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我們印象中總是有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等這些國家。而加拿大作為發達國家,也有不錯的綜合實力,卻很少聽到他的事,存在感很低
22
回覆列表
  • 1 # 少衛真

    那個國家就兩個字來形容“空靈”,空靈的讓你自然就失去存在的感覺了,特別是習慣弄堂,大雜院,樓道,大樹下的閒聊,瞎扯,擺龍門陣的中國人,把寂寞昇華到空靈的境界,我問我還在嗎?中國人的存在更是他人眼光裡的存在,又叫“折射”,所以我們就有了,外國是好山好水好寂寞,我們這是窮山惡水好熱鬧,當然窮山惡水已面貌全非了。

  • 2 # 使用者6717935217

    如果說加拿大沒有存在感,只是最近幾年很少有訊息在國際上出現,其實加拿大是一個非常驕傲的國家,他們國家的人雖然還是善良,在國際上也有同情弱者的群體,但是也許是受美國影響吧,我感覺他們對中國有些牴觸情緒,

  • 3 # 越來越好能量俱樂部

    其實這個問題,倒也不難,存在感肯定是有的,只不過沒有那麼強烈而已。

    畢竟加拿大也是世界老二啊!(國土面積,國土面積!)從初中地理上就已經開始認識他了,更加上最近這些年的移民,首選的就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吧!所以還是有一定的存在感!

    但是作為這麼體型龐大的國家,相對於中國、美國、英國、德國、俄羅斯、菲律賓、韓國、日本和朝鮮等國家而言,確實沒什麼存在感了。伯虎君覺得主要還是以下幾個原因吧:

    1、加拿大90%的土地都是凍土,也就是說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很少有人關注他們。

    2、人口少,人均資源太豐富,太富裕了。不喜歡生孩子養孩子,喜歡自由的享受生活。人家的生活節奏就是慢悠悠,咱能有啥辦法呢!

    3、靠著美國,所以不需要發展軍事和政治,差不多有幾條槍擺個樣子就成了,沒人敢惹美國,所以他也就相對安全了許多。

    4、加拿大像北歐一些富饒小國,如迪拜等,本身也是極度低調的,傳說中的低調奢華還有錢。

    5、總結起來,就是有點像世外桃源一樣。背靠大樹,自己又有錢有資源,人還少,空氣也不錯。那閒著沒事,刷什麼存在感呢!

    其實說了這麼多,這也反應出,他們那邊的人也是很儒家很隨和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唄!不像亞洲的某些小國家,動不動就想惹點事,刷一下在國際社會的存在感。

  • 4 # 自愈的說

    的確!雖然在國內大家都知道加拿大,也知道加拿大這個國家很好,可是要讓說說這個國傢俱體咋樣,可能大多人都懵逼了!可以說只知其名,不聞其人。沒啥存在感。

    總得來說,之所以加拿大會讓人覺得沒有存在感,是因為這個國家除了移民之外就沒啥話題性了,大家聽到最多的就是誰誰移民加拿大了,那個貪官帶著錢逃到加拿大了。其實加拿大的高科產業,汽車製造,能源,礦產,農業和教育都非常發達,不過這大多不是屬於上游產業鏈就是太過高檔,普通人接觸不到就不會產生話題

    它不像日本有許多消費品牌,直接跟消費者接觸,比如索尼、本田啊,而加拿大的企業是精密零件供應商的角色。再加上加拿大在北美洲三面臨這三大洋,一面是傳統盟友美國,又是地大物博,人口稀少,邊界爭端——地緣政治環境優良。總結一點,就是人家是悶不做聲發大財!

  • 5 # 皇傢俱

    2:其實在加拿大人心目中他們自我感覺最好!在世界第二大的地球村生活,礦產豐富,原油儲量排世界第二,福利優厚,農業發達,野生動物豐富,人口稀少,空氣清新,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3:加拿大是世界上移民嚮往之一,因為移民費相對而言不算高,國家安全環境好。跟美國同種同語言,不愁友誼危機感,高枕無夢的各種自我興趣的美好生活。

    4:加拿大在國際並不特別喜歡活躍,並不象日本等國家那樣到處拍這拍那馬屁,拉幫結派含沙射影討好群國,因為曰本國渺人多資源不豐富是迫不已的。而加拿大能自供自給,軍事,政冶又不在乎你某國,不必在國際舞臺上大張其鼓。所以我們總覺得加拿大在國際地位上好似沒有存在感,其實都是我們感觀錯覺而己吧!

  • 6 # 娟子讀書

    加拿大西抵太平洋,東迄大西洋,北至北冰洋,東北部和丹麥領地格陵蘭島相望,東部和法屬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相望,南方與美國本土接壤,西北方與美國阿拉斯加州為鄰。領土面積為998.467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國土大部分位於北極圈之內,人口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著名城市有多倫多、溫哥華等。官方語言有英語和法語兩種,是典型的雙語國家。

    加拿大原為印第安人與因紐特人的居住地。16世紀後,英國和法國殖民者先後侵入;1763年淪為英國殖民地。 1867年成為英國自治領。1926年英國承認其"平等地位",獲得外交獨立權。1931年成為英聯邦成員國,其議會也獲得了同英國議會同等的立法權,1982年,英國女王簽署《加拿大憲法法案》,加拿大議會獲得立憲、修憲的全部權利。

    加拿大漁業發達,75%的漁產品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漁產品出口國。

    加拿大是世界五大生物技術產業市場之一,在生物技術科學探索和應用的諸多門類中,如醫療衛生、農業、環境技術、工業和生產解決方案等,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生物技術綜合指標排名中位居世界第三位。

    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紀念白求恩》,白求恩就是加拿大人,加拿大共產黨員,國際主義戰士,著名胸外科醫師。1890年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鎮,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產黨,1938年來到中國參與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他在中國工作的一年半時間裡為中國抗日革命嘔心瀝血,毛澤東稱其為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 7 # YSC22157475915

    加拿大,大家拿,近年來接受了許多美國不想要的難民。劇說2017年每個難民發4000加元,相當於人民幣兩萬多,而且公共設施使用都免費,教育免費。政府這種做法是非常人道主義,但苦了廣大納稅人,都是辛苦錢。而且難民的湧入給社會帶來很多不利方面,諸如混亂,犯罪率升高,中產階級抱怨等等。那麼政府這樣做除了人道主義,最大的一個目的就是刷在國際上存在感!當然不排除被美國政府連嚇帶哄不得不做一些損害納稅人利益的事,比如接受難民和海外派兵。有時也是無奈之舉。但畢竟有美國給她罩著自己不用大量國防投入。至於加拿大人們有沒有,或需要不需要存在感,回答是肯定的,他們大多數人相當的願意與美國人區別開來,他們叫做個性,英文叫INDENTITY,不願意其他國家的人說,你們和美國人一樣。那他們會很高興,不認同的!還有很多,先說這些,要下車了。

  • 8 # 蚯蚯

    你從哪裡聽到過加拿大?

    曾經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加拿大一直在跟著美國悶聲發大財,與中國沒什麼摩擦, 自然沒什麼存在感。

    與中國貿易摩擦少

    加拿大地處北美洲,與中國隔著一個太平洋,中間可是差著十萬八千里。加拿大面積雖然達到了998萬平方千米,但是人口卻只有三千多萬,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

    而美國顯然是他們最優質的出口物件,出口石油的時候,只需要修建一條石油管道就可以了。其他物資,也可以直接透過便捷的鐵路,公路直接運抵。因此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伙伴,佔加拿大出口份額的七成以上。而這些外貿也確實帶給了加拿大經濟的飛速發展,19年GDP為世界第十,達到了1.91萬億美元人均約4.6萬美元,居世界前列。

    但是,這種“優質”的貿易也讓他們對美國嚴重依賴,幾乎到了喪失主權的地步。去年時,特朗普曾在與特魯多關於經貿交流後出言不遜,媒體曝光後,加拿大國內輿論對此一片譁然,但是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中國也是其貿易伙伴之一,17年的時候對中國出口佔據總出口量的4%,而從中國進口量也佔據加總進口量的7.4%。 與中國貿易往來較多的公司主要有,製造飛機和機車的龐巴迪公司,經營保險和投資等業務的鮑爾公司

    存在國內矛盾

    魁北克要獨立

    加拿大在十七世紀曾長期屬於法國殖民地,後經過七年的“英法戰爭”,英國戰勝了法國,這裡正式成為英屬殖民地。因此加拿大受到法國影響也很深,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和法語。其中魁北克法語省最為突出,由於與其他省份文化極度不相融,十分渴望獨立。

    曾經在上世紀六十至八十年代,在法國總統戴高樂的鼓動下,一度準備利用暴力強行脫離。後被現任總理特魯多的父親老特魯多鎮壓。之後在1980年和1995年也分別進行了兩次省民公投,尤其是在1995年的時候達到了49.4%的得票率。

    加拿大聯邦政府注意到這種情況後,也修改了憲法進行限制。表示魁北克獨立公投,只有提出明確問題,並且得到明顯多數支援時,才有可能啟動協商程式,幾乎斷絕了魁北克獨立的道路。但是同時,魁北克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自由和福利。

    阿省要發展

    阿省是加拿大重要的工業城市,油砂和石油氣作為其重點領域。但是油砂提煉的過程會產生嚴重的大氣汙染問題和大量的溫室氣體,而且開採過之後的尾礦不經處理也會造成環境汙染。

    特魯上臺後,在2018年針對加拿大各省制定“強制減排”政策。阿省發展嚴重受阻,經濟出現下滑現象。而在特魯多連任後,阿省市民對這種情況感到擔憂,在2019年走上街頭抗議,和魁北克一樣要求獨立建國。

    就環保為題來看,特魯多對瑞典環保女孩的承諾還是有所落實的。

    近期存在感刷的飛起

    近期,加拿大著實刷了一波存在感。其配合美國政府違法扣押孟晚舟,讓中加關係迅速惡化。孟晚舟案件經過幾次審理,一直未予保釋,但是美國也就拿不出實質的證據,對其進行指控。加拿大還準備以孟晚舟為籌碼,要挾中國釋放,兩名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加拿大人,康明凱和邁克爾。

    結語

    加拿大近期是有存在感的,但是這個錯誤的存在感已經讓他損失了與中國油菜籽的貿易。如果繼續跟著美國狼狽為奸,還將面臨更多來自中國的制裁。

  • 9 # 人稱黎叔

    黎叔是這麼看的,這個世界上,最發達國家,超級大國,還有一心想著趕超別國的國家總是愛發聲,其中一些國家還總是會透過舉辦重大的活動來吸引世界的目光。但同時,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家本身就已經是發達國家了,人民的生活過的一直挺好,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於是就不愛,或者說不需要非多刷存在感了。反正我強不強,富不富,地球人都知道。加拿大就屬於這一類的國家。但其實加拿大也不是一直這樣的,早年它也舉辦過蒙特利爾奧運會,還有卡爾加里冬奧會,但至少是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本了不少,之後就再不太主張要辦這辦那了。類似加拿大這樣在國際事務中存在感低的國家其實還有不少,黎叔看來至少還包括丹麥、芬蘭、瑞士、奧地利、瑞典、挪威......其實加拿大還是比列出的這些國家存在感強不少,因為至少它還是20國集團成員,也是七國集團成員,還是亞太經合組織成員,每年都不得有一兩次這些組織的碰頭會麼,也都會在媒體中曝光。黎叔挺欣賞這些國家的處世之道,從容、淡定、不爭,是世界和平的重要穩定因素。

  • 10 # 本來世界觀

    加拿大之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它的存在感不強,這是一個需要辯證的去看待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的鄰居美國,實在是存在感太強了,現在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有美國這樣的存在感,所以,美國如果帶誰玩,那麼誰的存在感就會刷一波。比如美國墨西哥邊境修牆,就讓媒體關注了一波墨西哥。

    而說回加拿大,加拿大是G7集團,G20集團,北約的成員國。並且在北極的開發上具有著領先的地位。它並不是存在感不強,有多少人移民去加拿大是因為它優越的生活質量,領先全球的技術和高等教育,這些都是加拿大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所具備的最基本的條件,那麼在此基礎上所產生的“存在感低”的現象,實際上是加拿大國內問題並不突出(不代表沒有問題,加拿大國內也有歧視非洲移民的現象,並且有幾個案例非常嚴重),而國際問題上,又有鄰國美國為其發生(兩國在很多問題的立場認知非常一致的)。所以,才造成了一種加拿大雖然發達,但存在感不強的錯覺。

  • 11 # 姜運倉

    其實存在感的意義是不確定的,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才算有存在感?還是像以色列這樣的小國就算有存在感?估計很多人的看法並不一致。

    第一,人口較少。加拿大僅有三千多萬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稀疏的國家之一,人口規模僅相當於世界小國;

    第二,加拿大是發達國家,國家比較富足,內部的矛盾較少;在地緣上,南部鄰美國,其他三面環海,幾乎沒有鄰國,外部矛盾也少。沒有大矛盾當然不會被世界關注;

    第三,加拿大與美國關係密切,特別是在安全上依靠美國保護,加拿大也沒有什麼大志,只想做一個“安靜”的富足國家。也就是說,加拿大也不太在乎什麼存在感!

  • 12 # 湘平古珍郵館

    首先說明一下,加拿大存在感並不低,不管怎麼樣,說起加拿大,人家可是世界第二領土大國,存在感能低到哪兒去呢?也許是其鄰居美國太招搖太霸道存在感太強了,以至於人們才會覺得加拿大存在感低了而已。

    加拿大(Canada),位於北美洲最北端,英聯邦國家之一,領土面積為998萬平方千米。加拿大素有"楓葉之國"的美譽,首都是渥太華。英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國家象徵,但無實際權力。

    加拿大是典型的英法雙語國家。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使其成為世界上擁有最高生活品質 、社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 ,是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鑽石生產國之一。 加拿大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社會自由度、生活品質及經濟自由的國際排名都名列前茅。同時,其也是G8、G20、北約、聯合國、法語圈國際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的成員。

    加拿大這麼發達,又是全世界人們移民的首選之地,存在感會低嗎?

  • 13 # 貝笑熙

    在大部分華人心中存在感比較強的國家大概分這麼幾類:1、巨強大,毫無疑問,是美國,超級大國,它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世界的神經。2、巨相關,主要體現在地理和歷史上。突出表現在日本、南韓、北韓、俄羅斯等,這些國家地理上與我們天然相連,往來密切,並且由於地理接近,交往的歷史也長,糾葛也多,自然存在感強。3、巨能折騰,主要表現在中東地區的部分國家,像以色列敘利亞伊拉克巴勒斯坦沙特這些名詞長期出現在國際新聞醒目位置,想要忽視都難。4、巨有影響力,主要指的是歐洲的幾國,包括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和兩大文明古國埃及和印度。由於歷史上都曾經輝煌過且現在也還不賴,所以在音樂、文學、繪畫、建築、電影、飲食、體育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各種文化領域都有鮮明的特色和影響力,想要不聽到不看到都難。5、巨有留學生,主要指的是澳洲和紐西蘭,前些年的留學潮,由於這兩個國家門檻、費用相對較低,學校質量也不次,移民政策相對寬鬆,環境也相對優美,導致大量中國留學生湧入,也使這兩個國家逐漸進入普通華人的視野中。

    當然以上僅是極其粗淺的分類,有的國家佔了好幾類,也有國家沒有計算在內。回到咱們的主題,加拿大。

    1、是否強大,這個……怎麼說呢,加拿大確實比較有錢,人均GDP超過接近5萬美元,地盤也比較大,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口只有不到四千萬,而且距離美國太近。導致其一直在美國的保護下過著安生的太平日子,在國際事務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特色。

    2、離我們很遠,這個雖然在交通高度發達的今天不算是太大的事兒,但畢竟,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和十幾個小時的時差還是很熬人的。

    3、基本不折騰。只有美國一個鄰居,自己的日子過得又不錯,想折騰都沒理由,想要刷存在感都沒抓手。

    4、在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沒有太大特色,作為一個相對年輕的歐洲移民國家,這個實在不能怪它。最近加拿大鵝這個牌子著實火了一把,算是在服裝文化上有了一點存在感吧。

    5、其實加拿大已經成為中國學生留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但由於靠著美國太近,依然沒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當年由於廈門遠華案賴昌星逃去加拿大,加拿大作為貪官外逃目的地的形象刷了一波存在感。近期由於孟晚舟事件,加拿大一下子又進入了大眾的視線。可這種刷存在的方式實在不光彩,以後還是少一點的好。

  • 14 # 使用者8819245911145

    加拿大七國集團國家之一(七國集團又叫富強國要具樂部)北美自由貿易區主要國家,美國的重要夥伴之一,國土面積世界第二,現在沒有承在感不等於今後沒有承在感,現在主要是人口太少,人口只有三千多萬。

  • 15 # 上海默石

    去年持旅遊簽證首次去加拿大自由行了三個月。相比一般的跟團旅遊,更多更接地氣的感悟到加拿大的一些東西,加深了對加拿大的感性認識。所以談談我對這個加拿大沒存在感的看法。

    加拿大國土非常大,世界第二,比俄羅斯小,比中國大。自然也比他的南方鄰居美國要大。

    加拿大國土那麼大,人口目前卻只有3600萬。相當於中國山西省一個省的人口平鋪到比中國960萬平方公里還要大的99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所以,加拿大人均GDP是45032美元,比中國的人均GDP8826美元要大得多,因此毫無疑問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加拿大那麼大,人口那麼少,為何強大的美國卻不曾向要吞併加拿大這個北方鄰國呢?

    實際上這和這兩個國家發展的歷史淵源有關。北美大陸,原先都是歐洲列強的殖民地。英國和法國在這裡縱橫馳騁,奪城掠地。在加拿大多地可以看到的軍事要塞,都是英法兩國爭奪殖民地的留存遺蹟。最後是英國明顯佔據了上風,佔據了大量的土地。而美國和加拿大都屬於英國殖民者佔領後逐漸形成的格局。在加拿大,法國勢力在魁北克省曾經佔據主導地位,號稱是新法國。但是最終被英國打敗。至今,魁北克省有一大批上年紀的法國後裔依舊夢想著要獨立出來。甚至差點公投成功。

    加拿大政治體制為聯邦制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國家象徵,並任命女王總督派駐。

    從某種意義上說,加拿大至今仍舊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他的最高首領還是英國女王。首都渥太華依舊有總督府,有總督。就像沒有迴歸之前的香港一樣。目前加拿大的行政領導人特魯多隻是一個總理而已。

    英國女王--加拿大總督--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加拿大政府各級機構、法院等機構。

    一個這樣的國家,沒有什麼存在感是理所當然的。

    美華人為什麼不要加拿大?——因為加拿大太靠北面,在漫長的冬季裡,冰封雪凍,所以雖然土地遼闊卻有大片土地不適合人類居住。整個加拿大的繁華地帶和人口聚集區就只在南邊的一溜。相對加拿大而言,美國的地理環境都要好得多的多。所以美華人絲毫不稀罕加拿大這個大農村。自己的土地已經足夠遼闊足夠滿足,所以就不會覬覦自己的北方鄰國——加拿大。

  • 16 # 老朽61174534

    因為加拿大民風質樸,為人低調。辛苦幸福,自己心中有數。沒必要顯擺。也不想爭奪老大這把交椅。更別說引領全人類。

  • 17 # 愛之育之

    加拿大,僅三千三六百萬人,國土面積近千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國土面積還大。

    地廣人稀,資源豐富。

    汽車、航空、動力裝置、微電子、晶片等行業極其強勁。

    人均GDP五萬美元,民眾生活富足。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偏居北極一偶,陸上僅與美國相連,沒有強敵環伺,安全環境佳。

    幾乎鬧不出什麼安全大事。

    平時,一貫以美國的馬首是瞻。

    仰美國之鼻息,僅幹些順杆爬的事。

    自我矮化,促使人們聚焦於美國,而看淡加拿大。

    在世人面前,加拿大就是美國的屁精和跟班。

    表面上,加拿大一團和氣。

    實際上,國內法語和英語區域間的矛盾依然存在。

    尤其加大拿經濟大州魁北克屬於法語區,與聯邦政府結怨極深。

    要求獨生的呼聲,一直未曾平息。

    前幾年,魁北克州舉行了獨立公投。

    聯邦政府魂飛魄散,千萬百計,挽留魁北克,不要獨立。

    最終反獨立派以微弱優勢戰勝獨立派。

    但是魁北克州謀求獨立的願望,一至未消散。

    一有時機,就蠢蠢欲動。

    故,加拿大在國際上的存在感較弱。

    #凌遠長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些人為什麼要發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