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靜待花開
-
2 # 成長囉嗦記
親子游時,讓孩子帶不帶作業?這個要視情況而定的。
1、親子游時間短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都會讓孩子提前把作業安排好:哪些在出門前做完,哪些回家做。然後就一起出門盡情的玩,盡情的感受親子時光。2、親子游長時間的情況
這種情況要分兩種了,一種是在寒暑假期間的親子游,一種是國慶期間的親子游。
如果是寒暑假期間,我也不主張帶作業,將親子游那幾天該完成的讓孩子提前完成。但是這種情況就會帶點書,讓孩子等候的時候可以打發時間。
如果是國慶期間,我便會讓孩子帶上作業,在休息的時候將作業分開完成。3、還有說走就走的情況
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會讓孩子將作業帶上,有空閒的時候便認真的做會作業,以免等遊玩回來後趕作業。總之在親子游和作業這個問題上,我會盡量讓孩子自己安排,我輔助性的提一些建議,讓孩子學會統籌安排的習慣。總的來說我主張玩要盡情的玩,學要盡情的學。
-
3 # 度仔媽咪
一般情況下,媽咪都不會讓孩子帶上未完成的作業。因為出遊應該是放鬆的時候,不應該出現空閒的時候把作業做完。
首先,玩的時候就應該盡情的玩。如果還要想著作業,那麼肯定不會盡興,即使孩子沒反對,內心也應該是不情願的。
其次,孩子的注意力應該不會太集中,因為你和孩子是出來玩的,孩子的內心想到的就是哪裡最好玩。
媽咪的做法是,在出遊之前先把作業做完。如果實在因為時間緊迫而導致做不完,那麼就旅遊回來再做,當然,父母在計劃出遊時,一定要考慮好孩子們的作業時間。
-
4 # 成長路上有鵝娘
大多數時候是這樣做的,在出去遊玩之前安排好時間完成作業,學習任務完成了,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玩個痛快。這就需要做事有效率,不拖沓,該做什麼就做什麼。
如果實在寫不完,出行的時間表已經到了,那就回來再寫或者帶在路上也未嘗不可。但是,遊玩回來又累又興奮,一時半會兒是靜不下心來的,這是拖延症愛犯的毛病。
實在沒時間留著寫作業,那就帶在路上,有空閒時間讓孩子寫完。學習是隨時隨地都能進行的事,把沒完成的學習任務儘早完0語書,因為如果不是每天預習一部分,每天背誦一定的單詞,開學就跟不上老師的步伐。坐在火車上也可以背單詞,既沒有影響每天的學習任務,也沒有破壞遊玩的心情,一舉兩得,兩全其美。
、
-
5 # 小步慢養
我會根據作業內容,跟孩子一起商量,用什麼樣的方式完成這次作業。這個過程中,可能就會涉及到旅遊是否要帶,以及帶什麼樣的作業的問題。
首先,比較費精力,需要消耗較大腦力的作業,我不建議帶。不管是親子游也好,還是其他的活動,都有它的目的。既然是親子游,自然以親子聯結、生活體驗、自然探索為主,過於消耗腦力的作業會喧賓奪主,直接影響親子游的效果。
其次,某些常規性的作業,不會佔用太多時間,消耗太多精力,是可以帶上的。一來避免集中補作業,造成緊張感;二來某些作業其實也可以成為旅途中的小調劑。例如:即興吟上一首古詩,玩幾個數學遊戲,聽幾段英文等等;
再次,如果有某些探究型的作業,不妨把它和親子游設計到一起。甚至可以就以這個作業為主題,訪古蹟、品歷史、探科學。
最後,最最重要的一點,哪些作業要帶,哪些作業不要帶,一定是和孩子商量後,達成的共識。並且要規劃好:不帶的作業打算在什麼時候完成,如何完成;帶的作業,旅途中哪些時段可以用來做;白紙黑字寫下來,這是一種儀式。這種必要的儀式感會讓約定執行得更加順利。絕對不能靠家長無原則地提醒甚至是催促、責罵。
當然,親子游中不管帶不帶作業,我認為一定要帶上書、筆、紙。這是我們家的出行三件寶。有了這三件寶,旅途將不會無聊。
-
6 # 老師媽媽媽媽老師
我認為帶或不帶都可以,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但是要注意的是,不管帶或不帶,都要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的事。
有的家長們會認為假期就是假期,該教會孩子好好享受生活,玩是玩,學是學,所以不用帶作業,只要讓孩子提前做完或者回家後再完成就行了。也有的家長覺得要教會孩子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所以應該帶著作業。這兩種觀點看起來都有道理,但是容易帶來的問題是讓孩子覺得學習是父母的事,你說怎樣就怎樣吧,因為那些都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即使我們跟孩子商量,如果方法不得當,也只不過是變相說服孩子接受父母的觀點。
我們經常會看到的現象是出門前商量好了帶作業或者不帶作業,怎麼安排作業等問題,但是到時候還是要家長催著趕著完成作業。這就是“把學習當成家長的事”。
到底該怎樣跟孩子商量作業呢?我認為:
(1)家長把自己的想法和期待告訴孩子,然後讓孩子自己決定帶不帶作業。如“我希望你好好享受假期,也希望你能夠好好安排時間去學習,你覺得這次出行我們要不要帶著作業?”
(2)當孩子做出決定後,在進一步商量作業的具體安排,什麼時間寫,怎麼寫,態度如何等。約定好了以後就執行,中途不再催促提醒。
-
7 # 家有男寶初長成
我認為不應該讓孩子帶把,畢竟親子游為的就是讓我們與孩子放鬆身心且促進情感提升孩子的認知!
我們要知道選擇出遊的目的是什麼如果讓孩子帶上作業那麼我認為還不如不出來遊玩在家寫作業不就好!
如果帶上作業一是影響我們出遊的心情。二是孩子也不能完全放鬆的去玩!所以說最好是不要帶,如果真的是孩子沒有寫完作業的話說,我建議讓孩子寫完再出遊或者乾脆放棄此次出遊!
-
8 # MM育兒雜談
我認為是否帶取決於孩子個人意願,家長無須強制。
一般來說,如果短途旅行肯定不會帶,長途旅行時間又較長的話,孩子如果擔心寫不完作業,帶上也可以。
我個人從未要求孩子帶作業出遊,在我看來,出去玩就是為了充分放鬆,玩得盡興,沒必要抓這幾天時間學習。
當然,如果孩子有些每日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每日閱讀、每日練字,我認為即使旅遊也應找時間完成。
-
9 # 偎依寶貝
不會,因為我比較喜歡那句話,要麼好好的學,要不好好的學。
就好比,讓我過週末的時候加班,這個我是很反感的。我寧願周內加班,也不願在計劃出遊時還時不時被工作打擾,除非很緊急的事。
對於孩子來說,作業就如同我們的工作任務,某種程度可以算作壓力。如果你讓他帶作業出玩,肯定會影響他,換句話,即便帶了,從玩耍的興奮中讓一下過度到寫作業的痛苦中,對於他們也是蠻痛苦的。
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都不願意做的事,更不會強加給孩子,讓他們玩的有負擔。除非,他自己要求的。否則,我是不提議帶作業的。我會選擇在遊玩之前陪他好好昨晚功課,即便做不完,也會選擇早點回來在補上。然後,在遊玩時,讓他隨心所欲的盡情享受,無壓力,無負擔的玩耍。
-
10 # 淅錡寶貝成長季
孩子的作業,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優先順序的。出去玩,更應該在休息的時候,把作業做完。我有時候,看到那些在機場啊,火車站寫作業的孩子,這樣沒什麼不好的。玩得很開心,學習效率更高。那些等飛機等火車 時間,也正好可以好好的利用。作業一天天完成,難度一定比積攢到最後一起坐容易很多。
-
11 # 艾米簡筆畫
這個問題,我覺得細心一些的家長在之前就會處理好的,不會把作業拖到親子游再去完成,當然,也有突發情況,比如臨時決定的出遊,可是孩子作業還沒有做完,那怎麼辦?
肯定帶上啊!
出去玩,也不是一直都在遊玩,總有休息的時間,這時候就先讓寶寶休息一會,然後再抓緊時間完成作業,家長一定要陪著孩子一起完成,否則孩子就會想:為什麼同樣玩了一天,回來你們都可以休息,我卻要寫作業?
有了這種想法,孩子的作業完成起來就會有負面情緒,這樣容易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也會影響到孩子出遊的好心情。
孩子作業沒做完,不完全是孩子的錯,家長也得承認有自己的因素導致的。所以,面對這個補救措施,家長和孩子就一起面對。
其實小一些的孩子,沒有多少作業量的,帶出去趁玩的間隙做做是完全可以完成的。萬萬不能自己給孩子找藉口,比如說我們偶爾才出來玩一次,沒完就沒完吧,回頭媽媽給老師請假,這樣萬萬不行!
帶孩子真的是門技術活,處處要細心用心,而且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的原則是始終不能丟的!不能給孩子開先例,要讓她有意識,作業沒做完就是自己的問題,得立即補救,否則孩子會為自己開脫,找各種藉口,這會影射到她未來的一生。
-
12 # Andy媽媽愛生活
這個我要根據孩子的放假時間以及作業量的多少來決定。如果孩子在週末的時候只有兩天的放假時間,而他的作業還比較多的話,那麼一般我會讓他在星期六的時候先把作業寫完,然後星期天的時候再出去玩。
如果想去稍微遠一點的地方需要兩天的話,那麼像週末這樣的情況下,一定要把作業帶上,因為如果作業不寫完的話,週一要交,那樣就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麻煩。
但是如果寒暑假就不一樣了,因為寒暑假假期時間比較長,如果作業量不是很大,而且出去的時間也只有幾天而已,不會耽誤孩子寫作業的時間,那麼作業就可以不帶,但是如果作業量比較大,而且出去的時間也比較長的話,作業還是要帶上的。
所以帶還是不帶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
13 # 沛澤媽讀心理
我不會讓孩子帶著作業去遊玩,因為這樣既玩不好,又學不好,我的主張是要玩就要玩得開開心心,要學就要學得認認真真。
孩子的自制力本來就差,你能讓他玩得十分興奮的時候,坐下來做作業嗎?再者遊玩本來就是很累的事情,作息都有可能被打亂了,還能騰出時間,讓孩子認認真真地做作業嗎?
今年十一,我家大寶去外省旅遊,早早就定好了車票,因為考慮孩子會有作業,老公定 了2號的車票和6號的返程票,這樣一來,大寶1號就可以在家寫作業,如果完不成,7號還可以回來繼續寫。
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對孩子來說很重要,孩子不可能像我們成年人一樣,有那麼強的自制力,太高的要求他做不到的。
-
14 # 諾媽家有男寶
我的觀點是,玩就痛快玩,學就認真學。所以,我的做法會是,督促孩子在親子游之前,就把該做的作業完成。我認為,只要孩子能夠認真專注,作業的效率是高的。
孩子7歲,馬上步入小學,雖然是最後一學期的幼兒園時光,也會適當輔導一些學習內容。我始終給孩子灌輸的是,學習完,剩下的時間都是你可以玩的時間。
如今,孩子也漸漸有了這些的意識,當爸爸下班推開門,他會興奮地撲過去大喊,爸爸,我把日記寫完了!
接下去,孩子與爸爸有大塊的打鬧玩樂,看動畫片的時間。有時候我會問他,先把該做的做完,好嗎?
切身感受之後,孩子肯定地點頭。拖延症是每個人最大的敵人,從小讓孩子擺脫這個習慣,對他成長更有利。
-
15 # 懶媽育兒路
如果是長時間的旅遊,比如超過了半個月,而時間安排上來看,回來再補作業根本沒有時間,這種情況,我肯定選擇讓孩子帶上作業的。
雖然我也比較信奉“學的時候好好學,玩的時候好好玩”,但實際上還得根據當時的情況而定,不能一刀切。
暑假期間,我家一般都會安排一次長途旅行,為了照顧全家人的時間安排,有時候計劃會被打亂,孩子沒有按時完成作為。這個時候,我就會要求孩子帶上未完成的作業,並在旅行計劃中規劃出孩子做作業的時間。
畢竟,在我心裡,作為一個學生,完成作業更加重要。而且旅途中做作業,也沒有家長想象的那麼恐怖,覺得就剝奪了孩子游戲的時間。只要做好規劃,安排好時間,孩子根本不會覺得做作業是一種負擔,反而每天都有的固定學習時間,讓孩子覺得學習才是學生的人生常態。
更何況,我們帶孩子旅行,不也是一種學習嗎?
-
16 # 萌媽愛學習
本打算和孩子一起學會充分利用時間、管理時間。於是,今年的春節親子游,我帶上筆記本和筆,女兒背上寒假作業和家教機,準備在空閒的時候,我寫寫問答,女兒寫寫作業,預習預習功課。
旅遊的第一天我就發出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慨嘆。為什麼呢?
第一、火車上根本沒法寫。我們座的是動車,六個多小時的車程,大把無聊的時間利用起來多好。不行呀,我在運動過程中,眼睛看一會兒書或者手機就頭暈腦脹,犯惡心。女兒則是滿臉的新奇,眼睛看不夠,定不下心來學。
第二、到了旅遊地點,沒時間寫。去一個地方行程排的滿滿的,就連晚上都安排了夜遊專案,回到賓館已經很晚,倒頭便睡。
第三、即便有時間,也累的不想寫。旅遊是個辛苦活,每天都馬不停蹄地奔波在各個景點。坐車、倒車、步行是常態,我最多一天走了兩萬八千多步。就算晚上沒活動,這樣一個白天下來,也累得腳疼、腿疼、渾身疼,哪還有心思做其他事,最親的就屬床了。
我和女兒也就第一天在賓館完成了當天的任務。第二天,我倆商定,去他的文章和作業吧,玩就玩個痛快,學就學個踏實,我們是來旅遊的。後面幾日,我們一家快樂地遊玩著,再也不被什麼寫文章、什麼作業所累。
(圖片來自東方IC)
-
17 # 善良初心
我是一名老師,這個問題我從老師的角度來解答一下。
親子游的目的是什麼我很鼓勵家長利用週末,找上一處好地方,來一次悠閒自在的親子游,也經常佈置親子作業,讓家長能從忙碌的工作中,抽出身來關心一下孩子,親子游就是最好的選擇。這裡面的好處很多,在跟孩子共遊的過程中,能促進親子關係,能跟孩子溝通了解心裡動態,能讓孩子有安全感和滿足感。但要是帶上作業,這事就弄巧成拙了。
作業應該什麼時候完成都說“今日事今日畢”,老師一般都鼓勵孩子回家第一時間完成作業,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習慣。如果第二天有親子游的計劃,最好讓孩子提前完成作業。這樣既能讓孩子輕鬆的去玩,更能讓孩子享受到學玩分開的益處。不要等到玩累了回家,才發現還有未完成的作業,身心疲憊的孩子能認真完成嘛?你又能耐心去督促陪伴嘛?
親子游可以做哪些事呢?
遊玩途中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例如:讓孩子自己挑選一本喜歡的書,在遊玩休息時拿出來親子共讀,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閱讀興趣,培養看書的好習慣。還可以背上畫冊和彩筆,讓孩子用圖畫的形式記錄眼中的美好,回家後有時間還可以讓孩子在畫的一角寫幾句感受,這樣做能讓孩子打下良好的寫作基礎。益智類的小遊戲有條件也可以帶上一兩件,飛行棋、五子棋、三國殺等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們不要忘了最好的學習方式是主動去探索,去發現。
-
18 # 景行說教育
親子游時,我不會讓孩子帶著作業去遊玩的!堅決不!
首先,親子游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放飛心情,一段時間的工作和學習大人孩子心情緊張,家長和孩子在旅遊過程中面對著祖國的旑旎風光景物,心情豁然開朗!家長和孩子的這次親子游就像是一根弦,如果平時是繃得太緊,總有一天它會斷裂,親子游放飛了孩子心靈,讓孩子的心翱翔在自由的天空。
如果你讓孩子帶作業,本來孩子心情大好,這一下子落入谷底!親子游還有什麼意思可言!把這些親子游的這些作用都發揮出來都不容易,還帶什麼作業!
第二,在親子游過程中可以拉進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可以培養學生毅力,培養學生獨立的能力,增長聰明才智!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這些都可以讓學生在活動心去體味! 本來親子游本身就很有作用,親子游中把他的這些作用發揮出來就相當不錯了, 既然親子游已經有了這麼多的這麼好的任務,又何必再加上一項呢?
第三,培養學生做事的專注力,學生該玩的時候要讓孩子玩個痛快,該學習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學的專注!親子游玩的的過程中,孩子又玩,又接受你的作業,想著作業,兩樣都幹不好,幹什麼都不會全身心的投入,還不如親子游後,讓孩子在去投入的學!
-
19 # 神奇麻麻木小暖
當然不會,說好了出去玩,就要玩個痛快,先把作業丟在一旁。否則孩子要一邊玩一邊惦記著寫作業。
在準備出去玩之前,我認為可以先和孩子說明,讓孩子自由選擇是在出去玩之前寫完作業,還是回來之後再寫作業,並告知兩者的好處和利害關係。先寫完你就可以無負擔自由自在的玩。後寫的話也沒有問題,但是有可能會比較累寫作業的效率不高。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我有朋友,家裡的孩子每週末的作業都是週日晚上集中完成,前兩天就是使勁玩。最後一天心滿意足的集中精力搞定作業,我覺得也挺好的。
如果出去玩還要帶著作業,玩也玩不好,寫也寫不好。不如讓孩子集中精力先做好一件事,玩爽了。家長也要相信孩子,相信孩子是有能力完成作業的。他其實是在意作業的完成度的。讓孩子自己安排做好時間的安排。
回覆列表
如果知道要外出親子游,一般會安排好時間,讓孩子儘量完成作業,如果作業量比較多,我也會讓孩子帶上未完成的作業的。
這次國慶中秋雙節8天假期,我們2號出發回老家,1號的時候小朋友就有完成一部分作業,也徵詢了他的意見,是想一天做完還是帶回老家做,他自己說願意帶回老家繼續完成,並且保證不會因為貪玩而不寫作業。事實上假期結束,小朋友也保質保量的完成了作業,帶回去的幾本課外書也有做到每天睡前閱讀,這和平時養成的良好習慣是分不開的。
所以說親子游時帶不帶作業也可以依情況而定,讓小朋友一起參與決定,他們也很樂意去執行並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