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子的美好家園
-
2 # 旅行歲月小記
山西晉中後溝古村,名符其實。村中走走,典型黃土高原風情,古村、古樹、古廟、古橋、古民居、古石板路、古鐘、古排水系統、老人等構成了一幅厚重古樸,歷史綿延,令人感嘆的古村風貌。
一、歷史文化悠遠。後溝古村位於山西榆次區東趙鄉,與壽陽縣交界,總面積1.33平方公里,現有村民75戶,250多人。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地貌為典型的黃土高原低山丘陵,民居多為清,民國年間建造的獨立式窯洞,以傳統的三合院、四合院為主,門前的抱鼓石,門枕石,門楣及照壁儲存完好,村內現存18座大小廟宇和12個民俗老院及祠堂,戲臺,充分反映了傳統的“神權”和“族權”。
二、農耕文明經典。榆次後溝古村被譽為“黃土旱塬農耕文明的傳統經典”。經專家反覆考證,2003年後溝古村被中國民間文化藝術家協會確定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唯一的古村落調查範本,並於2005年9月9日正式對外開放。三、地質結構獨特。後溝古村地理座標為東經112. 8度,北緯37.6度;地質形成時代為中生界三迭系(T)、新生界第三第(N2)、新生界第四第(Q),最高海拔974米,最低海拔907米,相對高差達67米。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後溝村溝、垣、坡、灘縱橫交錯的獨特風貌。
四、民居風格全面。後溝民居建築為典型的黃土高原土穴窯居,其特點是依 涯就勢、隨形生變、層窯疊院,參差別緻。遙相呼應的石窯、土窯、磚窯、明券窯、土挖窯、獨體窯、裡外窯等,形成了後溝渾然天成的獨特風景。
五、廟宇系統完善。後溝古村神廟系統相當完善,方圓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村落共建廟13座,神塑18尊,觀音廟、真武廟、關帝廟、文昌閣、魁星樓、河神廟、山神廟等神廟依風水而建,按方位而立,將佛教、道教、儒教囊括為一統,這一現象在國內尚為罕見。
六、科學技術獨到。後溝古村完整的排水系統、等級分明的窯居建築格局、威嚴的張家祠堂、精緻的古戲臺、自給自足的生產作坊、防患未然的倉儲制度等充分顯示出族權勢力的統治地位。尤其是排水系統的科學性與實用性獨創中華之最。後溝有村諺雲:“四十里龍門河正當中,二龍戲珠後溝村”,後溝古村置村何時尚無考證。從考古發現的一塊唐代墓誌銘推算約為公元819年;而明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古村修建觀音堂的碑文記載的“年代替遠,不知深淺”,使後溝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
3 # 邂逅以後
一
土樓遠不遠?
3個多小時的車程,你說遠不遠?
那麼遠?可,為什麼去的人還那麼多?
它在大山深處,依山而建,築巢而居,
且,民風淳樸。
二
土樓,莫非它的牆是土做的?
是的。土基做的。
土基牆?那豈不是年代久遠?
是的。最高那座有380年。
這麼多房子,怎麼看不見人?
都出去工作了。
人多麼?
1700人。
三
10月,秋遊的最好時間。
風吹過來,一片落葉旋轉著凋落。
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在旅行的路上。
你在身邊悠悠地嘆息。
想去,為什麼不去!
約,同學。
可是,說好了五個人,為什麼是2輛車?
還有同學的朋友。人多熱鬧。
四
皖南,歙縣,深渡,陽產。
沿途,雲遮霧繞。
最美高速路。
五
為什麼要坐村民開的車?
有一大段山路,窄並險。
不坐可以嗎?
對方的眼神瞬間凝住。
寂靜,連一根針掉在地下都聽得清清楚楚。
既然來了,就感受一下吧。同學說。
涼意,融化,一抹清泉,略有些混濁。
六
到了。
這就是土樓。
不是親眼所見,你絕對想不到,現在,還有這樣的房子。
朋友大聲的驚歎。
歷經滄桑,居然還儲存如此完整。
的確了不起。
感嘆的不僅僅是我們。
照相,這是必須的。
一定要留存記憶。
留存,不只是記憶,
還有那一份厚重的歷史。
七
中午吃什麼?
當然吃農家菜啊。
要吃就吃最土的菜!
燒菜的是一對年長的老夫妻。
憨厚,純樸。
臉上始終是淡淡的笑,溫暖如春。
聽見他們在廚房忙碌的聲音,
你絕對以為是家庭聚會。
這是本雞,剛剛宰殺的,是不是很新鮮。
這是本辣椒,自己家種的,是不是辣的滿頭大汗。
午餐,酣暢淋漓。
八
落秋,曬秋,遊秋。
下次還回來嗎?
會的,一定。
-
4 # 是誰改變了世界
雲南騰衝和順古鎮我覺的還可以,有百年古樹有百年洗衣㾿有百年圖書管百年的古石路。還有稻田裡的大嘴鳥。秋天古樹發黃的時候也很美。還有龍潭百歲牌等等歷史悠久古香古色的建築。和順的各色民宿幾百家,淡季超便宜環境好。值得一看
-
5 # 三兩揹包客
每個人的欣賞的角度不同,審美也不同,個人認為最美的古村落當屬於有“空中鄉村”美譽的浙江磐安的烏石村。
烏石村又名管頭村,在浙江磐安尖山鎮一個下轄村。是磐安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比較完好的古村落。整個村落是以中國古代風水理論建造的村莊,古街上下十三座三合院。大多都是用黑色的火山石堆砌而成的。是江南不可多得的景觀,他們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繁衍生息,這裡也是全國儲存最完整的烏石古村落之一。
整個村莊景色如畫,空氣清新,梯田錯落,藍天白雲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這裡古楓參天,翠竹婷婷,烏石幽幽,炊煙裊裊……到處呈現古屋石牆青石板,小橋流水人家的畫面,彷彿一卷卷被歷史遺落在角落裡的詩卷,用木石磚瓦鐫刻下一個個美麗的故事……
這樣的古村落怎能不讓人心動!
-
6 # 使用者6155226741907
最後的江南秘境浙江省松陽縣楓坪鄉沿坑嶺頭村、地處海拔800多米的階梯式古村落,一年有三分之二時間雲霧繚繞、村裡還有182株金棗柿子樹;特美!
-
7 # 彩雲視聽
我覺得最美的古村是雲南大理的雙廊。依山傍水、氣候宜人,風光秀美。
雙廊鎮位於大理市東北部,洱海東北岸,東靠賓川雞足山,南接挖色鎮,西臨洱海,北連上關鎮,東北方與鶴慶縣黃坪鎮接壤。雙廊北有蘿蒔曲,南有蓮花曲,前有金梭、玉幾二島環抱於雙曲間,因此而得名——雙廊。
境內水天一色、群山疊翠與湖光水色交相輝映,金梭織錦、“雙島雙曲”與古色淡雅、風情濃郁的白族集鎮相環抱,構成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天然圖畫,是最適宜人居的小鎮,素有“大理風光在蒼洱,蒼洱風光在雙廊”之盛譽。
雙廊擁有底蘊豐厚的自然資源,悠久深遠的傳統文化和內涵豐富的民族民俗風情,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區位優勢,以“南詔風情島”為龍頭的旅遊業的興起使得雙廊成為名副其實的“蒼洱風光第一鄉”。
這裡也是中國知名舞蹈家顏楊麗萍的故鄉,小鎮上白族人特色的白牆瓦頂房沿著洱海邊錯落排列,還有一些客棧沿著洱海邊搭建,可直接欣賞洱海美景,觀望蒼山雲雪,真是非常愜意。
只是近兩年大理政府為了保護旅遊資源,對遊客進入有所限制。我們就欣賞下圖片美景吧。
雙廊客棧
雙廊傍晚
雙廊水邊建築
洱海邊風光
古老小漁村--雙廊
雙廊住家
-
8 # 滔滔江水6976
雲南大理劍川沙溪古鎮我覺得就是最美的,這裡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也是茶馬古道上很有名的驛站,這裡的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有著很多有歷史價值的古民居,寺廟,古戲臺等。
沙溪古鎮的古街道
沙溪古鎮的北寨門
古老的建築
街道里的古老土坯房
沙溪古鎮裡的街道
古老的街道
四方街的古戲臺
被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瀕危建築和唯一一個倖存的古鎮。
-
9 # 劉星雲鏡頭故事
你覺得最美的古村是哪個?我覺得婺源的汪口村,就是最美的古村之一。
婺源的村子都很美,汪口村就是其中的一個。
汪口村隸屬於婺源縣江灣鎮,村子裡的古蹟眾多,村內尚儲存有成片的古建築,這個村子也出過不少的名人。
但我最喜歡看的是這個村子的自然風光。汪口村坐落在青山綠水中,美得像一幅畫。
這裡山清水秀,天然去雕飾,就像一個純天然的美女。
汪口村是個古村,從汪口村的美可以追溯到古人建村的審美眼光,所以說美是永恆的。
這些年為了開發旅遊,國內有不少人工美化的村莊被推了出來,那些是經過化妝後的美女,而婺源汪口村是沒被化妝過的美女。
這個村子還都是原生態的山水,原生態的自然環境和居住環境。自然美和天然美永遠是最能打動人的要素。
希望婺源汪口村這種純樸的美,還能繼續保持下去。
劉星雲
下面是我在婺源汪口村拍的照片
回覆列表
江西婺源的慶源古村落是個很耐人玩味的地方,它位於最美鄉村婺源的段莘鄉,這裡峽谷深幽,是始祖幾經選擇的避亂勝地,素有小桃源之稱,這也源於村口古亭至今仍然留有古人絕句“空山隱臥好煙霞,水不通舟陸不車,一任中原戎馬亂,桃源深處是吾家”。在古村裡走街串巷,看青苔鋪石磚,陽光灑在灰瓦上,走在這樣的街道里,就好像穿越到了過去的歲月中,也能讓人體味到細微之趣。
村中有清幽小溪潺潺而流,成為了古村特具靈性的地方;小溪窄則兩三米,寬著十來米,把慶源古村一分為東、西兩岸人家。溪上有石橋,古樸簡單,兩邊遍佈樹蔭,及粉牆、黛瓦;溪中建有7處石碣,溪磅由條石疊建形成一公里長的青石街面,並間有10餘處涼亭,二側溪埠在上下橋底斜相對應,時常可見村民溪邊洗浣,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洗衣洗菜洗碗……生活極為方便。初來乍到,便似有古徽風撲面而來,讓人心生歡喜。雖然遊人不斷增多,但這裡民風比較淳樸,吃住價格比較合理,未見有欺詐之嫌。路上所見村人,都面陳和善之相,讓人感到很放鬆。
春天依然來臨,小村的油菜花也紛然開放,裝點起了這個原本略顯樸素的小鎮。其實,一個地方就和一個人了一樣,她的美麗及魅力,便不在花哨的外表,而在於內涵,和她體現出來的整體韻味。白居易詩曰:“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順著詩意,大家可以來這慶源古村轉轉,或許能收穫到不同的感覺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