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紅愛運動

    近日,美國各大媒體都將目光集中在老年人性生活上。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很多美國老人的性生活非常活躍,其親密動作甚至會讓子孫們臉紅。這一結果大大超出了人們的預料。   美國老年沒放棄性生活   這項調查涉及3005名57歲―85歲的美國老年人,結果顯示,在57―64歲的老人中,73%與伴侶有規律的性生活(每月兩三次);在64―75歲的人群中,則為53%(每月兩三次);在75―85歲,也有超過20%的人與伴侶有性行為(每月一次左右)。這與過去普遍認為的“老年人與性絕緣”完全不同。   美國ABC電視臺播報了這項結果後,很多老年觀眾紛紛打電話,稱這是“老年人的福音”。MSNBC網站開通了線上調查,“您如何看待老年人性生活”的話題一日之間點選過萬,有70多位年過半百的老人留言。“5年前退休後,我和丈夫的性生活越來越好,我相信這種美好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下去。”家住加利福尼亞州的簡表示。   採訪中,《生命時報》記者發現,該調查結果公佈後,“性生活”突然成了美國老年女性茶話會上的“焦點”,甚至還有人誦讀相關報道。“我們能從中發現自己和丈夫存在的問題。”   女性問題多於男性   當美國老人在“古稀”之齡依然能享受性生活帶來的愉悅時,中國老人的性生活狀況又如何呢?   中國性學會委員、清華大學玉泉醫院性醫學科教授馬曉年告訴《生命時報》記者,中國目前還沒有關於這方面的大規模調查,但中國的狀況可能不如美國那麼樂觀。《當代醫學》2007年2月曾釋出的一項調查表明,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第二人民醫院接受體檢的200名退休女工中,有69.3%的50―60歲婦女停止了性生活。   “這有多方面的原因。”馬曉年表示。首先,在不少老人心中,性生活對健康有害,這無疑讓他們對性生活的興趣大打折扣。其次,夫妻情感、伴侶對性生活的態度等,對老人的性需求都有一定影響,而我國老人在這些方面平均水平都不高。最後,中國老人要幫忙撫養孫子或孫女,留給自己的時間非常有限,這減少了享受性愛的機會。   同樣,在美國的這次調查中,儘管老人擁有積極的性生活,但仍有半數人存在問題,且女性多於男性。男性最普遍的是勃起功能障礙(37%);女性則是性冷淡(43%)、陰道乾澀(39%)和無法達到高潮(34%)。“我國也是老年女性問題比男性多。”馬曉年表示,“從生理角度來講,女性受更年期影響,陰道停止分泌液體,使得陰道乾澀,但美國女性會選擇激素替代療法來解決這個難題,而我國女性對這一療法的接受程度較低,使用潤滑劑的也很少。”   50歲後是“第二次蜜月”   那麼,老人怎樣才能過好性生活呢?馬曉年認為,從觀念上,老人應明白,性生活對人體是有益的。“莎士比亞說過,愛情能使每一個器官發揮出雙倍的功效。”適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腦神經系統得到調節,增強機體適應性。因為性腺的分泌,除保證性功能外,還有助於造血、代謝和水電解質的平衡。性生活還有相互安慰的作用,能增強老年人的自信心,是健康長壽的一劑良藥。   78歲的艾德·安德魯告訴記者:“結婚51年來,我每天都對妻子說‘我愛你’,我們經常會討論如何讓性生活更上一個臺階。這就是我保持健康的最好方法。”“不少美國老人重新回到二人世界後,妻子往往能找到新的樂趣,因此她們喜歡把50歲以後的生活稱作‘第二次蜜月’。”美國國家老齡化研究所的喬治安娜·巴託斯教授說。   中國性學會理事長徐天民則強調,老人還可以利用“第二種語言”進行性生活,即充分地擁抱、接吻、愛撫,這同樣能使他們獲得性滿足與性快感。因為嘴唇、乳房的面板和黏膜都是可以引起性興奮的。“當然,如果老年人還能用生殖器過性生活,那是最好的。”▲

  • 2 # 雙子HXM

    老人們眼中的美好生活是一直變化著的。

    現階段的老人,大都經歷過那個窮苦時代,所以他們眼中的美好生活是吃飽穿暖。後來,改革開放後,經濟大發展,日子漸漸好了,美好生活成了家庭富裕,吃好穿好,存款多。

    老人們心中最牽掛的還是子女的生活。子女考上大學,工作順利有前途,成家立業,家庭幸福,生了孩子,孩子懂事,都是他們眼中的美好生活。

    有大家才有小家。老人們眼中的美好生活當然也有國家的繁榮富強,國家強大,令囂小不敢侵犯,心中充滿民族自豪感。

    國家和小家都好,這就是老人們眼中的美好生活。

  • 3 # 香豌

    老年後最美好的生活~~就是開啟人生中的黃金時代。身體可服老,心絕不服老。

    首先就是把自己照顧好,沒病沒煩惱;最好的心態是順其自然,多點開朗活潑,少點老成持重;多點豁達樂觀,少點多愁善感。

    其次要保持一顆永遠年輕的心,追趕時代潮流。把心放寬,別壓抑、奉承、巴結,都沒必要。

    打破傳統觀念,爭做新時代的“新老人”,把接下來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4 # 熊孩子也愛學習

    我外公,只想在老家,守著那塊地,到趕場(農村上街)的時候,去茶館喝茶、擺龍門陣。

    大舅想接他過去生活,叫他不要再種地養雞了,可他就是喜歡那個老瓦房、那塊地、那幾只雞。

    我爺爺,雖一直在老家,但只要我們帶他出去玩,他一定是走在最前面的。

    所以,老人眼中美好的生活各種各樣,並非都是以為的安靜,休閒,老人也可以很有激情的!

  • 5 # YY清揚婉兮

    大部分人步入老年,眼中的美好生活應該是:家人平安健康,子女成才孝順,愛人相濡以沫,朋友知心相交。自己有可以發揮餘熱的工作崗位,有可以樂呵愛好的社交活動……

    一、家人平安健康

    身心的健康是美好生活的前提。擁有健康的體魄,是每個人追求的目標,我們既要保持身體上的健康,還要注意心理上的健康。老年人平常更要注意生活規律,合理安排飲食起居,調整好作息時間,讓自己安享晚年。

    二、子女成才孝順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發展,才有今天的繁榮昌盛;一個家族,多代人的傳承才有如今的積澱和厚重。老年人不圖田有千頃、屋有萬間,在乎的是後代子孫不息的延續、言傳身教的孝道大義,更是每一箇中國人堅守的家國情懷。

    三、愛人相濡以沫

    世間最浪漫的事,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相約一起守護屬於兩個人的簡單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同享受每天的陽光、微風、雨露、黃昏。我想老年人的幸福愛情,就是相濡以沫的陪伴,平平淡淡的守護。

    四、朋友知心相交

    人只有在群體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和意義。老年人辛苦了大半輩子,更應該放鬆心情,以平和的心境善待自己和生活,用心經營好晚年生活,時常約三倆好友相聚,憶舊日年華,追往昔歲月。

    時光安好,歲月不老,願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幸福安康,安度晚年!

  • 6 # 聽雨說生活

    最適合老人生活居住的環境是怎樣的?

    我們的社會不僅是步入了老齡社會,而且已經在老齡的社會里徘徊了很久。在我看來,那些日益劇增的老年廣場舞隊伍,盡顯的並非全是老年世界的歡樂,還有老年一族的無可奈何。

    說到老年一定會提到兒女的孝,其實,兒女的孝心裡也有諸多的酸甜苦辣。

    陳叔一生有三個女兒一個兒子,他們都已成家,陳叔也有了孫子和外孫、外孫女。陳叔老倆口以前住在自己的祖傳宅院裡,很寬敞,每逢年節兒孫們都會過來,一個大家庭族在一起能熱鬧好幾天,孩子們離去後,陳叔老倆口也能在自己的庭院裡各自安好的生活。

    趕上拆遷,老倆口分了一套130平方米的還原房,如搬新家,以前的老式傢俱就用不上了,全套的生活用具都要重新添制。新居老人也去看過2次,“住不慣”是老人說出的第一心得。

    於是,兒女們商量,兒子有繼承權,還原房歸兒子所有,陳叔和老伴跟兒子一起生活。但是,問題來了……

    老人總是最牽掛那個現實中最為不濟的孩子,小女兒嫁得最遠,家庭生活也最為清苦,平時每個月總會給小女兒一些補貼。可來到兒子這裡後,兒媳開始有意見,說出嫁的女兒就是婆家的人,不應再給孃家添負擔。其它二個姐姐來看父母時開始嘮叨這事,弄得很不愉快,老陳叔也很憋屈,在兒子家生活每月也給兒子3500元作為老倆口的生活,給小女兒一點補貼又有什麼不對?自己的錢為什麼自己就不能按自己的主張支配呢?

    要說這過日子真的比樹葉還稠,雖然陳氏家族在大體上都能說的過去,但是每個人也都有著自己的小九九,有著自己的喜好和個性,這些喜好和個性如果長久得不到釋放就會感到很壓抑。

    老人習慣吃麵食,兒子晚上總要整上幾口白的,吃不到一塊也是最突出的矛盾。陳叔老倆口在兒子家生活,兒子、兒媳應該說都是孝順的,所有的不爽都是各自生活習慣和個性所表現出來不統一,這似乎是所有老人與兒女一起生活的家庭,產生不適的主要原因。

    時光一晃,老陳叔在兒子家住了快1年半了,日積月累,老陳叔的抱怨也越來越多,甚至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開始和老伴商量想去養老院或自己租房住,無奈年齡大了,身體也大不比從前,行動各方面都十分的不便,的確也到了需要有人照顧的老年階段。

    為此兒子也很為難,一方面要安撫妻子,一方面要安慰老人。兒子打心眼裡也是十分疼愛老人的,但自己也沒時間天天守在家裡,外面有很多事情也需要打拼,早出晚歸是常有的事,很多家務的溝通就落在了妻子和老人之間,難免存在溝通不暢的誤區。日子過得在老人眼裡是一點也不愉快,但又說不出是那裡十分得不好。

    老年生活應該是無憂的,老人一生辛勞,想安度晚年的要求並不過分,但能讓老人身心真正愉悅的家庭並不是很多,大多數家庭在“孝”的文章上也的確做不是很理想,表面上是不缺老人的吃穿住用,但老人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這方面往往存在不足。

    這些家庭也不能一概而論地說是兒女孝心的不足,有時也是老人的思維習慣和要求也存在不合理之處,該怎樣去統一,似乎已成為一個具有共性的社會問題。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做一個調查,你希望為老人提供一個怎樣的生活環境:

    1、人老了,最好的去處是敬老院。

    2、老人獨住,兒女經常去看望。

    3、老人與兒女同住。

    4、兒女輪流贍養。

  • 7 # 郭潤華

    因人而異。文化程度,各個層次的人一都有不同的認知。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開開心心過日子,幹些自已想做的事,每天都平平安安,身體無癢,吃好睡好,沒有煩惱事。

  • 8 # 華仔146981193

    四十五十年代老人一根脛,守著老宅不肯走,情願留家種菜養雞鴨,累死累活地幹,不願意跟著子女享清福,他們反而感到生活很美好。

    六十七十年代想得開,該辦事也完畢,空餘晨光朝外遛,不是外遊跳跳舞,日子每天過得活神仙。

    八十九十年代別去想,你家孩子在上學,翻身忘本不允許,難苦創業才是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結婚時婆家人都是喜笑顏開如釋重負,孃家人卻都一把鼻涕一把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