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外飛舟
-
2 # 人生難得斯文
現在我們處在一個物慾橫流的環境下,很多人已經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會迷失自我,不管是公職人員,還是私企員工,一般到了30左右開始迷茫,到40左右才會逐漸想明白,想透徹。有目標的還好,會奮鬥,沒有目標的呢?整天怨聲載道。所以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很重要。三觀正是根本。
-
3 # 梁老師的機器人小作品
如果你有這種感覺,建議重新規劃職業生涯,重新審視自己,你追求的到底是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出現,是一種正常的職場現象。人都有惰性,更何況在一個行業兢兢業業這麼久,會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也有可能對某個行業太過熟悉和了解了,失去了興趣,失去了繼續探索未知世界的那種衝勁。
-
4 # 獵頭老王
人一切的煩惱,都是源於對自身無能的憤怒。就好像一些看似工作非常有動力,但還是迷茫和焦慮的人一樣,他們的迷茫和焦慮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受別人影響,而沒有真正找到自己內心世界的追求和嚮往,導致越來越迷茫和焦慮。
根據老王對職場的觀察,老王總結出職場人迷茫和焦慮的3大原因,如下:
1、沒有家底,怕失業,怕不能持續掙錢。職場人怕失業、怕不能持續掙錢,就好像老人怕生病一樣。因為老人一旦生病,就可能在死門關走了一趟,有的回來了,有的永遠回不來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根據老王近十多年的職場觀察,老王認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底層技能不夠、認知範圍太窄、慾望太多、能力不夠導致。這樣的人的表現是,眼高手低,說得多,動手能力差,給人感覺有很大的志向和抱負,但就是不會解決問題。別人給出了答案,他們還挖苦別人,像槓精一樣。讓他們自己做的時候,什麼都不會了。
還有一種一心想掙錢的人,做夢的時候都在想著掙錢,當沒有快速掙到錢的時候,就會焦慮和迷茫。現實中,第二種人比較多。
就像李開復老師說的那樣,那些一心想著掙錢的人,一旦掙錢的心受挫,馬上就會變得焦慮和迷茫,最後可能一直迷茫和焦慮下去。但這種人卻不這樣認為,而是把自己掙錢慢或不能掙錢的責任歸結於自己家底薄、家裡面沒有礦。
2、擔心年齡大,找不到好的工作。一些新媒體人鼓吹35歲就失業,找不到工作等等,但老王從來不相信這樣言論。這種言論的人,都是唯恐天下不亂的人。
關於這個問題,一些朋友經常問老王,老王的觀點是,只有你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把現在眼下的工作做好,你不會迷茫和焦慮,也不會有所謂的35歲現象。所有的35歲現象的發生,都是因為你在35歲之前沒有努力工作,更沒有確定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迷迷糊糊的往下走,這樣的人,不要說35歲被失業了,或者不到30歲就可能被失業。正所謂富蘭克林說的那樣,有的人,25歲就死了,但到75歲才埋葬。
前天,老王給一位50歲的職場人,做offer選擇時,根本沒有發現對方焦慮和迷茫,經過了解對方手中好幾個offer,是由於不知道選擇哪個,才找了一個局外人諮詢,分析沒有公司的優劣勢,給出合理的選擇理由。所有擔心年齡大找不到工作的人,都是因為年輕的時候沒有好好的工作。
3、“販賣焦慮”的盛行,遍地的“你的同齡人都在……”,加劇了中年危機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各種新媒體、自媒體盛行,再加上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自媒體人,整體鼓吹迷茫和焦慮,正是太多這樣迷茫和焦慮的資訊,時刻地不間斷地強姦著我們的雙眼,想不看都難。即便閉上眼睛,大腦內還充斥著各種焦慮資訊,真是不眠不休!他們天天鼓吹迷茫和焦慮、再加上沒有是非判斷力的人天天轉發,讓我們感到恐慌、焦慮、不知所措,甚至改變我們的認知和規劃。
當你看不到、不接觸、不掌握這些販賣焦慮資訊的時候,你可能覺得自己已經很幸福了。但可怕的是,你一旦接觸到這些販賣焦慮資訊的時候,你平靜的心很可能一下子顫抖起來,幾乎懷疑人生——原來已經跟社會脫節這麼久了。莫名其妙的跟著焦慮和迷茫。
老王接觸一位諮詢者,當老王和她見面時,臉色暗沉沒有精神的樣子,老王就感覺到她心事多,思慮過重,導致整個人都沒有精神。所以,在穿梭不息人流中,能看到一位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職場人士,真的挺難。
老王和她溝通完後,才知道,她是擔心自己35歲後再也找不到工作,也找不到男人結婚。老王很無語!一再告訴她,你的人生不是在35歲決定的,而是與35歲的努力程度有關。在兩週的時間內,經過老王連續兩次電話鼓勵,發現她已經改變很多,臉上開始有光澤,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這就是被一些販賣焦慮的媒體所坑害的30歲的職場人。
這種無謂的迷茫和焦慮,該如何解決呢?老王建議:
1、永遠能保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和思維,摒棄老舊思想和刻板印象,採取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來學習。所有的封閉、都會讓自己走向更加迷茫和焦慮。想改變迷茫和焦慮狀態唯一的辦法就是保持開放與包容的心態和思維,擯棄老舊和刻板印象,這樣,你才能找到與時俱進的思維方式,才能突出迷茫和焦慮的重圍,才能讓自己振作起來、強大起來。
2、真正能夠化解你迷茫的只有行動。所謂行動就要知道問題在哪裡、用什麼的方法論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只會抱怨,或只看到問題的負面的部分,沒有看到正面積極的部分。
3、當你迷茫時,就向錢多的地方去,因為錢多的地方,精英就多,多和精英接觸和學習,你在不自覺中就變成了精英;當你迷茫的時候,就多讀書,只有讀書,才會讓焦慮和迷茫的心靜下來,在書中找到做人和掙錢的方法論。
寫在最後
當扮演角色成為了大多數人最真實的生存狀態時,他們會集中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阻力,讓你的覺醒變得毫無用處。就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位裝睡的人一樣,職場的迷茫和焦慮更是如此。
回覆列表
我講個事,我們公司離職率還是蠻高的,而且應屆生很多。這裡講幾個人。
小A,她在實習期的時候工作效率非常高,好幾次破了紀錄,要她加班幹活就二話不說勤勤懇懇加班,組內老人都對她刮目相看,並且給予厚望。
在她實習結束後,立刻給她調到另一個更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上去了,結果她整個人就變了。
她開始不再破紀錄,每天到點就走。組長給她分配任務的時候,她就百般託詞,說自己手頭上怎麼怎麼困難,如何如何做不完,根本無法接其他的活。
後來想給她換另一個工作,她看了幾眼後就說,這個太困難了,我理解不了,做不來。說完以後就開始自顧自地幹活,把其他人都晾一邊。
現在大家就都不指望她有多麼出色的工作表現了,她已經變成一個最普通、最不起眼,甚至還會犯錯的員工了。
但是,這樣的人才安全啊。因為一般公司都會一次性籤個幾年的勞動合同,而且只要沒抓住你特別嚴重的工作失誤,就不會有理由辭退你,直到合約結束,不再和你續約,僅此而已。
你當做一個最普通的員工,不僅可以避免加班,避免增加工作量,避免學習其他新的東西,也就避免了很多犯錯機會。
這聽起來真的很沒志氣,很鹹魚,但是,這難道不是對自己工作的認知嗎?
因為這份工作,對小A而言,根本沒有希望,所以何必那麼辛苦?
我再舉一個相反的例子,另一個同事小B,工作時間和小A差不多,但是就屬於老實人做派,給她什麼任務就幹什麼,從來沒有怨言。
結果小B反而經常在風口浪尖,因為領導喜歡把什麼事情都安排給她,名義上說是鍛鍊鍛鍊你,多給你機會接觸不同的業務。實際上,就是一堆雜七雜八的雜活。
幹雜活幹多了,就很容易犯錯。因為雜活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天花板很低,所以容錯率也低。
比如讓你影印幾十份檔案,你要是影印錯了一點點,或者漏影印了,那別人就會覺得,你怎麼這麼點小事都做不好?你怎麼連這種基本錯誤都會犯?
但是小B就屬於不會說話只會幹活的型別啊,她就覺得,幹多了總會大力出奇跡。是出奇跡,領導啥都讓你做,出事第一個想到你,因為你好用,隨叫隨到。
請各位仔仔細細地看清楚自己的崗位,看看你們公司的晉升路徑,如果你三五年後晉升到你領導的位子,但是這個位子的薪水只是多了一點點,工作複雜度不知道多了幾倍,你還會覺得這份工作有前途嗎?
很多年輕人是抱著什麼樣的心理,堅持在一個工資低、工作量大、技術含量低、重複性高的崗位的?就是因為相信量變產生質變,相信大力出奇跡,相信努力會感動上蒼或領導。
但是,每個行業都是有自己的特性的。比如你在行政、財務崗,領導再怎麼賞識你,你的工資也不可能比得上同個公司的業務人員,因為人家才是真正幫公司賺錢的人,人家離錢近。
公司裡有一個行政小姐姐,人美心善能力強,每個人都非常欣賞她的能力,但是看看她的工資,就覺得人家同時也很可惜,能力那麼強,但是和收入根本不成正比。
所以,如果你是公司老闆,你的員工每天渾渾噩噩度日子,每天工作就像日常打卡一樣機械,那你就要反思了,是他真的不是一個喜歡錢的人,還是這個崗位真的賺不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