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國藏美

    歷史的發展有很多偶然性。

    從表面上看,北方有1次機會,南方有1次機會。

    1.沒機會統一的苻堅給了東晉北伐統一的機會

    第一次機會,是上天給了南方機會。

    當時苻堅在淝水之戰失敗,中原政權崩潰,東晉趁機北上,收復了長安、洛陽等地。

    然而,東晉的產生機制讓司馬氏苟延殘喘100餘年,同樣是這樣的機制,造成了爭權奪利葬送了東晉。

    權臣桓溫家族的桓玄,發動了桓玄之亂。

    東晉從對外轉入對內,持續的內亂也給力劉裕謀朝換代的機會。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劉裕給南方開了個頭,南方從此陷入改朝換代的歷史,有幾次北伐,也遇到了北伐新出猛將的抵制,比如拓跋燾。

    2.第二次,北魏統一北方,漢化改革後

    歷史學上有個詞叫“歷史的反動”。你跑得太快了,歷史的車輪要碾壓你,往回調一調。

    比如王莽改制,超前,意味著舊勢力的反撲必將到來。

    北魏漢化改革也面臨著舊勢力的反對。但是爾朱榮做的太絕了。“河陰之變”殺盡大臣,像極了我們在電影裡看到的恐怖分子:“讓你們所有人都陪葬”。

    北魏蒸蒸日上的步子停了下來。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先說說個人的觀點,從西晉末年到隋朝統一這幾百年的時間裡最有可能統一的機會還是在南北朝形成之前。這這段時間裡曾經有兩次機會差點就完成了統一:第一是前秦苻堅,如果不是他過於著急畢其功於一役未嘗沒有統一的機會。前秦的問題在於統一速度過快,對於吞併的地盤沒有經過充實的消化吸收。倉促發起的南征,直接導致了前秦帝國的崩潰。第二個是東晉劉裕先後兩次北伐滅燕、亡秦,距離統一僅僅一步之遙。可惜最終功敗垂成,只能建立劉宋後和北魏形成南北朝對峙局面。

    無論是苻堅的前秦還是劉裕北伐,都發生在南北朝形成之前。因為一旦南北實力相近對峙局面形成之後,就很難改變。可能對於苻堅和劉裕來說,歷史都給了他們成為統一帝王的機會。但是由於種種客觀因素他們都沒有把握住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最終功虧一簣。劉裕好歹建基稱帝獨霸一方,而苻堅就慘了身死國滅。下面我們來做下詳細梳理,看看面對難得的歷史機遇的時候劉裕和苻堅是如何面對的。

    前秦苻堅在面對即將到來的統一機遇,過於著急倉促用兵導致功虧一簣。頗有一種用力過猛的架勢

    其實歷史給了氐人建立的前秦很好的歷史機遇,五胡當中除了羯人就是氐人人口基數小了。而就是這個文明制度落後的氐人建立的前秦,經過東征西討滅國無數建立起幅員萬里的北方大國。

    當時的龍驤將軍苻堅也是透過軍事政變擊殺苻生走上帝王之位的,前秦這個小國在苻堅的帶領下如同驚雷炸裂般以狂飆急進的速度迅速統一北方龐大的國土。從西方的薩珊波斯邊界到東方的高句麗邊界,從北方的大漠到南方的巴蜀處處飄揚著前秦的戰旗。前秦如同烈火烹油一般透支自己綻放出了絢爛的生命之花。從匈奴人劉淵豎起反旗開始一直到隋朝統一天下,北朝就沒有一個政權的版圖能夠超過前秦。

    當時前秦的機會也很不錯,周邊政權先後都出了問題。所以苻堅才得以在這個短暫的歷史時期內平燕定蜀、滅代吞涼,統一了北方。加上呂光對於西域的征服,所以前秦成為從中亞到遠東的大國。甚至傳統儒家文化圈的朝鮮半島政權都需要得到前秦的冊封,這就讓苻堅有了併吞東晉的野心。而此時的東晉失去了巴蜀,長江天險和前秦共有。東晉的江山岌岌可危,所以苻堅才想畢其功於一役。

    其實前秦內部的隱憂同樣巨大,征服東晉的條件根本就不成熟

    前秦統一時間太短,巴蜀、代國鮮卑勢力、北燕等等勢力雖然併入版圖但是基本上保留著獨立性。也就是說前秦更像一個聯邦制的國家,只是透過武力威懾才把這些國度強行捏合在一起。況且個聯邦成員的領導人都在,慕容垂、姚萇等野心家時刻尋找復國自立的機會。此時前秦最需要的休養生息,利用時間和國家凝聚力來消化吸收新地盤防止消化不良。隨著國力的提高,人們生活穩定富庶必然導致向心力和凝聚力的聚集。隨著時間的流失,野心家逐漸老去國家才能真正的融合強大。

    所以說穩定對前秦有利,動盪對慕容垂、拓跋珪、姚萇等野心家有利。所以他們才會根據自己的利益在前秦國內都反對的情況下支援苻堅南征東晉。可憐的苻堅反而認為支援自己的慕容垂等人是忠臣,真是可笑。前秦南征東晉的結果很明顯,淝水戰敗後苻堅身死國滅。拓跋珪的代國、慕容垂的後燕、姚萇的後秦紛紛裂土稱帝;最可笑的就是苻堅的好朋友姚萇不但殺死了苻堅,而且索要玉璽就連秦的國號都竊取了稱後秦。苻堅伴隨他的前秦迅速消亡在歷史長河中,不再泛起一朵浪花。

    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面對絕佳的歷史機遇,為何也沒能完成統一大業?

    劉裕憑藉北府軍起家,開始逐漸走上了開掛的人生。劉裕平定孫恩和桓玄的叛亂,消滅國內割據勢力如:桓楚、西蜀、盧循、劉毅,統一南方;對外滅燕亡秦,收復洛陽、長安。如下圖所示:版圖已經和北宋差不多了,似乎恢復大一統就在眼前了。這樣的形式可以說千載難逢,但是劉裕依然沒有把握住近在眼前的歷史機遇失敗了。最後只能割據南方,建立劉宋。

    至於劉裕沒有完成統一的原因有很多,我們簡單來闡述一下:第一、年紀大了,心氣不像年輕人。在消滅後秦劉裕已經年過五旬,在普遍壽命較短的古代這樣的年紀幾乎要退居二線了。第二、劉裕無論對內平定叛亂還是外戰消滅敵國基本都是以殺為主,沒有新的人才或者大族的融入自己的團隊。客觀上劉宋的建國就是依靠北府軍武力征伐,所以無論是東晉司馬皇族、江東大族還是江北納入的勢力都對劉裕保持敵視狀態。而劉裕依靠的北府軍,內部山頭林立矛盾重重所以不能放心集中全部精力北伐。後方不穩,北伐就被束縛了手腳。

    第三、北伐收復兩京後,放任鎮守將領王鎮惡、沈田子等人內部爭鬥。最終自相殘殺,用北府軍沒後秦打下的八百里秦川便宜了北方郝連勃勃的夏政權。而崛起的北魏也非常強悍,滅後燕、北燕、赫連夏最終成為統一北方的與劉宋對峙的大國。所以劉裕的處事不明和北方崛起的北魏也成為劉裕統一的羈絆。

    小結:

    在歷史賦予統一機遇的關鍵時刻,無論是苻堅還是劉裕都因為種種客觀因素沒有把握住統一的機會。把這個機會留給了隋朝的開國帝王楊堅,華夏才迎來隋唐的鼎盛時代。

  • 3 # 清水空流

    三國歸西晉一統天下不過五十多年,從八王之亂開始,西晉就進入了天下混戰了。自公元317年司馬睿南渡建立東晉開始,到公元582年隋文帝楊堅滅陳。五胡亂華南北朝總計265年。在這個最血腥。最混亂,最痛苦,最黑暗的時代。真正的亂世王朝啊。應該說在這二百多年的分裂時期有三次大一統時期,可惜由於種種原因和陰錯陽差之下而失之交臂。

    頭一個就應該是劉裕。劉裕,字德輿,小字寄奴。大頭兵起家。劉裕是當之無愧的兩晉南北朝第一牛人。劉裕出身貧寒。一步一步完全是靠自己的能力成為東晉權臣。劉裕,宇文泰,高歡堪稱南北朝三大軍事大家。在五十八的時候,劉裕最終篡位登基。非常不易。尤其是在南北朝這種門閥世家最鼎盛時代。劉裕沒有統一華夏也在於此,當然,劉穆之早死,劉裕年紀太大,起事太晚(43歲發家)北朝整體實力高於劉裕都是重要原因。

    劉穆之。字道和。與劉裕完全是兩個階層的人。屬於東晉門閥的代表。東晉尚書左僕射,是漢高祖劉邦庶長子齊王劉肥之後。劉穆之深受劉裕器重和信任,他相當於蕭何之於劉邦。諸葛之於劉備。王猛之於苻堅,劉裕的每一步成功都有劉穆之的功勞。可以說,劉穆之在朝,劉裕才放心出朝做戰,公元417年在外做戰的劉裕得知劉穆之去世,大為震驚。立即回朝。第二年就篡位登基了。再無進取之心。南宋大詩人陸游曾言:“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這個說法是很中肯的,如果劉裕和劉穆之都多活十年,劉裕絕對可以統一華夏。

    第二個有機會就是後秦苻堅。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十六國與南北朝這些朝代裡,最有資格,最有能力,最有希望統一國家的就是符堅的前秦,只可惜王猛早死,符堅過於急躁,內部突發暴亂。東晉謝安的好運,才使得前秦沒有以秦的國號再次華夏一統。

    和劉裕一樣,苻堅沒有一統天下也是因為一個人的早逝,這個人就是王猛。符堅,字永固,前秦第四代皇帝。而王猛能夠輔佐符堅也是王猛的最大幸運。這一對君臣一出場便是風雲際會。可謂珠聯璧合。頗有周文王遇姜尚,劉玄德遇孔明的意境。君臣合作的典範不不少,但善始善終的卻不多。但符堅與王猛絕對是善始善終。王猛,字景略。山東人,文武俱能,胸襟廣闊,氣度不凡。符堅登基為帝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王猛為尚書左僕射,司隸校尉,總攬朝綱。

    但天不佑秦。公元382年王猛病重。符堅親臨探望,王猛道:陛下功業來之不易,需保持勤政虛懷之心。最關鍵的是,大晉雖然偏居一側,但在天下人看來,卻是正統,國之正朔。陛下不可輕易討伐。大秦內部的鮮卑,羌人,卻是國家心腹之患,陛下應該根除以絕後患。可悲,可嘆,符堅聽從了王猛一輩子,就這幾句話沒有聽,而事實果真驗證此言,符堅亡國就在於此。如果王猛再活幾年,前秦畢必將再次統一華夏。

    最後一個有機會一統天下的就是後周宇文泰了,十幾年以後隋文帝楊堅能一統天下,關鍵就在於宇文泰打下的地基。宇文泰,小字黑獺,鮮卑化的匈奴人,出身著名的六鎮關隴軍事集團,早年加入葛榮軍隊,後投奔爾朱榮,是爾朱榮麾下兩員大將,另外一個就是赫赫有名的高歡,二人最終聯手瓜分了北魏,各自建國開基。成為一朝人王帝主。

    宇文泰最大的功績就是開創府兵制,符兵制一直到宋代之前,一直都是國家的軍隊募兵政策。宇文泰而且設立八柱國大將軍,李淵和楊堅都出自八柱國,府兵制的最大特點是,府兵是職業軍人,有專門的軍籍,不事生產。這一獨特的軍事政策,也是我國古代所獨有的。公元548年宇文泰挾持北魏孝武帝到長安,後毒死孝武帝,又立孝武帝的孫子元寶舉為皇帝,公元556年,宇文泰病死。假設宇文泰多活五年,就五年(最大的對手高歡已經死了快10年了)。宇文泰一定會統一華夏。宇文泰死後不過34年。就天下一統了,可以說,三個人裡最可惜的就是宇文泰了。

    歷史根本無法假設,如果劉裕,苻堅,宇文泰多活幾年有機會,都是差一點運氣吧,也許是上天不佑。華夏沒有提前統一。在二百多年的大分裂時期,南北朝一共24個國家。121位皇帝。在位時間最長 的是南朝梁武帝蕭衍在位48年。最短的是北周末帝宇文覺在位不足1年。登基時年紀最大的是南燕世宗慕容德時年63歲,登基時年級最小的是東晉孝宗司馬聃時年2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嬰兒吃飽後溢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