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屹37991297
-
2 # 大R小T育兒拾光
在我的觀念裡孩子應該是禮貌、謙讓的人。兩歲左右開始,因為語言發育還沒有成熟,所以很多時候肢體語言會來的快些。所以就會出現還沒說話就直接先動手推、拉、打的現象。當看到我的孩子被打時又不還手,那委屈的樣子,真恨不得自己打回去。但細細想,不能以成人的思維去要求孩子。
我不贊成明目張膽地慫恿孩子去打別的孩子;也不贊成媽媽責罵自己的孩子,一定不要在孩子被人打時,表露出你對他的行為"恨鐵不成鋼",這隻會使他更自卑、更膽怯。需要沉著、冷靜,給孩子同情、理解、支援,慢慢培養他的自信心。
因為怕孩子總是被打後變得懦弱膽小。所以私底下還是會教他:別人打你時,你可以抓住對方的手,兩個人會不斷的練習抓手。別人打你,你可以還回去,然後練習打鬧。因為我家大R就是,自己會看情況還不還手。人還是慢慢開始有自我保護意識的。
-
3 # 弈鹿圍棋
孩子之間的打架是經常發生的事,很多人在童年時期都經歷過,但教孩子被打時還手卻是一個有點為難的事。
我們從小教育孩子謙遜有禮,但是,我們也要教育孩子適時反擊。當自己被侵犯時,要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對方是比自己弱小或差不多的孩子,可不能被他欺負;如果看起來打不過,就及時迴避,採取其它方式(告訴家長、老師)等進行處理。總結起來就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
但在教育時要注意不要助長了孩子好鬥的天性,成為恃強凌弱的孩子王。可以讓孩子學點武術、跆拳道什麼的,告訴孩子不要主動去欺負別人,但也不要被人欺負。等孩子長大後,他也會明白在現實社會里要生存就不能軟弱。
-
4 # TT為你建起一座橋
怎麼教孩子被打時要還手
一般遇到孩子被打其實是很難辦的一件事,有時候接下來的舉動會跟當時情緒、對方家長的態度有關。
我家孩子小一點的時候,跟小朋友玩經常被打,一般這個時候如果沒有危險,我是不去主動干涉的,如果有危險或者孩子尋求幫助,就給他一些安慰,不會有過激行為。但是有時候孩子被打、對方家長毫無表示或者表示欠妥當的時候,難免會有點上火。有一次孩子被打,對方家長還在不停地說小孩子打架很正常,當時就覺得這家長太不懂事,雖然沒有吵架,但是也弄得不痛快,以後也不太願意讓孩子和她家孩子一起玩。
現在孩子大了一點,別人打他知道還手,但是有時候會主動推別的小朋友。一般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干涉了,畢竟是你家孩子先動的手。我一般會先制止他,看對方孩子有沒有受傷,跟對方道歉。然後一般會對自己孩子採取隔離措施。讓孩子先從衝突中出來,分析一下他推人的原因,然後尋找有沒有不推人就能解決的辦法,平常在玩耍的過程中儘量注意他不要主動跟小朋友起衝突,雖然他現在還小,但是我覺得他是能夠聽懂我在說什麼的。
孩子在玩耍過程中出現衝突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孩子大了,還是經常去打人之類的,就需要注意了,有可能是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家長就要做好教育工作了,畢竟“養不教 父之過”。
-
5 # 讀經寶寶胎嬰幼教育
生活中很多小寶寶在一起,經常會出現打鬧的情況。有的時候自己的孩子被打了,哇哇的哭著,滿肚子的委屈。
這個時候媽媽該怎麼辦?
1、有些媽媽說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一定讓孩子打回去。
其實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做法。
如果你要這樣做,首先要先搞清楚幾個問題:
1)你的孩子是不是每次都可以打回去?
2)每次都可以打贏嗎?
3)你想他這輩子只能打別人,不會再被別人打嗎?
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恰當的。
任何一個孩子如果他的身體上有被打的感受,他內在的心理是不安的。那麼這樣的一種感受和情緒,如果沒有得到恰當的疏導,就會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礙。
2、有的媽媽說:他也不是故意的,你要大度點...
當孩子被打之後,媽媽以啟發他關心別人的方式來面對這個問題。
此時孩子還在被打的恐懼難過中,他的心怎麼能夠那麼快的去感受到別人的需要,當下他最需要的是媽媽對他的感受。
所以正確的做法是:
1、首先媽媽要敞開懷抱,要讓孩子感受到他被打這件事情媽媽是看到了,同時也感受到了他被打時心裡的不舒服和身體上的疼痛感。
媽媽在這裡,媽媽在你旁邊可以接受你的情緒,可以關懷你。
2、當確認孩子已經充分地向你表達了他的感受,或是哭,或是陳述,或是趴在你懷裡。總之他的心已經慢慢地從剛剛的情緒中平復下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媽媽就要做些什麼呢?
你要教會你的孩子面對小朋友打來打去,要知道保護自己,同時也要知道大聲的說“不”。
通常兩歲以內的孩子並不會故意的去打別人,只是他們語言發展滯後,行為動作超前,相互之間交往的方式,常常會動手。所以有的時候或許是為了打招呼,或許是為了搶玩具,總是會相互之間有打與被打的事情發生。
3、這個時候做父母的,不要急著去參與,孩子之間誰對誰錯。最重要的,孩子被打,先接受他的情緒,同時再教會他怎麼樣面對。教會他大聲地說“不”,教會他用兩個手推出去,教會他跟對方說“不可以”。
這些方式都是在協助孩子正面能力的成長。解決了情緒的問題,又能夠協助他有正面的成長。他的力量才能夠成長起來,不會因為這樣的事情造成心理的矮化。
這樣做一個媽媽,面對孩子被打的這樣的一種狀況發生,就算合格了。
那麼面對打人的小朋友,我們改怎麼做呢?
1、如果是兩歲以內的孩子
千萬不要當面責備。
因為通常兩歲以內的小朋友是因為不知道如何交流,才會用這樣的方式,他們沒有主觀上惡意的想要打別人,即使是搶了玩具,隨手打過去,也是不知道要怎麼樣,好好的交流,才會有這樣的行為。
所以不要大聲的呵斥,嚇到了孩子;也不要給對方的孩子貼標籤,說對方總是打人,也不要表露出對方的孩子有多麼的不好。因為這樣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的負面的影響。
2、如果是兩歲以上,三四歲四五歲的小朋友
那麼我們也需要跟家長好好的溝通交流,或蹲下身來跟孩子好好的說。
讓他知道這樣打別人,弟弟妹妹會很難受的,如果他被打,他也會很難受,媽媽也會很難過。
因為畢竟是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孩子的心總是嚮往善美的,能夠啟發到孩子的惻隱、是非和羞辱之心才是真的幫到了孩子。
如果我們對打人的小孩子惡言相向,或者是雙方父母吵來吵去,那麼既嚇到了別人的孩子,又教壞了自己的孩子,是很得不償失的。
孩子兩歲了,男孩,明年就要上幼兒園了,不會打人,被打時也很淡定,除非特別疼見血了才會哭兩聲,今天去兒童樂園玩,因為那個通道小,大人不好進,我就在通道出口等著,突然進去了個大孩子進去就打,孩子臉被抓破了,哭的嗷嗷的,很心疼,平時小區裡玩有捱打也教過還手,孩子就是不會怎麼辦呢?
回覆列表
我記得以前思想品德課有過這麼一道大題
如果別人打了你你要怎麼辦?
按照書本上的理念:不能還手,要及時告訴老師,等待老師來處理,我們班有一個答案寫的打回去,還被大家笑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