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書法對聯大全
-
2 # 喝啤酒的駱駝
北大才子、風靡大江南北,在硬筆書法聲名巨大的商偉一夜之間消失於書壇,好像現在知道他的人真的不多了。他曾經和一批書法大家一起獲得了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競賽一等獎,實現十分強大,可謂是當時硬筆書壇上一匹黑馬,但是成功之後很快又消失於書壇,令人十分不解。
比賽是無心插柳
在外人看好像是曇花一現,實則不然,商偉的硬筆書法水平高,對他而言是一種興趣愛好,不同於其他專職從事書法事業的人。他自己說過,小時候本來是想考取美術學院,但是當時考取美院太難,所以後來就像很多人一樣選擇了考北大,那個時候的文科比較熱門,北大中文尤其炙熱,他甚至說這裡面還有運氣的成分,看來是一個很謙虛的天才書法家。後來就開始了文學研究的工作。
文化研究也是愛好
商偉曾經在接受商都採訪的時候談到了,他原來畢業後是留校任教了,幫林耿先生做一些助理工作,對他後來的治學有很大啟發,本來也只是覺得有興趣,在這也喜歡校園的環境,所以沒有做其他的職業安排。後來因為朋友的介紹,申請了海外博士,對《儒林外史》《紅樓夢》都有研究,文藝不分家,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但是他居然也認為這是一種業餘愛好,只是愛好的層次比較高。有一次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他談到拉丁文、拉丁語和中國古文、口語的關係,講到《尚書》、敦煌變文等,可以看出他的文化研究很有深度,他的興趣愛好可真不一般。
致力於文化世界的美好
他說,中國文化,裡面有很多我們現實世界所不能擁有的美好,比如讀《古文觀止》,懂不懂沒甚關係,裡面的神奇的文化世界是我們生命中特別需要的東西,他還能很形象地解釋學習文化的意義。有一個比喻特別有意思,他把現在的孩子比作是瓶子裡的豆芽菜,孩子缺乏接地氣的培養和生活習慣,這種現實的世界遮蔽了孩子們的想象力,我們需要學習中國文化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找到我們丟失掉的那種美好。
他有一本書,建議大家(如果有孩子)帶孩子看看,精選了先秦以來到近代的經典古文,對於孩子的文化習慣的培養和生活態度的養成有很大幫助。
商偉其實不是放棄書法,只是不再參加各種書法比拼事務了,他是在做一些更接地氣的文化研究工作,曾經的北大才子仍然是學界的一面鏡子。
-
3 # 得緣齋書畫藏品
有的人是這樣的性格,當一件自己追求的事情達到了自己的目標就可以放手了,去追求自己設定的另一個目標。
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中性筆、美工筆、鉛筆、粉筆等,以墨水或者粉狀介質為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和其他文字的書寫技巧。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書法的視覺區別在於筆畫的粗壯或纖細,有如去其肉筋存其骨質。但其成像的原理和運動技巧有很大的不同,是兩種不同的運動模式。
-
4 # 陝西藝娃
商偉,男,1962年出生於福建,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兩年後獲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1984年,一鳴驚人,“連中三元”——先後奪得北京大學青年鋼筆書法比賽、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競賽和北京首屆青年鋼筆書法比賽三個一等獎。
目前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以元明清文學,尤其是戲曲小說為主,旁涉明清時代的書史、印刷文化,以及思想史和文化史。也有很多相關學術方面的貢獻,的確很了不起。
至於他為什麼沒有把書法作為自己終身追求的目標?我們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我們不可否認,通常優秀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會進行嘗試,他現在做的事在我看來依然是和書法文化相關的學術方向,只不過更加全面、深入了!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所謂放棄,其實是在登高望遠、海納百川,把自己定位在一個文化傳承者、研究者,為祖國和人民服務,這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恰恰說明了這個才子不是浪得虛名,而是可親可敬!
-
5 # 驚龍軒
現在的書法愛好者還能知道商偉的人已經不多了,就算在硬筆書法風靡大江南北那些年,商偉也是像流星一樣閃現於書壇,又像流星一樣閃逝於書壇,劃出的一抹亮色留在了我們記憶中。
在硬筆書法風頭正盛的1984年,22歲的商偉是北大的碩士生,不經意間就在硬筆書壇一鳴驚人。先後奪得北京大學青年鋼筆書法比賽、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競賽和北京首屆青年鋼筆書法比賽三個一等獎。可謂“連中三元”。當然,分量最重的獎當屬全國首屆青年鋼筆書法競賽的那個一等獎。看看當時和他一起獲獎的幾位書家任平、王正良、顧仲安、邱明強等,哪一位不是名動硬筆書壇的高手?!商偉能在這樣的比賽中脫穎而出,實力可見一斑。
商偉硬筆書法作品
但是,與其他獲獎書家不同的是,商偉是一位純業餘的書法愛好者。也就是經過那一戰成名之後,商偉便在硬筆書壇消失了。這位北大才子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1988年赴哈佛大學留學,1995年獲東亞語言文明系博士學位。現為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中國文學教授,執狄百瑞東亞文明教席,曾獲哥倫比亞大學傑出教授獎。商偉在文化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硬筆書壇卻很難再找到商偉的身影,甚至連他的硬筆書法作品都難得一見。
任平硬筆書法作品
說起來也很好理解,畢竟書法對於商偉來說不過就是工作之餘的調劑品罷了,就算有1984年的曇花一現,也只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而已。其實當年跟商偉一起獲獎的人當中,還有一位跟他一樣移居海外的書家——倪偉林。倪偉林大商偉幾歲,在研習書法上還是頗下了些功夫的。倪偉林的書法師承沙孟海、餘任天,篆刻師承韓天衡、錢君陶等,也算是正根正源了。和商偉一樣,倪偉林也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移居海外,至今已漂泊30年了。但他與商偉不同的是,一直還在從事書畫藝術創作和中華文化藝術傳播的工作,並被數所高校聘請為藝術系教授。被媒體稱為“來自東方的文化使者”。
1984年的商偉還是位北大學子,也是翩翩少年。轉眼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商偉早已是人到中年。書法對於商偉來說本就是純粹的業餘愛好,他的作品和他在硬筆書壇的名氣一樣漸行漸遠,實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6 # 集賢閣主人藝術人生
獲得首屆青年鋼筆書法大賽最高獎只是對商偉學習的一種肯定。放棄說明他對書法有更高層次的理解。
一.商偉是北大高才生,他透過自己努力對鋼筆書法的學習取得了很好成績,這是大家有目共暏。但這僅停留在表象上,我相信並不是他想得到的唯一。
二.商偉是精英人才,他自然明白藝無止境的道理。因為無論硬筆還是軟筆書法,從藝術層面上講不封頂,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不斷參悟中明白更多。放下只是暫時參悟,只有在空杯思想下才能得到更豐。
三.商偉不是把書法做為人生終極目標,而是在他人生規劃中的一小部分。他只是從書法的學習和參賽中展示了他對藝術的天賦。
總之,人在生命旅程中總是精彩不斷。五彩繽紛也只是生命價值的體現。生命沒有停止精采就會不斷。我們先賢就是如此留下千古不朽之作,相信商偉亦會如此。
歷史車輪總是滾滾向前,我們都是搭車之人,也是推車之人,傳承與創新正在承載和推動著中華文明的走向更加輝煌。
-
7 # 李華軍書法
以前也關注過商偉先生的字,覺得與任平先生的字有點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獲獎那年商偉還是一位大學生,真不容易。商偉的字,轉化成毛筆字也很耐看,物慾橫流的當今,我們要反思的太多了……
回覆列表
獲獎並不一定天下第一,且不一定永遠天下第一,與評委和當時的參賽選手都多少有點關係,商偉的硬筆書法,或許只是他的業餘愛好,畢竟硬筆寫幾個字只是文化領悟裡的微小的一枝頭,人各有志,有才更放在更高更遠的領域才對,這也許就是他的真正目標所在,真正的大才不會被這點小成就而放棄其他的理想的,普通群眾就不同了,有點點小領域的成就能養家餬口就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