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收藏

    安格爾《土耳其浴室》——色情味太濃烈被美術館拒於門外兩次

    拿破崙一世的外甥公爵向他訂購一幅“表現鼎盛時期的澡堂景”的畫作,安格爾立刻聯想到鄂圖曼帝國的土耳其浴。

    可是,公爵的夫人一看到《土耳其浴室》,十分震驚,她說:“這麼多裸女的畫面,怎能掛在家裡呢?”《土耳其浴室》慘遭退貨。

    安格爾仔細看著畫作上的這群女人,找尋客戶不滿意的原因:“我想,大概是我畫的女人太赤裸裸了。”

    安格爾把正方形的四個角割斷,改成圓形格式。“前方加上咖啡杯和糖果盒好了,背景的部分再加個出入口吧!”他決定要好好改造一番。83歲時,安格爾終於完成了圓形版的《土耳其浴室》。兩年後,在一次機緣下,這幅畫賣給一位駐巴黎的土耳其大使。

    到了今天,大概很少人會覺得它過於色情,但你可能很難想象,《土耳其浴室》曾經被法國的美術館拒於門外兩次。

    就在20世紀初,羅浮宮美術館藝術委員會兩度提出購買《土耳其浴室》的議案,都被理事會以賣價太貴為由否決。曉得內情的人都知道,其實是因為畫面過度感官,色情味太濃烈了。

    當時的收藏者曾說:“我把這幅畫掛在客廳30多年了,但是,看過它的人都感到不快,所以,我還沒找到買主,只好繼續掛著了。”

  • 2 # 迷宮中的Joker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出自俄國畫家列賓之手。

    這幅畫的背景是在聖彼得堡附近的涅瓦河,聖彼得堡位於北緯60°,屬於中高緯度地帶,夏季均溫雖然不高只有17.7℃,但是日照時間極長,是地球上少數擁有白夜的城市,夏季日照時間往往能達到20小時,所以很多時候的22時左右,聖彼得堡的太陽甚至還沒有落下。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整個畫面顯得慘淡而悲傷,而在這幅畫中,Sunny酷烈,幾個衣衫襤褸的縴夫在荒蕪的沙灘上拖著一條船。遠處的船並未拉開風帆,水面上風平浪靜,縴夫們不得不身體前傾,託著沉重的步伐使勁拉著貨船。

    這幅畫的創作年代在1870到1873年,彼時的俄國,處在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統治下,被人稱作是帝國主義鏈上最薄弱的一環。

    甚至在克里米亞戰爭早已結束數十年(克里米亞戰爭的慘敗,原因之一就是沙俄的航運、鐵路遠遠不如英法),沙俄還存在人力拉船的現象。儘管沙皇在1861年就下詔廢除農奴制,然而俄國的下層人民,仍然活在剝削與壓迫之中,他們一直是“灰色牲口”,平時作為廉價的奴役,戰時充當大片大片的炮灰,他們在任何時候,都是被沙俄統治階級最先犧牲的人。

    19世紀的沙俄帝國在沙皇和貴族的領導下儼然一副要改天換地的樣子,對外瘋狂侵略、吞併他國,爆發戰爭,干涉歐洲革命;對內積極改良,頒佈工廠管理條例,開始財政和貨幣方面的改革,改革農奴制,將權力下放至地區自治。甚至在這段時間,經濟、科技、文化方面多有了起色:全國鐵路擴建,鐵路線大大延長;門捷列夫,巴普洛夫等人活躍在科技界。

    然而,《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像一陣颶風無情地吹破了貴族和官僚勾勒出來的美好幻象:沙俄仍然落後,社會矛盾尖銳,底層的人民為了少量的黑麵包就得充當牲畜,他們僅僅是作為螻蟻一樣生存。

    作為俄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的畫家,列賓實際上是一個有著悲憫情懷的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承載著當時的時代內容。他曾加入巡迴展覽畫派,以批判現實主義為創作方法和原則,主張真實地描繪俄國的社會,人物和自然。在列賓的畫中,能看到沙俄專制制度的批判,對底層勞動人民充滿了同情。

    正如這副畫中11位縴夫,雖然他們的年齡,性格,體型各不相同,破舊的衣衫,蓬亂的毛髮,曬黑的面孔述說著不人道的剝削和悲慘的遭遇。但是同時,他們的體內蘊涵著巨大的能量,給人以鼓勵和震撼。

    人民就是力量。

  • 3 # Coco孫辰玥

    我和大家分享的,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乾草垛,以及雷諾阿的音樂會。前者,是莫奈每天細心觀察,捕捉乾草垛在晨光、烈日、夕陽那個、陰影裡的樣子。後者,是雷諾阿在畫面的小角落裡都畫滿了玫瑰花,自然而精緻,如同花一般細膩又永恆。

    我不想一本正經地說畫家的生平,因此將其放入自己的隨筆,尋找這兩位畫家可能存在的美學意味,以及精神共鳴:

    某個下午,簾子“刷啦刷啦”掛下來,伏在桌上的你我用指甲彈著倚音,側耳聽桌子悶聲的迴響。我站起來,皺著眉頭看螢幕上的四幅乾草垛。

    斜著頭,我看得出玫瑰色,看得出鵝黃,看得出杏仁糖霜般星星點點的甜,冰冰涼涼的甜。原諒在那一剎那的心裡,我用的是這麼天馬行空的敘述,所以原諒我真的分不清這些畫完成的時間。有時候第一反應知道這是夕陽,又好像覺得是朝霞;我會想起自己看過的很多個夕陽,刻意去等的,路上一扭頭驚豔的;然而朝霞卻從來都是想象出來的,不知是不是巧合,每一次看日出都是無功而返,記得最清楚的是吳哥窟的日出:壓抑著的微紅與橘粉籠在殘垣上,你很想把它與蒼涼靠近,可它偏不,它偏偏沉在湖泊的倒影尖尖上,猛一抬頭便隱在高高雲後,洋洋灑灑。

    太多太多的憧憬與現實的對比揉在一起,索性扔開,乾草垛便是乾草垛罷了。

    於是我胡亂猜一通,坐下後卻依舊迷糊,而最初的我,不信,也不願信這份迷糊。

    我說不清,老師也說不清,或許除了莫奈以外的人,即使分得清時間,用科學來解釋,我們始終不知道是風景存在於時間的這一瞬,還是時間存在也僅存於風景鋪在莫奈眼底的這一刻。

    就像去看雷諾阿的展覽,最喜歡的是《音樂會》裡的玫瑰花。玫瑰花在頭髮邊,在花瓶裡,在背景裡,滿眼望去,只需一眼,甚至覺得整幅畫都有玫瑰花綢緞般明麗的色澤。我無需知道真實的雷諾阿和講解器從容的敘述有多少異同,有多少他在生命最後說的話我卻沒聽過;沒人走得進畫家的內心,可是在走近的過程中,走出別人感覺的我只知道一朵靜悄悄的玫瑰正在我心裡像精靈之舞那樣盛開,伴著田園的鋼琴曲。

    記得一次美術課上,老師放《巴黎的青年》,雖然沒幾人停下手中的筆,老師還是期待著有幾雙被感動的眼睛。那樣一個氣息純正的畫室,是巴齊耶的心之所向,是陳丹青的心之所向,是老師現在提及都難掩激動,生怕我們無法體會的夢想。前排學過畫畫的女孩子點了點頭,曾經不捨得用新油畫棒的我沒有點頭,卻想到無數無數。

    想到開學初老師和我們寫下這樣四個字,並不完美的字在黑板上有了生命:拙而不凡。我當初以為這是一棵青松,堅韌而已,就像我即將面臨的這一年而已。我所以為的拙,是茫然不知,在摸爬滾打中陶土漸漸有了形狀,臨了成了上了釉的茶器,終究只是塊泥巴或大或小的不甘心罷了。這份不甘心,可以把泥土變成高雅的泥土,可以把甘於平凡的我變成雄心壯志的夢想家,可以把只想畫畫的人說成現實的鬥士;這份不甘心,可以把高雅的泥土變成矯揉的傀儡,可以把夢想家變成堂吉訶德式的悲壯,可以把鬥士說成不會畫也不敢畫的可憐人。

    當這份希望因為實現而愈發迫切,有時卻又因為失敗而讓頹喪鈍化,變得微弱而膚淺,於是只剩粗糲,只剩在落敗與狂熱之間往復的乏味;你是否依舊覺得這種拙,這種由不甘心而起的不凡,是否需要存在?

    拙,是多美的一個詞。除去自謙的意味,它讓人忍俊不禁。孩童學步時的拙,慈愛可以把它當作喜人;少年執筆時的拙,心裡的溝壑遠比彎曲的撇捺惹人注目;青年初出茅廬的拙,時間和走過這段路的曾經拙人都可以等他;中年醒悟悔過的拙,一念起便成了世事洞明;老年步履蹣跚的拙,走一步,便回一步,直至回到生命初始,回到自己初見世界的混沌,回到靈魂棲息的地方。既然這很多很多的拙都可以也值得被等,被諒;泥土,我,看畫的人,為什麼要藏起這份拙?

    泥土如果願意拙,它會愛上青苔,愛上浪跡時順路拜訪它的蒲公英,它不會被束上恬靜,它可以等一個梭羅那樣的靈魂與它親密無間;我如果願意拙,我會停下筆,託著下巴看老師講他與貓為伴,燈下作畫的深夜,想到自己縮在被窩裡思慕文字時各種思緒遍地開花;看畫的人如果願意拙,他該是沉默在畫前,丟開自作聰明的研究,放下已知結局的推測,只看眼前這一朵玫瑰。

    為何放棄記得我認識的夕陽與朝霞,為何放棄對當下風景的確信,為何放棄等待玫瑰花開,為何放棄不凡的拙?

  • 4 # 大墨孤煙

    中國最著名的一幅畫當屬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是傳世書畫作品裡最為精品的國寶級文物。

    全畫寬25.2釐米,長528.7釐米,絹本設色。作品生動的描繪了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宋徽宗酷愛此副作品,用他著名的“瘦金體”在圖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字。

    自古以來關於“清明上河圖”這幾個字說法不一,有說清明節上墳之意。也有說是指去一個地方叫清明坊。還有就是清明盛世之意。至今沒有確切的解釋,諸多學者也一直爭論不休。

    這件傳世的傑作,在問世以來的800多年裡,一直被無數收藏家和鑑賞家把玩欣賞,是後世帝王權貴巧取豪奪的目標。輾轉飄零,幾經戰火,四次被盜出宮,到文化大革命還被林彪的同夥強勢借出故宮,林彪打倒後才被追回故宮。演繹出許多傳奇故事,不禁令人感慨。

  • 5 # 短頸鹿瞎說畫

    歐吼!那實在是太多了!

    1 「拉斐爾」的追星表白現場

    拉斐爾是文藝復興美術三傑裡絕對的顏值擔當,這不光因為他夠帥,還因為他年紀夠小。

    小鮮肉拉斐爾到佛羅倫薩闖蕩的時候,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都已經是中老年頂流了,自然成為了他的崇拜物件。

    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

    所以當拉斐爾接到《雅典學院》的壁畫任務時,腦中靈光一閃,就把偶像們和自己都畫了進去,一起跟古代先賢們實現了世紀大同框。

    在塑造柏拉圖的形象時,拉斐爾把偶像達芬奇的頭,P到了這位大主角身上。

    然而以拉斐爾對達芬奇的崇拜,僅僅讓他站個C位顯然是不夠的。在畫面右下角這組人物中,拉斐爾還致敬了達芬奇作品的經典POSE,《巖間聖母》中讓人細思極恐的「割頭」手勢。

    聖母的手像扶著隱形的頭,天使的手指正好在脖子位置

    而柏拉圖前方獨自霸佔石階底部中心位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是以米開朗基羅為原型創作的。

    拉斐爾創作這幅壁畫時,米哥正在不遠處的西斯廷教堂畫著他的《創世紀》。有次拉斐爾跑去偷師,把米哥氣得夠嗆,二話不說就給他轟了出來。

    這就難怪拉斐爾給他安排這麼個看起來不開心的角色了。

    除了兩位偶像拉斐爾也沒忘記自己的啟蒙老師。雖然沒分配什麼重要角色,但把他安排在了身邊,和自己一起吃吃瓜看看熱鬧。潛臺詞就是,「老師你雖然沒有他們牛批,但咱倆關係最鐵!」

    2 死亡筆記擁有者「提香」

    《酒神與公主》是提香在1523年,接到的一批訂單中的一幅。但提香並不是金主的第一選擇,這批大訂單原本是交給拉斐爾來完成的。

    提香這人雖然天賦極高,但和他的運氣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20多歲正值事業上升期,雖然畫得好,但架不住上頭有個畫得更好,經驗更豐富的師兄喬爾喬內。金主們有訂單,基本都給了師兄,沒提香什麼事。

    然後,師兄就英年早逝了。

    於是師兄的所有的訂單,就都落到了提香手裡。師兄讓位之後,在當時的威尼斯畫壇,能與提香一戰的,就只有他的師父貝里尼了。

    看到當年屁都不會的小徒弟,如今都敢跟自己搶飯碗了,貝貝師父微微一笑,內心毫無波瀾。

    小子想超過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先練個二十年再說吧。

    背景介紹完畢,說回《酒神與公主》。

    話說拉斐爾接了這個活兒之後,認認真真的搞創作,草圖都打好了。可提香的錦鯉體質一發作,千山萬水都無法阻擋,拉斐爾也沒能倖免。

    於是這個肥差,再次順利的落到了提香手裡。

    3 「卡拉瓦喬」的終極作死教程

    卡拉瓦喬有多天才,就有多會作死。但他在《手提哥利亞頭顱的大衛》裡,把自己畫成個死人頭,倒不是因為叛逆,而是終於想浪子回頭了。

    卡拉瓦喬當年殺人被判死刑,連夜跑路,繞著義大利東躲西藏了好幾年。好不容易接到訊息,說老靠山紅衣主教心軟了,可能會赦免他。開開心心的畫了這幅畫,準備坐船回去親自獻給主教大大。

    畫裡不光有主教這位LSP最愛的小鮮肉,卡拉瓦喬還自覺主動的把被砍頭的哥利亞,畫成了自己的模樣。就是為了像主教表明個態度,「您看我都親手把自己的頭砍了,您就別砍了還不行嗎?」

    可惜老天爺沒有給他第17592次浪子回頭的機會。回羅馬的船途經港口靠岸休整,卡拉瓦喬下船溜達了一圈,就被誤認為是通緝犯給抓了起來。雖然很快被放了,但載著他全部身家性命的船也早就開沒影兒了。

    卡拉瓦喬不甘心的沿著沙灘去追那艘不可能追上的船。最終虛脫高燒,不明不白的死在了一間小醫院裡。享年39歲,而且屍骨直到今天都沒找著。

    4 「莫奈」告訴你,只要臉皮夠厚,懵逼的都是別人

    莫奈畫《聖拉扎爾火車站》時,還沒怎麼出名兒。

    當時他想畫火車發動時的煙霧,但是又覺得正常發車時間的光線不夠完美。就直接跑去找火車站站長,宣佈了一下自己的決定:

    「我要畫你們車站,趕緊把發車時間延遲半小時,那會兒的光線畫出來比較好看。

    這個站長也不曉得著了什麼魔,居然真答應了莫奈的要求,叫停了所有火車,把月臺清理乾淨,讓火車噴出黑煙。然後在莫奈畫完之後,領著全體員工鞠躬送行。

    可能他是覺得,喲呵這小子敢這麼跟我說話!是不是想死……

    等一下!

    這人背景一定不簡單!還好我機智,不然肯定要得罪大佬了。

    5 宇宙級檸檬精「波提切利」

    《維納斯的誕生》裡維納斯的這張臉,在波提切利很多畫裡都能看到。

    因為這就是波提切利本人暗戀的女神,西蒙內塔的模樣。

    西蒙內塔是當時震驚佛羅倫薩的大美女,沒幾個男的能抵擋她的魅力。這樣的女神,當然不會注意到一個小小的中年畫師。人家最終選擇的,是有權有勢的帥氣小鮮肉:朱利亞諾·美第奇。

    作為當時佛羅倫薩統治者,美第奇家族一員,朱利亞諾不光背景夠硬,長得還特好看,被稱為「新雅典的阿波羅」。美術生畫吐了的石膏像「小衛」,就是以這座米開朗基羅為他所作雕像為原型的。

    可惜西蒙內塔跟他在一起沒多久就病了,死的時候才22歲。過了兩年朱利亞諾也歸西了,美第奇家族為了紀念英年早逝的朱利亞諾,就請波提切利為這對小情侶畫一幅像。

    然後咱們的檸檬精就畫成了這幅鬼樣子。

    看看這死亡角度和後媽打光。

    可能覺得不夠解恨,波提切利還讓一旁的西蒙內塔,用看傻子一樣的眼神看著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邱澤和羅晉,你覺得誰和唐嫣更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