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段世宏V
-
2 # 父母學點心理學
幼兒園階段,孩子是生活的體驗者,幼兒園的生活主要是玩耍中學,教會孩子的是融入集體的習慣和遵從規則的習慣。
小學階段,孩子需要轉換成為學習者。順利與否並不取決於有否提前學習小學要教的知識,而是孩子有否在幼兒園階段,養成了很好的融入集體的習慣,和遵守規則的習慣。
如果孩子能夠很適應,在課堂上認真專注的聽講,按照老師的指引一步步前進。那孩子的幼升小是毫無困難的。
如果孩子沒有提前學習知識,父母要有耐心,孩子一開始會比學過的孩子慢一些,但這個基本上到二年級就不再有差距了。
小學階段重要的是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好學、自律、專注、認真。課堂上老師會教育,而且孩子都很樂意聽老師的話。
但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建議父母在忙也要一人擠出3~6個月的時間來,以陪伴的方式支援孩子養成專注做作業、獨立能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
3 # 殷俊同學
【不同階段的特點】
(一)幼兒園階段特點
1.主要是以玩為主,重視體驗的過程
2.同學之間競爭關係較弱,氛圍輕鬆
3.課程設定以內容主體與性質來分類
4.關注孩子啟蒙教育,以興趣為導向
(二)小學階段特點
1.進入學習階段,初步形成競爭機制
2.強化知識掌握,關注應試教育方向
3.課程分類以學科為分支,明顯增多
4.競爭氛圍變強,環境對學習成績大
【幼升小主要困難】主要困難體現在兩個方面,分別是心態和學習兩方面。
(一)心態方面
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後,從環境意識,學習意識,自我意識三方面都遇到了問題。
1.環境意識
由於學習環境的社交環境改變,同學老師陌生,上學整體學習氛圍加重,班級管理模式等未能及時適應,會感到困難。
2.學習意識
在進入小學階段,難以快速建立學習目標,在競爭環境下相交於幼兒園階段自我成就感銳減,學習興趣大幅度減弱。
3.自我意識
自我未完成明確的定位,從幼兒園學生轉化為一名小學生,對自我全方面認知不足,有時候會對自我各方面能力產生疑問,面對環境變化,學習變化,產生一定焦慮。比如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有了新的衝擊。
(二)學習方面
1.學習難度
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難度主要從深度和應用兩個維度增強,孩子會感到理解,創新能力不足,面對學科學習時會出現理解困難,不會應用等困難。
2.學習內容
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科增加,形式也明顯增多,全面考察孩子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面對學習內容激增的小學階段,孩子會感覺課餘時間明顯減少,學習活動豐富,在計劃安排,自主探索,全面學習方面可能需要困難。
3.學習環境
比起幼兒園,小學階段競爭氛圍增強,同學之間會進行攀比,處在弱勢的孩子可能反感或者自卑。同時,同伴之間同化作用會明顯加強。
-
4 # 馬老師教學經
作為一個擔任過一年級的班主任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一年級和幼兒園相比首先多了規則性,比如幼兒園孩子上課有的孩子聽課不認真,老師可能不會嚴厲的批評他,但是到了一年級就不一樣,上什麼課準備什麼的書和作業本。另外上課時不能說話,不能吃東西,不能東瞅瞅西望望,時時刻刻跟著老師的思路走,不過這個習慣一般幼兒園老師也會有要求。
其次,到了一年級,相比較學的東西多了,作業相對也多啦,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兒園沒有學習那麼多東西,剛開始孩子學起來有點吃力,家長可能會著急,其實不要緊,一年級上冊就那麼多東西,只要我們家長稍微輔導一點,慢慢的孩子就會跟上來,(比如:拼音的拼讀,要求會寫的字會寫,會認得字會認,另外一定要求會背的課文會背那基本就沒有什麼問題了,如果想打下比較紮實的基礎,那就要重視課外的閱讀,還有慢慢讓孩子試著寫一寫小短文,也就是看圖寫話。 )
第四,在上一年級之前,你可以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因為一年級要求孩子不可以遲到,而且公立小學一般沒有早飯,他得吃完飯之後去學校上學,要不到了第兩節課左右就會餓啦,長期以往對孩子的身體也不好。
第五,孩子在上小學之前不可以黑化老師,讓自己的孩子十分怕老師,因為一年級的老師不是時時刻刻看著學生的,都是誰有事主動與老師交流,如果你的孩子不敢與老師說,這樣對他的情況老師不瞭解,對於他的心裡成長沒有好處。
另外,家長要做到勤與老師溝通,孩子有什麼不適應的地方,父母與老師多溝通,相信很快孩子的問題就會解決掉的。如果能做到這些的話,我相信幼升小應該沒有什麼困難吧。
-
5 # 順其自然41196739
學習知識上的不適應。他們從以玩為主變成了以學習為主,這使他們不能在短期內適應小學生活。在學習中他們感到很困難 ,表現在語文課文中很多文字他們不認識,試卷上的要求也看不懂,數學題也讀不通。這都給孩子的學習造成極大困難,他們不但感受不到學習的快樂,而且感到學習太苦了
-
6 # 美可親子
對於剛升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可能會面臨下面幾個挑戰:
第一是作息時間的調整。幼兒園的時候,可能比較隨意一點,遲到、請假的情況很多,而上了小學則不一樣,這是真正上學了,所以儘量不要讓孩子遲到,沒有特別特殊的情況不要給孩子請假,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早睡早起,調整好他的作息時間,這一點對於幫助孩子緩解午睡時間減少而帶來的疲乏非常有必要;
第二是上課時間的延長,其實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一個幼兒園到小學的過度階段,一節課的時間不宜太長,上課的形式也宜豐富多彩,最好動靜結合,將遊戲融入到教學中,但是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有這樣的認識和條件,作為家長當老師抱怨孩子在學校上課坐不住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理解老師的不容易,跟老師共情,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上小學以後,孩子會面臨作業問題,“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面對孩子做作業,父母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如何劃清界限,不承擔不屬於自己的責任,也不指責評判孩子,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功課。
而最大的困難不是孩子上學可能遇到的困難,而是身為父母,我們能解決好自己的問題嗎?孩子上小學以後,多少家長開始處於焦慮之中?如何處理自己的焦慮,不把自己的恐懼焦慮投射到孩子身上,這是父母最需要做的功課。
-
7 # 小數課代表
幼升小對於孩子來說最大的困難應該以下這幾方面吧!
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習慣,在幼兒園的時候大多都是採用的寓教於樂的教學模式,孩子們都是在玩中學,但是到了小學之後就不一樣了,所以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家長可以在幼小銜接的工作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自主能力1、孩子會自己走進廁所大小便嗎?會自己穿、脫褲子嗎?會自己擦屁股嗎?
2、孩子能認清自己的東西嗎?會將自己的文具收拾起來嗎?會自己削鉛筆嗎?
3、孩子知道自己家的地址和父母的姓名嗎?知道學校的校名嗎?認識從家到學校的路嗎?
4、孩子能簡單回答別人的提問嗎?在集體中能明白老師交代的事情嗎?
5、孩子會掃地、擦桌子嗎?
6、孩子遇到困難時能想辦法嗎?需要別人幫助時能把自己的要求說清楚嗎?
如果孩子在之前的幼兒園有對以上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會更快的讓孩子從容應對小學生活!
家長可以對孩子做好幼升小的準備工作!第一,重視孩子入學前的心理指導;
第二,培養孩子入學前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第三,培養孩子入學前的良好學習習慣;
(集中注意力,提高需要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
第四,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第五,合理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為進去小學做好準備;
可以瞭解一下火花思維,在國內這方面是比較專業的,是很全面的思維能力,運算能力,學習習慣的培養課程,適合孩子來進行幼小銜接的教育工作!
-
8 # 早早早早817
小學,代表著孩子正式進入校園,開始了十年寒窗苦讀。所以這個過渡期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順利過渡。
一、規矩意識。不同於幼兒園,校園是有一個有規章制度的地方。幼兒園更多的是自由教育,這導致很多孩子都沒有形成合理的生活學習習慣。所以家長朋友需要特別正視孩子的規矩意識。
二、學習意識。小學的學習是正規化的學習,體量、難度對於幼兒園來說是質的飛躍。所以家長要提前給孩子灌輸學習意識,提前適應小學節奏。
-
9 # 教育思享
孩子開始小學生活,對於剛離開幼兒園的孩子考驗可不小。在幼兒園我們都是“教養並重”,小學則“以教為主”。幼兒園整個活動以遊戲為主,主要培養孩子的習慣,具有啟蒙作用。而小學則是對兒童進行系統的文化知識教育的開始。
1、父母得讓孩子在心理上有個適應的過程,新的學校,新的教室,新的同學,在幼兒園任何小事都可以找老師解決,但是在小學,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定得有待提高,進入一年級,上下課有確定的時間,吃飯、喝水等活動都要自己進行,孩子必須開始獨立解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小學的作息時間和幼兒園差異也較大,孩子得學會時間的管理。對時間不能只停留在數字概念中,要體現在具體的日常生活中,比如,一分鐘,十分鐘,一小時,在這些時間段內,我們都分別能幹些啥事,哪些事情在這個時間段能不能做完。
3、學習內容也不同,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和行為習慣,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從以“玩”為主的生活方式轉變成以“學”為主的生活方式,學習壓力猛的增大,會有些無所適從的感覺。而且小學老師的語速普遍要比幼兒園的老師快,內容的教授次數也不會像幼兒園老師一遍一遍的重複,因此需要孩子集中注意力。才能跟上新的學習節奏。
回覆列表
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人生的一大轉拆,標誌著義務教育的開始,其意思遠大於升中學,升大學。孩子在家裡過分受到的保護,這是孩子走出家門的第一步。孩子怕受到傷害,怕困難,自控能力差,家庭成長環境差別大,父母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態度,多多鼓勵誇獎,做事認真,和小朋友友好相處。使他們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分辯是非的能力。
每天和孩子對話,主動的幫助其成長,最好讓孩子寫日記,及時發現問題,早點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