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蓉城小兵

    一句話,就和海龜留學回來出去找工作一樣,總覺得自己能力強文聘高,充滿了傲氣,總認為自己說的領導會聽,這不和現實職場一樣麼,彎路走多了,打擊受夠了又會自暴自棄說沒有伯樂識馬。

  • 2 # 歷史局中人
    任伯安作為江南巡鹽道,別看只是一個三品小官,但權力極大,更是貨真價實的隱形富豪,光每年輸送給八爺黨集團的活動經費就超過100萬兩,可見任伯安每年要貪多少錢。也因為是八爺黨的錢袋子,使得任伯安成為了八爺黨在江南的代言人,有了老八在背後撐腰,導致任伯安誰也不放在眼裡。

    在《雍正王朝》開頭,任伯安居然敢頂撞奉旨籌款的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任伯安的底氣在哪裡,還不是八爺黨在背後撐腰,導致任伯安連皇子的面子都不給。

    當然,任伯安與皇四子發生衝突,是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任伯安的主子是以老八胤祀為首的八爺黨,而老四胤禛當時是太子胤礽的手下,眾所周知太子黨與八爺黨本就是水火不容,正因為這樣,使得任伯安秉承老八的意思對抗老四胤禛也就不足為奇了。

    二,老四胤禛千里迢迢南下江南,是為了籌款賑災。籌誰的款,自然是向揚州鹽商籌款,不然胤禛幹嘛跑到揚州而不是其他地方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鹽商富甲天下,比國庫還有錢。

    既然要找鹽商籌款,胤禛不可避免就要和當時管理鹽商的江南巡鹽道任伯安接觸。任伯安自然不想讓他們籌款成功,所以任伯安與他們爆發衝突也就在所難免,鹽商看到任伯安不與胤禛等人合作,也自然站在任伯安這一邊採取不合作的態度了。

    第三,要使鹽商給錢,胤禛還是要向任伯安開刀的,如果任伯安首先捐款,必定會給其他鹽商帶個好頭。可是任伯安會主動交錢嗎?這也是任伯安敢衝撞胤禛等人的原因。

    當然,任伯安充其量是八爺黨在江南的一條狗罷了,論智慧怎麼鬥得過胤禛等人呢?當然,任伯安與胤禛等人的衝突,為之後胤禛在江夏鎮“下馬受辱”以及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都埋下了伏筆。其實,為任伯安帶來滅頂之災的還是自己的鉅額財富。可惜,任伯安到死才明白。
  • 3 # 湯裡放藥

    背後有人撐腰

    四爺胤禛和十三爺胤祥奉皇上指令,到江南籌款賑災,揚州的時候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車銘為討好任伯安求個升官發財,利用災情以低價購買良家少女,送給任伯安作為家妓。

    而這件事正好被四爺和十三爺撞見,車銘不考慮災民問題,卻利用起災情做起了這樣的勾當,此事令四爺和十三爺異常的憤怒,要暴打車銘。

    隨後,四爺想要扒掉車銘身上的官服,給田文境穿,這時候任伯安生氣了,直接頂撞了四爺和十三爺,說話間就朝著外面走,即便十三爺在後面吼,任伯安也充耳不聞,腳步不停的向外面走。

    任伯安為何敢頂撞四爺和十三爺呢?

    四爺和十三爺都是康熙的兒子,皇子的身份,各大官員見了都要卑躬屈膝,為何任伯安敢出言頂撞呢?

    ①有靠山

    任伯安有如此的膽量,原因之一就是有靠山,任伯安的靠山就是同為皇子的八爺九爺十爺,任伯安每年都要向他們三人貢獻大量的銀兩。

    如果任伯安下臺了,那麼他們三人的財路也就斷了,有句話叫做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沒有財路,八爺九爺十爺也就沒有了銀子用來揮霍,所以他們就要保任伯安平安無事。

    正因為有了這一點,所以任伯安才無法無天,因為不管有多的事,八爺九爺十爺都會幫他擺平。

    所以才有底氣和四爺、十三爺叫板。

    ②四爺、十三爺無實際權利

    雖然說四爺和十三爺是欽差大臣,但是沒實際的權利,他們無權任免官員,官員的任免都是由朝廷任免。

    所有任伯安完全不怕,甚至任伯安還能參四爺一本,舉報其私自任免官員。

    所以任伯安敢頂撞。

  • 4 # 周宗明217

    勢利小人,鼠目寸光,金枝玉葉,扯根毫毛比腰粗,不知敬畏,自找死路。兄弟面子前,最終被九爺當成一條狗牽出來抵罪,明放暗收,死得其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癲癇到底是什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