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裴有話說
-
2 # 夏雨風
孔夫子:吾日三省其身!睡前丶醒後反省,日夜檢點自己,督促自己,當是修身養性,去蕪存菁。善於總結經驗教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孔夫子就是這樣保持優點丶克服缺點,積累學識,進而成為一代宗師,開創儒家,名垂青史!
-
3 # YYYY體溫計
同意!因為在此過程中自己有些事情處理的也不那麼完美,反思後提醒自己下一次不要犯同一種錯誤,越自律今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水平越高。
-
4 # 吉祥如意
“經常反省自己的人,更容易原涼別人的錯誤?”有道理,但並不絕對。
能夠經常反省自己的人,其目的還是為了個人減少犯錯誤。並不完全是為了原涼別人的錯誤。
人在江湖走,哪有不溼鞋。也就是說犯錯誤是任何人也避免不了的事,為了減少犯錯誤,有的人,尤其是聰明的人就會檢討在一個時期內個人的言行,甚還有人一日三省。其目的有點類似於現在的總結,好的經驗要繼續發揚,壞的教訓要吸取、要改正。
根據媒體報導,蔣介石生前有記日記的習慣,他死後由其後人將其日記本全部捐給了美國一家圖書館代為保管。現在已經解禁,讓人們查閱。據報道,蔣在日記裡有不少反省個人所作所為的事。但不曾有原涼別人的記述內容。民國時期,有許多政治風雲人物,和老蔣貌合神離。如小諸葛白崇禧、山西王閻錫山等人隨蔣逃到臺灣,終究得不到重用。尤其是發動西安事變的主角楊虎城和張學良,楊被囚禁多年後槍殺於重慶。而張學良被軟禁了幾十年。蔣介石可以反省自己,而絕對不原諒反對他的人。
作為普通人,儘管有人會反省自己,那也是為了個人減少為人處世方面的缺點與毛病。對於Te人傷及到個人利益的事,很少會見到握手言和,也就是原涼了事的情況。
-
5 # 許霏兒
一個人經常反省自己其實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看自己,而這個別人就是一個社會公論的正確標準,經常用正確標準要求或反省自己則會成為人生事業的贏家。當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後,面對別人的錯誤或缺點時,他就會以對方的角度來評價自己的所作所為,這個標準只能是符合對方條件前提下的標準,從而得出對方錯誤的原由,並根據標準與己比較後得到答案,而這個標準答案也是反省後所得,所以他們時常選擇包容或原諒他人的錯誤,往往這類三省吾身之人都是智慧者,也是情理通達講理之人。
-
6 # 山環水灣
反省自己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美德。智者反省而更智,仁者反省而更仁,反省使人進入更佳狀態,人的進步如此,國家的進步也是如此。
能反省自己的人通常心胸寬廣,由己及人,易於體諒他人。
但是,能體涼他人並不等同於就能原諒他人的錯誤,這個,主要應該取決於他人錯誤的性質。如果是原則性錯誤,大是大非問題的錯誤,那是不可以原諒的。如果是非原則性的,聞過即改了,應該是可以原諒的。糾著不放不利於共同前行嘛!
-
7 # 土人老冒
共產黨人常說批評與自我批評,基督徒讓會眾懺悔和禱告,經常反省自己的人,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和錯誤。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更清醒的認識自己,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多應對困難的方式和方法。原諒別人的錯誤是一個人的美德,包容和妥協是一切文明社會建設的首要條件,得饒人處且饒人不是學歷達到某種高度後的必然表現,是一個人的修養,是一個人的素質,是當今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每一個學生應該加強的必修課。我們更應該注意,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自我反省的人有更理智的行為,在一切工作和生活中更理智的行為要遠勝於更豐富的知識。
-
8 # 70314288
“換位思考”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素質!善於反省自己的人,自然就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更能體會、體諒對方的感受,以修正自己的言論行為,以期得到公正的結論。
-
9 # 願君多晴天
確實是這樣呀。
任憑是誰都應該時常的反省自己,人不是神,神都會有錯誤,人更會犯錯誤,多做反省,讓自己少犯錯誤,這既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別人負責。
從不願意反省自己,總是認為自己沒有錯,認為錯都是別人的,抱著這種心理,怎麼去原諒別人呢?
只有經常反省自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儘量的去彌補,去減少或挽回損失,去獲得別人的原諒。自己有不足,會犯錯,別人當然也可以有不足,也會犯錯,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原諒,當然別人也會希望得到他人的原諒。
在自我反省的過程中,更容易去體諒別人,更容易去做換位思考。
多做反省,少去自以為是,利我、利他。
-
10 # 紅冰
反省自己和原諒他人是兩回事。
反省自己,其實是一種自省。透過自省,總結經驗,汲取教訓,發現不足,找到提升自己或補救事物的辦法或路徑。可以說自省能力是一個人不斷成長與完善自我的能力。
原諒他人與否,是事實以及事實的成因,造成的傷害相關,也與本人的胸懷有關,與本人對前面已發生的事實或影響重視程度有關。
在現實生活中,經常聽到類似“他雖然有責任,你也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責任”之類的話,這些話一般出自第三方之口,老師,家長,領導,或吃瓜群眾之口。這實質上是一種沒有是非觀的和稀泥。如果被要求反省自己的是事實的相關責任方,本質上是第三方有偏袒之心。但有時候卻往往是受傷害的一方,這就成了赤裸裸的“道德綁架”。
自省是一種素養,更是一種修行,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每一個人可以要求自己自省,卻沒有權利要求別人自省。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同理,子非魚,安知魚之痛!
-
11 # 愛的暢享
這個問題可以用兩個詞回答:三省吾身,感同身受。
每個人說話做事都不可能事先先演練一下再去做,所以難免有說差做錯的地方,儘管我們已經很小心了。有了差錯並不可怕,怕的是你不知道你錯在哪裡。所以要及時的總結和反思反省自己。能做到每日三省吾身,是一個人最高境界。有發現才能有糾錯糾偏糾正,才能有進步,才能有發展。每反省一次就會有一次的進步。所以養成反省反思的好習慣,將會使你受益終生。
瞭解了自己的錯,才能體會別人的錯,這就是感同身受。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誰都有可能犯錯的可能,除非你是神。自己可以犯錯,別人怎麼不可能啊?能原諒自己,自然也應當體諒別人。要有一顆嚴於律己,寬於待人的博大胸襟。無論是誰,有錯改之,無錯加勉。
人的一生都會有犯錯的時候,人生的路本就不平坦,難免磕磕絆絆。無論我們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其實遺憾也是一種美,就是神仙也有被懲罰的時候。
雖然我們不能完全避免犯錯,但我們可以儘量減少失誤,可以把誤差減少到最少最少的程度。
親,無論做什麼盡力盡心就好,只要努力了,也就無憾了。希望所有人都能一路坦途,一帆風順,一生平安!
-
12 # 魏瑞璞201
有道理。他可以用自己的經驗原諒和教育別人,什麼事可以原諒,可以看淡,什麼原則性問題。同時可以吧哲理性的東西傳授下去。
-
13 # 黃若竹
故然自己有錯那也是太蠢,太相信人,太沒腦殼,太好心,所以才被人玩的團團轉。但是要我我不會原諒那個人,因為她本質是壞的。由皮到內的壞可涼解,但由內往皮的壞是萬萬不能原諒的。
-
14 # 老木子2020
每日三省我身方知錯之何處!一個人如果能經常反省自己,檢查自己的行為,自然就會少犯錯誤。大部分能經常反省自己的人都是有文化素養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世界上人人能做到!世人就會少犯錯誤,少些紛爭!
-
15 # qiangpeigu
自我反省,這與年齡、經歷、閱歷、學歷有關,到了一定年齡或多或少都會有,若成長階段更可貴,助力成功的機會倍增。
-
16 # 鼓山一貓張同林
能經常反省自己,是一種成熟的表現,遇到問題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先推卸責任。人生沒有十全十美的,也不會一生不犯錯的,將心比心,對別人所犯的錯誤就不會太苛責,也就依情理而原涼別人的過失。
-
17 # 浪得虛名681
反省是自己的事,總結經驗教訓過錯來修證自己的未來行為,原諒人是他人的事,原諒只是懶得去計較了,不值得,要不就是他人的作為獲得本人的釋然,了清了。
難道因為人人會犯錯就應該互相認可對方的錯誤並獲得諒解嗎?您這問題是再說和諧嗎
-
18 # 十里荷花8
總是原諒別人反省自己別人就會覺得你是個傻子,過度的善良會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學會保護自己,不要總是被別人傷害自己!
-
19 # 盛德雅軒
非常認同!
是人就會有錯!只要不是敵我矛盾,相視一笑過去了!
揪著別人的錯不放,自己心裡也堵得慌!
放下一切,生活安好!
回覆列表
經常反省自己的人,不是原諒別人的錯誤,而是選擇放過了自己。經常反省的人選擇了和生活和解的方式,原諒了那個給你傷害的人,因為錯誤是別人留下的錯,為什麼自己要苦苦揪著不放呢。有一個故事講給你聽,善良的波比問上帝,“您一直教導我們行善,可是好人卻沒有好報,惡人也沒有受懲罰,那我為什麼還要繼續選擇當好人呢?”上帝笑笑說,“你選擇當好人,這就是對你的獎賞啊!那些背棄了道德,成為壞人的人,就是我對他們的懲罰啊。”所以說,不要糾結要不要原諒那個傷害你的人,因為那個傷害你的人已經破壞了你們的友情,玷汙了你們之間最純潔的東西,你們之間的信任多了一絲裂縫,這就是對他的懲罰;堅持做你自己,放過自己,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傷害你的人身上似乎不值得,你說對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曾子說:“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的傳授有沒有複習?”這是曾子所說的“三省”。這“三省”說了兩個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對人。對人要誠信,誠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現,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才能不苟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時一事,修己要貫穿整個人生,要時時溫習舊經驗,求取新知識,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僵化。所以,經常反省是完善自己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反省自己每天是否有所得,不論在身體,精神還是文化方面都要有所提升,其次,要反省自己為人處世是否恰當,是否按照自己的原則行事,有沒有傷害到他人的行為。如果你每天的反省都放在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上,怎麼可能去選擇原諒呢?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無法更理性的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問題。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不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擔心的是自己有沒有能力瞭解別人。”如果你有這個能力,瞭解不瞭解別人又有什麼關係呢?不瞭解也可以掌握別人的情況,這才是聖人最關心的,即如何有能力瞭解對方的需求,投其所好、對症下藥。從這個意思說,多反省自己刻意讓你更清醒的瞭解對方,瞭解對方知否值得被原諒,如果值得原諒,那就重修舊好,如果不值得原諒,就揮揮手再見。反省自己是讓你認清現實,活在當下。
沒有什麼不可原諒,也沒有什麼絕對寬容。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你若精彩,蝴蝶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