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撿小漏
-
2 # 月兒彎彎73261351
母乳是母親和這個小小的新生命之間最神奇的紐帶,寶寶是生下來就會吸吮乳頭的,這個天生的能力能告訴我們母乳是多麼的重要!每個寶寶都是自帶乾糧來到這世界的,當他出生的第一天,乳頭便分泌少許的清淡液體,雖然少,但足以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要。很多新手媽媽分娩前不去好好學習育兒知識,不懂得前奶的珍貴,不認真讓孩子去吸吮,這是多麼無知!孩子餓哭了,就趕緊用奶瓶餵奶粉,導致孩子乳頭混淆,又給母乳餵養帶來阻礙。我的寶寶是第二天開始吸吮乳頭,但第三天公婆堅持不住,要餵奶粉,用小勺餵了奶粉。為了堅持母乳,我喊來媽媽支開公婆,什麼都不喂,就讓寶寶吸,當天就下奶了。寶寶只認咪咪,特別愛吃,現在倆月了,純母乳,從5斤到12斤,胖嘟嘟的!婆婆笑開了花,我就問她說,當初我堅持不餵奶粉,現在你知道我對了吧?所以一定要讓寶寶吸吮,要敢於和不正確的方式對抗!要敢於和無知的家人說不!
-
3 # 盛世媽咪
自身原因 跟你母親沒有很大的關係 不遺傳,最好找個專業催乳的 幫你疏通經絡 加以食療 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我老婆就是這樣
-
4 # 廣州親子教育圈
奶水的多少是由寶寶吸吮的情形而決定的,寶寶嬰孩吸吮乳頭時,他的吸吮刺激媽媽體內的兩種荷爾蒙,泌乳激素及催產素,由腦下垂體分泌。寶寶越吸就越有荷爾蒙、蛋白質的產生,假如寶寶需要吃的奶超過媽媽現有分泌的奶水量,那麼他會吃的頻繁些,努力的吸吮產生更多的奶水。催產素在乳房內引起收縮使擠出奶水供給寶寶,這稱做“噴乳”反應,這也是媽媽們所以在剛開始餵奶後會覺得乳房內緊緊麻麻之原因。
使用奶瓶可能讓寶寶因吸吮方式不同而對奶嘴和乳頭產生混淆。如果寶寶未能正確地吸奶,他無法刺激媽媽的乳房產生足夠的奶水,奶水的分泌也就會變少。
使用安撫奶嘴的話,寶寶會以奶嘴滿足他“吸吮”的慾望,這樣很明顯地減少他吸吮母奶的時間,而妨礙媽媽與寶寶的供需狀況,也會減少乳汁的分泌。
奶水減少還有以下原因:
1. 新增輔食後餵奶次數減少
寶寶的進食量有限,在新增輔食後,勢必會減少母乳餵養的次數,這樣吸吮乳房的機會就減少了,泌乳素的分泌受到影響,使得母乳分泌量減少。這邊在減少,那邊寶寶的需要量在增加,造成奶水供不應求。
2. 過於勞累,生活無規律
初為人母,媽媽在體力上往往透支,睡眠不足、壓力過大使得奶水減少。
3. 心理因素
信心不足、精神緊張、情緒易波動等,如果再得不到家人的安慰,勢必會使乳汁分泌大大減少。
4. 媽媽營養不足
坐完月子以後,一些媽媽不再特別注意營養,有些甚至開始減輕體重,勢必影響乳汁的分泌。
5. 上班期間未及時將乳汁吸出
一些重新工作的媽媽,沒有注意在上班期間將奶水吸出,也會抑制乳汁分泌
-
5 # 辣媽母嬰
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而且環境、情緒等都會影響。建議多吃點下奶的食物,配合請催乳師催乳。我朋友就是這樣的,現在奶水很足。
-
6 # 濟州運河印象
奶水夠不夠是大部分母乳媽媽的疑慮,尤其是新手媽媽,由於不知道如何解讀新生兒的需求,所以衍生許多潛在的壓力。媽媽們要有足夠的自信,幾乎每個媽媽都能分泌足夠的奶水餵飽寶寶,甚至是能產出足夠雙胞胎寶寶分量的奶水。
奶水的產生原理很簡單,就是──寶寶吸多少,媽媽就產生多少。
但是通常媽媽在哺乳過程中往往有太多的壓力、失去自信及充滿懷疑時,就會影響供需原理順利的執行,這就需要得到家人的支援與鼓勵,一起幫助媽媽們順利哺乳。通常覺得寶寶沒有吃飽,大部分與餵奶過程的問題及媽媽的心理因素有關,其中與餵奶過程問題最有關係。
理清了這5個原因,相信你們的奶水一定會越來越多!
1.餵奶的時間和頻率不夠
由於母乳的成分容易被寶寶的腸胃消化吸收,也就是不頂餓,白天2~3小時就要喂一次奶。母乳媽媽應該是按需餵養而不是按時餵養。特別是在新生兒階段,一天至少要哺餵8~12次,剛開始媽媽們往往會覺得奶水很多容易脹,慢慢的奶水似乎沒那麼多了,也很少脹,以為退奶了。媽媽們,請不要擔心,這是母乳的產出適應了寶寶的需求,也就是供需平衡了。
但是有一部分媽媽以為這是奶水不夠的表現,於是開始著急給寶寶新增奶粉,於是,寶寶吮吸乳房的時間就會減少,刺激分泌乳汁的腺體以為寶寶需要的奶量減少,於是減少乳汁的分泌,慢慢的,奶水就會真的變少。如果是已經返回職場的媽媽們,2~3小時就要擠一次奶,保持一定頻率的刺激才能讓奶水源源不斷。
2.媽媽的心理因素
有好心情,媽媽們才有足夠的奶水。如果媽媽感到憂慮、有壓力、自信不足,疲憊等,都會影響母乳的分泌量。母乳餵養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家人也要給媽媽們提供一個舒服自在的哺乳環境,但不要過度干涉或關注,以免造成壓力。需要摒棄一個錯誤的認知,心情不好下產出的奶水成分並不會發生改變,不會產生毒奶。
3.藥物或食物
誤食了退奶藥,因感冒服用的藥物中可能有退奶成分、含有雌激素的避孕藥、中量以上的酒精、抽菸、部份草藥、薄荷、韭菜、人參,這些都有可能影響母乳的分泌,但是食物的影響並非絕對,因人而異。
4.寶寶的因素
有的寶寶愛睡覺,睡眠時間偏長造成乳頭吮吸刺激減少,從而影響到乳汁的分泌量。還有寶寶舌繫帶太緊、神經肌肉問題等都會造成吮吸不夠,也會影響母乳的分泌。
5.媽媽生理因素
有的媽媽做過乳房手術可能傷到乳腺管或神經,有些糖尿病媽媽以及貧血的媽媽奶水分泌可能會受到影響,產後大出血造成腦下垂體功能降低,也會影響奶水分泌。產後胎盤殘留,會影響奶水量。但是以上這些因素的佔比非常小。
媽媽們要知道,排乳反射是一種神經性的刺激,會因寶寶的吸吮,母親聽到寶寶的哭聲而引發,相反地,若母親因疼痛、疲倦、焦慮、與寶寶分離,會抑制或影響反射產生。注意到這些不利於奶水分泌的因素,媽媽們平日裡就要多加規避,同時不要輕言相信自己沒奶,奶水不夠,自信也能讓奶水引流。
-
7 # 我家有個糖豆
首先要了解下,奶水為什麼會越來越少?因為寶貝吸允的少了,才會導致奶水少,寶寶的嘴巴是最好的下奶物品,只有讓寶寶多吸奶水才會充足。混個餵養的寶寶會習慣性奶嘴,而且容易過度餵養,這樣就不會吸母乳了,建議親早點追奶成功,讓寶貝實現全母乳,不用羨慕任何媽媽,自己也可以的,喂愛堅持
-
8 # 飛燁媽媽
我生完孩子,奶水就不多,也沒有覺得漲得不行的那種感覺,因為當時生完孩子,身體恢復的不好,也沒有心情哺乳,奶水自然就分泌的少了,我覺得和心情有很大的關係,後來心情好了,三個月後奶水也夠吃了。
-
9 # 非寧靜無以致遠007
大多數奶水不足的情況是由一個或幾個原因引起的:不正確的餵奶和銜乳姿勢;媽媽和寶寶的關係不和諧,或者和諧關係被影響;媽媽過度疲勞;嚴格按照時間表餵奶。
改善的辦法有以下一些建議。
1、尋求幫助和支援。找一個餵養方面的專業人士(也就是哺乳指導,建議找有國際IBCLC認證的專業人士)指點餵奶和銜乳姿勢,觀察寶寶的吸允情況。
2、避開負面和消極建議。當你努力想建立當媽媽的自信,想堅持母乳餵養的時候,請不要聽信並遠離諸如“你的奶夠吃嗎?”“我也沒辦法做到母乳餵養”“加奶粉吧”“你的奶水肯定不夠,看孩子瘦的”這些消極建議。一定要和支援你的人在一起,增加自己的信心。
3、檢查自己的精力。家務是不是讓你很忙,是不是有很多雜事圍繞困擾著你,如果是請把這些都暫時拋開,把精力全部用在寶寶身上。
4、把寶寶帶上床。白天打盹時餵奶和晚上睡覺時餵奶是很有效的催乳方法,睡覺的時候泌乳素分泌的最多。
5、脫下寶寶的衣服餵奶。儘量保持肚子貼肚子的接觸,面板之間的接觸能刺激打瞌睡的寶寶醒來,提高吃奶熱情。
6、增加餵奶次數。最少兩個小時喂一次奶。
7、多與寶寶接觸。給寶寶餵奶時撫摸他,擁抱他,儘量的親密接觸,增加面板之間的接觸,這樣能刺激泌乳素的分泌。
8、寶寶睡的時候你也睡。只有休息好了,才能分泌更多的乳汁。
9、喂的時間再久一點。不要限制寶寶吃奶的時間,也不要規定每一側餵奶的時間。要允許寶寶在換到另一側乳房之前先吃個夠,寶寶需要吃到高脂肪高熱量的後乳,這樣才能幫助寶寶成長。長時間的餵奶能刺激泌乳反射。
10、輪換餵奶。操作如下,讓寶寶先在一側吃奶,直到強度和聲音都減弱,寶寶的眼睛開始閉上,不要看時間,而要看寶寶是否開始對那一側的乳房失去興趣,一旦出現這樣的跡象,就把他移開,換到另一側,直到吸允的力度再次減弱,然後再回到另一側乳房,重複整個過程。這樣輪換餵奶能使更稠熱量更高的後乳流出。
11、把寶寶背在身上。當沒有餵奶的時候,儘可能的經常把寶寶放在背巾裡,背在身上。讓寶寶與你的乳房親密接觸,這樣可以刺激乳汁分泌,如果寶寶尋找乳頭,就在背巾裡喂他。
12、餵奶前和餵奶中按摩乳房。餵奶前輕輕地按摩乳房,有助於刺激泌乳反射。餵奶時按壓乳房,可以讓乳汁加速往乳頭方向流。
13、餵奶時儘量放鬆。當身體或情緒比較緊張時,泌乳反射會受到抑制。
14、保持心情好。心情好時,會增加泌乳反射。
主要就是刺激乳房,增加吮吸,心情愉快,放鬆身體。做到這幾點,一般來說奶水不會特別少。同時建議,如果想堅持母乳餵養,建議不要餵奶粉,這樣會減少對乳房的刺激,吮吸減少,不利於泌乳,可能會讓乳汁越來越少。
-
10 # 催乳師李明
先天問題
寶媽在懷孕前、孕期、生產之後有貧血症狀,氣血不足是導致奶水不足的一大原因!
乳頭凹陷,寶寶怎麼也吃不到奶水,母乳得不到及時吮吸刺激,無法刺激催乳素的分泌,導致奶水分泌不足,沒有漲奶的感覺。
後天錯誤哺乳寶媽產後沒有第一時間開奶;
哺乳姿勢錯誤,寶寶無法透過正常的哺乳姿勢吃到母乳,甚至吸進去過多的空氣,導致寶寶脹氣也是十分常見的;
憋奶,有些老人會勸寶媽攢奶,多了再給孩子吃,殊不知這樣會讓寶媽由於奶水淤積導致硬塊等問題產生,乳腺一旦發生阻塞,不光是孩子吃不到母乳,更是會引起乳腺炎等較為嚴重的乳房問題!
為了身材過度節食,沒有得到均衡充沛的營養,寶媽自身都營養不足了,怎麼還會有多出的營養給寶寶?
-
11 # 澤橋醫生
奶水比較少的媽媽,每天要攝入足夠多的能量,因為能量攝入不足而使乳汁分泌減少。各種食物的攝入量不少於孕晚期。每天500~750毫升牛奶,多喝各種湯類。
儘量少食刺激性食物,特別是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可能會對乳汁分泌產生不利影響。總之,乳母的飲食應營養豐富,多湯水,但不過於油膩。
除上述注意事項外,民間常用一些食物及食療中藥來促進乳汁分泌,少乳的媽媽不妨一試,嘗試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最常用的食療方法主料一般是豬蹄、魚、雞等,煲制方法各不相同,卻大同小異,如果加入一些輔料,催奶效果就會增加很多。
平常輔料有海帶、黃豆、花生、核桃、木瓜、章魚、幹黃花菜、黑芝麻等。
另外,還包括以下食療中草藥:通草:中藥通草,有利水、通乳、消痛等功效,不管煮什麼湯,都放10克左右量即可,切記,通草有毒,不可多放。還可加入王不留行。
漏蘆:漏蘆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通經下乳之效。常用於乳汁不下、乳房脹痛、腫痛,經行不暢。乳汁不下、乳房脹痛可與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應用。乳痛初起邪盛者,可與蒲公英、瓜萎、牛蒡子等同用,或與瓜葵、蛇蛻相伍。
桑寄生:有祛風溼、益肝腎、安胎之效。常用於治療風溼痺痛、腰膝痠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等,有很好的效果。用於產後乳汁少、乳汁不暢或乳房脹痛,可與路路通、絲瓜絡配伍應用。
玉米鬚:應當選用成熟的玉米鬚,秋後剝取玉米時可獲得。有利消水腫、利溼退黃之效。《滇南本草》認為其“寬腸下氣,治婦人乳結、乳汁不通、紅腫疼痛,怕冷發熱,頭痛體困"。常用量 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暢,可與豬腳燉服,1日2次。
王不留行:有活血通經、下乳消癰、利尿通淋之效,被譽為婦科通乳良藥。產後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強通乳之力。產後氣血虧虛、乳汁稀少者,則配黃芪、當歸。王不留行還能補氣血以增加乳汁,對乳汁不暢引起的乳腺炎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路路通:有祛風通絡、利水、下乳之效。用於乳汁不通、乳房脹痛,常與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蘆等配伍應用,通乳效果極佳。
我們選擇幾款可以增加奶水的菜品,推薦給哺乳媽媽們。包括:催乳鯉魚湯、烏魚通草湯、菜豆飯、牛奶花生湯、鯉魚汁粥、下奶豬蹄湯、豆腐香菇燉豬蹄、花生豬蹄湯、芙蓉鯽魚、海米紫菜蛋湯、牛肉清圓湯、冬菇雞翅、鰱魚小米粥、鮮蘑炒豌豆、山藥枸杞銀魚湯、小米紅棗粥、大排蘑菇湯。
這些菜品對母乳較少的媽媽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們今天的育兒講堂就到這裡了,文末將會附上哺乳媽媽的一日三餐,僅作為舉例參考。
哺乳媽媽一日食譜舉例早餐
紅豆稀飯(大米50克、紅豆10克)
饅頭(麵粉50克)
滷雞蛋(雞蛋1個)
拌黃瓜(黃瓜100克)
加餐
牛奶250毫升,蛋糕50克
午餐
米飯(大米150克)
鯽魚湯(鯽魚100克)
炒四季豆(四季豆200克)
加餐
蝦仁雞蛋麵(麵條50克、雞蛋1個、蝦仁25克)
晚餐
米飯(大米150克)
黑木耳炒青菜(青菜200克、黑木耳10克)
花生排骨湯(豬六排100克、花生25克)
加餐
草莓100克
牛奶160毫升
全天烹呼叫油25克
-
12 # 淇寶兒274
這和媽媽體質應該有關係,有的寶媽怎麼補也沒有多少奶水。實際上像這種情況可以採取混合餵養。混合餵養最好是買含天然OPO的奶粉,比如荷蘭皇家美素佳兒奶粉,接近母乳,寶寶容易接受,營養價值也很高。圈內朋友的寶寶都在喝哦,這是口碑的影響力哦。
-
13 # 緩緩親婗
你好,母乳餵養的寶寶,其營養完全依賴於母親的飲食情況,所以哺乳期女性要注意合理膳食,保證營養的均衡合理,如果你的飲食狀況很好,可以不需要額外的新增,建議結合自身的情況考慮。實在不行就混合餵養,最好是買含天然OPO的奶粉,比如荷蘭皇家美素佳兒,接近母乳,寶寶容易接受,營養價值也很高。
回覆列表
首先您要多讓寶寶吮吸您的奶頭,即使是沒有,或者說比較少,堅持吸,會越來越多。
另外您需要注意營養和休息,身體的勞累及精神方面的壓力也會對奶水的分泌造成影響。
另外可以自己輕柔乳房,做乳房按摩。
如果是有乳頭堵塞的情況可以嘗試到醫院就診,醫生會給您更專業的意見。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