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志勇LZY
-
2 # 小數點9464
凡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大前提)ABC是三角形,(小前提)ABC內角和是180度。(結論)這就叫三段論。
-
3 # 薛定諤的captain
三段論由三個部分組成: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它在邏輯上是從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來的。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則。小前提是一個特殊陳述。其中,亞里士多德給出的經典的“Barbara”三段論:如果所有人(M)都是必死的(P),(這個是一般性的大前提)並且所有希臘人(S)都是人(M),(這個是特殊的小前提)那麼所有希臘人(S)都是必死的(P)。(這個是基於大前提到小前提推導的結論)。規則
1.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2.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
3.兩個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結論。
4.兩個前提中如果有一個是否定的,則結論是否定的。
5.如果結論是否定的,則必有一個前提是否定的。
6.從兩個特稱的前提不能得出結論
7.如果有一個前提是特稱的,只能得出特稱的結論。
結構
三段論是由兩個含有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判斷作前提得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為結論的演繹推理。例如:
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師都是知識分子,所以,人民教師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其中,結論中的主項叫做小項,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師”;結論中的謂項叫做大項,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應該受到尊重”;兩個前提中共有的項叫做中項,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識分子”。
在三段論中,含有大項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項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師是知識分子”。
三段論推理是根據兩個前提所表明的中項M與大項P和小項S之間的關係,透過中項M的媒介作用,從而推匯出確定小項S與大項P之間關係的結論。
格與式
由於中項在前提中位置的不同而形成的三段論的各種形式稱作三段論的格。
由於A、E、I、O四種命題在前提和結論中組合的不同而形成的三段論的各種形式稱為三段論的式。例如,AAA是一種式,EAE也是一種式。
三段論共有四種格,現在把四個格的規則和正確的式列舉如下:
-
4 # Nemo9107121
大前提:明明一百度就能搜到答案卻跑來提問的人都是傻逼;
小前提:你來提問了;
結論:你是傻逼。
舉例說明完畢。
回覆列表
宇宙日地月古今事業存在一段;
地球經緯點中外情況認識二段;
個人續正棄誤爭文明論公三段;
存在認識論公基三段相互四成。
個人基研試給,
不知真假試給,
如果有錯指正,
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