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的雷
-
2 # 曾曼蓉心理學講師
先回應你提出來的:等社會去教育TA。可能,有點兒晚了。再者,父母何嘗不是社會的一部分呢?家庭,從來都是個小社會。孩子在小社會中摸爬滾打,每一次成功失敗都會影響TA的決定。而這個決定,會帶到社會上;當TA面臨社會時的角度、應對、處理方式,是有淵源的。所以,被動教育不如主動教育。等社會教育TA,不如父母先教育,做的還不夠的,社會自然會進行“再教育”;因為孩子已經有了健康的思維方式和應對習慣,接受“再教育”的過程也會輕鬆很多。您說呢?
所以說父母教育很重要,主要看你如何定義“教育”這個詞。
在我看來,“教育”有主動和被動之分。
先具體說被動教育,就是不管你有沒有“刻意教育”孩子,你作為父母就在實現“教育”的功能。因為你存在於孩子的生活當中,無論你們是經常在一起,還是你隱形的、只是精神跟孩子在一起,父母就會是畫布般的背景,影響了孩子這幅畫的基調。最後孩子選擇成為什麼樣的人,跟TA的童年決定是至關重要的;而孩子幼年如何看待和理解這個世界,TA會自覺不自覺的學習。大腦神經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在人的大腦裡有映象神經元。映象神經元通俗點解釋就當你看到別人喝水的時候,你大腦裡與喝水相關的神經區域也會被啟用。這意味著當你在做一些事情,你的孩子只要看著你,TA的映象神經元就在自行啟動--於是出現了所謂的“模仿學習”。有時候孩子會決定:“我偏不要這樣做。”而這個標準來自於哪裡?來自於父母所呈現的。這就是“被動教育”。
“主動教育”是大多數父母都在努力做的事情。試問,如果教育不重要,你這麼努力幹嘛?但要注意的是這時候常被忽視的點是:孩子的天性。家裡養兩三個孩子的父母常常會發現,孩子有天生的很大的區別;對這個孩子有用的招,對另一個孩子可能沒效果。
所以先儘量客觀的瞭解和看清楚孩子的天性,才能實現更好的主動教育,也就能更好的評估“教育到底對孩子產生了多大的影響”。這個邏輯就好像問“手機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多大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會很自然的拿木有手機的時代來對比。對孩子同上,要想知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和影響,就先客觀的去看待孩子的天性。
例如,如果學習成績前10%算學霸的話,其實遠超10%或許有50%以上的父母,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都希望孩子能成為學霸(有可能只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哈)。所以,放下自己的期待,主觀的要求和浪漫色彩;把孩子還原,才能如實呈現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更能看到教育的重要性。
-
3 # 爾雅休養札記
在中國家庭中,爸爸們往往扮演的是社會性角色,在外奮鬥掙錢,而媽媽們則擔負了更多的家庭教育的責任。
“中國家庭教育的現狀是一個缺位的爸爸、一個焦慮的媽媽和一個崩潰的孩子。”網路上流傳的“喪偶式育兒”“詐屍式育兒”,都是對這種現象的吐槽。
工作、家務和教育子女,以及父教的缺失,讓很多媽媽焦慮抓狂,這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而且會影響到家庭的和諧。
完美的家庭教育是需要父親和母親共同參與的,因為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家庭教育缺少父親的參與,或者父母的家庭角色錯位,就會造成孩子人格上的不完整,進而影響到孩子的一生。
釋放自己的父格植入勇敢父愛如山,父親的形象就是力量。孩子的勇敢特質主要來自於父親,雖然母親也能給孩子植入勇敢,但效果遠遠不如父親。
父親們要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打籃球、踢足球、爬山等,在這些挑戰性的運動中,告訴孩子們人生的道理,教會孩子們勇敢的意義,鼓勵孩子們不斷嘗試新事物。
在日常家庭生活中,父親也可以教育孩子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犯了錯誤要勇於承認,做一個勇敢、有擔當的人。
很多父親總是說工作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或者感覺陪孩子很無聊,其實這些都是在找藉口逃避自己做父親的責任。
“一門三院士,滿庭皆才俊”的梁啟超家,你是不是很羨慕?革命家梁啟超被稱為“百科全書式”的人物,但對於九個孩子的教育,他從沒有說過沒時間,反而對每一個孩子的事都關懷備至。
面對這樣的“超級老爸”,作為父親的你是否感到汗顏呢?
執行監管母親對於孩子的監管常常是“這也不能幹”“那也不能幹”,生生扼殺掉了孩子的探索欲和創造力。
心很大的父親們對孩子的監管則往往比較“放縱”,他們能放手讓孩子去探索與冒險,獨立去嘗試著解決問題,挑戰更高難度的事情,充分釋放孩子的天性。
同時,父親在監管中會制定比較嚴格的規則,並確定階段性的目標,督促和指導孩子執行。
家庭中的監管者角色應該由父親來擔任,如果母親來做監管者,會讓孩子感受不到母親的慈愛和溫柔,也感受不到父親帶來的規則感和目標感。
記得小時候我想學騎腳踏車,是那種和自己差不多高的成人腳踏車,媽媽認為不安全,堅決不同意,我感到非常失望。
可是爸爸卻很支援我,並制定了每天的練習計劃和目標效果,告訴我不要急功近利,要穩紮穩打。這段經歷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影響,也是我心中十分美好和溫暖的回憶。
做回母親真實的樣子表達溫柔女性的溫柔似水,更喜歡親近孩子,母親的形象也一直是溫暖、慈愛和善解人意。
從十月懷胎開始,母親便是與孩子相處最久的人,所謂母子連心,孩子很輕易就可以感受到母親的愛,對母親更為依賴和信任。
然而現實生活中,由於父教的缺失,很多母親代替父親擔任起了監管者的角色,動不動就對孩子說教、大吼,像一塊堅硬的水泥,讓孩子感覺很受傷,很沒有安全感。
如果母親的性格很強勢、情緒暴躁易怒,那麼很容易會把這種性格和負面情緒傳遞給孩子,把孩子複製成另一個自己。
母親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平定自己的情緒。當你想要發火的時候,照一照鏡子,看看此刻的你是不是面目猙獰,是不是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母親應該表現得溫柔而堅定,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選擇,但在原則問題上不能縱容。讓孩子在明白道理的同時,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慈愛。
表揚鼓勵孩子在心理上是很依賴母親的,也很在意母親對自己的看法。可是很多母親總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以此來羞辱、貶低自己的孩子。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孩子知恥而後勇,然而由於得不到母親的認可,卻讓孩子感到更加失落和沮喪,很容易使孩子對自己、對生活失去信心。
在孩子前進的路上,母親應該為他們提供足夠的動力,成為他們信心的源泉。
平時,母親要積極、適度地對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進行表揚,對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要多鼓勵,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支援孩子勇敢地面對問題。
父母應該保持步調一致,對同一件事,要採取同樣的態度,一起表揚和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和安全感。
-
4 # 京城帥客
父母是原件 孩子是影印件 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高度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的結局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最重要
-
5 # 月老紅線
有很大影響的。
拿我來說吧,我媽媽是個善良賢惠的人,屬於賢妻良母型,小時候就教育我要做個善良的人,不要禍害別人,到了今天,我都有個夢想,要做一些大事回報社會。
不僅僅是我,在李嘉誠訪談錄裡,李嘉誠對待子孫的教育都是三分之二的時間是教他們如何做人做事,三分之一教他們別的,可見教育對人的重要性。
-
6 # 三生石上望三生459
家庭培育指的是家庭對孩子的陪伴,交流,教育,還有均衡的營養。
這是整個家庭成員共同營造的環境,而不是某個角色就可以完成的。
如果掙錢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但忽略了“預防大於治病”的家庭培育,等於增加成本和錯失最佳時機。
家庭培育,環境最重要:父親、母親的仁爰,言傳身教、榜樣的力量。
-
7 # 崔翔Chuck
我覺得對於一個孩子而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比重要超過50%,甚至到70%以上。
好家庭教育培養的孩子發展更平穩我經常看到一些孩子,因為家庭教育特別好,父母給予比較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一些因素,對他的行為規範和習慣的管理比較好,那麼這些孩子在未來的發展中,即使它的客觀條件普通或者差一些,最終他也能透過自身的努力走向比較不錯的一個發展高度。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孩子的基礎特徵,是透過他的家庭培養和他的父母的言傳身教做到的。
差家庭教育培養孩子坎坷多一些反過來說,我們很少看到家庭教育很差,這種孩子未來的發展會一帆風順。往往他們的人生中會碰到的挫折比較多,人生起伏波折也大,因為幼時的心理影響對孩子的影響是終生的。
把家庭教育向極端我們看成功例子不少,反過來就少很多很多偉大的人,包括愛迪生這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包括這些人的家庭教育都非常好,即使他們只經歷home school學習,也就是說家庭教育而沒有在外面學校學習過,這些孩子最終的成就也非常大。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文學家藝術家,他的家庭教育比較差,但成就還不錯。有時候是受限於當時的歷史環境和時代的發展,我們在和平時代是很難碰到這樣的一個機制環境的,而且這種偶然性非常大。
不要把自己的責任推給學校和老人現在社會中有一些不好的習慣,也就是說我們有了孩子以後,很多父母就把孩子扔給老人或者學校教育。其實我認為這些都是一種偷懶的做法,我們覺得給孩子供應一些物質需求,孩子就能健康順利的成長,然後我們花錢去找好的老師去教他,就能身心健康,這些都是不對的。
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是榜樣的力量有句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一個家庭裡和孩子相處最長的時間的就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個榜樣也是終身榜樣,孩子和自己相處的時間更長,所以要重視孩子的日常家庭教育,那種放養式的雞湯文就不要看了。
-
8 # 孩子那些事兒100123
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一生是至關重要的。
很多教育專家研究指出,孩子的一生中,尤其是在出生的頭三年或者頭六年是影響甚至決定孩子一生的。而這個幾年能夠給孩子造成影響的唯有家庭,尤其是頭三年,只有家庭在影響。老話也說:三歲看老!
我們經常會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基本可以決定一個人很多內在的東西,比如安全感,比如自信心,比如思維模式。這些都是一個人根深蒂固,很難去改變的方面,而這些因素對我們能過怎樣的一生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所以家庭是不是一個溫暖的地方,能不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愛,能不能完全的接納孩子,將會直接影響孩子能不能與自己連線,能不能無條件的接納自己,活出真我。
-
9 # 亮240950327
家庭教育雖不是絕對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卻是絕對的!一個教育孩子敢於面對問題撿討自己寬容別人約家庭到社會的生存和成就永遠處在前列,一個斤斤計較永遠都是別人的錯的孩子是成不了大器!
-
10 # 樹木也要樹人
什麼是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家中長輩對年輕一代或者家庭成員進行教育,而且這種教育是在有目的、有意識的前提下進行的。這種教育通常久遠,甚至影響一生。
有關家庭教育示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36978
家庭教育影響及其原因NO.1 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養成的性格習慣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家庭環境的好壞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三歲看小,七歲看老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嬰孩時期,孩子接觸的是自己的父母家人,即使孩子不知道道德,沒有對錯是非觀,但是能夠透過模仿和觀察,對身邊事情有一定理解,從而形成早期世界觀和價值觀,而這種“固有”價值觀相當頑固,就像成人世界裡面,我們認死理一樣。當事實與我們觀念衝突的時候,我們更願意去修改事實或者做為特例,而不是去修改觀點;當別人與我們觀點衝突的時候,我們有迷之自信,認為他是錯的!同樣對於已經形成多年的價值觀,孩子很難去改變。
No.2 家庭教育主要透過家庭成員的感染完成
家庭教育完全體現了其感染性。一個人的喜怒哀樂,會傳遞給身邊的人;一個人的愛恨情仇也會影響另一個人;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更會成為一個什麼都不太懂得孩子的模仿物件。家庭成員的行為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教育子女時,父母是模範和表率。所以有一句話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是帶著一顆崇拜父母的心來到這個世界。所以,言傳也好,身教也罷,家庭成員怎麼看這個世界,影響著孩子的觀點。
NO.3 家庭教育過程和成果伴隨終身甚至幾代人
家庭教育體現了終身性的特點。從孩子的出生到成家,處處有家庭教育保駕護航。即使在孩子長大後,家庭教育依然發揮著作用。Wie什麼說影響幾代人,因為人人都有機會做父母,而且僅僅有一次或者兩到三次機會,這種做父母的經驗顯然是從父輩那裡穿過來的,像我父親教育我的時候,總是說,“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你爺爺......”
家庭教育的不足主要是家庭教育表現出零散性,隨意性等,佈局有學校教育的系統性。不排除一些父母未能盡到其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
-
11 # 燭之光jy
不一樣的家,培養不一樣的孩子,家長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永遠的榜樣。
第一,良好的家教是孩子成功的基石。很多人都羨慕老師家的孩子,說他們從小就有人指導,所以多數孩子都能考入理想的學校。其實不然,尤其初高中的課程,對中小學老師來說是很難的,有的根本都不懂,孩子成功的關鍵是家庭教育的影響,孩子看到的是父母在學習,在工作,孩子從小就對學習感興趣。
第二,不同環境造就不同的孩子,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個案例,雙胞胎的兄弟分別在爺爺奶奶家和姥姥姥爺家長大,爺爺奶奶家在農村,孩子就很野,而且活潑好動,不講究穿戴,姥姥姥爺家在城裡,孩子很愛乾淨,生活也很挑剔,兩個孩子性格截然不同。
家庭教育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常言道有人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孩子也是父母的鏡子。
-
12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影響應該是決定性的。
研究顯示,孩子90%以上的素質是由家庭教育決定的,也就是說一個孩子他未來的成長路徑決定性因素是科學的家庭教育體系。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發達國家非常注重家庭教育體系完善的重要原因,而我們中國的現代家庭教育體系起步晚,整體來說相對滯後,這也是我們教育問題頻發的重要原因。
我們每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自己該如何來做一個合格的家長,都是從零開始的。所以說基本上我們大家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那麼如何來科學的學習和提升自己的現代家庭教育水準,對於每個家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其實現在大家關心和熱議的隔代教育問題,說到底就是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差異問題。我們的父母輩相對來說文化水準相對都較低,所以他們的現代家庭教育知識和水準跟年輕一代相比要差很多,這就造成了上一代和年輕一代在孩子教育問題上的差異。所以,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善於學習的爺爺奶奶輩,帶出非常優秀的孫子孫女的案例。
-
13 # 生活小常識tou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在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成長的孩子 他的心裡都是非常健康的,所以說父母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父母同樣又是孩子的啟蒙老師!這麼說並不誇張,她們喜歡學大人說話,就連語氣都可以模仿的很到位,也很喜歡模仿動作,行為舉止,我們在孩子的面前最好不要說不文明的話 和不雅的事哦
家庭氛圍差的孩子 她們多少心裡都是有點問題的,不是自卑就是焦躁 不是沉默不語就是性格比較孤僻 ,在與人交際上面同樣很差,導致對事情的消極心,作為家長的我們首先就要做好自己,讓孩子以你為榜樣,學會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心裡正真的需求,成為合格的父母是很難得 但為了孩子 我們都要努力!孩子就是未來的希望,是明天的太陽!
回覆列表
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真的很重要嗎?,去掉“嗎?”。小樹缺乏管理的話會長的亂七八糟,等大了成型了會難以修理改變,會不成器變成廢柴了。孩子也是如此,小時候缺乏管教長大了不會好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