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外二三事

    《秦漢史》這是一部斷代史,上起春秋末年,下至王莽新政。

    一、秦

    秦人以三晉之士(商鞅、範睢、呂不韋、尉繚、李斯等)發跡,然而三晉士人偏實用,文化之中針對千秋社稷的考慮要遠少於齊魯諸人,這也是統一的秦王朝只流傳了幾十年就完蛋的原因。

    三晉之士也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不是被車裂就是退逐。秦朝大概對東方的文化,也只是利用的想法,所以後來焚書坑儒,毫無憐憫之意。

    當年呂不韋寫《呂氏春秋》的時候,筆桿子大多是三晉齊魯之人。文中時常提到對秦人的鄙夷之意,但是仍然可以懸在城牆上讓大家看,想來秦人似乎也並不真把這本書當回事兒。

    秦始皇把韓非子抓起來弄死了,不是說嬴政如何嫉妒賢能。不為我所用,則不當為他所用,這是秦人的哲學。韓非子寫的東西雖然很好,很合嬴政的口味,但是其實也並不能作為行政綱領,也不能作為打敗秦國的武器。所以,如果是在三晉或者齊魯,韓非必不致死。

    嬴政不可能是呂不韋的兒子,呂不韋獻姬也沒給贏政他爹,而且獻的時候嬴政都9歲了。嫪毒更不是呂不韋的對手,就算在後期,嫪毒也沒成過氣候。

    司馬遷寫的《史記》,其實也有瞎掰的地方,比如“大陰關桐輪”純粹就是胡扯。

    秦朝的法律很殘酷,這也是跟秦人的哲學有關的。

    秦朝的道路還是很闊的,“要致富,先修路”的指導思想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

    二、漢

    劉邦就是一個無賴。劉邦手下的一幫傢伙也都是土人,除了張良牛逼一點,是韓相之子。

    漢朝開國之後,帝王將相也都還是那副德行,一批土老冒。律法制度什麼的,都是照搬秦朝,郡縣制度也是跟著秦朝怎麼樣他們就怎麼樣。甚至連秦朝的“水德”都不帶換的,依舊尚黑。

    因為秦末漢初打仗打得太狠,什麼都沒有了。劉邦看到一個縣城,忘了叫什麼了,特別大,感慨了一番:“幾乎有長安大了”。

    文景之治,也就是這兩個皇帝特別勤儉,採用黃老之術治國,整一個“無為”。不過這樣對老百姓還是有好處的,所以稱做治世。

    劉徹當皇帝的時候,國家有錢了,就開始拽了。把匈奴滅了,還沒事就去封泰山,好像一共去了十多次。其實封泰山,也是跟秦始皇學的,漢武帝也就參照秦始皇,嬴政怎麼折騰,他就怎麼折騰,動靜更大一點才好。在玩法上,並沒有出什麼新的創見。

    那時候的皇帝和大臣的關係,也就是家長和家臣的關係。沒有後來那麼複雜。

    開國的功臣們都死光了之後,就是用功臣的後代。等後代用完了,就沒得用了,因為那時候還沒有考舉,都靠推薦的。所以後世的大臣都是親戚,比如霍光、衛青、王莽。所以後來漢朝官職爵位都開賣的了,反正也沒人能當官,還不如賣了掙點零花錢。爵位可以用來抵罪,所以賣的還挺火。只有宰相這個職位是必須有爵的,所以當了宰相就會給一個爵。當然,比較高的爵位是不能買的了。

    開國的大臣們的分封也少得可憐,幾百戶而已。結果後來的七國之亂,居然是因為分封的太大了,景帝聽了晁錯的建議,把大家的封地都變小了,大家就都不幹了。還是後來的武帝聰明:你不是大麼,平均分到你的兒子們。這樣大家都不亂了,也都小了,乾巴巴一個破城,就是一個諸侯了。

    那時候諸侯還是要受地方官管的,所以諸侯都不去封地待著,都在長安蹲著。漢武帝覺得這不是辦法啊,就讓你們幹活,一干活就好,就能撤你了。不過大家好像都還樂此不疲的樣子,就不去封地。

    曆法在這個時候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最開始的時候,是根據歲星(木星)的位置決定的年份,把木星在天上的位置12等分,於是就有了12天干的由來。但是木星跑一圈不是12年,所以後來,就乾脆把12天干當作紀年手段,不考慮木星在哪兒了。因為木星跑著跑著會往回跑,不好定義,所以就把木星對應的天球上的位置叫做太歲,也定12個等分,這也就是太歲的由來。

    中國的歷法裡面,朔旦冬至甲寅,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代表天地之初,這樣一來,4560年,干支復初,重新來一次。不過似乎也夠了,到現在也才用了兩千多年。

    那時候的人也不懂怎麼管錢,自從發明了錢之後,發現錢不是個好東西,弄不好就通貨膨脹,那些傢伙就說,錢不能用,還要用物品交換。不知道準備金也就罷了,怎麼能讓人隨便鑄錢呢?

    漢武帝真能打仗,四周邊都打了個遍,國土倒是大了不少。牛逼的是,不管派多大的官,都很牛,只要敢對天朝不敬,就把國家給端了。不僅僅張騫幹這樣的事情,好多人幹過,甚至有一個公主的隨嫁丫頭都把人家國給端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話也真不是說著玩兒的。

    四書五經也是在漢武帝的時候形成的,最初只有《易》算經,有博士,後來《尚書》、《禮》、《公羊》有了博士,然後是《穀梁》。《詩》最開始也只有《魯詩》,後來才有的其他的。最多的時候,漢武帝養了100多個博士。

    所謂“封建”,就是“封邑建諸侯”的意思,跟“封建社會”其實沒什麼相干的。到漢武帝的時候,已經基本廢除了封建制。

    那時候地方官管的事情多,也沒打算做好了就去朝廷當官,所以那時候的地方官人才還是很多的,好像比現在還牛。要不然如果寫現在的歷史,還有地方官能上史書麼?

    三、新

    王莽不是個壞人,以前聽劉秀的小說聽多了,覺得王莽那簡直是十惡不赦。歷史上的王莽,竟然是禪讓的皇帝。

    不過王莽終究是一個書生,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取消幣制,重新劃分郡縣,官職亂改名字,到最後,大家都不知道到底自己當的是什麼官。因為剛接到旨意,是個什麼什麼官,過兩天,一道旨意下來,變成另一個官了,再過幾天,又回去了。這也太胡鬧了,難怪劉秀反的那麼順利。

  • 2 # 凡塵N孤星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秦漢史》和《隋唐史》你更喜歡哪一部

    首先來說我更喜歡隋唐,因為這個時期,出現了好多個,令大家印象深刻的人物。比方說隋唐演義中的山東響馬出身的秦瓊秦叔寶

    成都王張顯圖

    淮西王焦本忠

    銅山王姚子林

    雙槍將定彥平

    力大無窮的李元霸

    燕山王羅藝

    靠山王楊林

    程咬金

    槍法出眾的羅成

    尉遲恭等等人物讓我們對隋唐時期的各路英豪滿懷憧憬。看一看這些個策馬揚鞭征戰四方的英雄。再聽一聽單田芳的評書你會覺得。這才是男兒的天下。男兒的本色。

  • 3 # 陶瓷大師劉瑞海

    雖然隋唐也是值得我們驕傲的時代,但我個人更喜歡秦漢史,這是中國歷史上更具化時代意義的時期,更具有創造和開拓精神的時代。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和文字,特別是文字的統一奠定了中國多民族一脈相承的延續。沒有文字的統一,我們很難相信會有今天的多民族是一家的融合,這個意義是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而漢代到了武帝劉徹時期更具開拓精神,他建立的絲路,不僅僅是疆域的拓展更是文化,經濟,政治的拓展。

  • 4 # 草竹道人

    對比《秦漢史》和《隋唐史》,我認為“秦漢史”更精彩。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一、秦漢時期“百家爭鳴”到“儒學至上”

    從文化角度來看,秦漢時期的文化可以說是從“豐富多彩”到“儒學至上”的過渡,所以思想方面要比隋唐時期更“開放”的多,湧現出許多志士能人和思想家,而到了隋唐時期,儒學在社會上已經被“固化”,“新思想、新浪潮”顯然不如秦漢史精彩。

    二、秦漢時期“軍事混戰”到“對外擴張”

    從疆域角度來看,秦漢時期的疆域可以說處於“上升期”的“擴張”,而到了隋唐時期,疆域版圖主要是“防禦性”保守。

    三、秦漢時期“西域探索”到“絲綢之路”

    可以說秦漢時期在“絲路”方面,屬於“探索、探險”階段,歷史意義重大。其中的故事也更加精彩。

  • 5 # 書野

    我喜歡隋唐史,因為隋唐史中蘊含著更豐富多彩的文化。

    漢朝打開了通向西域的大門,而西域文化真正融入中華文化是在大唐。大唐時期的音樂,服飾,舞蹈,詩歌,繪畫,在我看來都比漢朝略勝一籌。

    從史書記載來看,大唐的管絃樂盛大恢宏,氣勢非凡。既吸收來自印度佛教的空靈之調,也融合來自西域的粗狂之音,比如最著名的《霓裳羽衣曲》。當然,影響大唐音樂最深的還是龜茲的音樂。西域人本就比中原人更擅長音律,隨著西域文化的融入,西域使節也不斷向大唐輸送優秀的樂師,隨著一同流入大唐的還有他們的琵琶,箜篌,鼓,笛子等管絃樂器。不僅如此,這些在皇室盛行的音樂,又透過民間教坊,傳到了普通老百姓那裡,可以說整個大唐社會都被音樂氛圍包裹著,應該是比較幸福了。

    雖然漢服也很美,但我還是更愛唐朝服飾,因為更自由。唐朝女性可以任性打扮自己,盡情展示自己,可以穿上胡裝騎馬出遊,也可以穿上紗裙漫遊集市。唐朝的女性妝容也明顯比漢朝精緻,當然也是受了西域熱情洋溢的妝容影響。不管是唐朝女子額間的花鈿,頭上的步搖,嘴角的面靨,都是女性愛美意識大爆發的標誌,也是一種文化進步的體現吧。

    唐朝的舞蹈種類也很豐富。胡旋舞就不用說了,不管是姿態輕盈的胡姬,還是身形彪悍的安祿山,都跳得遊刃有餘。來自西域的粟特女子穿著緋紅袍,綠錦褲,紅皮靴,不停地旋轉跳躍,應該類似現在新疆人跳的舞蹈吧,如此熱情洋溢的舞蹈,誰人不愛?我想,大唐城市的氛圍應該是熱騰騰的,至少安史之亂以前是。除此之外,還有石國男童歡快的胡騰舞,塔什干女童輕盈的拓枝舞,都是難度係數很高,觀賞價值也很高的舞蹈。

    唐朝的詩歌和繪畫自不用說,詩歌題材廣泛,文字簡練,文學價值相比漢賦更高,也更益於傳誦,當然,有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家的加分,更是把中國文學推上了一個難以企及的高度,使得唐詩成為了中華民族的瑰寶。唐代的繪畫藝術雖不及詩歌那般造詣,但也優於漢朝。不管是細緻精巧的仕女圖,還有生動的閻立本畫像圖,如今都是價值不菲的珍藏。

    不僅如此,唐朝交通發達,大多數人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這是何等瀟灑的事情。且唐朝的物流水平優於漢朝,人們能體驗到各國的靈巧玩意。旅居唐朝的外國人,也為這座城市注入了無限活力,不管是街頭賣藝的小販,還是酒肆當壚的胡姬,都使得唐朝比漢朝更加靈動,生活更加有滋味。如果給我一次選擇,我真想回到大唐,去看看那般多彩的盛世。

    總之,單從文化角度講,我更愛唐朝。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文化,才是百姓之本吧。

  • 6 # 鬧鬧小毛毛

    都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就個人喜歡還是“秦漢史”的秦史。大秦550年的奮戰,一統六國!太多的故事讓人去感受。西戰羌夷,東出函武。商鞅變法,白起坑趙等等。名將輩出的時代,大秦一統華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影《大偵探皮卡丘》中,你喜歡這樣的皮卡丘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