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源哥8899
-
2 # 高考升學馮浩洋
很快全國36所985大學強基計劃簡章就要公佈了。但我們到底怎麼辦?是報名還是不報明呢?我們注意頒佈強基計劃這個政策的同時,教育部同時也提出取消自主招生政策,而且立即執行,沒有緩衝器,不管之前你自主招生準備的怎麼樣,有些家庭可能已經準備自主招生好幾年了,想拿到證書享受降分待遇,但是對不起,直接取消了,這在家長和考生中也產生了不小的反響。那強基計劃到底是什麼?強基計劃主要招收基礎學科優秀的學生,他的文化課門檻高。錄取之後採用本碩博連讀的模式,未來從事學科研究以及留在高校任教。強基計劃錄取規則文化課不低於85%,以高考成績為標準,這樣也避免了自主招生存在的資料造假,評價不規範的現象。以往自主招生你可以不參加,但是今年的強基計劃,一定要報名!為什麼?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強基計劃的條件放寬了,可以沒有任何獎項資質就可以報名。第二點,我們來看一下考試時間。都是高考前報名高考後參加複試,如果大學覺得你優秀就給你降分。但是之前自主招生這個考前報名可不簡單,他可不是坐在家裡動動滑鼠敲敲鍵盤就可以了,報名同時還是初審。為了能過這個初審,很同學高中要拿大量時間準備競賽,萬一要是自主招生還沒透過,那對自己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往往會得不償失。但是強基計劃不一樣,雖然也是4月份報名,但他真的就只是報個名,你報完名就沒事了,繼續準備高考就行,因為能否參加複試,這是高考出分後各大學從那些報名的同學中按照高考成績挑選出來的,所以你是不報白不報,報了名高考分夠了你就能參加複試,爭取大學的降分。分不夠也沒關係。還能正常報考其他大學,毫無損失。
第三點:今年對於受全球疫情影響,出國留學名額和機會會變得稀少,很多原計劃出國的同學會正常參與國內高考,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競爭人數。尤其對於高分段考生,因為能夠被強基計劃投檔的同學,大部分也不能低於正常高考投檔分20分,極個別可能50-60分。所以參與強基計劃就等於有機會白送你20分。所以強基計劃必須參加!
-
3 # 優百加高考升學規劃
強基計劃知多少?
2020年5月6日,萬眾期待,萬眾矚目的高校強基計劃招生簡章集中釋出,報名正式拉開序幕,自招時代結束,強基到來,高考尖子生又多了一個新的錄取方式,所以自方案公佈以來,這種新的科學招生方式吸引了很多人關注。目前已有中海洋、南開、廈大、南大、西安交大、華南理工大學等10校釋出簡章。具體招生要求我們一覽為快!
仔細研讀已釋出高校的強基計劃簡章,發現強基計劃與原自主招生的選拔方式、條件、招考模式及培養方案等都有非常大的本質區別,顛覆以往所有的高校選拔考試模式。為高效獲取資訊,做了一個簡版解讀,供家長、老師和學生參考借鑑。報名時間:目前中山大學開始最早,5月9日起開始報名,其餘學校5月10日起陸續報名。
報名平臺:統一在陽光高考特殊招生平臺(https://bm.chsi.com.cn/)
招生名額:從目前已釋出簡章來看,高校招生名額30-210不等。其中,中國海洋大學招生計劃最少,僅30人;南大、西安交大等校210人。
招生專業:依據強基計劃指導大方針,聚焦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古文字、歷史、哲學等領域,同時也包括計算機、基礎醫學等。
限報要求:幾乎所有學校都有限報要求。其中,蘭州大學、山東大學、中山大學採取的限報要求均為“限報1所高校 + X個專業的方式”。武漢大學和南京大學則較為特殊:武漢大學為高考入圍者和破格入圍者可報考多個專業,但僅可入圍唯一專業;南京大學為高考分數入圍考生可報3專業,破格入圍只可報1專業。
入圍規則:根據目前已釋出資訊來看,入圍條件基本分為兩類:1憑高考成績;2憑學科競賽獎項。
第一類條件通常為:考生高考成績需高於本省一本線(一段線/特殊類招生控制線),或需高於一本線一定分數,如山大要求理科考生需高於一本線60分、文科考生需超40分、新高考省份考生需超50分;
第二類條件基本為:在數、理、化、生、資訊學任一學科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全國決賽二等及以上獎項,且高考成績高於本省一本線(一段線/特殊類招生控制線)。
入圍比例:3:1、4:1
校考模式:以筆試、面試、體測為主。其中中山大學、蘭州大學僅有面試+體測。針對沒有競賽基礎的學生而言,僅有面試的學校是一項重大福利。
綜合成績演算法:基本依據85%高考成績+15%校考成績,但各高校成績演算法略有不同。其中,南開大學比較特殊,高考成績佔90%,校測佔10%。
與自主招生有什麼區別?1.強基計劃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級版,兩個專案在思路上區別很大,並沒有直接的沿襲繼承關係。所以網上的很多論點基本都是錯誤的。
強基計劃不是調整後的自主招生,是一個嶄新的計劃,不僅著眼於招生,而是招生與培養同步。自主招生,更多隻著眼於招生,2大於1。很多人說換湯不換藥,說明對強基計劃還沒有深入的理解。
可以這麼說,高考按總分錄取有點像考察全能選手,我們可以叫高考失靈,也就說高考在部分頂尖選手間,不一定能選出優秀的人才,滿足名校培養人才的需要,所以,2003年推出了自主招生,其出發點之一是結合學校自主權,給學業有特長但偏科的孩子一個特別的升學通道。那麼歷經16年,自主招生為什麼謝幕呢?
一句話:已經不能充分滿足人才培養的需要。
強基計劃更著眼於國家基礎學科的人才培養,不僅涉及“入口”通道,還有長期培養。因此,強基計劃首先限定了招生的基礎學科,即數、理、化、生物、計算機、以及文(語言文字,不是文學)、史、哲等;入學後也不能自由轉換專業。打個比方,你若是因數學競賽特長被招進來的,就只能學數學,不能轉學金融、經濟等等,未來也不可以轉換專業。
此外,為加強基礎學科人才的培養,強基鼓勵大學對學生進行“單獨編班、導師制、小班化”,組建強有力的師資,本碩博打通培養,這和自主招生是完全不同的。
2.與自主招生相比,強基計劃更重視高考成績與學科水平的潛力評價。
自主招生中,高考成績的評價作用相對較弱,高校自主評價許可權較大。自主招生給與考生10分-60分不等的降分錄取優惠,在高考成績差異率曲線越來越扁平化的今天,這一優惠幅度可以說非常大,因此導致考生和家長趨之若鶩,尤其是想上名校的學生,帶來了很多的不公平現象,爆發了很多矛盾,引起了很多質疑。這個問題咱們就不細說了。
但強基計劃從更公平正義的角度出發,顯著加強了高考成績評價,明確高考成績佔總評價的85%。如果高考成績達不到入圍標準,根本沒有資格和可能進入到校測階段。
同時,強基計劃更強調公平,公開。高校的自主評價,無論是筆試面試,最後都需要摺合一個定量評價,與高考成績這85%結合,一併給一個分數進行總體排隊,由高到低錄取。
在以往的自主招生中,學校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更關注泛化的綜合評價,對其學業專長的評價有一定程度的忽視。
3.強基計劃只是“尖子生的遊戲”嗎?更適合哪些考生?
適合報考強基計劃的,只是極少數在學科專業上真的有特長,並且真的對學科方向感興趣的人,並不適合多數考生,切不可用自主招生的思路看強基計劃。
自主招生規模最大時,涉及90餘所高校,每年錄取的考生數最高有2萬餘人,相當於考生數的四十分之一,今年是強基計劃試點第一年,具有招生資格的只有“雙一流”A類學校,即只有36所高校,招生人數也較自主招生大幅縮減,只有自主招生最高招生數量的1/4左右。也就是說,入圍機會大幅減少。
4.是時候改變觀念重視基礎學科了,金融經濟學專業大熱門引導下,導致人才金字塔產生了結構性問題。
強基計劃中除計算機專業外,基本都不是大熱門專業,而是很多與基礎科學或學科有關。但是對未來很重要?我們為什麼這麼說呢,可以看看華為在全球招的人才類別吧,我想可以獲得很大的啟示。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招生模式補充,強基計劃在發展過程中會有哪些問題,還不可知。但目前來看,這是一個很不錯的人才培養模式。
未來可期,未來在路上。
-
4 # 高招教育江老師
有人說強基計劃和自主招生差不多,換湯不換藥!那是你沒有看到強基計劃的培養方案,只動態性進出分流機制就等於告訴考生,不是一進來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還要進行末尾淘汰制,學校會實施多階段的動態管理!
能者上,庸者下!等於告訴普通錄取本科生,同學別放棄,只要你保持努力,足夠優秀,還是有機會被選拔補入強基計劃的,而被淘汰的學生則轉入普通班就讀,這和自主招生僅僅是降分錄取,入校後無差別對待能一樣麼?
而且強基計劃有專屬的本碩博銜接培養方案和一系列激勵機制,這一點和自主招生也是完全不同的本質上的區別,其目的就是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而不是僅僅靠降分錄取的手段考上大學,後續培養方案、激勵機制一概沒有,完全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
5 # 名校歷程
強基計劃的專業,都是國家發展需要的基礎性、戰略性學科。這是從國家發展的角度看。
從考生個人角度看,如果家境一般,你不要考慮。
選擇這裡專業,需要家境好,家裡有礦、有直升機、有情懷的學生。
多數競賽生,參加競賽都動機不純。
上清華北大的垃圾專業,一般專業,非熱門專業,畢業並不能找到好工作,不能掙到大錢,不能升官發財,為什麼現在這麼多清華北大畢業生去當中小學老師,不是因為中小學老師工作多麼好,是他們畢業實在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工作。
回覆列表
“強基計劃”就是夯實基礎的安排。對於高中學生特別是高三年級十分應是萬分重要,高考基礎知知考題不少於百分之七十。考生失分往往在基礎上,誰細心,誰的基礎紮實,誰就贏。難題都難大多難得高分呀!這可是肺腑之言,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