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珍紐倍羊奶粉
-
2 # 阮光鋒
奶粉中的危險分子——阪崎腸桿菌
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原料乳粉在生產過程中是經過殺菌的,足以殺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和細菌。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奶粉絕對安全。實際上,奶粉也可能被細菌汙染,最常見的是阪崎腸桿菌。
實際上,阪崎腸桿菌汙染奶粉的問題在全世界都很常見,美國、歐洲、澳洲、紐西蘭、日本都有奶粉汙染阪崎腸桿菌的案例。
導致奶粉被阪崎腸桿菌汙染的原因可能有:
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加工過程,從奶粉加工車間的地面、乾燥塔外部和包裝車間等部位均曾分離出阪崎腸桿菌;
乳粉以外的各種未經殺菌的原材料(如核苷酸);
阪崎腸桿菌有何危害?
阪崎腸桿菌能使新生兒和不足2個月的嬰兒,特別是早產兒、出生體重偏低和免疫功能較差的嬰兒致病。
這是因為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胃酸的酸度比成年人高,適於阪崎腸桿菌生存。而且嬰兒血腦屏障未發育完全,阪崎腸桿菌可進一步從血液進入腦部。
所以,阪崎腸桿菌感染可能引起嬰兒腦膜炎、菌血症和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重則致死。阪崎腸桿菌感染嬰兒的病死率很高,為40%-80%。
多少溫度合適?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製備、貯存和操作嬰兒配方奶粉指導原則》推薦,應使用溫度不低於攝氏70℃的水來衝調嬰兒配方奶粉,以殺死奶粉中的阪崎腸桿菌或其它病原菌。
所以,衝調奶粉時,應儘量使用70℃以上的水衝調奶瓶中的奶粉,衝調後不要放置過長時間;並且注意不要讓奶嘴觸碰到任何其他可能不潔淨的地方。衝調好的奶應冷卻至可餵哺的溫度,然後立即飲用。
水溫高,會破壞奶粉中的營養嗎?
很多人擔心溫度高會破壞營養素。實際上,即使水溫高,基本上也只有維生素C會受高溫衝調的影響,而且即使損失掉一些,剩下的維生素C含量也都高於國際標準要求的最低標準。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也不用太糾結水溫過高的影響。
----------------
新生兒奶粉溫度多少適合?不同牌子的奶粉有不同的配比說明,但一般來說都是用40-60℃的溫水衝較好。這個溫度不僅有利於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促使糖、奶粉等在液體裡的溶解,調出比較均勻的溶液,且能保證奶粉裡的營養物質不被破壞。
新生兒的口腔粘膜薄嫩,奶溫過燙,容易引起粘膜的損傷,影響孩子的食慾;奶的溫度過低,會影響孩子腸道的蠕動功能,出現消化不良、腹瀉等情況。所以在餵奶前一定要試一下溫度是否合適,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把奶汁滴到手背上或把奶瓶捱到臉上,如感到不冷不熱,與面板的溫度相似就比較適宜,此時牛奶的溫度約為36-37℃。而不要用嘴嘗試牛奶的溫度,因為成人口腔中的細菌可透過奶頭進入寶寶的體內,由於寶寶的抵抗力低,所以很容易感染而致病。
新手父母對於育兒餵養存在很多誤區,也常出差錯,例如用剛燒開的水去衝奶粉,其實,這樣的行為是非常錯誤的。過高溫度的熱水反而會將奶粉中的營養元素破壞掉。無論衝調任何奶粉時都不該用沸水,應該用45℃左右的溫開水,因為過高的水溫可以使奶粉中的蛋白質變性,一些維生素也會遭到破壞,降低其營養和食用價值。
新生兒奶粉怎麼衝很多家長都覺得沖泡奶粉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其實不然,新生兒的奶粉沖泡也是要遵循一定的步驟的:
1、首先媽媽先洗淨雙手,將要衝泡奶粉的奶嘴、奶瓶消毒。家長千萬不要圖方便,僅僅用開水燙一下是不夠的,要用沸水煮5-10分鐘。最好選用不鏽鋼或玻璃製品的,以便於消毒。
2、將自來水煮沸1-2分鐘,不要太長,因為俄煮沸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可能使水中的鉛和硝酸鹽濃縮。然後晾涼至適當的溫度(40-60℃),將水滴至你的手腕內側,感覺與體溫差不多即可。
3、 根據要泡的奶量,取準備好的50℃-60℃的熱水2/3量倒入奶瓶中,再用配方奶粉加帶的湯匙,在奶瓶中按照說明加入適量奶粉,晃動奶瓶,讓配方奶粉充分溶化,不要結塊
4、將餘1/3的熱水加入奶瓶中,把奶瓶放平,透過刻度察看是否夠量,最後蓋上奶瓶蓋後再輕輕晃動一次,直至配方奶粉徹底溶化。
新生兒奶粉沖泡誤區
很多新手媽媽在幫寶寶沖泡奶粉的時候都會出現一些誤區,以下幾點就是對這些誤區的總結:
誤區1:礦泉水含比自來水乾淨安全,用礦泉水衝牛奶,寶寶喝了更安全。
衝配方奶粉我們提倡用自來水。礦泉水衝牛奶易致嬰兒便秘。
目前家庭用自來水都經過了科學的處理,質量符合標準,自來水煮沸後,放涼至40℃左右,再用來衝奶粉就可以了。純淨水失去了普通自來水的礦物元素,而人從水中對鈣吸收率可以到90%以上,所以不宜用純淨水衝牛奶。而礦泉水由於本身礦物質含量比較多,且複雜。嬰兒腸胃消化功能還不健全,磷酸鹽、磷酸鈣過多,會引發消化不良和便秘。
誤區2:衝奶粉不能想放多少放多少,濃些更有營養。
有些家長怕孩子營養跟不上,每次衝奶粉,都會多加上一大勺,把奶泡得濃濃的。誰想到,這卻大錯特錯了。 奶粉中含有鈉離子,需要加足量開水稀釋。如果奶粉濃度過高,幼兒飲用後,會使血管壁壓力增加。嬰幼兒的毛細血管很嫩弱,因此容易引起幼兒腦部毛細血管破裂,導致出血。如經常給幼兒喝過濃奶粉,出血多了會影響幼兒智力發育。
當然,奶粉衝得太稀也不行,這會導致蛋白質含量不足,同樣也會引起營養不良。所以,建議家長給孩子沖泡奶粉時,一定要按照包裝上標明的配比,不能想放多少就放多少。
誤區3:開水可以殺菌,越熱的水衝調奶粉越好。
嬰幼兒配方奶粉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以及鈣、鐵等微量元素,在餵給嬰幼兒前需要用水衝調,但家長應注意的是,衝奶粉的水一定不要用開水。開水的水溫很高,衝調奶粉時,會使奶粉中的乳清蛋白產生凝塊,影響孩子的消化吸收。另一方面,某些對熱不穩定的維生素也會被破壞,特別是有的奶粉中新增的免疫活性物質,會被全部破壞。因此,衝調奶粉應用溫水,避免其中營養物質的損失。通常泡奶最適宜的溫度是40~50度,不能用較燙的水泡了之後,等它冷卻的。
誤區4:聽說一種新奶粉不錯,今天給寶寶試試吧,怎麼一吃就拉肚子,趕緊換回原奶粉。
有的媽媽一天內換了新奶粉,一天內又換回原奶粉,其實給寶寶換奶粉沒有這麼方便的。
在換奶粉的初期,必須兩種奶粉混合吃,無論是由一種牌子換到另一種牌子,或是由一個階段換到另一個階段(即使牌子相同),這個過程叫作轉奶,是必不可少的。
轉奶可以這樣轉:先在老的奶粉裡新增1/3的新奶粉,這樣吃了兩三天沒什麼不適後,再老的、新的奶粉各1/2吃兩三天,再老的1/3、新的2/3吃兩三天,最後過渡到完全用新的奶粉取代老的奶粉。注意轉奶的那幾天不要新增其他新的輔食,寶寶生病(感冒、發燒、起皮疹等)及接種疫苗期間不要轉奶。有了這麼一個逐步的轉奶過程,寶寶一般是比較容易接受新品種的,也不大會鬧肚子。
誤區5:衝調嬰兒奶粉時候,我都是先倒好奶粉,再加入水的。這恐怕是很多媽媽常犯的錯誤吧!先加奶粉還是先加水有什麼不一樣嗎?其實,這是有區別的。衝調嬰兒奶粉濃度要精確,因嬰兒發育未成熟,包括消化、代謝與排洩功能都未完善,奶的濃度要儘可能接近母乳。
如先加奶粉,後加水,仍加到原定刻度,奶就加濃了;而先加水,後加奶粉,會漲出一些,但濃度合宜。嬰兒吃過濃的奶,胃腸消化能力難以負擔,腎臟的排洩能力也難以承受。家長希望奶濃些孩子長快些,反使小兒消化不良,食慾下降,腹瀉,生長反受挫。有報告新生兒餵奶過濃,發生腎功能衰竭。
誤區6:衝好的奶粉感覺有點冷,不如再煮一下吧,煮沸一次正好可以殺菌。
已經衝調好的奶粉若再煮沸,會使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失去原有的營養價值。寶寶再喝這樣奶水,多獲得的營養也要大打折扣。
誤區7:晚上把衝調好的奶粉放在溫奶器中,等到寶寶晚上要吃奶時,再拿出來,方便又省事。
有些媽媽這樣做主要是想晚上餵奶省力點,但這樣做不好。 泡好的奶粉在未吃過的情況下,常溫存放不能超過2小時(暖奶器裡的溫度一定是超過常溫的),若放在冰箱冷藏,則不能超過24小時。若吃過了,有剩的,則應丟棄,不能再吃的。
其實現衝也是很快的,教你一個小竅門: 若想以最快的速度衝好奶,可以把熱水先倒在奶瓶裡,放進保溫器,把規定量的奶粉也先舀入奶粉盒中待用,到時候直接把奶粉盒中的奶粉倒入奶瓶晃一下就行了,同樣方便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