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凌煙閣唐儉

    《春望》(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作者寫於肅宗至德二載三月,當時杜甫身陷在被安祿山叛軍佔領的長安。由於長安被叛軍燒殺搶掠,從繁華而變成一片荒涼。這首詩以景託情,以情染景,對危難的祖國以及隔絕的家人流露,表示出了深深的憂愁和思念。

  • 2 # 浣曦於溪

    《春望》這首詩,算是大家都比較耳熟能詳的詩了,也是杜甫知名度比較高的一首詩,因其表達的內涵和感情而得到了所有讀者的感懷。我想每個人對其都有一定共同的理解,下面我談談對這首詩的感覺:

    開篇的一個“破”、一個“深”字,給人一種觸目驚心和滿目瘡痍的淒涼之感。國破與城春鮮明強烈的對比,國破與山河在、城春與草木深的反比,給人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情感反差,給全詩一個悽慘悲涼的背景氛圍。三四句用擬人的手法來烘托詩人的感情。對現實的感觸和離別的傷情,花鳥尚有淚有驚心,更何況於憂國憂民的人呢?使整首詩的情感更進一步。五六句寫連續不斷的戰火對人們和整個社會的影響。寫出了不論是在外征戰的軍人與家人之間,還是相隔千里的親朋好友之間,互盼彼此訊息而不時至的急切心裡。讓全詩的感情躍然於讀者面前。七八句是對前兩句的具體描寫。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慼之情。這種想念而無所作為的愁緒通“白頭”和“搔”字,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整首詩先景後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地憂國憂民之情,掛念親人的擔憂之感。意脈通泰不平直,情景互襯不遊離,感情強烈不淺露,內容豐富不雜亂,抒發了詩人大情小愛。

  • 3 # 老路書法

    國在家在,可是我的危機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正走向沒落,比如相聲,比如書法界“醜書”橫行,唉,五千年中華文明將走向何方?

  • 4 # 梧桐樹邊羽

    安史之亂爆發後一年(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即唐肅宗。尊還矇在鼓裡的唐玄宗李隆基為太上皇,昭告天下。永王李璘覺得大哥既然可以隨意登基,便去廬山請了李白出山,準備造反。江陵長史高適則看穿了這一切,迅速報告了唐肅宗,並完成了反制永王的部署。而這同一時期,當年三人(李白,杜甫,高適)同遊梁宋,留下千古詩話的大唐詩歌兄弟天團裡的杜甫,選擇了去投奔新君唐肅宗。

    結果走到半路,被叛軍抓了,押送到長安,後調查發現他沒有關押價值,便把他放了。杜甫孤身一人在被叛軍佔領的都城流浪,城外是郭子儀的大軍。這個時候已經是757年三月,春色滿都城,杜甫卻餓得不成形,感慨之餘,寫了這首《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首聯起句。國,國都。國破,這裡指長安城被叛軍佔領,老百姓流離失所,春回大地,因為沒人打理,人煙荒蕪的老城裡草木胡亂生長,肆意茂密。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頜聯承接。想起這個令人傷感的時局,我的眼淚就嘩嘩的,春天的花兒也被打溼了。想起自己隻身流竄,與家人的離愁別恨,原本甜美的鳥兒叫聲都讓我倍感驚心。這裡經常有人認為是花兒也流淚,鳥兒也驚心。其實是過度解讀。杜甫不是李商隱,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頸聯轉換。戰火從正月一直打到現在,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詩人被困在城中,得不到親人和家中的訊息,不能報平安,更加不知道朝廷的狀況,這個時候,一封家書,便用萬兩黃金來換也是值得。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尾聯合收。因為首聯的“國破”,讓我愁緒纏繞,焦急悲傷,一頭白髮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這首詩透過描寫戰時長安城裡的荒廢春天,詩人期望得知外面戰事和家人音信的愁緒,讓大家都感受到詩人傷時憂國、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也藏了那麼一些對和平生活的嚮往和對城外朝廷平叛大軍的希望。

    三個月後,唐軍收復長安。

  • 5 # hushouchang

    《春望》的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或杜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河北)。青年時期曾漫遊吳越齊魯,35歲到長安,本想施展偉大的抱負,卻事與願違,不得志而致生活窮困潦倒。這使他對社會有了更清醒的認識,並從思想上靠近了人民群眾。由於他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貧困生活,並深刻地理解人民的痛苦,寫下了不少反映當時社會現實的好詩,被歷代文人稱為"詩史"。《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首詩是作者至德二載(757)春三月,在長安寫的。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觸目皆是荒涼可悲之慘景。作者以景襯情,表現了他憂國憂民之情懷。

    《春望》主要表現了作者感時恨別,憂國思家的偉大與樸素感情的交融。詩中以情襯景。以京城的淒涼悲慘景象作襯托,又以春天的美好景象作反襯,互相照應,意在言外。其中的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低萬金",讓人有餘音繞樑,意味無窮之切感。

  • 6 # 才如史遷

    要讀懂一首詩或一篇文章,我建議用孟子的“知人論世”法,瞭解作品的時代背景,瞭解作者的性格特點和心理特徵,如此,你才能有所得。

    作品所處的時代背景

    這首五言律詩題目叫《春望》,全詩如下:

    國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 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 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 渾欲不勝簪。

    《春望》寫作於公元757年,這一年的中國,發生了許多大事。

    1、首先是安史之亂進入第二年,叛軍已經攻陷長安,此時的唐王朝已經沒有開元年間的繁華,而是一個千瘡百孔的爛攤子。根據後代史學家統計,安史之亂造成的傷亡及流浪人數多達3600萬,達當時總人口的70%以上。對經濟的破壞沒有確切的數字,但我們能從當時的文獻記載中看到:

    宮室焚燒,十不存一。百曹荒廢,曾無尺椽,中間敲內,不滿千戶。太倉空虛,雀鼠猶餓。至於百姓,朝暮不足,而諸道聚兵百有餘萬,遭歲不捻,人自貧苦,寒餒不救,豈有生資。

    長安的宮殿被焚燒殆盡,太倉裡沒有糧食,連老鼠和麻雀都非常飢餓不堪。再加上連年歉收,百姓生活的都非常貧苦,飢寒交迫。

    2、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稱帝,隨後南下到了鳳翔(現在的陝西省寶雞市),準備與關內的叛軍決戰,郭子儀率軍河東之亂。

    3、這一年,很多官員聽聞唐肅宗到了鳳翔,便從長安出發,想與官軍匯合,不想在逃跑路上被叛軍抓獲,又帶回長安,其中就包含兩個人:王維和杜甫,兩個人還關在一個牢房裡。

    二、杜甫當時的處境

    如前文所講,公元757年,杜甫和王維被叛軍關押在了長安的監獄裡。但王維和杜甫完全是兩類人,地位和性格的不同,也決定了兩者不同的命運!王維性格平穩緩健、沖淡空靈、隨遇而安,在安祿山的逼迫下還當過叛軍的官員。杜甫心高志遠、天真率氣,不為五斗米折腰,最後被叛軍釋放。

    與其說被叛軍釋放,到不如說杜甫當時名氣太小、官階太低,叛軍瞧不上,自己偷跑出來的。

    此前的杜甫擔任右衛率府兵曹參軍一職,主要在太子的東宮看門,管理武器,身上經常帶著一大串鑰匙,完全是看門老大爺的角色。

    杜甫的詩文在當時也沒有名氣,社會地位太低,交際面太窄,沒人傳播他的作品。他被稱作詩聖是幾百年以後宋朝的事了。

    杜甫的這首《春望》,就寫於他逃跑前幾個月,同時期創作的詩詞還有《悲陳陶》、《月夜》等。

    三、《春望》是杜甫寫作風格的一種轉型

    我們遍觀杜甫的詩詞,大概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是在35歲以前,詩中充滿了對生活的渴望,充滿了壯志凌雲。最有名的就是那首《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35歲以後,仕途失意,在長安困守10年,看盡了上層社會的墮落、腐敗,詩詞裡充滿了懷才不遇,充滿了對社會的諷刺: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45歲被叛軍關押,經歷離亂之苦,詩詞中充滿了對親人的思念,對國家命運的擔心。《春望》這首詩就作於此時。

    45歲以後,杜甫開始了長達13年的漂泊生活,卻迎來了詩詞創作的高峰,此時的作品充滿了現實主義色彩,主要原因是他已經徹底成為社會底層人物,和貧苦大眾融為一體。

    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特殊心境

    《春望》這首詩寫作前幾個月,杜甫剛把家人安排到鄜州羌村(今陝西富縣境),與其說是落腳,不如說是逃亡和避難。這時的杜甫已經45歲,仕途不得意、國家又破亂不堪,長年的苦難讓他幾乎喪失了人生的希望。幸好家人還是他的感情寄託所在。可是書信都寄出去幾個月了,不知道家裡人是否收到?他們的生死情況怎麼樣?“家書抵萬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詩人在訊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國愁家憂,滿地的雜草、焚燬的宮殿,狼狽悽慘的景象讓詩人無比焦慮。頓首徘徊時,不斷撓頭,突然發現頭髮變白了,而且掉髮嚴重,恐怕連發簪也插不住了。這比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更悲慘。

    這個時候的杜甫,衣食沒有著落,可能關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或者環境更差的地方,以至於逃出長安見到唐肅宗的時候“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簡直比乞討的人還要落魄。

    飢寒困苦,還有對家人的擔心思念,不禁讓他想起一些往事,在長安困頓的10年,妻子如何與他共患難。兒子女兒年齡還小,根本不瞭解生活的艱難,此時遠在鄜州的老妻是不是獨自倚著欄杆默默落淚呢?

    這種思念和情境就是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春望》和《月夜》,兩首詩都能感覺到杜甫的心情已經低落到極點,不由的想在親情中尋找依託。但他畢竟是個偉大的詩人,他畢生的志向是“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他是要為生民立命的人,他是要為萬世開太平的人,心中的信仰又激發了他奮發的鬥志,於是尋找機會逃出長安去找天子,想更有一番作為。

    這裡不得不再提一下王維,他與杜甫同處一座監獄,杜甫是想著如何逃出牢籠、報效祖國。而王維呢,雖然也有報國之志,但性格實在太“佛系”了,於是開始吃瀉藥、吃啞藥,想讓自己脫形、變啞,不為安祿山服務,但最後還是身不由己,做了叛軍的偽官。

    詩聖和詩佛,區別就在這裡,一個是在自己尚未脫離困境的時候生髮同理心,想救民於水火;一個是先力求自保,實在不行再臨危一死報君王。

  • 7 # 牆頭草說

    公元756年6月,安史叛軍攻陷潼關,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7月,太子李亨在靈武即位,世稱唐肅宗,改元至德。杜甫聽到這個訊息後,把家屬安頓在都州,隻身一人投奔唐肅宗。結果不幸被叛軍俘獲,押送至長安,因官職卑微未被囚禁。次年,滯留長安的杜甫目睹了長安城一片蕭條破敗的景象,百感交集,寫下了傳誦千古的《春望》。它的原文如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天,本該是Sunny明媚,鳥語花香的季節。然而,詩人站在被戰火摧殘過的長安城中,看到的卻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戰火過後,國度殘破,但山河形勢依舊;舉目四望,春天的長安城中草木茂盛。昔日繁華的長安城,現在卻一片蕭條,詩人自然難以抑制內心的黍離之悲。於是,用一個“破”字寫觸目驚心;用一個“深”字寫滿目悽然,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

    傷心的詩人看到了鮮花的盛開,聽到了鳥兒的啼鳴,但此時此刻,卻別有一種感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花兒感慨時事,傷心落淚;鳥兒不堪流離之苦,驚心哀鳴。事實上,花和鳥體會不到人世間的悲歡,到了春天,鮮花綻放,鳥兒歡鳴,這是自然規律。可是,在詩人眼裡,花兒落淚,鳥兒驚心。詩人這樣寫,是因為詩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自然事物之上,以花和鳥的悲歡寫自身的悲歡,用樂靜來反襯哀情,更能凸顯心中的哀傷。

    看著滿目瘡痍的國都,詩人悲哀地想到“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已經連續不斷地進行了一個春天,仍沒有結束;受戰事影響,滯留在長安城中的詩人得不到半點家人的訊息,不禁憂心如焚地感嘆,家書和萬金一般珍貴。戰事連綿,家人生死未卜,這兩重憂慮帶給詩人無盡的痛苦。詩人明白,一封家書勝過“萬金”的真正原因是戰事連綿。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詩人的渴望受到家書便是渴望戰事的結束。詩人渴望恢復和平,使國家的各個方面都走上正軌,使人民過上安定的生活。這也是千千萬萬個老百姓的呼聲。

    一時之間,國愁家愁一起湧上心頭,詩人無法排遣這些愁緒,於是撓頭,當詩人撓頭時,他發現“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滿頭白髮越搔越短,簡直插不上簪子了。此時,詩人才四十多歲,卻已是滿頭白髮了。傳說,當年伍子胥過韶關,一夜愁白了頭。詩人的滿頭白髮也是愁出來的。詩人本想透過“搔”頭來排解一下愁緒,結果發現頭髮白了,稀疏了,以頭髮的變化寫內心的痛苦和愁怨。

    在這個春天,國愁、家愁、個人之愁困擾著詩人,但詩人並沒有徹底絕望,因為他依然在關注著戰局,依然在期盼著希望渺茫的家書。如果心中不抱持著一種戰爭必然會結束,家人必然會團聚的希望,詩人還會關注這些嗎?所以,在這絕望的春天裡,詩人依然在期盼著希望。

    收藏

  • 8 # 孤竹國人1

    《春望》這首詩是肅宗至德二年(757)三月作者困居長安時寫的,是一首觸景生情的抒情詩。長安淪陷,雖然山河依舊,但已物是人非。詩人面對破碎的河山,荒蕪的城垣,睹物傷懷。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更增加了詩人的愁思。所以,第二聯緊扣“春望”,正面抒發了傷亂思家的感慨。接著與“烽火”句承“感時”句,以“家書”句承“恨別”句,層次分明,結構嚴謹,從而使詩人感時傷別之情更深沉而具體。最後以白髮稀少“不勝簪”作結。憂國之心真摯感人。這首詩,對仗工整,情致沉鬱婉轉,寫景與抒情渾然一體。景物的形象,體現著詩人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又貫注在景物形像的描繪中,因而詩篇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華箏、黃蓉哪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