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772039170707067
-
2 # 江西媳婦廣西小唐
這時候的小孩還小,確實是需要父母的引導的,照你說的現在情況小孩只會一味地索取,那就教她如何是互換的思考了,平常生活中也不要養成她要什麼就給什麼的習慣,想要什麼是需要相對應的付出才能得到的(獎勵),透過這樣讓小孩知道不是什麼東西都是隨手可得的,也更珍惜能得到了,也不會隨便要求別人給東西了。這是個人的意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
3 # 女人為母則剛
小孩一年級交了個朋友,總喜歡讓孩子送她東西,這樣的情況應該很普遍。
這樣的情況我也遇到過,在我家孩子上一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孩子對我說:“媽媽,我班某某讓我給她帶東西,要不她就不跟我做朋友,也不跟我玩了”。對此我是如下處理的:
首先問清楚孩子事情的原委,瞭解孩子在學校有沒有受到傷害。如果受到欺負,一定要讓事情遏止在萌芽狀態。告訴孩子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事情,以免孩子形成軟弱的性格。
如果沒有受到傷害,可以心平氣和地告訴孩子,這樣的事情可以允許一次兩次,但絕不會有第三次發生。這也就是老話說的“只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好朋友也是要講究“禮尚往來”的,今天我帶個好東西一塊分享,明天你帶個好東西一塊分享,這都是可以允許存在的,這樣反而還能增加同學朋友間的友誼。
如果做不到,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當然,次數多了,其他同學也會孤立這樣的朋友。群眾的眼睛才是雪亮的嘛。
-
4 # 與你們一起成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為心智和判斷能力的不成熟,孩子交友對他影響非常大,大人一定要正確引導。
在一個家庭裡,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年齡小的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孩子會不自覺模仿大人的行為。你的孩子交的這個小朋友,雖然年齡小,但是有愛佔小便宜的嫌疑,而且佔不著便宜就不能做朋友,顯然是三觀不正,他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為人處世原則也讓人懷疑和擔憂。
我常教育我的孩子,朋友要交積極向上,品德優良的人,朋友存在的意義就是攜起手來,共同進步。沒有正確的是非觀,不能督促你向上、向善、有錯就改的人,不能為你帶來正能量的人,是不可交的。
要是我的孩子交到這樣的朋友,我一定會告誡他不要和這樣的小朋友走太近,如果不送東西就不能做朋友,寧可不要這樣的朋友。即使送東西,朋友之間也應該是禮尚往來,沒有誰討好誰,不平等的朋友關係不是真正的朋友,最好敬而遠之!
孩子不能交這個朋友最大的原因不是因為要吃虧,而是他與你兒子三觀不同,並且品德不優。古有“管寧割席”,一個人交友還是要有很強的原則性的,否則跟什麼人,學什麼人,那就糟糕了!
-
5 # kavin110794977
分析。
第一,孩子有社交需求,
第二,孩子是不是孤獨?朋友少?
第三,孩子是不是給禮物?
針對情況,確實需要採取一些措施。
未成年人抽菸,就是認為抽菸,顯得man,其他人認為這種方式可以讓別人接受他,它可以融入到那個群體。
-
6 # 泥鰍裡的香草
關於題主的問題,我的原則是:在不干涉孩子交友權利的基礎上,教會孩子如何選擇自己的朋友。
一,教會孩子什麼是真朋友
這方面有一些教育影片可以參考。另外還有適合帶著孩子看的,學習怎樣交往到合適自己的朋友的小片段。
題主說的問題,一年級的時候,在我孩子班級也有,我聽其他家長說起所以也略有耳聞。班上一年級的時候,有個女生,有種大姐大的風範,經常缺什麼不會和自己家裡人要,都是在班級上找同學給她買。比如當時班級流行羽毛筆,這位“大姐大”女生就要前排的女同學回家去和人家家長要,讓給她帶來一支。如果偶爾這樣的行為,我們或許不用太過干涉,孩子們之間自願分享是他們自己的事情。問題就是這位大姐大波及的物品種類越來越多,關聯到的周邊同學也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家長中就有家長互相反應了。後來不少同學都不願意受其支配,慢慢沒有了朋友。後來到了二年級該女生就沒有這種隨意索要的行為了。
所以說,我們還是要在平時教育孩子,應該和什麼樣的人做朋友,這點不強求,只要三觀正的,其實孩子可以自由選擇。
即便是朋友,也不能互相干涉別人的自有和權利;
朋友之間更要互相尊重對方,同時在困難的時候相互伸出友誼之手;
不能隨意脅迫朋友做什麼事情,如果需要幫助可以正面提出來;
沒有永遠的朋友,不要一味的違背自己的意願迎合別人;
要學會說不,對於錯誤的事情要勇於拒絕;
對於三觀不正,思想扭曲的人要讓孩子學會拒絕和遠離,同時保護自己;
二,原則上不干涉孩子選擇朋友
有的家長會以社會的三六九等劃分,要求孩子只和成績好的,家庭條件好的同學一起玩,這種思想是不對的。孩子有權利自己選擇適合她的朋友。成年人在這點上不要按你們的思維去幹涉孩子,允許他們去試錯,去領悟,去成長。
-
7 # 淅爸育兒記
這並不難解決:你得讓孩子正視他自己的感受。
一個很直接的問題問咱家孩子:你覺得把東西送給她,你開心嗎?
孩子必然難受,他覺得這裡面的邏輯很怪異(送東西才能換來對方的友誼),但是以他的認知又難以分辨其中對錯,而且對方的理據看起來是那麼合理。
我們要教會孩子一個事情: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他覺得不舒服,不開心,那麼大可不必要這樣的一段“友誼”。
有人說,從小就應該教孩子圓滑一些,以後出社會怎麼這麼滴,我想說,才多大的孩子就要會圓滑,到了真出社會的時候不就成了老奸巨猾?
孩子,就應該真誠一些,就應該單純一些,就應該直接一些。
-
8 # 雲彩教養筆記
一年級的孩子,不送東西,就不給做朋友?
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在一年級身上的小朋友才有的,在幼兒園就存在這樣的問題。
在我所帶的大班,不知從何時開始,孩子們之間就喜歡互相贈送禮物,自己寫的賀卡之類的,還有更多悄悄地私底下換玩具的,有的小朋友甚至把自己的鉛筆給別的小朋友的。
有段時間,總有家長問,說孩子什麼什麼不見了,一問才知到是孩子自己給別人了。
有一天,聽見兩個小朋友這樣的對話,一個小朋友說:你要給我玩,要不然,我就不跟你分享我的玩具,還有一個小朋友說:明天,你不帶暴力飛車來,我就不跟你做朋友……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大,孩子們的社交意識越來越強烈,他們害怕沒有朋友,沒有人理自己,平時,看著孩子們一堆一堆的,誰挨著誰座,誰跟誰又是一個圈,表現得特別明顯。
面對這種現象,老師和家長正確的引導很重要,特別是老師,教育起著關鍵的作用。
我們要教孩子辨別真善美,教會孩子一些必要的社交技巧和能力,不能欺負和排擠他人。
這句話說得有道理,聽上去也像喊口號,但我們具體能做些什麼呢?
其實,能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在孩子身上,我們要讓孩子認識自己,有個關鍵詞就是”身份認同”。
現在很多教育都在提倡身份認同,即指作為父母或老師,我們要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喜惡來界定自我認同,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分辨人與人之間的不同,要保持自己的個性,特別是西方國家宣揚張揚個性。
一些研究表明,越強調個性張揚和自由發展,這種身份認同,孩子越容易形成小團體。
例如日本崇尚社會整體和諧而非個人主義,日本的父母也不鼓勵孩子要和別人不同,因此,日本的學校中小團體就不明顯。
每個人都在尋找身份認同,希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認同,害怕被集體排擠,孩子也不例外。
孩子在成長的這些關鍵期,我們應該給孩子一些正面的教育和影響,不光要有個性,有自己的立場,但也要集體主義感。
當第一次發現孩子存在這方面的問題時,不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引起重視,並給予正確的價值觀。就像現在校園霸凌一樣,總有一些孩子第一次出現打人,欺負小朋友時,就沒有被引起重視,總以為孩子還小,長大了就好了,其實,當他第一次體驗到那種欺負別人,打人的快感,就很難讓自己不再有下一次。沒有制止,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引導,最終走向了錯誤的方向。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
-
9 # 喵喵123456789
我從小就告訴我孩子,別人的東西,我們不要,你想要的東西,跟媽媽說,這個東西有多好,他的優點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喜歡他,所以他不會要別人的東西,從小就要管他
-
10 # 信陽非遺生髮
哈哈,小孩子還是真可愛哈,我閨女才六歲她幼兒園裡有個好朋友一開始總讓她帶好吃的去學校,她也樂此不疲,後來有一次接閨女放學的時候她說她的好朋友想吃可樂糖,可是我們家沒有可樂糖,她朋友就說讓你媽媽買,我閨女這次拒絕他了,說你應該讓你媽媽給你買,因為那是你的媽媽,我的媽媽只愛我。[呲牙][呲牙]
-
11 # 友好交流
這樣的問題我女兒也遇到過,拿糖去幼兒園給小朋友們,說這樣就可以做朋友了,我直接告訴女兒不能送糖想和他們做朋友,應該是誰和你做朋友誰就可以有糖吃,現在我女兒可香了,放學時同學們都喊她名字說再見[大笑]
-
12 # 起個網名真難13579
呃。。。我小時候一年級好像也這樣,還總和我那個朋友一會不一起玩了,一會又和好了,很腦殘一樣。大了就好了,你稍微引導一下,然後給那個小朋友 就是你孩子管他要的那個小朋友買些小禮物。
-
13 # 心若動痛兮痛
我兩個小孩,老大的性格會直接說媽媽不同意,或者說媽媽等下會罵我。老二會跑過來說誰誰誰要什麼東西,說要我叫你去買。我就直接回老二你去跟她的媽媽說她要什麼東西,她的媽媽買給她,你的媽媽買給你。
-
14 # 薄荷味的笑32950557
我家小孩也是,家裡有一個平板,鄰居家的小孩也想玩,我兒子不願意,那個小孩就威脅我兒子:不給他玩就不跟他玩了,很多時候我兒子都妥協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
15 # 小兔與剪輯
我覺著還是讓你孩子少跟這樣的朋友玩在一起,會教壞他,他會覺得朋友都是要用東西換來的,試著交一些其他朋友,不知道為何幼兒園的小孩就這麼愛這個愛號,一定是家長教育的
-
16 # 魯西西51
那就不要這個朋友了!這個孩子是衝著利益來的打著交朋友的旗號而已。自己在家裡缺到學校騙個朋友滿足他!你孩子沒這個義務,遠離這樣的孩子,家教有問題。
回覆列表
孩子之間的交往,家長最好不要插手。
小孩子也是有獨立性的,有些事情,家長插手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養成習慣的話,以後會更麻煩,所以,不宜干涉孩子交朋友。
選擇什麼樣的人交朋友,對孩子的生活、學習都是有影響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長可以讓孩子抄寫交友方面的名言警句,讀些這方面的小故事,家長給他講故事也行,講道理的話,基本沒用,就別費事了。
多領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孩子接觸更多的同齡人,朋友多了,孩子自己也會選擇、比較。
孩子交友,家長只適合引導,不適合強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