“蒸”,蒸騰,蒸其血脈,長其百骸。小孩兒出生之後,身體的五臟六腑,各個器官,組織肌肉,神經骨骼都在不斷的發育成長。這個成長週期古人就把它稱之為變蒸。一般認為,小兒出生之後,32日一變,64日一蒸。也就是說小孩兒每隔一個月左右,身體體溫就會升高一次,體溫最高不會超過38°c,而且這種發熱,他的耳後和尾骨是涼的,體質較好的孩子,體溫波動不會太明顯,一般在37.5左右,不容易被家長察覺。
小兒每變蒸一次,身體的免疫機能,各個臟腑組織器官,小兒的情志,大腦的發育就會趨於完善一次,就會從新得到發育一次。故變蒸是小兒從弱到強,從稚嫩到成熟的一個發育過程。變蒸一般在兩歲之前結束。
病理性發熱一般感冒,炎症,病毒,組織感染都會引起發熱。這是大家所熟知的。還有兩種發熱,可能很多家長很少聽到,那就是積食燒,驚嚇燒,此兩種發熱小兒推拿療效較為理想。
【積食發燒】
小兒脾胃較成人虛弱,而小兒對美食的自控力又很差,見到喜歡吃的食物往往停不下來。導致食滯中焦,積食日久,鬱而化熱。
穴位:清胃經,清大腸經,揉板門各200次,清天河水,退六腑各100-200次。摩腹,捏脊1分鐘。
【驚嚇發燒】
小孩子心神怯弱, 容易受到外界聲音,異物刺激,導致驚嚇。當寶寶受到驚嚇時,家長一定要第一時間處理,安慰,安撫 ,如果處理不及時就會出現夜裡尖叫、身體發抖 ,甚至發燒的症狀。
驚嚇後的推拿手法:
掐印堂7次,掐人中七下次,掐五指節(每個關節七下)。
小兒驚嚇後,導致發燒的推拿手法:
掐印堂,掐人中,掐五指節各7下。搗小天心 5分鐘 , 揉陽池 1分鐘 ,二扇門 3分鐘 ,補腎水 7分鐘 ,清天河水2分鐘 ,清胃5分鐘 ,清肺5分鐘,退六腑5分鐘,揉二馬3分鐘。
這裡要注意:掐五指節時,動作要輕柔,不能讓孩子有疼痛感。 另外,家長在做手法時內心要平靜,沉穩 ,透過動作和氣場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
-
10 # 育兒讓我們幸福
寶寶容易發燒,可能是因為有以下那10多種原因:
①長牙齒了有時也會引起發燒。
②因受了驚嚇引起的也會發燒。
④有時氣管炎合併肺炎引起的,也會發燒。
⑤有時肺炎引起的,也會發燒。
⑥,感染了支原體引起的咽喉發炎,氣管炎或者是肺炎,都會有低燒的症狀。
⑦感冒和整個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發燒。
⑨還有種情況是腎結石和秘尿系統受到感染而引的發燒。
⑩傳染了登革熱也會發燒。
還有一些可能是寶寶被什麼蟲子咬了也會引起發燒。
另外還有一種是寶寶身體的肌膚和骨骼受到傷害感染引起的發燒。
發燒原因很多,我們最好去醫院檢查清楚了才能對症下藥治療!最好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增強寶寶的體質!
各位有覺得好敬請關注和收藏!
-
11 # 眾康源傳統養生
寶寶容易發燒大部分是積食引起,有些是寶寶“變蒸”,可以百度一下“變蒸”。
變蒸:臨床多見發熱,可微熱,可大熱,心煩、夜啼、汗出、煩渴、嘔吐、脈數而亂、口角起皰等症狀。
張景嶽認為:每經一變一蒸,情態即異。輕則發熱微汗,重則壯熱,脈亂而數或汗或吐或煩或啼煩渴。輕者五天可痊癒,重則七天可痊癒。其表現與傷寒相似。其治法,輕者,微表之;實熱者,微利之。
《證治準繩》認為:變蒸則耳冷、尻冷,上唇發泡,狀如泡珠。若身熱,耳熱,尻亦熱,乃為他病,可作別治。
薛立齋認為:輕則體熱,虛驚怕冷,微汗,唇生白泡,三日可愈。重則寒熱脈亂,腹痛,啼叫,不能乳食,食則即吐,五日可愈。
如果嬰兒不熱、不驚,略無症狀而暗變者,是胎氣壯實之故,萬全、龔信和玉鑾等醫家均持此論。
現代醫者有論其如同感冒者,亦有論其為輕度佝僂病者。
-
12 # 享育
主要是免疫力低引起的,原因有慢性扁桃體炎或者是消化不好,吃的太多積食造成的。當然還有別的原因的。
寶寶如患有慢性扁桃體炎,要讓寶寶多喝水,吃易消化的清淡的食物為主,多吃點兒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的或者是煎的食品,還有一些小零食雖然好吃,但是易引起慢性感染,稍微的一不注意寶寶就會發燒。
還有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多開窗通風,室內溫度不要變化太大,保持在20°左右最好,出門戴個口罩,少去空氣不流通或者是人多的地方。
寶寶如果是因積食引起的發燒,要注意不要讓寶寶暴飲暴食,如果見到好吃的一定要讓他少食多餐,生活要有規律,多喝奶,吃雞蛋、瘦肉來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少熬夜,多運動,勤曬太陽,勤洗手,還可以給寶寶熱水泡泡腳,按摩按摩肚子和後背,也能讓寶寶少得病的。
-
13 # 使用者5956359137562
將寶寶置於室溫約為26℃的環境中,使體溫緩慢下降。為使其面板與外界空氣接觸,以利降溫,需少穿衣服。退燒以後,要多給寶寶喝水,營養補充也要跟的上,你可以給他喝you博蓋諾安。
回覆列表
寶寶反覆發燒,與嬰兒免疫力低下有關,建議用藥的同時要加強護理,這樣可以減少反覆發燒的現象。 哪些原因會引起發燒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 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發燒。其他因素: 如預防針注射引起的不良反應也會引起發燒的。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