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9
回覆列表
  • 1 # 嚼扒歷史

    提起潘金蓮這個人物,我們能想到什麼?

    這個人物的黑化來自於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

    據書中記載,潘金蓮是北宋末年一個大戶人家的使喚丫頭,頗有幾分姿色,因此被老東家看上。之後被東家太太發現,懷恨在心,於是把她嫁給府裡的武大郎。武大郎此人身高不到一米三,長相更不用說了,一張老臉就像枯樹皮一樣。而潘金蓮作為賣身丫鬟無法反抗只能下嫁武大郎。一次偶然的意外,潘金蓮勾搭上了西門慶,兩人的苟且被武大郎無意發現,於是這對姦夫淫婦設計毒殺了武大郎。

    隨著《水滸傳》的流傳潘金蓮的形象也就此定位下來。

    其實不然,那麼真實的潘金蓮是什麼樣的?

    其實是白富美和青年俊才的組合

    據考證,潘金蓮並不是潘裁縫的女兒,也不是賣身丫鬟,而是貝州潘知州的千金大小姐,一位知書達禮的千金大小姐。

    而武大郎是山東清和縣武家那村人,原名武植。他自幼崇文尚武,才力超群,少年得志中了進士,並且在山東陽穀做了知縣。

    夫妻二人恩恩愛愛,白頭到老,且依次生下四個兒子。

    可是施耐庵為什麼要這麼汙衊人家呢?

    其實這是個誤會。

    武植年幼讀書的時候家境貧寒,但是好在有個朋友叫黃堂,因為惜才所以經常接濟他。後來黃堂家失火了,想著投奔好友尋求接濟,但是並沒有什麼好的結果。一氣之下寫了很多小人書汙衊夫妻二人,並且大肆宣傳。

    然而黃堂回到家發現家園已經重建了,再三詢問之下發現是武植幫忙重建的,十分的後悔自己的汙衊,可是已經挽救不了了,小人書早已鬧得滿城風雲,更不巧的是此事被施耐庵收錄進了《水滸傳》,於是白白毀了武氏夫婦二人百年來的名聲。

  • 2 # 聽雨說名人

    封建思想下壓抑的人性

    歷史上的吳大郎是玉樹臨風的縣令,而潘金蓮她是賢妻良母型的縣令夫人,但在《水滸傳》中被被說成是通姦殺夫的淫婦,對於歷史人物不符。

    據史料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曾在山東的陽穀縣做縣令,他年少時與一王姓少年結盟為兄弟,王家衰敗以後就來投奔他。

    武大郎平時樂善好施,現在多年兄弟情面上決定拉他一把。於是就暗中在王某的家鄉為他蓋了房屋;但他不知情,認為武大郎不講義氣而憤然離去。他心生邪念,到處散佈謠言,夥同之前被武大郎治過罪的鄉里惡少西門慶,使武大郎的名聲於一旦;就連他的妻子也被西門慶侮辱後殺了。

    而歷史上的潘金蓮也是清河縣一個官宦人家的小姐,她父親官任知州並在家鄉開過染坊。武大郎年輕時家境貧寒,就到潘金蓮家打工,他聰明好學,品行端正又能幹,父親資助他讀書還把潘金蓮許配給武大郎。潘金蓮以善良賢惠勤勞仁義的賢妻良母而聞於鄉里。

    而《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在寫文中收集到的資料都是經過西門慶等人杜撰而流傳下來的流言蜚語,經過他的渲染,大王和潘金蓮的夫妻形象被定性為極不般配的。

    武大郎是“三寸釘,枯樹皮”的賣饅頭營生的老實人;而潘金蓮是看不上他的,不會甜言蜜語哄她開心,再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武松身高八尺,長相英俊,是容易讓人有安全感的那種人,一開始對他是敬重的,給了他哥一個家。潘主動試好,但武松不是那種人,並敬而遠之。

    潘金蓮和西門慶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但有時就是很巧,她的撐杆不偏不倚落在西門慶的頭上,王婆貪財又心壞,從中撮合,他倆就行苟且之事,最後還害死了武大郎。

    不管是武大郎還是西門慶,從外形上來說都是性喜歡的型別,一個高大威猛,一個風流倜儻,只可惜他們兩個男人屬於不同的型別,一個正直,內心坦蕩;一個奸詐,壞事做盡。雖然讓讓獲得了短暫的快樂和幸福,但潘金蓮想要長久的幸福西門慶是給不了的,只是把她當玩具而已,這也是她的悲劇。

    再者,他們害死了武松的哥哥,他豈能善罷甘休?對武松缺乏最基本的瞭解,最終殺人償命。

    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古代的婦女地位低下,沒能自己選擇幸福,即便嫁給不喜歡的人,也要從一而終,除非被夫家休了,武大郎無趣又難看,在心裡無法接受這樣的婚姻,但她沒能反抗。

    雖然她採取主動,但遇到的男人都無法讓她獲得幸福的,武松無意,西門慶又太風流,心裡根本沒有她的位置,那時候的封建禮教根本不允許女人做超越世俗的行為,否則名聲掃地。

    像西門慶這種仗著家裡有錢有勢,把女人玩弄於鼓掌之中,潘還天真的以為從今往後就可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妻妾成群,完全給不了她獨一無二的感情。這也是潘金蓮的悲哀,遇人不淑。

    對於潘金蓮這樣耐不住寂寞的人是不甘心一輩子平淡的過著日子的,當然她也是可憐的,她就是舊社會女性的悲慘人生,只能安分守己的做好家庭婦女。這是封建社會女性生活的壓抑。

  • 3 # 愚人愛熱鬧

    我敢下個斷言,我們現在的人,誰也沒見過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也沒見過水滸傳中宋朝的潘金蓮。使潘金蓮名揚後世的,是施老先生的大手筆。使人們厭惡潘金蓮的,也同樣是施老先生的名著所產生的影響。就是現在,恐怕也沒姓潘的人將名字改為潘金蓮。正如有副對聯所說,”人從宋後少名檜”。如果套用這句話,能否也說“水滸問世幾百年、無人再叫潘金蓮”。但對於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怎樣的這個問題,我只能依據《水滸傳》來回答。我認為書中對於潘金蓮的交代,是前後不相符的,是一個互相矛盾的交代。且看書中“那裡清河縣裡有一個大戶人家,有個使女,小名喚做潘金蓮,年方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因為那個大戶要纏地,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從。那大戶以此記恨於心,卻倒賠些房奩,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這婆娘倒諸般好,為頭的愛偷漢子。”僅是這一段描寫,前後就不相符。既然潘金蓮是在大戶家做使女,大戶主動要纏他,他卻意下不肯依從,去告了主人婆。直到主人要把他嫁給武大這個“三寸丁穀樹皮”也沒有得逞。在別的小說中,主人和使女相通,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例如紅樓夢中的平兒和襲人,金瓶梅中的春梅,都被主人收用過。從某些情況看,使女能被主人收用,還是使女求之不得的事,而潘金蓮還拒絕了。如此看來,這倒是個剛烈女子。怎麼施老先生筆鋒一轉就寫她”這婆娘諸般倒好,為頭的愛偷漢子”呢?既然為頭的愛偷漢子,那她為什麼要拒絕主人呢?這一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在書中也沒有解,留待讀者猜想。我想的理由是,潘家有女得罪了施老先生,讓施老先生恨之入骨,並希望殺了她。不然,怎麼會武松和楊雄殺的女人都姓潘呢。

  • 4 # 西城人匆匆2015

    西城人開講啦[捂臉]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確有其人,出生在大戶人家,知書達禮,大家閨秀,顏值高身材好[害羞][玫瑰]武大郎又名(武值)確實賣過燒餅,後任職於河北省清河縣,相當於現如今的縣委副書記[贊]武值與潘金蓮結婚後有三個孩子,至今在清河縣還有他們的後代與墓碑[玫瑰]水滸傳裡的武大與潘金蓮,是施大爺瞎編滴[靈光一閃][大笑][贊][贊][贊][玫瑰][玫瑰][玫瑰]

  • 5 # 青花瓷老五

    據說歷史上的潘金蓮確有其人,只是真實的潘金蓮和小說《水滸傳》、《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完全不同,具有本質上的區別。所以,要說潘金蓮比那位冤垂千古的“竇娥”更冤,也不為過!

    小說《水滸傳》和《金瓶梅》裡的潘金蓮,都是一個品質低劣,性格淫奢的蕩婦。比如出身大戶人家的丫鬟,因為和主人有染被逐出門戶;比如聽信王婆的挑唆,和姦夫西門慶一起設計毒殺親夫“武大郎”;比如嫁給西門慶做小,絞盡腦汁爭寵……等等!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一個大家閨秀。她的故居就是現在河北省邢臺市的“清河縣黃金莊(原來叫潘家莊)”。至於小說《金瓶梅》裡把清河縣說在山東省,應該是作者的筆誤。而小說《水滸傳》中稱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是“山東好漢”,應該源於武松打虎成名的“陽穀縣”!

    潘金蓮的父親是恩州知州,就住在清河縣潘家莊(現在的黃金莊)。所以說,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當地的名媛,才貌雙全,美麗賢淑!而武大郎也是一個英俊帥氣,崇文尚武的小夥子。只是因為家境貧寒,在知州家裡做工。而後被潘金蓮相中,又得到知州大人的資助,考取了功名。後來成為山東陽穀縣的縣令,並且為官清正,得到當地百姓愛戴。婚後夫妻二人感情極好,育有四子!

    那麼,他們為什麼被詆譭了形象,寫進了小說裡呢?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縣誌記載說“武大郎原名武植,在山東陽穀縣做縣令。少年時代的哥們王某求他安排一份差事,可武植沒有照辦。雖然為他建房,供他吃住,他也不滿。就和當地一個被武植懲治過的,惡少西門慶一起造謠汙衊他。”

    另有一種傳聞說是一個叫做黃堂的故人,曾幫助過武植,後落魄來投奔他,想謀求一份差事。但武植只肯資助生活,黃堂負氣而走,一路造謠汙衊。回到家中發現武植以經修好了房屋……

    其實這兩種說法大相徑庭,主要就是說明武大郎是被人汙衊詆譭的。但他們的故事經過一傳十,十傳百的廣泛傳播……被大作家收錄整理,成全了一個、甚至於幾個經典的藝術形象!致使當地潘姓和武姓家族受到了不好的影響,甚至於幾百年來形成了不能通婚的習俗!

    但令人意外的是武大郎的墓地,在1992年被人發現。據說墓地的規模挺大,棺木用料也是極珍貴的楠木。墓碑上的碑文是: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為大郎。暮年尊愛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嬡。公先祖居晉陽郡,糸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依,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讀書;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然悠悠歲月,歷歷滄桑,名節無端詆譭。古墓橫遭毀劫,令良士賢婦飲恨九泉,痛惜武公。以示後人,是為銘記焉。”

    ——這段碑文大致記錄了潘金蓮和武植夫婦的生平,也同時為他們正名。因此武姓族人在1996年,對武植之墓重新修茸……後來施耐庵的後人施勝辰為此作畫題詩,其中有一首詩稱為“道歉詩”: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施家欠賬施家還!”

    其實,對於許多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東西,總是有太多無從考證。而對於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來說,不論是他們的藝術形象還是歷史淵源。我們所知道的都是片面的,都沒有太大可推敲的資本。

    所以,個人認為還是把小說和歷史分開來解讀。因為小說的本身就是藝術化的處理,我們不需要去和歷史對號入座。歷史自有歷史的鏡子,也不必要把小說裡的人物都扒出來去還原。

    因此,對於潘金蓮這個女性,我認為他只是作者筆下一個藝術形象。一個為了突出其作品的生動,和配合其主題的女子,實在是沒有必要去找什麼歷史的所謂“真實性”!

  • 6 # 夢裡花落知多少在人間

    潘金蓮在《水滸傳》、《金瓶梅》中是一個心狠手辣,通姦殺夫的淫婦。一直被當作紅杏出牆、淫慾無度的典型代表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事實果真如此嗎?

    歷史上的潘金蓮是一個千金小姐、大家閨秀。是貝州清河縣潘家莊人。其父為貝州知州。

    潘金蓮的丈夫也姓吳,但不是武大郎,叫武植。不是賣炊餅的,而是潘金蓮家裡的一個工人。因天資聰穎,工作努力勤奮,收到了潘兒父的喜愛。潘父資助其學習,後武直植考中了狀元,潘父將其女潘金蓮嫁與武植。後來武植擔任山東省陽穀縣令,潘金蓮夫唱婦隨,夫妻恩愛,白頭到老。

  • 7 # 歷史百趣

    歷史上確實有潘金蓮其人,老家河北清河縣潘家莊,後改名黃金莊,其父為河北貝州知府,並不是《水滸傳》中寫的家貧不能生活,九歲賣身,後跟著王婆打工的形象,而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千金小姐。

    說到潘金蓮就得說武大郎了。武大郎真名武植,家住河北清河縣武家那莊,跟潘家莊幾里之隔。武植從小家貧,但聰穎有志,崇文尚武,好詩書,中年考得進士,後任山東陽穀縣縣令,據考古挖掘屍骨測算,武植身高接近一米八,可以說才貌雙全。

    潘金蓮如何認識武植的呢?原來,武植當時是三鄉四里的秀才,潘金蓮很是垂目,經常偷偷接濟武植,日久生情,倆人私定終身,後來家人知道了,但看到武植是個人才,便同意了這門婚事。婚後夫妻恩愛,並育有四個子女,白頭偕老。

    傳說和小說為什麼把二人說成那樣呢?——緋聞。而緋聞的製造者正是武植的一位同窗好友黃堂,他讀書時沒少接濟武植。有一年黃堂在家人生失意,便來投奔武植,在武植家吃住了半年,武植因為是個清官,沒有給他謀取半個差事,就含恨離去,編造荒唐的故事一路宣講,張貼小廣告,別忘了他也是個讀書之人,寫個故事還是輕鬆的,還把當地富戶人家公子西門慶一同編進去。老百姓沒事好聽八卦,一傳十十傳百,就孺婦皆知了,跳到長江也洗不清了。

    施耐庵為了使小說內容豐富,有吸引力,根據傳言又把故事完善了一通白紙黑字寫在書裡,就成了現在我們常聽的故事了。2009年12月18日,施耐庵的後人看到了武植墓碑銘文,瞭解了真相,給武胖塑了像,寫了道歉詩。

    1946年,武植墓被髮掘,墓碑銘文如下:

  • 8 # 煙雲吐秀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煙雲上個月寫過一篇關於老王家的王婆與潘金蓮的文章,受到10W的讀者的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煙雲認為,水滸傳裡的人物潘金蓮和所謂的歷史上的潘金蓮是一個人,完全是驢頭不對馬嘴的事情。施耐庵老先生所寫《水滸傳》中的潘金蓮人物形象,不可能是以這個所謂歷史上完美好婦人的潘金蓮為原型的。

    相關資料煙雲查了一下,網上關於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主要的文章只有一篇為源頭。就是2015年前後有一篇文章提到河北清河縣縣誌上記載著武植和潘金蓮,文章中說, 據河北省清河縣縣誌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曾經在山東陽穀縣做縣令,他少年時候的盟兄弟王某家敗破落,逃難到他那裡,希望看在多年情誼的面子上,拉兄弟一把。武縣令平時就樂善好施,對這位落於窘迫的兄弟自然招呼倍至了。王某卻不知道武大郎已經暗中為其在原籍蓋房修屋,久不見武兄弟資助,便憤然離去。這一走不要緊,他卻遂生邪念,忘恩負義,村村說唱,鄉鄉張貼,謠言惑眾,極盡對武縣令惡意中傷汙辱詆譭之能事。加之曾被武大郎治過罪的鄉里惡少西門慶的助紂為虐,同流合汙,武大郎的清官形象還有其妻潘金蓮的形象從此被毀於一旦。

    煙雲為什麼說這個所謂的縣誌不靠譜呢?首先,我不知道是否還有別人看過這本縣誌,是否能給更多的資訊,是哪一年的縣誌。志書,一般是有時間段。比如,煙雲手頭上有南京簡志(2000—2010),他記載的一個地方、地區的記載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經濟地理(經濟地理屬於人文地理,但亦可單列)。一部完善和成功的地方誌應是一個地區的綜合性資料書。主要內容是什麼,大家一看就清楚了,有特定時間的。這個文章中提到的縣誌是哪個年代的,是宋代的嗎,還是元代的,還是明代的?因為這對此潘金蓮是不是水滸傳中的潘金蓮的原型很重要。

    因為《水滸傳》這個小說的歷史背景是宋代的,所以,如果真有武植此人,也是宋代的,而這本《清河縣誌》如果是在《水滸傳》出版之前就成書的,寫明瞭有這個武植和潘金蓮的美好形象被詆譭的話,倒還是有點影的。這至少說明,水滸傳在成書之前坊間有這樣的傳說,施老先生在寫水滸傳時可能借鑑到。

    其他還有很多方面可以考據的,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這個大家所看到的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十有八九並不存在,和水滸傳上的潘金蓮一樣,是個虛構的人物。

  • 9 # 愛自由的馬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朗原名武植,山東(今河北)清河縣武家村人。武植雖出身貧寒,但聰穎過人,崇文尚武,中年即考中進士,出任山東陽穀縣縣令。而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是知州家的千金,住在距武家村1.5公里處的黃金莊。史載,武、潘二人和睦恩愛,育有四子! 武植後來交友不慎,認識一個小人,此人有求於武植,武植表面上沒有答應,背地裡卻派人接濟了他家,然而這個不知內情的小人看武植沒有管他,惱羞成怒便編造散播武植和潘金蓮的“醜事”,最後覺得用嘴說還不過癮,於是寫在紙上,四處張貼傳謠! 謠言一傳十,十傳百,當地的老百姓對這種風流事的謠言是喜聞樂見的,並不管事實到底如何而肆意傳播,最後連施耐庵都信以為真,於是寫進了《水滸傳》。這麼一來,武植就成了又醜又矮賣炊餅的武大郎,潘金蓮就成了水性楊花,紅杏出牆,與人苟合謀殺親夫的毒辣蕩婦,造就了一個千古奇冤! 這樁冤案,見於施耐庵後人的道歉詩中,也在武大郎本人的墓誌銘中得到了證明。 附:施耐庵的後人施勝辰的道歉詩 杜撰水滸施耐庵,武潘無端蒙沉冤。 施家文章施家畫,貶褒迄今數百年。 累世因緣今終報,正容重塑展人間。 武氏祠堂斷公案,施姓欠賬施姓還。

  • 10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歷史上的潘金蓮是個良家女子,她做姑娘時心地善良,沒有什麼劣跡,父母去世後在張大戶家當傭人,受盡欺凌後嫁給了老實本份醜陋的武大郎,她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也無怨言,和武大郎過日子,也無出軌現象,可好人多有難,鎮上開茶館的王婆見錢眼開,她見潘金蓮姿色丰韻,從中拉皮條引誘她與西門慶發生姦情從中謀利,把潘金蓮一步步的推向深淵,成為殺夫的千古罪人。是封建社會抱辦婚姻害了她,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配了自己不愛的男人,斷送了自己的幸福。如果潘金蓮配了血氣方剛帥美的武松,生活過得幸福,她就是一個關愛家的賢妻良母,不會成為千古罪人。

  • 11 # 工夕

    《水滸傳》裡,潘金蓮是在第二十四回出場,“年芳二十餘歲,頗有些顏色”並有題詩“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便偷期”

    《金瓶梅》裡,第一回出場,喚作六姐“自幼生的有些顏色——風流伶俐——好偷漢子”,也有題詩且與《水滸傳》相同。

    後面的偷情,殺夫都是一樣情節。

    這兩本文學鉅著一前一後,分別成功描寫了潘金蓮這個人物故事,都是為了表現潘金蓮的反面形象。

    一個“有些顏色,八字眉”的女人,為什麼會在中國文學著作浩如煙海的小說人物形象中,脫穎而出,絕非偶然。

    就是說,文學鉅著的藝術傾向,並不是單色鏡看世界,不是一元,唯美,而是美醜相對,共存。以美醜一體的,平等的文字表現,更有張力,更能客觀表現故事形象,反映社會現實,還原社會生活中的真善美。

    潘金蓮恰當的成為這種工具,表現醜陋的工具。以悲劇結尾,突出地警示了讀者和受眾。

    應該說,歷史上像潘金蓮這樣的真實事件也不少,這樣的民間傳說也不少。都是對醜的否定,間接地肯定了美。

    潘金蓮的虛構的故事形象,符合了人們的對美醜的分辨,迎合了讀者的閱讀期望。所以令人深思,印象深刻。

  • 12 # 亭殿閣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位好漢,有的人能對這一百零八個漢子如數家珍,名字綽號出場時間都能記得一清二楚,但對《水滸傳》中的女性角色形象卻叫不出幾個,而唯一一個家喻戶曉形象鮮明的女性角色,就是潘金蓮了。雖說流傳度高,但名聲卻不怎麼樣,荒淫無度,心腸狠毒幾乎是給潘金蓮打上了不可能揭下來的標籤,然而,潘金蓮真的就如此十惡不赦嗎?

    其實並非如此。

    潘金蓮這個形象起初是出現在《水滸傳》中,大部分人都是由此認識她,作者筆下的潘金蓮,得罪大戶人家,被下嫁於相貌醜陋身無長志的武大郎,隨後不甘寂寞,在勾引武松不成後,與當地富豪西門慶通姦,並在王婆的撮合下又轉嫁西門慶,毒害武大郎,最終結局是斃命於復仇而來的武大郎刀下。潘金蓮第二個廣為流傳的形象是在《金瓶梅》中,在這本書中,潘金蓮淫亂無度的性格被無限放大,刻薄無知,惡毒善妒都是潘金蓮最終死亡的推手。其實在《金瓶梅》中,潘金蓮的形象是被作者誇大了的,甚至在之後的文學作品中,潘金蓮就成了一個容貌豔麗,性慾旺盛的婦女。文學作品的力量絕對不容小覷,在它們的渲染中,潘金蓮最終成了一個惡果自食的惡毒婦人。

    真正的潘金蓮是怎樣的呢?其一,貌美是眾所周知的,不僅僅對異性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在同性眼裡也是風情萬種的。其二,潘金蓮的廚藝琵琶歌曲女紅也是樣樣精通。潘金蓮九歲被賣入王招宣府中作使女,學習的是琵琶,技藝定是不必多言;在與西門慶幽會時,經常親自洗手做羹湯;潘金蘭的女紅更是百裡挑一,王婆幫助西門慶勾搭她是,借的就是請她縫製壽衣之名。如此才貌出眾的女子,就算不能嫁入名門大家,覓得一個兩情相悅的如意郎君總不是什麼難事。然而天命不由人,潘金蓮成了武大郎的妻子,我想換做是誰,都會心有不甘,不同的是,尋常人可能不會如潘金蓮一般,光明正大的用行動表示反抗。而她不斷追隨愛情的過程,被保守的人認為是淫蕩,不知羞恥,其實潘金蓮更像是未進化完全的電影《驢得水》中張一曼這樣的角色。

    西門慶與潘金蓮一開始應該是兩情相悅的吧,但是西門慶的心“早已經碎成了很多片,每一片都喜歡一個人”,這種不折不扣的渣男行為在三妻四妾的古代實則是非常正常的。然而潘金蓮卻像尋常女子一般,期望得到一人獨寵,然而在爭寵的過程中,她漸漸發現西門慶對自己的寵愛漸漸變淡,進而做出一系列狠毒的舉動。

    在《水滸傳》中,潘金蓮的存在成就了武松的好漢形象;在《金瓶梅》中,潘金蓮是作者根據讀者喜好將她的缺點放大。那潘金蓮到底做錯了什麼了?從始至終她都只是在向自己的命運反抗,追隨自己的愛情,她也只是一個被侮辱,被觀眾的慣性思維圈住的女性而已。

    潘金蓮也絕不像什麼善類,若是說她做的最大的錯事,大概是沒有做到敬畏生命吧。若是她殺了武大郎之後轉身投入起義,甚至在同其他男性產生愛情,現在她可能是被稱頌的吧。然而她的設定並非如此,她註定是為不能稱之為愛情的愛情不斷做試驗品,最終不得好死的人,而她的結局,也不能歸咎於任何人。

  • 13 # 錢二貓還是高階洋氣

    首先,潘金蓮是被迫賣給了張千戶,在千戶家裡作為婢女受進了夫人的嫉恨折磨。隨後又被張家嫁給了了矮醜挫的武大郎。

    試問各位父母,讓你嫁給矮醜挫窮的武大郎,你這輩子安心麼?隨後遇到了武松,大英雄,人又帥又有正義感,潘金蓮就愛上了他。這裡我覺得金蓮的三觀挺正,並不是說一定要有錢財權勢我才會喜歡你,而是看你人本身的素質。

    可惜,潘的求愛被武松無情拒絕,而且絲毫不給情面。試問一個好好的婦道人家這是多大的屈辱。

    最後,遇到的事潘驢鄧小閒的西門大官人,乾柴烈火,試問又有幾個人能抵擋的住這種誘惑?最後毒殺武大郎,反正是小說,潘金蓮到底有沒有作為主謀,眾說紛紜吧。

    衛道士其實都是一幫最虛偽的人,從人性的角度出發,我覺得潘的身世很比較悽慘,至少值得同情和理解。

  • 14 # 跑步做操

    我的觀點是,潘金蓮是美色的化身,她有正常女人的需要,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又是加害者。

    潘金蓮是一個大戶人家的丫環,被主人看上,欲納她為妾,遭拒,於是主人為了報復她,將其嫁給又矮又醜的武大郎。由此可見,她嫁給武大郎並非自願,試想,一個如花似玉的女子,被逼嫁給武大郎,她是怎樣痛苦?她的正常慾望無法得到滿足。

    潘金蓮在痛苦中度日,在她看到武松後,立刻愛上武松,武松武藝高強,儀表堂堂,是一個理想男人的化身,潘金蓮爰上她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了追求武松,潘金蓮是使出渾身解數。潘金蓮先是請求武松到自己家裡住,每日好酒好菜,噓寒問暖,置辦衣物,這完全是一個女人對待丈夫的行為。而後,潘金蓮直接向武松表示愛她,一日,武大郎未歸,潘金蓮準備好酒菜,和武松一起吃酒,《水滸傳》描寫潘金蓮“髻發半挽,酥胸微露。"直接露胸,誘惑武松,接著,將酒杯裡的酒喝了一半,說“你若有心,喝了這半杯殘酒。"武松出於道德,不可能接受潘金蓮的表白。但也可看出,潘金蓮是愛武松的,她希望武松就是她的夫君。

    向武松示愛遭拒後,潘金蓮受到西門慶的騷擾,和西門慶發生婚外情,並且毒殺武大郎,最終被武松所殺。至此,潘金蓮由一個受害者變成加害者,武大郎雖然醜陋,但心地善良,將其殺害,潘金蓮屬於罪大惡極。

    潘金蓮是一個封建社會的悲劇人物,由於封建社會的黑暗,她的合理正常慾望得不到滿足,只有找婚外情,並在西門慶的唉使下,做下殺害丈夫的大罪,留下千古罵名。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說的不對,見諒。

  • 15 # 半瓣花上閱乾坤

    潘金蓮,作為一個不守婦道的美豔女子形象,很長時間以來,一直都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一旦有“紅杏出牆”的事件發生,潘金蓮的名字便被人們拿出來反覆套用在當事女主的身上。

    那麼,真實的潘金蓮,到底是怎樣的呢?潘金蓮的形象,又經歷了哪些演變?她又緣何變成“紅杏出牆”的代表?

    一、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

    歷史上真實的潘金蓮,既不是淫婦,也不是使女,而是一個清清白白的千金小姐。

    說到這裡,不得不為潘金蓮叫屈,她本是遠近聞名聰明美麗的大家閨秀,是一位名門淑媛。她父親曾官拜貝州(恩州)知州,在故鄉開有染坊。

    潘金蓮的丈夫武植(也即武大郎的原型),也不是大家認為的“三寸丁古樹皮”,而是自幼崇文尚武,才智超群。

    武植家裡原本貧困,年輕時期到潘府上打工。因為品行端正且能幹,潘府上知名商人潘知州資助他學習。

    後因武值高中狀元,女兒金蓮對其產生愛慕,潘知州因此才將女兒許配於他。潘金蓮以善良賢惠、勤勞仁義之賢妻良母形象聞於鄉里。

    武植中年考中進士後,出任山東陽穀縣令,潘金蓮也是縣上名聲好的清官夫人。兩人育有四個子女,和睦恩愛。她知書達理,和武植恩恩愛愛,白頭到老。

    歷史上真實的武植夫婦

    那麼,為什麼潘金蓮和武大郎會變成現在這個形象呢?

    據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縣誌記載,武大郎姓武名植,曾經在山東陽穀縣做縣令,他少年時候的盟兄弟王某家敗破落,逃難到他那裡,希望看在多年情誼的面子上,給兄弟謀份差事。

    武縣令平時就樂善好施,對這位落於窘迫的兄弟招呼倍至。王某卻不知道武大郎已經暗中為其在原籍蓋房修屋,久不見武兄弟資助,便憤然離去。

    這一走不要緊,他心生邪念,忘恩負義,村村說唱,鄉鄉張貼,謠言惑眾,極盡對武縣令惡意中傷汙辱詆譭之能事。

    加之曾被武大郎治過罪的鄉里惡少西門慶的助紂為虐,同流合汙,武大郎的清官形象從此被毀於一旦。非但如此,就連武大郎的老婆潘金蓮之名聲遭受玷汙及恥辱,難洗清白。

    然而, 從北宋到明朝,多年過去,流言蜚語非但沒有減少消失,反倒因為四處的流傳而更加被人“熟知”。

    再經過施耐庵在聞名遐邇的《水滸傳》中大肆渲染一番,更加使得夫妻二人的形象被華人更多地“認識”。

    先有《水滸傳》,後有《金瓶梅》對潘金蓮的徹底“定性”。“淫婦”從此成為潘金蓮的代名詞。

    二、《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事實上,《水滸傳》中的金蓮還真的應該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壞。要不然後面也不會有人寫那麼多翻案文章來替她辯駁了。

    她原本是張大戶家的使女,因為長得頗有些姿色,因此那大戶要纏她。結果她告訴了主母,意思不肯依從,結果惹怒了大戶,才被大戶不要一分錢甚至倒賠妝奩地嫁給了武大。

    嫁給武大後,因為武大不會風流,也比較懦弱,因此清河縣的浮浪子弟都來家裡調戲她,那些浮浪子弟還經常在武大郎家門前叫道:“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

    武大郎在街坊鄰里面前丟盡了臉,又是個懦弱本分的人,因此在清河縣住不牢,帶著潘金蓮搬到陽穀縣紫石街賃房居住,每日仍舊挑賣炊餅。

    這是《水滸傳》的原話。

    其實,剛到陽穀縣的潘金蓮,應該還算本分的。

    只是武大郎身材短矮、人物猥瑣,實在不入潘金蓮的法眼(說實話,是個女人都看不上這樣的,何況潘金蓮那麼年輕漂亮,喜歡帥哥也很正常)無奈自己命運不濟,只能嫁給這樣的人,所以後面遇到武松後心動無比,屢次調情,倒是可以理解的了。

    潘金蓮挑逗武松

    但是命運又向她開了個玩笑,武松不但不怕老虎,女人也不怕。

    所以後面才有西門慶的事情,才有王婆貪賄說風情的事,才有合謀藥死武大郎的事。

    其實在與西門慶勾搭成奸,最後害死武大郎的這件事上,潘金蓮多數情況下都是出於被動。

    本就是王婆出主意引她入套(當然她自己也有責任),後面姦情敗露,武大郎捉姦不成反被踢。

    本來,也許武大用不著死,顧及到他兄弟,西門慶還是挺害怕的。後面仍然是王婆給出的主意,害死武大後還是王婆給安排的。

    因此,在整個事件中,王婆實在是最可惡的。潘金蓮雖然不該勾搭成奸害死丈夫,但因為她本身的情慾因為社會原因得不到滿足,無法脫離武大,再加上外力的干涉,走上這條路其實是很可悲可惜的。

    總而言之,她是一個唯唯諾諾、身不由己,對於命運沒有半點兒任何選擇權的婦人,芸芸眾生中貪戀情愛的一員,只是運氣不好,走到了這一步而已。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

    《水滸傳》中,她自始至終真心愛過的,也只有武松而已。

    那婦人在樓上看了武松這表人物,自心裡尋思道:“武松與他是嫡親一母兄弟,他又生得這般長大。我嫁得這等一個,也不枉了為人一世!...... 說他又未曾婚娶,何不叫他搬來我家裡住?……不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

    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西門慶,不過是她為了掙脫命運牢籠下的賭注罷了。

    而且後面潘金蓮也是入了王婆的圈套才會跟西門慶好的,如果不和西門慶好,王婆就要將她告官。

    在她而言,不過春風一度,結果卻被王婆硬生生給拽成了西門慶的情人。

    三、《金瓶梅》裡面的潘金蓮

    《金瓶梅》中,潘金蓮是南門外潘裁的女兒,因為父親死了,被母親賣掉度日,先賣給王招宣,後賣給張大戶。

    她不僅被張大戶收用了,還導致張大戶得了許多病,被主家婆得知,百般苦打,大戶才賭氣將她倒賠妝奩嫁給武大,而且嫁給武大後還時常與張大戶廝混。

    大戶自從收用金蓮之後,不覺身上添了四五件病症。端的那五件?第一腰便添疼,第二眼便添淚,第三耳便添聾,第四鼻便添涕,第五尿便添滴。自有了這幾件病後,主家婆頗知其事,與大戶嚷罵了數日,將金蓮百般苦打。大戶知道不容,卻賭氣倒賠了房奩,要尋嫁得一個相應的人家。大戶家下人都說武大忠厚,見無妻小,又住著宅內房兒,堪可與他。這大戶早晚還要看覷此女,因此不要武大一文錢,白白地嫁與他為妻。

    這樣的潘金蓮,估計在王招宣家裡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說白了,潘金蓮在這裡是一個性欲非常旺盛的女人,張大戶把潘金蓮給武大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到後來,張大戶到底還是死在了潘金蓮的牡丹裙下。

    武大這才擁有了潘金蓮的全部人身權。

    當然,美貌的潘金蓮自然不甘心僅僅為為武大所有,所以她一看見相貌堂堂的武松,就想到“一母所生的兄弟,怎生我家那身不滿尺的丁樹,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裡遭瘟撞著他來!如今看起武松這般人壯健,何不叫他搬來我家住?想這段姻緣卻在這裡了。”

    她也是真心實意主動喜歡上了武松。要不然,就不會發生後面主動勾引武松的事情。

    要知道,當張大戶死後,那些浮蜂浪蝶來騷擾的時候,可是潘金蓮把自己的釵梳湊辦了去,才得以典得縣門前樓上下兩層四間房屋居住的。

    這說明,雖然潘金蓮和張大戶有舊,也曾經對武松芳心暗許,但也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勾引上的。

    當她勾引武松失敗反被奚落的時候,她指著武大罵道:

    “你這個混沌東西。有甚言語在別處說,來欺負老孃!我是個不帶頭巾的男子漢,叮叮噹噹響的婆娘!拳頭上也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不是那腲膿血搠不出來鱉!老孃自從嫁了武大,真個螞蟻不敢入屋裡來,甚麼籬笆不牢犬兒鑽得入來?你休胡言亂語,一句句都要下落!丟下一塊瓦磚兒,一個個也要著地!”

    在武大等人面前,潘金蓮毫無疑問是強悍的。

    即使是西門慶,也是在王婆的“定挨光十計”的周密部署之下,才將潘金蓮收入囊中的。

    在《水滸傳》中,潘金蓮失手將西門慶打到後,道了個歉就走了,完全沒有看上西門慶的意思。只是西門慶已經惦記上了她而已,真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不過,在《金瓶梅》中,潘金蓮看見西門慶對她有意,也是對西門慶有幾分意思的。

    當時婦人見了那人生的風流浮浪,語言甜淨,更加幾分留戀:“倒不知此人姓甚名誰,何處居住。他若沒我情意時,臨去也不回頭七八遍了。”卻在簾子下眼巴巴的看不見那人,方才收了簾子,關上大門,歸房去了。

    《金瓶梅》中,潘金蓮更像一個真正的不知檢點蕩婦,先有了她對西門慶的情意,再加上西門慶和王婆的設計,自然水到渠成了。

    楊思敏版潘金蓮

    更難得的是,西門慶那方面本事高強,對於久慣風月的潘金蓮來說,簡直求之不得!

    當西門慶與潘金蓮春風一度之後,王婆問西門慶潘金蓮怎麼樣,西門慶說“色系子女不可言!”

    其實按照武大郎在《金瓶梅》原著中那樣的性格,實在讓人想不通他為什麼有勇氣去管西門慶而沒有勇氣去管張大戶。

    可憐的武大,好不容易血性一回,立馬就game over 了。

    武大死後,武松因為上獅子樓索命不成,反倒誤殺了在縣衙裡的同事,結果就被髮配到了千里之外。

    就這樣,潘金蓮被西門慶順利娶進來。

    剛入門的時候,西門慶的正妻吳月娘看她的時候是這樣的:

    吳月娘從頭看到腳,風流往下跑;從腳看到頭,風流往上流。論風流,如水泥晶盤內走明珠;語態度,似紅杏枝頭籠曉日。看了一回,口中不言,心內想道:“小廝每來家,只說武大怎樣一個老婆,不曾看見,不想果然生的標緻,怪不的俺那強人愛他。”

    雖然如此,但西門慶可不是隻有潘金蓮一個人。他在潘金蓮之外,明的暗的姘頭數不勝數。

    因此,當西門在勾欄瓦舍裡慶貪戀桂姐姿色,約半月不曾來家的時候,潘金蓮便慾火難耐,和小廝琴童勾搭上了,還把自己裙帶邊的東西送給了那琴童,結果讓西門慶知道後一頓好打。

    不過,經過潘金蓮巧舌如簧,西門慶還是原諒她了。

    儘管西門慶風流,並且還是“打老婆的班頭,降婦女的領袖”,但潘金蓮對他也從不發怵。

    (潘金蓮)一手撮著他耳朵,罵道:“好負心的賊!你昨日端的那裡去來?把老孃氣了一夜!你原來乾的那繭兒,我已是曉得不耐煩了!趁早實說,從前已往,與隔壁花家那淫婦偷了幾遭?…

    除了琴童,潘金蓮和西門慶的女婿陳敬濟也是眉來眼去。

    等到西門慶兩眼一瞪,潘金蓮直接就和陳敬濟在西門慶的靈堂好上了。

    因為跟陳敬濟鬧得太大,驚動丫鬟秋菊告狀,又驚動了西門大姐(陳敬濟老婆,西門慶女兒)審問陳敬濟,這都沒有撼動潘金蓮,她甚至還為陳敬濟打了胎。

    不久,日常遭受苦打的秋菊再次告狀,吳月娘親眼所見,這才下定決心,把潘金蓮的左膀右臂——龐春梅賣了出去(因為她知情不報,算是潘金蓮和陳敬濟的牽頭)。

    後來,終於忍不住,打發王婆把潘金蓮也賣了。畢竟,醜事鬧太大了。

    好傢伙,這個時候她還不消停,潘金蓮趁著在王婆家住著的時刻,把王婆的兒子王潮兒也刮剌上了。

    此刻,她滿心眼裡思量陳敬濟趁著這個節骨眼兒把自己買走,好和陳敬濟做成長久的夫妻。不料陳敬濟因為錢沒湊夠,讓遇赦回家的武松趕了個先。

    可是她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武松來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她的項上人頭。

    那婦人在簾內聽見武松言語,要娶他看管迎兒,又見武松在外出落得長大身材,胖了,比昔時又會說話兒,舊心不改,心下暗道:“我這段姻緣還落在他手裡。”就等不得王婆叫他,自己出來,向武松道了萬福,說道:“既是叔叔還要奴家去看管迎兒,招女婿成家,可知好哩。”

    潘金蓮多麼聰明甚至精明的一個人啊!

    能在偷漢子的時候讓西門慶捨不得打她,能在做出醜事以後巧舌如簧在吳月娘面前各種開脫,可是偏偏遇到武松,她就犯上了糊塗。連趕去籌錢贖她的陳敬濟也不管不顧了,立馬就主動出來自投羅網。

    連吳月娘也看得出,武松買潘金蓮沒安好心,可潘金蓮居然真的信了。

    當吳月娘知道潘金蓮被武松買走的時候,已經悔之晚矣!

    月娘聽了,暗中跌腳,常言“仇人見仇人,分外眼睛明”,與孟玉樓說:“往後死在他小叔子手裡罷了。那漢子殺人不斬眼,豈肯幹休!”

    果然,到了武松手裡,潘金蓮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在武松殺她的時候,往常潑辣能言善辯巧舌如簧的潘金蓮不見了,只剩下那個魂不附體,一五一十全部都交代了的潘金蓮。

    王婆聽見,只是暗中叫苦,說:“傻才料,你實說了,卻教老身怎的支吾。”

    回顧潘金蓮的一生,潑辣如她,美豔如她,精明如她,經歷了許多男人——王招宣(不確定)、張大戶、武大郎、西門慶、琴童、陳敬濟、王潮兒,隨隨便便勾一個小手指,說一句打情罵俏的話,就能讓這幫人被她迷得神魂顛倒,紛紛成為了她的裙下之臣,甚至因她而死。

    真可謂“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可是唯獨這武松,是她主動芳心暗許的一個,也是她兩次想到“姻緣卻在這裡”的一個男人。

    是以,只有武松能殺她。因為她,只在武松這裡犯傻。

  • 16 # 孔kong說歷史

    是個美麗與狠毒具有的女子,為了某方面的需求(咳咳)衝出枷鎖,在《金瓶梅》中她的性格和各個方面刻畫的淋漓盡致。

  • 17 # 八戒愛抽菸

    潘金蓮就是命不好

    性感嫵媚 孤獨 可惜生在宋朝 可惜嫁了個各方面都不匹配的男人 可惜不能自由戀愛 所以耐不住寂寞 紅杏出牆 謀殺親夫是一步一步逼過去的 被抓了現場 古代紅杏出牆官府先不論 武松也不會放過她 只能一不做二不休

    命不好

  • 18 # 任者無疆

    誰知道呢 不能像小說吧 也許有原型。不知誰有

    考證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崇禎詔安李自成,讓他去打滿清,結果會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