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綠野仙蹤呀
-
2 # 南海橋公子
一、能忍則忍,不能忍就無須在忍,我們中國是講民主講文明的國家,但我們中國人絕不是東亞病夫。
二、中國人絕不能在繼續的愚昧下去了,霍元甲一代是,但我陳真一代不是,我們中國雖是雄獅,但也必須醒來,才不被那些小螞蟻啃咬!
三、發揚中華武術,強身健體
一、能忍則忍,不能忍就無須在忍,我們中國是講民主講文明的國家,但我們中國人絕不是東亞病夫。
二、中國人絕不能在繼續的愚昧下去了,霍元甲一代是,但我陳真一代不是,我們中國雖是雄獅,但也必須醒來,才不被那些小螞蟻啃咬!
三、發揚中華武術,強身健體
《精武英雄》是那個年代少有的有境界的動作片,是李連杰自組正東電影后的野心之作,試圖向著徐克的黃飛鴻看齊,以武入哲。雖然最後還是略遜一籌,但寫實的動作風格,沉穩大氣的人物,明暗交錯的線索,還是讓人難忘。李連杰扮演的陳真,有勇有謀,不排斥現代文化,以理服人,中國的動作片派系裡,這種人物極為罕見。精武的題材很多,但像這樣拍出“英雄”氣概的,非常少。(這張劇照算是全片點睛,姿勢角度都充分說明,陳真就是真正的“精武英雄)本片翻拍自一代動作偶像李小龍的經典《精武門》,總製片人——韓三平,陳嘉上導演,袁和平動作指導,集合了錢小豪、倉田保昭、周比利等實力派動作明星,配角上也有秦沛、蔡少芬(牛夫人呀呀呀呀),扮演光子的日本演員中山忍是日本當紅明星中山美穗的妹妹(不過這妹子雖然很萌,但一直沒紅起來,很可惜)。從陣容上可以看到其野心可見一斑。這也是李連杰自組正東之後,試圖擺脫香港電影圈明暗的控制,自己打出一片天的嘗試。請注意這片子的製片人和監製名叫李陽中,這是李連杰在北京什剎海武校上學之前的名字,是他的本名。也就是說,這片子他自己是製片人,又是監製,又是主演,甚至在創作上,他也投入良多。有個花絮,是開拍之後一直無法確定動作風格,搞得袁和平袁八爺也很煩。忽然有一次一個NG的動作,李連杰說很好,那是一個武行破窗而出,動作不利索,被窗框卡了一下迅速應變站穩的鏡頭。袁八爺一下就明白了,說原來你要的是這種寫實啊,於是才有了全片精彩激烈的動作場面。先說動作,確認了全片寫實的動作風格之後,袁和平為幾位主角設計了風格鮮明。各自差異的武術套路。而演員也都是一時翹楚:李連杰扮演的陳真是主角,又是脫胎自小龍哥的陳真,那簡潔利索,以武入哲的截拳道風格自然就是他的。(拳擊的起手,不管什麼拳,打得贏你才是好拳)錢小豪扮演的霍廷恩,是霍元甲迷蹤拳的傳人,套路風格明顯,剛柔相濟(可惜酒色過度打不動),雖然有些拘泥,但最後把家傳的迷蹤拳教給陳真,表明他也不再固步自封,同時氣頭過去之後依舊是陳真的好兄弟。(難得見到錢小豪演正面角色,頗有人情味。《太極張三丰》裡他可是心狠手辣)從邵氏片時代就在香港電影圈沉浮的老動作明星倉田保昭,和李小龍合作過,他扮演的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是空手道大師,心懷正義的老派武術家,深諳武功之道,但又是在政治和陰謀中沉浮幾十年不倒的傢伙,因此不動聲色、聲東擊西,下手狠辣是他的老狐狸招牌,在和陳真較量時號稱要活動身體那幾下深得中國兵法示弱以敵的精髓。(嘆息霍元甲之死,英雄相惜)號稱“機器人”的藤田剛由香港的泰拳拳王、金腰帶獲得者周比利扮演(說起來這片子裡真正最能打的也就是他了,擂臺上打出來的真拳王),所以動作剛猛無匹,極為兇狠。(面對兩人,拿著東亞病夫的牌子拉仇恨,藤田剛囂張至極,但他真有囂張的本錢。)還有一個和霍元甲比武的日本武館館主芥川龍一,是臺灣演員樓學賢,這人是模特出身,身材架勢都非常好,雖然不知道有否功夫底子,但起手式很有氣勢(我看過他演的武松,一身肌肉勾引潘金蓮……)。 (芥川龍一雖然囂張愚蠢,但還有武者的自尊)所以在不同風格的武術交融下,全片的打鬥沒有浪費的,每一場都非常精彩。一場一場說。第一場打鬥是在日本的學校課堂,當地黑龍會的混混去學校鬧事,被陳真用擒拿手關節技打的落花流水。陳真的動作非常小,但非常狠,基本是中招之後就失去反抗能力了,一看就是無數貼身實戰鍛煉出的身手,立刻讓船越文夫刮目相看。從一開始就為片子定下了寫實的基調。若干年後我看諜影重重,伯恩在日內瓦的公園內擊倒兩名警察,也是同樣的風格,簡潔利落,一擊倒地。(輕鬆擒拿,分筋錯骨,陳真收拾這種小混混太大材小用了,一下就引起船越先生的注意)第二場打鬥是讓人熱血沸騰的虹口道場踢館,這場曾經被李小龍演繹成經典的片段,李連杰換了一種方式來演繹,不是小龍哥那種怒髮衝冠橫掃一切的風格,而是冷靜中帶著不屑,居高臨下碾壓的做派。從開場穿著鞋進道場就氣勢逼人,面對日本武士的圍攻,充分彰顯了截拳道中“無法為有法、後發先至”的思路,簡潔快速半路截擊,打的日本浪人滿地滾。後來與館主的正式比武,一直冷靜觀察對方的招式,不著急痛下殺手,而是不斷撩撥,小動作打擊各種脆弱之處,讓敵人失去理智,最後在精神上和肉體上徹底完爆了對手:“我師父不是你打死的,你壓根不是他的對手”,說完這話輕輕地繫好鞋帶,轉身走出武館,留下一群咬牙切齒的日本浪人,太痛快了。(踢館一場,用截拳道痛毆眾浪人,真是秋風掃落葉一般)第三場打鬥是同門的較量,心生嫉妒的霍廷恩借日本姑娘光子的事情向陳真挑戰。兩人是一起長大的師兄弟,可以說知根知底。但陳真出國學習的眼界幫了他,還是不拘泥於成法套路的打法,面對霍廷恩氣派十足的起手式,開始他也用同門拳法應對,但霍廷恩顯然熟悉這套打法,佔據了上風。陳真立刻變換戰術,用中西結合的拳法應對,一上手拳擊的跳步就讓霍廷恩迷惑不解,隨後過程中處處隨手應變,尤其是被勾倒之後借勢反踢,著實精彩。這段在片中有重要的潛臺詞,象徵著不拘泥守舊,放眼看世界,學習外國長處的精武精神,戰勝了固步自封的傳統武術思維。(精武門下,兄弟之戰)第四場打鬥是陳真對船越文夫,這場打鬥從場面上沒有最後一場激烈,但卻是全片動作的核心所在,是兩位真正領悟武術精神的武者對決,鬥心理鬥應變鬥拳術鬥謀略,然而雙方又都堂堂正正,不下殺手,不糾纏輸贏,相互彌補,互相承認對方的長處,充分體現了“精武”的精神所在,任何看過這段打鬥的人,都覺得酣暢淋漓,因為這不僅僅是打鬥,還是說拳理。文武相濟,智武合一,光明正大,這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共同認同的武者形象。(全片的核心,武者之戰)(船越先生最後這話,是真正體現他武功修為的地方,也是給陳真的畢業證書)最後一場打鬥是全片的高峰,面對泰拳風格,機器人T800一般兇狠的藤田剛,陳真算是用盡了渾身解數。其實從對抗的實力來說,陳真不如藤田剛,軍人用的是殺人術,不是武術,單以勝敗而論,顯然更注重身體素質和殺人效率的軍人格鬥術要強於修身和較量層面上的武術。所以從開始霍廷恩和陳真就被打的落花流水。陳真不斷變換戰術,還是用了和片頭相似的戰術風格,避實就虛,專挑對方最薄弱的關節下手,喉結、腋下、肘關節、膝關節……摔抱擒拿,最後用這種近乎游擊戰術的打法擊敗了對手。在藤田剛拔刀相向的時候,抽出皮帶,就像當年李小龍揮動雙節棍一般痛擊對手,最後反制對方,一刀封喉。 (經典一幕,武者與殺神的決戰)不正面對抗,靈活對敵,這是中國傳統兵法的思維,也是李小龍“用手指指向月亮,卻不要只看到手指,忘了月亮”的截拳道武術思維。在此之後,很少再見到能把中國武術博採眾長、相容幷包的精神表現的如此充分的作品了。精武英雄,莫過於此。在文戲方面,《精武英雄》的套路並不算新奇,比如中國英雄和日本美女的愛情,羅密歐朱麗葉的故事架構,為這個男兒熱血的片子平添了幾分兒女情長和悲劇色彩。但這個設定卻是當時乃至現在中日雙方交往的尷尬縮影。日本在辛亥革命時為中國多方出力,資金、軍火、培訓……全力支援,在片子裡也提到了這一點,孫文是日本人的老朋友,那段歷史功過如何眾說紛紜,但不容置疑的是日本方面的確是提供了很多幫助。而一直以來日本對中國的野心卻又讓雙方始終無法真正合作,以大使為代表的文官和以藤田剛為代表的軍人意見相左,其實就是當時日本軍部和內閣相互對抗的真實寫照。這多年來中日雙方恩怨糾纏,一直是放不開的冤家,可惜可嘆。 (面對大使”不能用暴力解決“的言辭,軍方只是冷然一笑。不過當時日本文官忌憚的是英美介入,並不是真有那麼高的節操)這個片子裡真正算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對於日本人擺脫臉譜化的描述。陳真從開片就到日本留學,不但學武還學文,真正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片中有一段是他向師弟們介紹日本空手道的側踢,簡潔有效威力巨大)。也正是他在國外學了化學等科學技術,不避諱中國人的傳統,回國後力主開棺驗屍,查出了霍元甲中毒的真相,究根揭底,這是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幫助(近代中國人到日本留學的風潮不用多說了)。日本姑娘光子美麗溫柔善良,為了陳真犧牲自己的聲譽,無悔追隨,卻又為了不讓陳真兩難獨自離去,留下一段真正美好的愛情。而全片中武術修為最高的,也是一個日本人,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先生,從片頭他就告訴弟子“暴力不能解決問題”,說起霍元甲去世之後又慨嘆“可惜沒機會較量一次”,惺惺相惜。後面又反對藤田剛的行動,不肯為了軍部的威風而出戰。與陳真的私下約戰,與其說是較量,不如說是傳藝,代替去世的霍元甲檢驗陳真留學的成色。經歷了船越文夫先生這一戰,陳真才算是真正畢業,給了送他出國的師父一個交代。可以說這個日本武術家的光彩甚至超過了真正的主角陳真,和霍元甲一樣,是陳真的師父(隱喻日本對於中國的幫助和指導,不要不服,那個年代太多人去日本留學救國)。放眼過去和現在的片子,有幾個敢這麼做的?說日本人教導中國人?小白罵死不說,劇本怕是也通不過吧?所以這片子的角色設定,上下透著一股大氣。有強大的對手又如何?只有學習之,超越之,才能顯示自己更是強中手。難道手撕鬼子就真牛逼了?那麼容易就被撕成兩半的對手,可是和我們打了十幾年,幾乎侵佔了大半個中國的人。如果說敵人那麼弱,那麼被如此弱的敵人打到差點亡國的我們,又是什麼角色呢? (美麗多情的光子,當年可是迷了她一陣)總之,《精武英雄》這片子,堪稱經典,足以傳世,雖然佈景、情節還不夠精緻,但對一部動作片來說,瑕不掩瑜。唯一可惜的是,結尾有些流於形式,“中國哪裡日本人最多?東三省?那我們就去那裡打個痛快。”拜託,道場裡日本兵端著三八大蓋一出來,大家還不是要乖乖站著?前面都挺好,為何這裡就不能再大氣一點呢?“光能打拳不行,我們還要會打槍,要發動更多的人起來抗日,光靠我們自己單槍匹馬拯救不了整個國家”,若是最後能有這樣的臺詞,那這片子就沒有遺憾了。這段臺詞我是根據類似的片子《神鞭》(馮驥才先生的名作)編的,那也是一部好片子。多年後,不管是甄子丹的《精武風雲》、還是李連杰自己的《霍元甲》,儘管資金、人力上都要好於這部片子,但沒有了內裡對“精武”的真正理解,沒有了倉田保昭這種老戲骨,再多花哨的場面也難掩空虛,可惜。形勢比人強,這個年代已經不是當初“萬里長城永不倒”的年代,不需要平民有尚武精神,用不上霍元甲,更容不下黃飛鴻。如今是再無“精武”,只有《英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