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35
回覆列表
  • 1 # 詩文書畫匯

    文丨詩詞歌賦匯 堅持原創,不忘初心!

    聯想每首詩詞背後的故事,給你不一樣的詩詞賞析,喜歡就關注我吧!

    01、新年之際,蘇軾被貶

    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正值新年節日之際,當汴京城內的老百姓正在張燈結綵、燃放爆竹賀新歲歡度春節之時,因剛剛被捲入“烏臺詩案”的蘇軾,此刻正被御臺史的差役押送著,趕路在去往黃州的途中。此時的蘇軾先生百感交集,慨嘆自己竟撿了一條命回來,沒被當朝皇帝處死已屬意外了,再想想自己將要被貶至黃州,妻離子散的,以後的日子可要如何才能安度呢。思緒如麻,蘇軾不禁皺起了眉頭。

    02、定慧院中自省、悟道

    公元1080年2月初,命運多舛的蘇軾抵達了黃州,別看此時蘇軾身上有一連串的官銜,其實都是擺設,無權的自己因為被流放的身份,甚至連一處得體的住處都沒有分到。於是蘇軾整理好心情,定居在了定慧院,一座位於黃州城東面的寺廟。因蘇軾名聲遠揚,人品也是極好,幸運的是寺院裡的僧人對他都很仰慕,也很照顧他,蘇軾那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是有了些著落。他整日無所事事,除卻讀書、睡覺便無他事可做,這種遠離爭鬥的孤寂、淡然生活,漸漸地讓蘇軾悟出了人生的道理,他變得更加的沉著,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淡然處之!於是,在思考多日後,蘇軾已然明白今後道路該如何行走!一個百無聊賴的夜,蘇軾寫下了這首卜算子,以示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懷!

    03、為表其心,寫下卜算子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軾集《蘇軾集》,北宋大文豪蘇軾的作品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蘇軾開創詞壇“豪放派”之風,改變了晚唐、五代以來綺靡的詞風。其古文亦極著名,有“韓潮蘇海”之稱,與古文大師韓愈齊名。蘇軾工詩,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對後人影響*的也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蘇軾中國史

    04、詞的大意

    彎彎的一輪殘月此時正懸掛在枝葉稀疏的梧桐樹上,夜深人靜了,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能看到幽人獨自在這裡徘徊呢,這寂寞的身影就如同天邊飄渺的孤雁一樣。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驚嚇,驟然飛起,並頻頻回頭,卻總是無人理解它內心的愁恨。它不斷的在寒冷的樹枝間穿梭,卻不肯棲息在任何一棵樹上,最後只能寂寞地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05、筆者說

    上片主要寫深夜院中的景色。“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寫出了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寂靜,營造出一種孤單、落寞的情景。蘇軾此時踱步在庭院裡,他抬頭望月,想起了遠在天邊的妻子,一種傷感的淒涼之意油然而起!“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此時萬物俱來,自己卻像一隻孤飛的大雁一般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蘇軾將徘徊的自己比作縹緲的孤雁,使孤獨的形象更加形象、感人!

    下片“有恨無人省”世無知音,孤苦難耐,這種心情又有誰會了解!“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蘇軾以象徵擬人的手法,透過對孤雁寧願落在寂寞沙洲上,也不肯隨意的擇木而息,反襯出自己被貶黃州時的孤寂處境和高潔明清、不願同流合汙的情懷!

    蘇軾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長河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影響世界的傑出人物,他們以自己對世界的巨大貢獻,成為了人類進步與探索中的燈塔;以自己輝煌的經歷和成就,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羅文娟人物傳記

    06、總結

    蘇軾先生的高風亮節世人皆知,而這首詞正是在蘇軾被貶官在黃州時所作,透過這首詞的理解,我們不難看出蘇軾在官場的不同流合汙,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作風!

    說明:

  • 2 # 悅讀悅詩

    蘇軾的這兩首詩可以充分說明他面對人生沉浮、仕途失意時的達觀和智慧。

    蘇軾的一生經歷了北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官至正三品,是僅次於宰相的朝中大員。又被授翰林學士、端明殿侍讀學士,還做過兵部和禮部尚書,可謂高官厚祿,風光無限。他的一生擔任過30多個官職,輾轉奔波於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足跡踏遍大半個中國,多地多崗位歷練過,屬於典型的"複合型"有基屋經驗的人才。

    北宋的這五朝,正是國力下滑之時。群臣間矛盾加劇,宮廷內部政局多變,黨爭此起彼伏。蘇軾太有才華,又鋒芒外露,總是遭受排擠、打擊、陷害,蘇軾用兩句詩作出可能最短、最精練的個人述職報告:“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這三個地方就是他人生三次重大的貶謫。勞其筋骨,餓其飢腹,苦其心志,但後來並沒有降大任於他。

    公元1079年7月,蘇軾在湖州任上,因"烏臺詩案"獲罪入獄,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黃州。在黃州留下了著名的書法神品《寒食帖》,也留下了他在黃州里飢寒交迫,窮困潦倒的悲苦形象。

    但東坡畢竟是東坡,貧困不改其志。在貧苦的日子裡依然自我放鬆,尋找平常日子的詩情畫意。在被貶黃州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的春天,東坡與朋友出遊,春雨忽至,大家被雨水澆得狼狽不堪,東坡卻毫不在乎,泰然處之,且吟且行。呤出了千古名篇《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他還不忘在前面加個序言戲嬉一番: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趕上了下雨,拿著雨具的僕人先前離開了,同行的人都覺得很狼狽,只有我不這麼覺得。過了一會兒天晴了,就做了這首詞。

    不要害怕樹林中風雨的聲音,何妨放開喉嚨且吟且行。拄著竹杖踏著草鞋郊遊遠勝過於騎馬,這些有什麼可怕的呢?披一蓑衣,縱橫江湖中,聊度平生。"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算了算了吧……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意吹醒了,一經寒意襲來,看山頭上斜陽已露出笑臉,回頭看看來時路上的雨水瀟瀟,歸去時不管它是風雨兼程,還是萬里晴空了。

    這首詞為醉歸遇雨抒懷之作,東坡在雨中漫步,且呤且歌,何等瀟灑!同時,也暗示了他雖處逆境,屢遭挫折而不畏懼、不頹喪的倔強性格和曠達胸懷。"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飽含人生哲理:自然界的風雨天晴既屬自然現象,人生中的政治風雨、榮辱得失又算得什麼?

    這首詞寫後一個多月的清明節,他就留下了中國第二行書《寒食帖》。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也是蘇軾在被貶黃州時所作。和《寒食帖》傳達的困苦相比,多了些寂寞、孤獨和冷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殘月高掛在稀疏的梧桐,滴漏聲斷了,人群開始安靜。誰能見幽居人獨自往來徘徊?唯有那縹渺高飛的孤雁的身影。它突然惦起又回首匆匆,心裡有恨卻無人能懂。它揀遍了寒冷的樹枝不肯棲息,卻躲到沙州獨享寂寞。

      據史料記載,此詞為公元1083年(神宗元豐六年)初作於黃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岡縣東南。被貶黃州後,生活困難,但蘇軾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透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但內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這首詞的境界,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

     

  • 3 # 佔禮雜談

    如何理解蘇軾的《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與《定風波》

    蘇軾《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的原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進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詩詞的大體意思:

    寄居在黃州定慧院所作。詞牌名卜算子。

    缺月掛在稀疏梧桐樹上,沙漏斷了,人們都已經開始入睡。時而還有個別人孤獨來回行走,飄渺中有孤雁的身影。

    大雁被驚起來,它回過頭看著,心裡肯定有怨恨,可是沒有人理解它。它在新的寒冷枝頭尋找著,但不肯落下,沙州真寂寞,真冷啊!

    這首詩詞描寫了作者他鄉寄居淒涼寂寞的心情。他把自己想象成孤獨的雁,被迫離開原有棲息樹枝,充滿無人理解的憤恨。表達了他對自己貶摘的不滿,希望從新回到原有熟悉工作地方的想法。

    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的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詩詞的大體意思:

    莫聽雨水穿林打葉的聲音,詞牌名《定風波》

    序:三月七日,在沙湖的道上遇見了下雨。雨具已經被人先拿回去了,一同行走的人都很狼狽,我卻沒有感覺,一會天便放晴了,遂創作了這首詞。

    不要懼怕雨點穿過樹林擊打樹葉的聲音,讓我大聲吟誦著詩詞慢慢的向前行走吧。柱著柺杖穿著芒鞋輕快的勝過騎馬,誰會害怕呢?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常過我的一生。

    料峭的春風把我的酒醉吹醒,開始感覺有點冷,這時候山頭斜斜照射的太陽卻迎過來了。回過頭看走過的地方一片蕭瑟,回家去,既沒有風雨也沒有晴天。

    這首詩詞的意思是世上的事很多時候不是那麼可怕,只要你勇敢面對,沒有什麼過不來的風雨。顯示了作者的豪邁與決心。

    蘇軾的一生極其坎坷,他經歷兩次改革派和保守派的打壓。他的耿直的性格既不見容於改革派,也不見容於保守派。這兩首詩詞總體看來,情景交合,風格別緻,詩中有畫,是蘇軾比較優秀之作。

    但是這兩首詩詞意境非常不同。是作者所遭遇境遇不同所致。第一詩詞明顯看出作者寄居他鄉,思念故鄉悲涼寂寞的情感,語句比較低沉,畫面也選擇在夜晚,“寂寞沙洲冷”是對整個詩詞意境的總結。第二首詩詞的畫景則選擇在風雨後的情景。由於遇雨,同伴都顯得狼狽。而作者勇敢豪邁不懼任何風雨和鶴立獨行,不願意隨波逐流的性格由此得到體現。“一蓑風雨任平生”則是此詩詞的中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近可以炒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