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毛毛31749687

    賣得很火,卻實質很爛的書似乎不成正比,因為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爛否,關鍵看你的胃了。當然,也有客觀的相對公正的標準。我曾經看過宣傳鼓譟得很歡的書,也上當買一本看,但是,失望了之後,便長了教訓,再也不看這種書,不聽這種宣傳吹噓了!我曾為此說過:捍衛自己的閱讀貞操!不被強暴也不聽弱暴!

  • 2 # 一隻辛德瑞拉

    苑子文苑子豪的書。

    曾經年少輕狂啊,自以為那些風花雪月就是青春,疼痛和孤獨是青春的常態,但是隻有經歷過青春,才知道那些無病呻吟的書簡直就是一個毒瘤。

    《穿越人海擁抱你》

    《我們都一樣,年輕又彷徨》

    天了嚕,我竟然把它們當做珍藏來看,真的是過了那個年齡就會越發覺得以前的自己太幼稚。

    誰說是心靈雞湯啊,明明是心靈雞肋,而且棄之甚慰。捆綁北大就不說了,雙胞胎和最帥兩個標籤怎麼看怎麼像炒作。事實上,一個好的作家不會去過於強調個人,反而是書本身。

    這段評價完全可以看出他們的文筆如何。

    支撐他們銷量的完全是那些不喑世事,被他們的高考事蹟感動的高中妹子。唉,太天真!為自己感嘆,也為那些正在沉迷的高中生!

  • 3 # Ace阿木羅羅

    我不知道《瑪格麗特小鎮》算不算,但我覺得我買虧了,看了以後完全不知道講的是什麼。說什麼愛一個女人就要愛她七八歲的樣子,十幾歲的樣子,二三十歲的樣子,還要愛她老了之後的樣子。感覺上像是什麼人格分裂,但是又說什麼男主看到了這些人,難道男主因為吸太多迷幻藥而產生了幻覺了?並且還有一個bug說什麼那些瑪格麗特都是一樣大的歲數了,這我就不能理解了。你要是隻講這些個玄幻的部分那感覺還是有那麼點意思的,可是作者居然還講其他的部分,還講到什麼瑪格麗特出軌,然後再離婚,然後因病去世。我擦嘞,不是還有個六七十歲的瑪格麗特嗎?怎麼沒活到六七十歲就去世了??而且還留下了一個女兒,完全搞不懂,並且,後來講的瑪格麗特出軌有是什麼鬼,感覺瑪格麗特出軌出得好有道理的樣子,感覺好像一切都是男人的錯,瑪格麗特都不用付什麼責任的,而且是在瑪格麗特出軌以後才有的孩子,難道男主就那麼喜歡喜當爹嗎?還是說在作者的眼裡男人就是那樣的或者說作者夢想就是想要找這樣一個男人,在她偶爾一次出軌之後還能原諒她。後半部分完全沒看懂,也沒有任何亮點,純粹為了湊字數而已。買了之後感覺真的不值。虧大了。。。。還不如多看幾篇高考閱讀。

    順便說一下難道你們不認為教輔資料難道不是很爛但賣得很火的書嗎?讀了感覺好像沒啥用,只是偶爾考試的時候用得著,還賣得那麼火,那麼貴,到現在你還記得多少關於高中學的知識點呢?

  • 4 # 卡茲咩

    爛不爛我不清楚,賣的很火的書難道不是這些書嗎?

    薛金星的中學生教材全解

    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讀

    和曲一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擬系列

    我說的沒有道理嗎?

  • 5 # 不提行李箱的魚

    各種紅極一時的暢銷書

    因為審美是有門檻的,就像電影一樣有深意又賣座的電影真的很少很少,短時間內做到爆紅的書不外乎粉絲效應和營銷的結果。

    真正的好書總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許受眾不見得特別廣但是能看的進去的,專業領域的總能有很高的評價。

  • 6 # 中國國家地理圖書

    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曾在文章《我如何處理掉我的一些書》中提到,在處理掉年少時的一些“爛書”時,內心總中會有一種強烈的羞恥感,之所以感到羞恥,並非因為心裡總是不安地想著書房裡竟然會有這樣一本爛書,而是因為自己曾經對這本書過分珍視,以至於花錢購買,還讓它在書架上端坐多年。

    我們都會經歷一個口不擇食的閱讀階段,會因為年少無知,才疏學淺,好奇心的驅使,封面文案的吸引等而購買、閱讀一本“爛書”。等到我們擁有了清晰而明瞭的判斷力之後,回首舊事,羞恥感便油然而生。

    今天,書書徵集了九位愛好讀書的編輯,請他們來聊聊那些讀過的“爛書”。讀書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每個人的愛好和判斷標準不同,讀過的“爛書”以及羞恥的原因也不同。

    01

    一位從業10年的女編輯

    從業十年,入坑多次,看到這個話題,想到的第一本書,其實不算書,是一本建築筆記本——《古拙:梁思成筆下的建築之美》。

    在微博看到曬書而買,被美圖所吸引。本來滿心期待,結果收到的依然是出版社體制內的舊式裝幀,紙張也很差。成書感受、細節等均不可推敲。封面的美感是略有的,而內頁卻讓人失望無比。自勉,之後無論做書還是做事都要戒浮華,結果不重要,務實、誠心即可。對於一本好書,好的書影圖是必須的加分項,但“賣家秀”這種行為太不可取,讀者一收到書,高下立判,一定要做值得讀者考驗的書。

    02

    一位患有直女癌的文藝女流氓

    要說自己覺得爛的書,不得不提《浮生六記》。為什麼會讀呢,大學時候教我們莊子課的老師劉黎明說,他最反覆讀是書是《五燈會元》和《浮生六記》,多年後想起來找來看的。

    為什麼覺得這本書爛呢?實在是三觀扭曲,看得很痛苦,好在不長。

    03

    已成年神經少女

    打折、湊單、正好想買一本手帳本、看了某篇文章推薦買手帳的書單裡有這一本,便立馬下單了。

    買回來我就傻眼了!

    這不是一本手賬本!這真的是一本書!神奇的書!出版社是——某婦女兒童出版社。說好的日系小清新呢?

    翻開第一頁,這真的不是一本繪本童書嗎?

    蠟筆手繪的目錄,生硬地從日文翻譯成中文,相當之不實用。抱著懷疑人生的態度我再去搜了搜網站上這本書的詳情頁,確定不是安利出的書?

    此時此刻的我只能怪自己太沖動,當初買的時候壓根沒有詳情頁介紹!

    自從用了這本手賬,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一口氣爬6樓......【微笑】

    04

    一位打了雞血的營銷編輯

    對於書的好壞判斷,有時候不能簡單地定義。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分階段的,我們讀得書越多,價值觀越是穩定,對所讀之書的要求越高,能稱之為“好書”的標準也越高。所以,我一般不太敢直說某本書是“爛書”,總害怕自己太過主觀。但有一本書,不得不提,對於懵懂時期看過這本書的我,真是悔恨萬分,這本書就是ayawawa的《完美關係的秘密》。

    猶記得當年的自己把這本書奉為戀愛寶典,各種在男票面前的虛偽行徑,真是不堪回首,直到被身邊無數的閨蜜罵,才驚覺自己被洗腦的有多嚴重。想我一個讀書這麼多年的獨立女性,為啥要賣國求榮各種偽裝,去取悅一個男人?此書的三觀,現在看來,真是接受不了。如果愛情和婚姻的幸福,需要犧牲一個人的人格,不斷地妥協和包容才能換來,我寧願孤獨一生。

    05

    一位努力努力再努力的90後妹子

    這個話題一說,我就不由地想到了《引爆新媒體營銷》這本書,當時買書的時候,大概腦袋秀逗了。

    為寫書而寫書,為營銷而寫書。先預設結論,再找自以為算得上成功案例的事例來做例證,中間夾雜著的廣告啪啪打臉,建議書名改為《新媒體營銷千萬不能這樣做》。

    06

    一位天天開腦洞的地圖編輯

    直到,看到這個話題後,看到豆瓣書評前,我一直都以為擺在書架上的《猜火車》是一本巨爛無比的書,也忘了當初為什麼選中它。

    拿到書後連續看了十幾頁的文字,充斥的都是骯髒的畫面和下流的言語,當時對圖書的認知還都是“傳道授業解惑”,這種書毫無懸念的被拉進黑名單。直到剛才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它,特意去豆瓣查了下評分,出人意料的高,我TMD是不是應該把丫讀完?咋TM那麼多人喜歡看髒話?

    07

    一位兢兢業業的匠人編輯

    我要說的這本書叫《繽紛的生命》,作者是愛德華·威爾遜,美國人。

    老爺子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是著名的生物學家、博物學家,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被業界人士公認為經典之作。原書《The Diversity of Life》語言生動、準確有力、通俗易懂,但中信出版社的這個譯本,譯文生澀、語句顛倒、物種錯誤百出。再加上,封面設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繽紛的生命”,一眼看去滿眼金燦燦的蝶和蛾,那一個五彩斑斕,辣眼睛……

    08

    一位想跟女兒天天膩一塊兒的攝影編輯

    跟我說起這個話題的時候,剛好前幾天扔了一批“爛書”。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南法航線》。這本書包裝很有逼格,設計感不錯,當時便入手了。

    可讀起來完全不知道作者在幹嗎,類似的照片放很多張,一點邏輯也沒有。看豆瓣很多人說,小清新,小資,文藝範,文字很好,很有疏離感等等,原諒我作為一個好多年的攝影類圖書編輯,欣賞不來這些。

    09

    出門不帶腦子的無敵可愛美少女

    我要說的這本書在網上賣的特別好,我當時也跟風買了一本。

    但是,收到書後很失望,裡面寫的沒有實質性的東西,無非是一些沒有營養的心靈雞湯和無病呻吟的矯情,原諒我喝不下去。收拾書架的時候,發現這本書已經散架了。內容不好就罷了裝訂還這麼差,立刻就跟它說了再見。張小姐寫了這麼多年的東西一直停留在了這個層面,可惜了。

    書書的話

    關於爛書,總有人會說,你以為爛書,可能在別人眼中是好書,憑什麼以你的標準來評判一本書的好壞呢

    確實是這樣,很多時候,大家的標準都不一樣。趣味不合,不代表書爛,對待書本,應該保有一顆謙遜之心,當然,也要有自己的評判。

  • 7 # 宮寧7

    看完書找圖片的過程中發現,原來這本書涉嫌抄襲。那就不展開說了。

    第一點,抄襲不抄襲的跟我關係不大,我的態度一直是我看爽了就好了,管你怎麼寫的?就像現在,這麼多年我依然會拿出來《夢裡花落知多少》再看看。

    第二點,這本書不推薦閱讀。文采中上,故事中下,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不值得浪費時間。

    到凌晨兩點鐘,終於把《秘密》看完了,具體的一會兒再噴,上來先把中心句明確一下。

    東野圭吾的書雖然明顯經歷了生疏和略顯幼稚的起步階段,但是從《白夜行》開始已經完全大成。他是不世出的奇才。

    然後分開說一下最近看的這三本書,《放學後》《秘密》《解憂雜貨店》分別創作於1985年、1998年和2015年,差不多是隔著15年一本吧,也能大體體現一下他文字和風格的變遷。

    1985年,東野圭吾憑藉《放學後》橫空出世,一舉拿下日本推理小說新人最高榮譽——江戶川亂步獎。文章講述了一名教師破獲校園中的系列殺人案件的過程(一句話概括這麼長的故事真tmd難為人!)。結局雖然也有些反轉在裡面,可是劇情的起伏還是不夠明顯,不夠振奮人心,得到和失去都有些順理成章。我一直認為,能讓人猜到的故事結尾,都有那麼些遺憾,就好像作者布了那麼大個局等你入甕,沒想到你上去就把幕布給揭開了。。。雖然對作者有點兒不太地道,但是說到底,讀者才是受害者,推理小說要靠道理打動我嗎?不,我要的是劇情。不過作為成名作,已經夠驚豔了。

    同理也要送給這本大坑《秘密》。講述了遭遇車禍後的一對母女,卻無意間共用一個身體的故事。我只想說這本書,不僅拖沓冗長,而且毫無推理可言,支線劇情有點兒多,而且輔助主線劇情的功力不到位。這本書裡可以明顯看到東野圭吾的一些掙扎,對於新的題材和形式的大膽嘗試,對於長篇小說的控制力,都不夠嫻熟,感覺沒有從心所欲的風範。故事裡的道理是挺有意思,不過看東野圭吾的書估計大部分都不是奔著道理來的。所以這一本《秘密》強烈不推薦。

    最後一本《解憂雜貨店》,其實是買給別人的書,自己是不是很想看這麼熱的書的,全民都在熱炒,總感覺是一件怪怪的事。就像以前很多民謠的鐵粉,在宋冬野、馬頔等火了以後,感覺只有堯十三可聽了。感覺就像一桌好菜被噴了屎一樣,養了多年的閨女讓豬拱了一樣。東野圭吾的就是這樣,不知道是出版社還是網路的刻意為之,本來也算小眾的東野圭吾現在成了全民作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但是這本《解憂雜貨店》真的很棒。當然這也不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推理小說,講的是透過信箱為別人的麻煩事出謀劃策的一個老人和三個小夥跨時空的對話。不錯,有點兒像《觸不到的戀人》,但是更溫情。我一直堅信“人性本善”“世上還是好人多”,因為我也一直堅信,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靠著陌生人的善意得以在這個世界上行走無礙。《解憂》也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對這個世界充滿希望,幫助他人同時也實現自己,成人之美同時自己也獲得愉悅。我們不可能體會另外一個人的歡喜悲樂,我們無法體會他們所擁有的精彩,但是每一個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我們都是他們生命中的過客,在不知不覺間我們互相留下印跡。如果我能憑一己之力扶大廈於將傾,我是英雄。可是我不能。如今我在路過的乞丐碗裡丟下一個銅板,我一樣快樂。我在迷途的旅人身旁指導方向,我一樣滿足。

    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幫你找到回家的路。(困死我了)

  • 8 # 雜七雜八小榔頭

    高曉松的《魚羊野史》,真心很爛的書,爛到無法直視,當我興沖沖的買回家,然而就只用了半小時不到的時間看完了一本。書中所列舉些歷史上的今天,並伴隨著某些人的出生日期,搞不懂。

  • 9 # 國病

    大部分賣的好的書都挺爛的吧,否則你到書店怎麼都是垃圾讀物佔據最顯眼位置。比如帶馬雲頭像的書最多,這些垃圾讀物不就是因為賣得很火,所以才佔據了書店最顯眼位置。

    馬雲成功了,你能複製嗎?根本沒有一絲可能。他的成功他自己能總結得很好嗎,我看也夠嗆。況且這類書編纂的目的直接就是為了吸引大眾眼球,拿來賺錢的。你難道會以為寫這些書的人是認真做學問的?除了馬雲頭像的書,就是各種各樣的成功學賣得最火。所以我認為,大多數賣得很火的書都是很爛的。

    網路自媒體其實也是,標題黨、搶熱點更容易流量。沒辦法,大眾素質擺在那。影視及音樂也是如此,有那麼的多垃圾觀眾才造就那麼多垃圾電影,口水歌曲。你能有什麼辦法呢?因為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家庭沒有給每個人藝術薰陶的機會,否則結果不會這樣。

    這個時代當然也有好書,可是大多數好書尤其做學問的書只有少數人能夠閱讀。有的千辛萬苦收集整理民間素材,那樣的書,別說賣不動,很多時候只能透過贈送推廣。我去買一本帶甲骨文的說文解字,竟然買不到。我們連自己最核心的漢字文化工具書都被邊緣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後的夫妻下班後都做些什麼?怎麼樣增進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