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一首詩
-
2 # 大唐尋夢1
一日百首轉眼成
天下打油第一人
若稱太白謂詩仙
本人即可稱詩神[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
3 # 周茂深
早年都寫個詩,但後來都拿錢辦事,拿錢評獎,把心緒破壞了,沒慰問獎勵,實在打不起精神頭哇。看來搞文化越來越難,寫詩嫌不過癮,創作點小說實驗田,期望能有收穫,原來也是荊棘密佈,前方的路淒涼,實在很無奈。
-
4 # 雲龍歸鶴
自小比較喜歡唐詩,一首寫畫的四言詩: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激起了我對古體詩的興趣。至於學寫也是這兩年的事,工作之餘寫一點自娛自樂吧。
書到用時方恨少
提筆弄章更覺遲
誤入詩海想弄潮
方知不才少見識
-
5 # 勿名詩
記不得寫了多少年,大概是87年開始的,32年了!在職校校刊上寫的所謂詩和散文佔據了校刊三分之一的江山!
不是為了什麼,反正偶有所感,就用文字寫出來!
寫的自己也覺得很不好,但有本班和其他班的不少同學說,連看五六遍都覺得過癮!
但人生不是詩和散文。詩和散文所含的夢幻成分太濃,與現實生活是不相容的,故我走向社會就與書本無緣了,與詩陌生了!
但沒隔七八年就有“七年之癢”,忍不住寫點什麼東西,好高騖遠地向大刊物投稿,每次理所當然都是石沉大海!
記得1992年幫人寫了封告狀文書,當時中南政法大學(與中南財經大學未合併)的二位教授說,把你的文章留給我們作範文吧,我們每期約有一萬六七千在校學生,可能一個都寫不出來,也可能幾屆學生中才有個別人寫得出來!
2006年在某大型營銷公司做基層工作,義務寫了上十篇營銷策劃文案,獲當時幾位頂級權威專家高度認可,但我身份註定不能從事那種搞策劃的高階職業,故公司轉行後我也離開了!
大約2013年吧,我閒得無聊,聽說網路很神奇,獨自搗鼓電腦,只會打字,在騰訊微博斷斷續續寫了大約一年的圖片詩,就是看了什麼圖,就寫幾句話,不費時間不費力!
次年在中國作協詩刊社和詩歌網主辦的某國際詩歌賽事(首屆)中,瞎貓碰上了一個大老鼠,獲得了一個小小的獎,並獲得了所有評委的高度褒獎和鼓勵。這是我一生唯一獲得的具有權威性、組織性的肯定和安慰吧!
但在中國作協主辦的高手雲集的舞臺,我的東西實在太普通太不值一提了!
-
6 # 風塵客123
我寫詩大約兩三年。[玫瑰][玫瑰][玫瑰][玫瑰]具體時間不記得了。開始在《古典詩詞》茶社裡玩玩,先後得了"茶社十大才子″"辛酉年度詞人″"稽核團成員″稱號。後又到過《詩詞格律助手》裡玩玩,解元級。《詩詞中國》裡童生。
還有很多QQ群。聊聊天,寫寫詩。發些QQ空間動態。
-
7 # 長城外古道邊
詩性中國,以前,無處不詩,劈柴擔水都是禪,行走坐臥皆為詩,現在詩歌邊緣化了,詩言志、詞言情,風花雪月不為詩,文應時而作,詩應事而文,詞應情而言,不同的文學體裁,對應不同的情景,觸景生情,有感而發,方為詩詞,現在是硬憋,沒有感情的東西,怎麼能打動他人,寫文章也是,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他人,詩歌是厚積薄發,因事而為,否則是無病呻吟,憤怒出詩人,亦或是觸景生情,不吐不快,現在的有些詩,真的是看不下去,沒思想,不知道你吟這詩,意欲何為?,如果是想玩弄詞藻,最好是先把韻律鞏固一下。
-
8 # 歲月如梭水如歌
我愛讀詩,已經有好多年了。
在渴望,也在羨慕。
很多年了,望塵莫及。
後來,有點靈性,看一幅畫,看一篇文章,就有了自然隨感。
有時,到大自然中去,就有某種誘惑或啟。
當我寫的時候,還是跟著感覺,呀呀學語似的,寫的時候,是衝動,覺得不錯。總還是幼稚。就這樣一路走來,大約七,八年了。
從靈感幼稚過渡,到現在一直劃過渡期的脈搏,也許剛才,已經跨越了成熟期的門檻。
我覺得,詩歌是一種自然,社會,人生的心理現象,不同的人與人性觀景臺。
詩歌的本心,是善良的,美的。詩人也是童心未泯的,具有純潔,純真的思維人性。不是十分世俗的人。或許,這就是詩的屬。
詩不是刻意的寫或不寫,而是某種存在的需求。
有時,覺得自然非我主動些,而本我卻被動。
-
9 # 徐昌奎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的,反正有了感觸,總想寫,也不一定是詩,後來感覺把一些事記下來,表達感情,有點鬆散,不集中,要寫很多東西,費時費力。就想辦法用簡捷的文字寫,儘量少用字,減少篇幅,可以多花時間,少寫字,讓別人少花時間看。可能達到目的更直接。也不經常寫,開始寫這些東西,至少有七八年的光景,可以不叫詩,只是用了較少的筆墨去敘述一件事或抒發一種情感。只圖把事情說清楚,讓別人明白,就可以了。一般有針對性地發表,不想對公眾發表。
-
10 # 秋實80587892566
很遺憾,我至今還沒寫過詩。上小學時,一次寫作文,我寫了詩歌,老師給我判不及格,說作文是作文,不是詩歌。從此我與詩歌結“仇”,幾十年了,就再沒寫過詩歌。
-
11 # 鶴翔九天1314
我一直有寫詩的意願,但是遲遲無法動詞,不是沒有靈感,而是言之無物筆下無神。是學習不夠,是基礎不牢。沒有對詩詞更深入的理解所以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多讀詩詞多動筆練習,早日走進詩和遠方。
-
12 # 英皇騎士
我寫了七年詩和部落格。
當了七年[詩詞線上]擂主。
當了五年[新浪微博]擂主。
龍巡一片天,
虎守一方土。
立命蒼茫間,
誰解心中苦?
——
懸筆不得運,
懷劍不能施。
喬木落幽谷,
空負擎天志。
-
13 # 手機使用者風來了
詩乃形象思維也。我總記得寫詩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毛主席詩詞是我的最愛,我是揹著紅書包長大的。我記得高中最後一個學期寫了一首自由詩,具體原文記不起了,只記得語文老師給了我65分。高中畢業下放農村,後當兵,任連隊文書,現在我把我當兵時的一首《無題》詩獻給大家品鑑
舟遊大海中,
茫茫無盡頭,
終日尋航向,
何時到綠州?
舟遊搏海浪
雄心自有頭,
終日尋航向,
抬頭見綠州。
-
14 # 天空的雲毛自良1
我文化底子太差,十幾年前我在桌磨寫東西,怎麼也寫不好,就是亂寫,別說時間久了像一回事了,開始有信心了。寫得不好太直白,因為不會修詞。現在前後寫了三百多首,一邊修改,一邊在發。說實在,
-
15 # 紅日1683274
從小就寫,但以前純粹是愛好,自娛自樂,不講平仄的。後來,不講平仄似乎行不通,因為話語權在那些因循守舊的衛道士手裡,所以也寫些合乎平仄的詩。。。。押韻是必須的,但若一味死守平仄不放,恐怕難有上乘之作,更難出現群星璀璨的局面,格律詩會漸趨式微。。。我認為,好詩到唐一代已經做完,之後若不是大家手筆,儘量不要寫詩~~魯迅語。
-
16 # 金星753
我喜歡讀詩也喜歡寫詩。這可能與家族遺傳有關係。我的十代先祖金巢庵善集唐詩,嘗達數百首,自編為二卷,命名為《白石山房集唐詩》。同邑孫起山進士為作序,嘆其“非唐人之詩而今日詩人之詩也!”現存七十六首,六百零八句。每一句都是從唐詩中摘錄,組成己詩,實屬罕見。我偶爾寫格律詩,喜歡寫古風和自由體詩。靈感一來,立馬成詩,不受平仄約束,不受對仗限制,言之有物,抒發感情。附我近期寫的格律詩並篆書。七絕.冬柿 文/金星梢枝赤柿賽燈籠,透亮晶瑩傲北風。可是農人驚臘月?留心鳥雀過寒冬。(平水韻)2019.12.9日
-
17 # 開心果165931305
我從三十六歲寫詩,今年五十六虛歲,寫詩二十年了,我喜歡寫打油詩及自由詩。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水平長了一些,但比真正會寫詩的高人,顯出我寫的詩差一些水平,今天更該努力學習寫詩及學習更多的知識補充自己的不足之處。
-
18 # 王青海的詩書畫影
1985年5月1日,我牽頭成立了南京市江寧區(原江寧縣)第一家民間詩社一一江寧縣紅楓詩社,共有會員300餘人,到今天,我發表詩歌200多萬字,出版詩集五部,江蘇省作協會員。
-
19 # 鱷魚探戈酒吧
一路下來,三十年了。中間因為下崗,為生存,十多年也斷斷續續的寫。我寫詩,是因為喜歡。更多時候,是一種自己的發洩自救。寫詩是一個漫長的堅守過程,好詩都是來自生命的感動,靈魂寂寞的沉思。在生活中尋覓詩歌的源泉,不要拒絕痛苦。把每一次感動疼痛,用詩心記錄。等等你一路堅持下來,就會發現,詩歌是靈魂的解藥,抵抗塵世喧囂的後花園。
-
20 # 淡泊名利xtP
我從上大學時開始寫詩,我很喜歡詩,喜歡別人創作的詩,也喜歡透過寫詩來抒發情感。2012年清明節我們回到老家,見到闊別已久的親人,有感而發寫下一首《2011清明回鄉》詩:
將至清明草青青,蔥鬱院落滿歡騰。
貓繞樑上雞院走,狗吠生人三兩聲。
祖母上前詢家事,告知託福祖上蔭。
別時催問何日歸,唯諾未語淚滿襟。
還是那個2012年,在這一年的7月14日,母親告訴我祖母去逝的訊息,這尤如晴天霹靂,終結了我的半世牽掛,擊碎了報達半世恩的夢。2013年清明節到祖母墓前祭掃,往日對我關懷照顧的萬重恩情湧上心頭,寫了一首《清明徐鄉祭》寄託哀思:
冢上草色自青青,慈愛音容耳邊縈。
常憶攜孫鋤隴畝,讀書旁織伴青燈。
翹首待歸餐備至,棄兒空餘祭孤墳。
萬恩只報一抔土,兩界茫茫淚滿襟。
今後我仍然會寄情於詩,有空寫寫詩直抒胸意。能把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詩的形式表達出來,未嘗不是一種愜意的感受。
回覆列表
不知不覺,也寫詩好久了,往深處回億,最早應該是初中時,好似在書本上,寫了一首最早的詩,記得一位同學看後,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幾十年了,還有印象。
到了後來,忘記了詩,只有在日子裡無畏的打拼,大多是無奈的結果。
有了QQ後,開始在QQ空間裡,寫點說說,轉些別人的日記。也開始,把心事堅起來寫了。 現在還能找到,最早在QQ空間裡的自己文字。 一讀,汗顏啊,正如當初的自己,青澀而又無知。
後來加入了一些詩群,看見別人的詩作,自己也模仿著,開始有了心得,有了進步。對當年在詩群的自學,到現在還是心懷感恩。
也有了給報紙,期刊投稿的信心,在一些媒體上,也發表了一些詩歌。得過一些詩歌比賽的小獎,不值一提。 也加入了一些文學類組織,對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幫助。
人生就是,不斷的提升自己,才對得住這一生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