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點水981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 2 # 九思堂筆記

    準確的回答是“踏歌”。

    “踏歌”不是唱歌,它是中國古代的一種舞蹈。源自民間,漢代興起,唐代盛行風靡。正所謂“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因為歡快,或者載歌載舞,所以不會沒有動靜和聲音。

    “踏歌”描繪的是古代麗人們一起遊春踏青的場面。請參考指正。

  • 3 # 大千一塵

    歷史上的唐朝時期,流行的就是”踏歌”這種邊唱邊跳的歌舞形式。劉禹錫此《竹枝詞》中,肯定是踏歌,而不是唱歌,唱歌是隻唱不舞(踏)。有李白詩為證:

    我欲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 4 # 老壹哥

    先說下這首劉禹錫《竹枝詞》的全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被稱為最美情詩,出自重慶奉節縣,也是現在的“詩城”。

    踏歌,中國傳統舞蹈。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間,遠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已興起,到了唐代更是風靡盛行。

    在很多詩句裡面都有踏歌的場景,比如李白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5 # 天河水29209501

    這個確實是兩個版本,有的說是踏歌聲,有的說是唱歌聲。

    在這裡我覺得應該是唱歌聲,為什麼呢?因為踏歌聲是古代人的一種舞蹈形式,就是說一邊唱一邊跳,這樣載歌載舞的形式確實不適合在江上表演!那時候的小船應該禁不起這樣的折騰!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 6 # 笑看古今來往客

    昨天晚上央視一套節目,播出了《中國好詩詞》第五季的第五場,在其中一個劃去錯誤項的題目中,有劉禹錫的《竹枝詞》中的一句。在“聞郎江上踏歌聲”和“聞郎江上唱歌聲”兩句中劃去錯誤項,最後給出的答案是“聞郎江上踏歌聲”是錯誤的。對於這個答案有些爭議,有些人覺得“聞郎江上踏歌聲”是正確的,並以李白的《贈汪倫》一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為證。到底是“唱”正確呢,還是“踏”正確呢?我們不妨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要尊重原作,有的網友說這兩種用法的版本都存在。既然如此,我們再從去從詩詞的格律中看看,用哪個字合適。

    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在平水韻中押庚韻。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平仄平平平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由以上分析看,無論是用“踏”或“唱”,都不違律,因為這倆個字都是仄韻。那麼到底是哪個字正確呢?雖然“踏”字比較生動,但我覺得還是用“唱”字比較好一些。李白在“忽聞岸上踏歌聲”用的是踏字,因為前提是,汪倫是在岸上,可以載歌載舞。而“聞郎江上唱歌聲”的的前提是在“江上”,擬或是一隻小船上,就不可能是像岸上那樣放縱的也唱也跳了。由此說用“唱”比較貼切。

  • 7 # 郭萬仕專輯

    當然是"踏歌″,古代一種邊走邊唱的舞蹈,具體如南宋畫家馬遠的《踏歌圖》,作者表現了雨後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時也反映出豐收之年,農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歡樂情景。《踏歌圖》上端顯著位置有題詩:“宿雨清畿甸,朝陽麗帝城。豐年人樂業,壟上踏歌行"。

    劉禹錫說的"忽聞江上踏歌聲″是說在江邊上,而非船上。

  • 8 # 青裁桃鳶

    《竹枝詞》這首詩流傳到今天,有兩個版本,一個是“聞郎江上唱歌聲”,一個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這兩個版本是通用的。但是,從我們前面瞭解的“踏歌”來看,“踏歌”用在這裡是不合適的,除非這裡的“郎”不是一個人。而且,“踏歌”也不可能在江上進行。如果是“唱歌”就很容易理解了,我們所見到的分析文章,分析到這兒,都不自覺地用了“唱歌”,而不是“踏歌”。所以,這裡如果不是當時劉禹錫用詞失誤,就是在流傳過程中出了錯誤。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古人是非常講究煉字的,“詩詞中每一個詞的使用都不是隨意的,都是作者斟酌再三、苦心積慮的結果。“忽聞岸上踏歌聲”中,“踏歌”與“唱歌”不但意義不同,而且所表達的感情有天壤之別,主持人董卿曾解釋認為,這是一首送別的詩,情感一定要有誇張的成分在裡面,才能表達人們那種深情厚誼、戀戀不捨。所以,這裡只能是“踏歌”,而不是“唱歌”。

    用諧音雙關語來表達思想感情,是中國從古代到現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這首詩用這種方法來表達青年男女的愛情,更為貼切自然,既含蓄,又明朗,音節和諧,頗有民歌風情,但寫得比一般民歌更細膩,更含蓄。因此,歷來為人們所喜愛傳誦。

  • 9 # 甘棠詩韻

    愚認為詩詞大會的答案是錯的。劉禹錫的竹枝詞本就原自民間,其體裁和現在的山歌體差不多,不太講究格律而是適合百姓的即興演唱。而當時的老百姓尤其喜歡踏歌~一種邊唱邊舞的形式,和現在的歌莊差不多。而用唱字,雖然也有版本,但是不符合當時老百姓的生活場景,在船上也是能夠手舞足蹈的,只不過動作幅度小一點而已。我們不能夠認為在船上只能唱不能有動作,這是錯誤的,再說我從小課本上教的就是“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睛”。

  • 10 # 使用者無求則貴

    既然是兩個版本都存在那就是都對,選哪個都正確。這種題怎麼會出現在詩詞大會呢?現場兩位重量級嘉賓一言未發,沒法評判呀!

  • 11 # 凡心若夢66292

    "聞郎江上踏歌聲",是錯句。"江上″怎能"踏歌聲呢?"岸上″可以"踏歌聲",一邊跳舞、一邊唱歌。所以,明顯的錯句。

  • 12 # 湘水微波

    劉禹錫《竹枝詞》中,到底是“聞郎江上踏歌聲"還是“聞郎江上唱歌聲”,兩個版本一字之差,意義也大不相同。因踏歌聲應用更廣。李白有絕句《贈汪倫》,詩裡“踏歌聲”讓人有身臨其境,流連忘返之感,所以對劉禹錫的《竹枝詞》也被傳以踏歌聲,這顯然是誤傳了,我認為劉詩應為“唱歌聲”。在此我們可將劉禹錫的《竹枝詞》和李白的《贈汪倫》進行對照討論。

    劉禹錫的《竹枝詞》全文: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李白的《贈汪倫》全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一、踏歌是眾人的活動,不由一個人表達

    踏歌是種邊唱邊跳的歌舞形式,一般認為起源於漢代,流行於巴蜀一帶,多用於迎送場合。歌者手拉手邊唱邊跳,腳踏地面合著節拍,給人以歡快熱鬧之感。但踏歌一般參與的人很多,單一的人應不會形成踏歌,即便是踏也踏不多大點聲音,形成不了氣候,所以一般不會一個人去踏歌。劉禹錫詩中是指一女子聽到他心怡的郎君在江上唱起了歌聲,郎君唱歌是給誰聽的呢?當時是給她了。但女子肯定只能聽到歌聲,不可能聞到踏歌之聲。郎的歌聲很撩人,如果是踏歌效果反而差了,所以詩中應當是唱歌聲而不是踏歌聲了。詩人結合天空的晴和雨,晴與情暗合,天與人相通,詩的意味別具一格。

    李白的詩則不同。李白離開他的朋友汪倫將上船時,汪倫領眾人踏歌而來為他送行。因為人多,邊唱邊跳,歌聲和腳踏之聲由遠至近,聲音與動作的完美結合,以及詩人對汪倫不捨之情均體現在詩裡,這當然是用踏歌聲了。

    李白詩中,體現李白將行,汪倫率眾人是在岸上緩緩而來,邊唱邊跳為詩人送行。與劉禹錫相反,在船上的不是歌者而是聽者。所以詩中"踏歌聲”用得自然。

    古人的詩用詞講究,煉字到位,講究即精煉又豐富。這兩首詩感情色彩很濃,聲情並茂,雖浪漫誇張,但又不脫離實際狀況,都為流傳千古之佳作。而劉禹錫與李白的詩肯定沒有重複用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遊記》中,如來封了孔雀當佛母,又稱大鵬為孃舅,你覺得他和孔雀、大鵬的實際關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