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孫老頭245
-
2 # 臣臣80
哪些積極按裝電梯住戶,街道社群推薦,讓社群拿一部份,剩下的積極按裝的住戶,平均拿電梯維修費,1,2,3,樓住戶,是不同意老樓安裝電梯,所以堅決不拿這塊外來的費用。如果電梯壞了不修,就仃在哪當擺設唄,這也是社群一大功勞。
-
3 # 醉太平II
裝電梯的投資是一次性的,但在使用中,後期的執行維護維修費用也相當多。
電梯是政府監管的特種裝置,它的後期費用包括,按政府規定要請專業公司的維保費,每月巡檢4次,故障時隨叫隨到,費用大概在千元左右每月。
還有技術監督局每年一次的年審。大概也是千元左右。
新電梯的配件費暫時不考慮。
7層樓房每梯兩戶,上面這些固定費用(電梯停在那裡不動,也要出的)每家大概就分攤到七八十元每月。
還有,要分攤的電費,電梯用的多電費就高,用的少電費就少。
加裝電梯的老公房,住的很多都是對價格敏感的人群。
加裝了電梯,真正的問題是在使用後的費用怎麼分攤?一談到錢的問題,估計3樓以下很少使用了。這麼多的費用分攤到4567層,顯得更高。
也許最後就是誰都不用。
-
4 # 飛鴻飄雪
關於老舊6層樓的多層樓房 加裝電梯的事情,我過去回答過,再回答一次。
主要原因是各個樓層的意見很難統一,每個人站在自己的立場,當然很難推進。
在買房的時候,我們假設以1樓為衡量線,假設1樓的房價是100萬,按照市場普遍規律。
1樓 100萬
2樓 110萬 不潮溼 白天不必拉窗簾
3樓 120萬 不必裝防盜窗 喝的是地下管道水
4樓 115萬 喝樓頂水箱水,爬樓有點累
5樓 100萬 爬樓很累
6樓 90萬 爬樓那是相當累,樓頂防水做不好,頂部容易漏水 保溫層做不好的話,天熱更熱 天冷更冷
所以一般來說,大家寧願多出個20-30萬買3樓4樓,1樓也比較好賣,買家多數是老年人,只是為了年紀大了,不爬樓梯。
舊小區最難賣的是6樓,雖然便宜,但是還沒人買。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每天爬樓梯實在太累。
現在一裝電梯,原來的價格體系全部反轉。
6樓就比較好賣了,景色好,視野開闊,又沒有爬樓梯的苦。空氣清新,沒有蚊子。有些加頂的小區還送個小閣樓,實在很爽。
1樓的居民想,你們半夜三更等電梯,嘰裡呱啦聊天,影響我睡覺,煩死了。裝的電梯我一輩子都不會坐一次,雖然我不出安裝費,維護費可是平攤在物業費裡的,本來我一個月物業費是300元,現在是500元,憑什麼我多付200元去維護一臺我永遠不會坐的電梯。
2樓的居民想,我雖然出不多安裝費,我每天才走幾步樓梯啊,就當鍛鍊身體。不裝我也無所謂,爬爬樓梯,腿還沒覺得酸,家就到了。對我家沒意義,安裝費和後期的維護費可是真金白銀拿出去的。
3樓的居民想,老子剛剛多出了30萬買了個樓層好的3樓。加裝電梯,那我的30萬不是做冤大頭了嗎,早知道,老子不如買個6樓,又便宜景色又好。還要我出安裝費和維護費,想都不用想,絕對不允許裝。
4樓的居民想,裝就裝唄,最好我不出錢。我雖然能的到點不用爬樓的好處,但是房價下降了好幾萬。反正大家都同意,我也沒意見。大家都不同意,我照樣沒意見,裝不裝無所謂。
5樓的居民想,當然要裝,我又不是頂樓,沒漏水和隔熱的毛病,裝了地鐵,我上下樓方便了,這樣整棟樓我這房子賣的最貴。哪天想賣掉了,可以多賣30萬,除掉初裝費,我還能多賺20萬。
6樓的居民想,絕對要裝的,裝好後,我就是妥妥的景觀房,不加個20萬賣,對不起全國人民啊。沒有蚊子,不必裝防盜窗,就算洗澡也不必啦窗簾。別嘰嘰歪歪還價,少一分老子都不賣。
那麼為什麼電梯房反而沒矛盾呢,因為在開盤大家買房子的時候,電梯就有的,各個樓層的價錢都是公平的,頂部樓層貴,底部樓層便宜。我的工作就是物業,所以我最清楚。我工作的樓盤,頂部樓層的房子要比1樓貴80萬。大家量力而行購買樓層,非常公平。
老舊樓房加裝電梯,和電梯房拆除電梯是一樣的,都屬於改變原有的價格體系。
如果我們物業敢拆除電梯,住30樓的居民,房子賣給鬼去啊,你們爬30樓試試。更何況當初人家可是多花了80萬購房款的啊。絕對會出人命的,高層居民,人人帶把刀,找我們物業拼命了。
我們小區1樓許多住的都是老年人,透過聊天得知,他們許多許多人,就是把原來住的高層賣掉,買了1樓。老了,爬不動樓梯了,所以賣掉置換到1樓。大家心態很平和。
另外說過奇葩的事情,1箇中年婦女找我們物業,希望把她樓層周圍的樹全部鋸掉,不要綠化。因為她住1樓,樹擋住她家採光了。
我說,阿姨,你當初應該買樓層稍微高點的,這樣採光好,蚊子也少。
她說,我當然知道,不過1樓便宜80萬了。我說,你既然要便宜,就得忍受1樓的缺點。我既然買了1元1斤的蘋果,當然是又小又青,你要又紅又大又甜的蘋果,你買10元1斤的去。不過阿姨,我們物業為你們業主服務的,如果你能拿到整個小區1500家業主的簽名,全部同意鋸樹,我保證在1天之內,把小區所有的綠化全部剷掉。她高高興興的回家準備紙,然後一家家敲門,讓居民簽字。
後續她再也沒有找過我們物業,事情進行到那一步我並不清楚。不過小區裡傳播開了一個訊息,某棟樓1樓有個女的是精神病,大家注意點,帶孩子的家長路上碰到,繞著她走。
幹了12年物業,碰到過許多奇葩的事情,有機會和大家分享,呵呵。
-
5 # 冷泉26
對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問題,我在很多文章裡都提過一些建議。特別是關於安裝電梯的費用的分攤問題,更有過具體的說明,當然都是我個人的建議。
下面我把我的建議在這裡和大家講述一遍。
我認為,舊小區加裝電梯應該遵循“誰得利最大,誰分攤最多”的原則來分攤。在此基礎上,如果一梯多戶,則按照建築面積來分配。
下面舉例說明(為了便於計算和便於大家理解,所舉例的資料均為整數):
假設除了政府補貼的電梯費用以外,每安裝一部電梯,相關業主還需要再添10萬元。我們就按一棟6層的樓房來算,按照上面所說的,誰得利最大,誰分攤的費用越多的原則,無疑,頂層的業主得利最大。
6樓分攤30%,3萬元。
5樓25%,2.5萬元。
4樓20%,2萬元。
3樓15%,1.5萬元。
2樓10%,1萬元。
1樓不分攤。
如果一個門洞是一梯兩戶,就在上述分攤費用的基礎上,再按照每戶的具體面積來分攤。
假如6樓1號的建築面積是100平米,2號的建築面積是150平米,那合計就是250平米。
6樓分攤了3萬元,那就是
3萬元/250=0.012萬元,每平米是0.012萬元。
6樓1號住宅為100平米,
0.012✘100=1.2萬元
2號住宅為150平米,
0.012✘150=1.8萬元。
以下樓層以此類推。
考慮到電梯建好以後,會對1樓的業主有一定的影響,樓上的業主可以根據影響程度予以適當補償。
補償多少?我認為應該這樣計算:
根據當地當時的每平米價格,乘以具體的建築面積,按照10%的比例比較合理。這10%的費用,也按照上面分攤電梯費用的原則來分攤。
以上是我對於老舊小區樓房加裝電梯費用分攤的一點建議。
給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一件好事,只要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遇到問題多多協商,相信這一件利民惠民的工程,一定會順利的開展下去。
-
6 # houzn1
老舊小區兩件事最荒唐,一是裝電梯,二是砍樹修汽車停車位。加裝電梯改變原房結果有安全隱患,還增加鄰里矛盾。修車位破壞綠地使環境變差。
-
7 # 言臻圍
對於陽光是奢侈品的一樓來講,買房時房價本身就低,也不存在什麼配套設施,維保費用。在買房時;人們曾嘻稱窮1樓,破頂樓,相中的人本來就少。現在要加裝設施,1樓不願承擔電梯費用也情有可原。社會機構在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就要通盤掐捏,充分諒解1樓的相悖情緒。
-
8 # 業委會的正確開啟方式
按照加裝電梯出資比例分攤是最好的辦法,一樓和二樓堅決不出。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除了需要本樓業主對加裝電梯的裝置安裝、施工費用進行分攤之外,還必須要對加裝電梯竣工完成之後的日常維護和維修保養費用進行明確和分攤。
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原則上一樓和二樓住戶是不用分攤電梯加裝費用的,當然也不用分攤加裝電梯後續的日常維護和維修費用。這些事情都需要本樓棟電梯加裝自治小組在樓道業主徵詢方案中進行明確。能夠讓一樓和二樓業主同意加裝電梯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還要讓一樓和二樓業主承擔電梯維護和後續維修費用,那實在是說不過去,也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在實際操作中,建議按照二樓以上業主加裝電梯的出資比例,來對電梯的後續養護和維修費用來進行分攤。
可以從政府獎勵資金裡面預留一部分作為後期的養護和維修。加裝電梯政府會給與一定比例的資金補貼,一般會達到全部費用的三分之一左右。我建議樓道加裝電梯自治小組可以從政府獎勵資金裡面預留一部分作為電梯今後的日常養護和維修費用,避免將來產生推諉扯皮等後遺症。另外,加裝電梯的樓棟需要單獨委託廠家或者其他部門來對電梯進行日常維護和管理,這筆費用並不在小區物業服務內容之內,所以小區物業是沒有職責來免費對加裝電梯進行維護和保養的。
事實上,加裝電梯之後,電梯廠家通常都有幾年的質保期。如果電梯質量靠譜的話,幾年之內一般不會產生大的維修費用,但是日常的維護和保潔費用還是避免不了的。
-
9 # 老辣椒yda
加裝電梯是一個民生問題,國家除了出政策,還要出資扶持,否則就不用討論了!完全由住戶自已出資安裝,根本行不通!因為住這種六層樓房的都是老人多房改初期的建築,絕大多都收入不高,有錢的都購了電梯新居!因此這部分人只能靠政府扶幫!有人建議實行公交電梯模式,這個想法有創意!乘電梯賣卡,座一次收一次,由投資人管理,住戶就不操心了!不知能有人投資不?
-
10 # 使用者493552859173
當初買房時沒想過老!等老了不方便了就為了自己改房子,裝電梯,犧牲一摟二樓他人利益!侵犯他人權益!還振振有辭!這就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只顧自己不想著別人,自私自利。現在市場房子很多,住著不好可以大換小,市區換郊外,我們這裡有的老人和子女換房到一樓,自己早早解決問題,不要動不動打別人的主意,傷害他人。社會天天說講法制,裝電梯損害一樓二樓利益,是逼著一樓二樓的住戶搬家!破壞原有房屋和生活環境。
-
11 # 大漠雄鷹喜群山
開啟
開啟APP
山西預製板結構的小飯店倒塌事件對於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有影響嗎?
檢視圖片
回答
共298個回答
心簡75678090
關注
政府絕對要引起重視,很多原來的老舊小區都是預製板結構,加裝電梯是絕對有危險的。政府應該考慮。不要一窩風的上。因房制宜。
贊同97
涼水燉青魚
小學教師
關注
透過山西這次預製板結構飯店倒塌事件,應該引起有關部門足夠的重視和警惕。預製板類結構的老舊房屋,安全問題已迫在眉睫,於是聯想到,如果再對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所以,應該立即叫停老舊小區的房改工程。
如此情況下,再提老舊小區改造已經不合時宜。把年代久遠的危房粉飾成安居樂業的新房,會造成很大的危害。29條鮮活的生命,說沒就沒了,血淋淋的教訓啊。
本屆政府愛民如子,是老百姓的希望所在。寧可壓縮其他支出,也要妥善解決老舊小區、危房居民的安置問題,不能讓山西預製板飯店倒塌、造成人員重大傷亡、震驚全國的悲劇再次上演。
停止舊改,拆遷重建,是當下解決老舊小區的出路所在。由於老舊房數量相對較少,拆遷重建費用會比當年棚改小很多。此舉雖不能大力促進房地產市場發展,拉動經濟增長,但有利於改善民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
全國老舊小區千千萬萬的居民祈盼著。
-
12 # 使用者9417132529145
勸高層的老頭老太。想下樓上樓找家政。讓人背上背下也不裝那個電梯。又安全又合算還不傷鄰里好美係。少生多少氣。
-
13 # 艦隊護孩
加裝電梯從實質上來說就等同於買輛車,買
車容易養車難。
1,電梯前期簽約預算費用與實際費用會有差別
2,加裝電梯後政府補貼用於電梯使用款
3,日後定期保養,定期巡查,年檢
4,零部件更換,比如主機板,開關門部件,滑輪組維修,以及鋼絲繩電機等等問題
竟然要加裝電梯,針對性對電梯制定20年的維保和重大維修基金,電梯是特種裝置專業人員檢修,同樣也是一個消耗品,日積月累只會越來越多問題,從維修人員的角度考慮,定期檢查維保只是延長使用壽命至於什麼時候會出現重大故障是不可預防的,
電梯消費是巨大的,現在加裝電梯都是老小區,老年人,監管,電梯意識,安全意識,以及電梯概概念性處理,
我個人比較擔心的是人老了電梯出問題了,修理費高昂,有沒有錢有沒有人更進,加裝電梯變成一個空殼,變成了一個爛尾工程,所話說的3年小修5年中修10年大修,時間越長越多問題,最終問題需要人來解決,
個人有一個想法,可能是異想天開,電梯建設由企業和國家建設,電梯一切費用由銀行劃賬,根據使用需求由電梯合法人與業主簽訂合同,能包年,包月,按次收費,(我的考慮是人老了需求點就不同,而且責任人和消費者成雙角色,就好比水電費充錢打卡,想用就充值,解決了電梯無人管,責任人又是政府與企業,不擔心電梯荒廢,報廢,)
-
14 # 微胖界資深女神
我們這裡正在安裝。電梯廠家墊資,政府補貼。安好後,誰用就去物業領張卡,刷卡進梯,按月算錢。樓層越高,費用越多。我住五層,每月將近300元支出。
-
15 # 駱國風情
這個問題還用討論嗎?安裝使用電梯的人分攤,因為自己付費安裝,與物業無關,與一二樓無關,與大修基金無關,國家也不會再來補償,也許電梯公司可以保修幾年,但電梯公司倒閉了應該自認倒黴。一般情況下,電梯的使用壽命10~13年,名牌電梯使用壽命會長几年,過期須強制更新,費用全部由使用使用者承擔。
-
16 # 英武學習
先回答電梯房,由於原規劃,設計圖紙,各種審批手續,產權證上(含電梯分攤面積)都有相關涉及電梯的內容。開發商銷售合同就明確了雙方權利與義務。在商品房價格中,得到了一次性充分體現(按樓層分檔次價格不同);得到相關法律認可。業主願者上鉤,明碼標價。入住後,統一交納能源與物業費。
普通無電梯房:加裝電梯前,無電梯房的價格體系是按普通樓梯住宅,層次價是按樓梯房確定的。所謂金三銀四,銅二……,一層比頂層貴。六層是比平均價低25%左右,有的送閣樓。各種建築審批檔案,產權證無電梯分攤面積。
現在一句城市進入老齡化,於是出臺加裝電梯,沒有真正的法律法規基礎作依據。
加裝後,高層房價升值,低層貶值。打破了原價格體系,因此矛盾尖銳對立。
一二樓也沒有必要使用電梯,因結構,通風,採光,噪音,出行受影響,有理由拒絕加裝。更不會分攤初裝費,以及以後執行、電費、維保檢測、更換零部件與電梯、執行造成事故,甚至人身傷亡事故等一切責任。三樓四樓也有選擇用不用,參加不參加的權利。電梯是特種裝置,管理要求很高很嚴格。一臺電梯經濟執行供30~60臺,加裝電梯只有幾戶乘行,將來各種分攤費用不會少,低收入人群負擔不起; 絕對是電梯廠的提款機。
現在想加裝電梯的高層住戶按層次出資比例,越高越多,維修費分攤按初裝比例還是加裝戶平攤?協商好了嗎?
加裝電梯法律上沒有頂層設計,也無法否定已有法規。即使有,法不溯及以往。國家沒有法律規定加裝電梯產權歸屬,面積分攤,安全事故等一系列實施細則。可以預計:今後分攤費用就是爭吵不休的一筆糊塗賬!
-
17 # 海納百川135194590
分攤什麼?在步梯間出入口加裝一個這樣的電梯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緊急避險疏散能力!應該拆除!恢復原設計要求!
不說在商品步梯房加裝的違規違法性,單說這種以玻璃材料為圍護結構的鐵架子電梯安裝在步梯間的位置、可以不誇張的說、如遇到震災、火災落下的玻璃碎片、將是封堵在人們逃生通道的危險障礙!是人們逃生避險的攔路虎、增大了次生傷害的危險性。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應列入妨礙生命通道的查處整改物件!
-
18 # 恣意行
舊
樓變危樓,生命財產安全無保障,美名其曰改善生活質量,你們不顧自己生命安全,不會不顧兒女的生命安全吧?
-
19 # 虛谷鳴鐘
多層加裝電梯大家多把矛盾的焦點聚焦在裝不裝的問題上,低層業主反對的不僅是眼前的分攤費用,更重要的是後期,其中有,執行費、維修、維護費的分攤,出了事故,作為共同產權人要承擔責任,今後的電梯更新如何分攤……這些事情在建設初期要一併說清楚,現在想當然,以後不會得到法律保護的,政府部門口頭背書將來不會發生法律作用的。
-
20 # 一個愛國者的
老舊商品房安裝電梯本身就是非法搭建,損人利己勞米傷財不得民心的拍腦袋工程,維修費怎麼攤都不合理,本身這就不是合理的事兒。
回覆列表
能想到舊樓裝電梯還有維修費、那是看的遠。按裝費、維修費、電費、辦手續、多家協調、以及未知的其他。等電梯裝好了。老頭老太也座不了幾天了。勸高層的老人們、賣掉六樓買一樓、省心、不多花錢、永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