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像一面鏡子

    據陳壽的《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記載,歷史上的周瑜是個很“有姿貌”的青年將領。在其年紀很輕時就輔助孫策指揮過多次戰鬥,屢建戰功,顯示出自己的才能。孫策去世後,周瑜輔佐孫權建功立業,更顯出了他的雄才大略。真實的周瑜是個寬宏大度、不計個人恩怨、處處以大局為重的人,因此受到朝中文武官員的敬重。只是與程普有過一段時間的關係緊張,但據《江表傳》記載其責任完全在於程普方面:“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可見周瑜的容人、大度是得到當時人們的公認的。周瑜的這種美德也正是他年紀輕輕就為三軍之帥,深得大小將領(特別是像程普、黃蓋等年齡比他大、資格比他老的將官)的信服、尊重的原因之一。這一史實,直接說明了周瑜絕非羅貫中筆下的“小氣”之輩。

    其實,我們只要認真地去讀一些諸如《三國志》的史書,甚至只要以思考分析而不是盲從的態度去細讀作為文藝作品的《三國演義》,都會發現很多諸如上述足以推翻周瑜“小氣”的情節、證據的。

    首先,周瑜是個政治家,有著遠大的政治眼光。這著重表現在他始終把幫助孫策、孫權建立帝業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上。《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寫到孫策脫離袁術回江南以求發展的途中恰遇周瑜,瑜當即表態:“某願施犬馬之力,共圖大事”,初露其政治抱負,擇定了自己一生的政治道路。在其後勸魯肅不要聽劉子揚之言投鄭寶,而極力薦其出仕孫權集團的一番話中更顯示了這一點,周瑜對魯肅說:“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今主人親賢貴士……承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說明了周瑜認定跟著孫氏兄弟必能成就一番大的事業。在其後的實際行動中也可以看出周瑜始終為自己認定的這一目標而努力奮鬥著。當曹操率大軍南下,江東大臣紛紛發出投降之議時,周瑜旗幟鮮明地予以反駁:“此迂儒之見也!”接著有一段《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基本相同的勸孫權抗曹的言語:曹操雖託名漢相,實為漢賊。將軍以神武雄才仗父兄餘業,據於江東,兵精糧足,正當橫行天下,為國家除殘去暴。這番壯語既為東吳的前途指明瞭方向,也為東吳君臣抗擊曹操大軍堅定了信心,激勵了士氣,更顯示了周瑜的政治信念。試想一個有著如此政治抱負和遠大政治目光的政治家,又怎會是一個心胸狹窄、不顧聯劉抗曹的大局、時時想謀殺諸葛亮、最終又被諸這主要表現在赤壁之戰的整個過程中。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並不想突出周瑜的才能、大度、功績,因而虛構出“借箭”和“借東風”兩個情節,企圖給讀者一個諸葛亮也是赤壁大戰的指揮者,甚至是主要建功者的印象,並編造出一系列周瑜謀殺諸葛亮的細節,以說明周瑜的“小氣”,貶低周瑜的形象。但只要我們略加思考,就會發現問題:倘刪去這些虛構的情節,那麼在整個赤壁大戰的籌劃、指揮的功績中,留給諸葛亮的又所剩幾何呢?

    相反,卻會發現周瑜在這場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請看:戰前,面對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東吳君臣一片混亂,當週瑜自鄱陽湖回柴桑時,先是張昭、顧雍等一幫文臣來訪,欲讓周瑜勸孫權降操,瑜曰:“吾亦欲降久矣。公等請回”,先給投降派吃了一顆定心丸;少傾,程普、黃蓋等一夥武將來訪,欲讓周瑜說服孫權抗曹,瑜曰:“吾正欲與曹操決戰,安肯投降”,勸眾將自回,又穩定了主戰派的情緒;又未幾,諸葛謹、呂範等一班文臣來陳述投降的理由,周瑜笑曰:“瑜自有主張,來日同至府下定議”;忽又報呂蒙、甘寧等一班人來見,眾人更是當著周瑜之面爭議不休,或曰降者,或曰戰者,瑜曰:“不必多言,來日都到府中公議。”周瑜的從容不迫,甚至能壓住內心的火氣去接待各種人物,其間所表現出的耐性、沉勁、氣度與容人之量是何等的寬宏、博大。如此雅量,又豈能說是意氣用事、為人“小氣”!

    在赤壁大戰的組織、指揮過程中,周瑜從與黃蓋共同謀劃設計到指使闞澤獻書、龐統授計,直至三江口縱火,環環相扣,運籌帷幄,指揮若定,無不顯出大將的風度,又豈是“小氣”者所能及!

    再次,我們從《三國志》、《三國演義》所記載、描寫的一些具體細節中,從一些人物的對話中,也能看出周瑜並不“小氣”。《三國志·周瑜傳》裴注(江表傳)與《三國演義》中都有一段關於蔣幹到來時,周瑜一方面公開揭露了蔣幹的來意:“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邪?”並向其表明自己的心跡,“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更生,酈叟復出,猶撫其背而折其辭,豈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另一方面,非但未加害蔣幹,更以同窗契友的厚禮待之。及“幹還,稱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間。”接著,《江表傳》中又寫了另一件事:“劉備之自京還也,權乘飛雲大船,與張昭、秦松、魯肅等十餘人共追送之,大宴會敘別。昭、肅等先出,權獨與備留語,因言次,嘆瑜曰:`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顧其器量廣大……"”一個“雅量高致”、一個“器量廣大”,足以說明周瑜在不同人的心葛亮屢次戲耍直至“三氣”而死的人呢?其次,周瑜是個軍事家,有著超人的勇氣和組織才能。目中皆非庸俗小氣之輩。

    特別令人注意的是《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中的一個情節:周瑜陸續送走了來訪的文臣武將後,晚上又接待了魯肅和諸葛亮,而諸葛亮為了激怒周瑜,有意與主戰的魯肅發生爭吵,說了許多其實是挖苦周瑜的言辭,並說出曹操欲得“二喬”的一段話,引得周瑜大怒,終於激起了抗曹的豪氣。這一情節,無論是羅貫中的寫作用意,還是一般讀者的理解,大約都是周瑜心胸狹隘———小氣,被諸葛亮用計所激。但是,我們如果不帶任何觀點和偏見,且聯絡上下文去細讀這段文字,就會產生另一種看法:周瑜在見到諸葛亮之前,對“戰”或“降”無疑早已胸有成竹,且這所成之“竹”是“戰”而不是“降”,只是深知自己的文臣武將見解遠不如諸葛亮,故迫切想獲知諸葛亮的見解與計劃。為了達到目的,周瑜又一次耐住性子,用“沉”引出諸葛亮的挖苦、智激之辭,終於從中受到教益。因此,我們完全可以認為,於此並非“諸葛亮智激周瑜”,而是周瑜在智激諸葛亮!

    從諸多的周瑜遇事不亂、審時度勢、從容不迫、寬厚待人的情節分析,小說中所寫的周瑜的“小氣”只能說是作者故意之作,是屬“三分虛構”中的事。吳、蜀兩國互相爭霸、互相殘殺雖為大勢所趨,是早晚之事,但周瑜在世時,正是敵強彼弱、必須結成鞏固的孫劉聯盟才能抵禦北方的勁敵曹操的時期,作為一代英明的三軍統帥,周瑜十分清楚當時的形勢,他在治國大略上堅持不降曹而使東吳獨立自主的方針;在用人上,團結文臣武將中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外交上,堅持了聯劉抗曹的路線;特別是與諸葛亮的個人關係上,縱觀赤壁大戰前後的一段史實,兩人並非“才和才角又難容”,而是“智與智逢宜必合”,兩人相持相扶,共修吳蜀之好。

    歷史真實中“大器”的周瑜其人,在《三國演義》中則成了“小氣”的形象。這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實在是周瑜的一大不幸,因為一個在三國時代起過重大的歷史作用的英雄,在羅貫中的筆下、在其後幾百年來廣大讀者的眼中,竟成了一個不顧全大局、胸襟狹隘的“小人”,倘周瑜地下有知,只怕真要氣得“金瘡迸裂”了;但從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而言,周瑜在《三國演義》這部不朽的作品中起到了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為了突出諸葛亮這個正面人物而存在的藝術形象的作用,儘管是配角、是陪襯,但憑周瑜的氣量,當能“絃歌知雅意”,體諒羅秀才的一番良苦用心的。嗟乎!一代英才,活著為促成三國鼎立之勢的形成作出了不朽的業績,死後更為繁榮中國的文學之色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 2 # 谷大粒

    既生瑜何生亮?古代要是有誹謗罪,羅貫中是逃不了的

    想必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莫過於周瑜,這位當時的偶像派如何也想不到自己會成了氣度狹小的代名詞,而與自己相抗衡並穩壓一頭的會是劉備方面的諸葛亮。諸葛亮三氣周瑜,最終導致了周瑜在連聲“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後就吐血身亡了。在這兒,羅貫中無疑是躲不過的,如果古代有誹謗罪第一個就被抓走。

    在演義中,第一次“交鋒”是草船借箭,赤壁前夕周瑜嫉妒諸葛亮的才華,以權壓人命令諸葛亮十天內收集十萬箭矢,誰成想諸葛亮三天內就超額完成了這項任務,出了一把大威風。

    第二次“交鋒”是借東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周瑜急火攻心下病倒了,而諸葛亮卻能夠設下七星壇借來了三天三夜的東南風,一舉成了赤壁大勝的第一功臣。

    第二次“交鋒”是荊州城下甕中捉鱉,赤壁之戰後劉備得了大片的地盤,而周瑜企圖奪下荊州卻被諸葛亮識破,氣急敗壞下墜馬傷重,一病不起。

    在這兒,羅貫中是完完全全需要賠償周瑜精神損失的,由於他的三國演義,周瑜氣度狹窄的大眾形象便被定格,“既生瑜何生亮”流傳數百年。可是,我們也應該知道演義就是小說,這裡邊勢必由於劇本的需要以及作者的愛憎而有所傾斜,名氣大的周瑜自然被拉出來反襯托諸葛亮的才智氣度。看來,古人老早就知道了名人效應與捧一個打一個的效果了。

    事實上,周瑜的真實面目與三國裡的形象相差甚至相左,是被黑的最慘的一個,個人覺得超越了曹操的被黑。周瑜作為孫策的同年兼連襟,在孫策死後就成了孫權的得力助手,使得孫權得以順利交接,更是曹操大軍壓境力主對抗的主力。

    說到周瑜的氣度,這哥們可是有著“化敵為友”的能力,大將程普仗著自個資歷老不服氣,最終還不是服服帖帖,甚至逢人就說周郎好。而且在識人方面,周瑜也展現了他的才智度量,魯肅便是他舉薦給孫權的。事實上,魯肅是比諸葛亮早幾年就提出“三分天下”計謀的高才。

    在歷史上,赤壁之戰的指揮者是周瑜,而此時的諸葛亮不僅僅還未受到劉備的重用,而且也未在赤壁之戰發揮著重大的功績。要知道,周瑜可是官宦子弟,能文能武且又喜好操琴,說是當時的偶像派一點兒也不過。而周瑜的身死也是有著值得讚頌的地方,這位吳大都督的身死是征戰四方的多年結果。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與程普就前往南郡與隔江的曹仁對抗,此時甘寧鎮守夷陵被大軍圍攻,周瑜前往解圍卻不幸受流失擊傷右肋,當場昏厥過去。曹仁原本是準備乘機一波攻勢拿下,周瑜強忍著重傷前往迎敵,成功逼退了曹仁,自己卻新舊傷勢下一病不起了。

    周瑜與諸葛亮各為其主自然就有了對抗的可能性,不過真實情況卻與演義相差甚多,畢竟周瑜大了諸葛亮六歲,而吳的二把手怎麼就犯不上與劉備方面還不是主要的謀士諸葛亮對抗(此時諸葛亮才出山不過三年,龐統、法正才是劉備的主要謀士)

    在正史上,周瑜被讚揚道“性度恢廓”、“實奇才也”,赤壁一戰更是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假如真如羅貫中所言,蘇東坡也不可能寫下“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3 # 追記歷史

    其實歷史上有記載,周瑜的胸襟是非常寬闊的。書上記載他的一名老將,因為他年輕,地位比老將高,老將就多次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後來這名老將被周瑜的才華所折服,最終和周瑜成了好朋友。

    周瑜是個多才多藝,也是個很有能耐的人。至於三國演義對諸葛亮三氣周瑜的描述,非常值得斟酌。本來演義和正史都有所區別,一般演繹都是從歷史當中推敲出來的故事,就好像我們現在看電視劇或電影或其他形式的舞臺劇等,都屬於藝術。不是有句話說嘛,藝術來源於生活,但是它高於生活。那我想能把這句話換過來說演義來源於正史,但他虛構了些正史。

    別說諸葛亮三氣周瑜,就是諸葛亮都不一定和週一見過面。個人簡單說了一點兒自己的小想法,說的不對或不好還請見諒!

  • 4 # 安定郡小書生

    據《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周瑜“壯有姿貌”、“性度恢廓”、“實奇才也”。

    《三國演義》為了凸出諸葛亮的才能,將諸葛亮、周瑜進行比較,譽為“一時瑜亮”,最後被諸葛亮氣的吐血而亡。

    然而,事實怎麼樣,我們不妨看看三國時期的人物對周瑜的評價吧。

    ①孫策的評價:周瑜是“英雋異才”,與我是一塊光屁股長大的夥伴,“有總角之好”,情同骨肉;我能得到卿,這就太完美了。

    ②孫權的評價:周公瑾雄烈,膽略兼人,“有王佐之資”,今天這麼年輕就短命而亡,以後我還能依賴誰呢?

    ④蔣幹的評價:周瑜“雅量高致”,不是用語音所能描述的。

    ⑤王朗的評價:周公瑾是江淮的人傑,舉臂一呼就有人願意為其效命。

    ⑥程普的評價:與周公瑾結交,就像飲用醇酒一般,不知不覺就自醉了。

    後代范成大譽周瑜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毛澤東說周瑜是個“青年團員”,當東吳的統帥,程普等老將不服,後來說服了,還是由了他,結果打了勝仗。

  • 5 # 歷史兵說

    民間的口水能黑死人!假的東西往往被忽悠得很有市場,就像民間傳說中的諸葛亮“四妒”周瑜一樣,搞得周郎無論是氣量、才智,還是膽略和謀識都不是人家諸葛亮的對手。可大家別忘了!三國時期的那個“郎”字,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得到的,那可是民間讚譽一個人至高無上的美稱。羅貫中在《演義》裡那麼神話諸葛孔明和關羽,可他也沒敢在年輕時候的諸葛亮和關羽後面綴上一個“郎”字。歷史上的周瑜,非但不是羅貫中所言的是“肚量狹窄”之人,而是一個智勇兼備、才德出眾、恢宏大度的軍事家。史書記載他為人:坦誠直率且大度。除了羅貫中黑了周郎一把之外,相關的三國史籍中,還真找不出有關周瑜肚量狹窄的不良記錄。倒是無意之間,在所有正史的記載中,發現了諸葛亮除了在治國方面偉大之外,至於在軍事能力方面,實在是平常得一般般而已!

  • 6 # 使用者928576024920

    周瑜是位軍事人才,但他嫉妒諸葛亮,因孔明的智力遠勝公瑾,當時三國中雖說周瑜被孔明三擒三放的辱智,氣的周瑜釀病而死,原因是周瑜氣鬥很薄又脆弱引起吐血之死。公瑾哀嘆六字:既生瑜,何生亮。計謀不如人,瑜策亮早知,智力鬥不過,怨恨氣死瑾。

  • 7 # 中孚鑑

    《三國演義》中,周瑜被氣的吐血,但他也並非是嫉妒之心,一是《三國演義》是透過這樣寫周瑜和諸葛亮,來體現出諸葛亮的才能,畢竟作為演義小說,就會有主角人物。二是周瑜看到諸葛亮有大才能,但他和諸葛亮畢竟是兩個陣營的,雖然那時他們是盟友的關係,但盟友也會成為敵人。

    同時他擔心諸葛亮以後會威脅到東吳,所以他也曾想過讓諸葛亮為東吳所用,這也說明了周瑜並非是嫉妒之人。而後來他多次要出除去諸葛亮,也是再諸葛亮不能為東吳所用時,他為了以後東吳能減少一個威脅,所以才開始要除去諸葛亮的。因此周瑜也並非是氣量狹窄之人。

    《三國演義》裡的周瑜和正史中的周瑜還是有不同的,那正史中的周瑜是什麼樣子呢?

    正史中的周瑜不僅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名將,而且他還是心胸開闊、氣量宏大、識大體、得人心之人。並且他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孫權稱他有“王佐之才”。同時周瑜又有“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之譽。

    周瑜和孫策是同齡之人,並且他們的關係極好,同時周瑜又和魯肅相交,也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關係。

    後來周瑜追隨孫策,孫策因為周瑜的才能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對周瑜非常的禮重,那時那二十四歲,人稱“周郎”。

    後孫策被刺而重傷,讓其弟孫權接掌江東,而周瑜和張昭他們就成了輔助孫權的重要之人。但孫權接掌江東時,那時孫權年齡還小,在則當時還有很多地方並沒有歸附江東孫氏,因此周瑜和張昭等人就更加盡心盡力的輔佐於孫權。

    同時周瑜又向孫權推薦了另外一個人才,就是魯肅,魯肅在後來周瑜去世後,也成了江東的一個重臣,深受孫權的信任和倚重。

    後來曹操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實力、地位大增,之後曹操又得荊州,曹操更是強盛。曹操這時就想一鼓作氣平定江東,實現他一統的願望。

    當時曹操勢大,江東面對曹操強大的軍事壓力,也有了主戰和主和兩種主張,孫權開始時猶豫不決,最終在周瑜和魯肅的建議下,孫權下定決心聯劉抗曹,以周瑜為大都督全權處理戰事。

    曹操在這次的赤壁之戰中,最終大敗而歸,曹操此次的赤壁之戰的失敗,也讓曹操在短時間內無力再對東吳發動大規模的用兵。

    公元210年,時年三十六歲的周瑜,在經過巴丘的時候去世。孫權接到周瑜去世的訊息後,非常難過,並親自穿上喪服為周瑜舉哀。

    周瑜雖然三十六歲就離開了人世,但因為他的的軍事能力、成就和地位的影響,所以在唐朝時設的古代六十四名將、宋朝設的古代七十二名將、以及《百將傳》中,周瑜皆在其中。

  • 8 # 水墨丹青7762

    《三國演義》由於作者羅貫中“尊劉”的主線,很多歷史人物都被曲解。正史中的周瑜與《三國演義》相差甚遠,絕不是“英雄氣短”的吐血之人。歷史上真實的周瑜氣度恢弘,剛柔相濟,《三國志》明確記載:周瑜“長壯有姿貌”、“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膽略過人”、“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長期以來由於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嘆不絕於耳,以至很多人,尤其對正史知之甚少的人對周瑜的認識都是“嫉妒諸葛亮才華,三受諸葛亮的口舌之劍,最終活活被氣死”。其實,要真正瞭解一個歷史人物,絕不能受限於文學作品或者影視劇,應該參考史料文獻,正確評價。演義小說只不過笑談而!

    在正史中,周瑜其人:

    1、才情兼備的帥哥一枚。有“曲有誤,周郎顧”美談,周瑜精通音律,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喝醉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向演奏者相顧,微微一笑,提醒撫琴者,錯音了。可見,其音律之精通,心胸之開闊!據說:東吳世家小姐美女小喬,為了引起周瑜的注意,故意彈錯琴,最終抱得美男歸。(感悟:看古人的浪漫,今人真是無地自容。古人是“賭書消得潑茶香”,今人是買買買、送送送!,哈哈哈!你說俗不俗?)

    2、卓越的軍事才能。“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三十三歲的吳軍統帥周瑜,火攻曹操,取得赤壁大捷,讓曹操自此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終其一生不敢再犯江東,周瑜自此走上人生巔峰,名滿天下,一代儒將風采載入史冊,一舉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所謂的“草船借箭”、“借東風”,不過戲談罷了!在戰略方面,周瑜制定了攻取益州,兼併西蜀的計劃,只可惜一切還在籌劃之時,公瑾撒手西歸。多年後,此計劃被諸葛亮借鑑,建立了蜀漢政權。宋徽宗時,追尊其為平虜伯,位列唐武廟六十四將、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周瑜文韜武略,提劍上陣殺敵,下馬安邦定國。若不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豈是諸葛亮可比?(當然每個人的見解不同)

    3、忠貞不二。周瑜歷經孫策、孫權兩代,始終忠心效主,為東吳的事業奔走勞碌。若周瑜是氣量狹小之人,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還是那句話,要讀史、讀“正史”,切不可把文學作品當作歷史去看待。有人說要為周瑜正名,其實大可不必,我們需要做的是要正確看待歷史,借鑑歷史,在人們喜愛演義小說的同時,要正確區分文學創作和歷史文獻!

  • 9 # 丁丁的小灰機

    要分清楚小說《三國演義》只是文學作品。周瑜為人寬宏。從程普身上就充分印證這一點。程普認為自己年長,經常凌辱周瑜。周瑜降低自己身份,始終不與他計較。後來程普敬佩服他。羅貫中為了凸顯諸葛亮的智慧,給眾人留下諸葛亮寬厚大度,周瑜小氣不能容人的印象,設計了這樣一系列的情節。這是小說裡的情節,其實細想很站不住腳,孫氏父子何等英雄英明,周瑜如此心胸豈會擔當大任?小說雖然膾炙人口,但終是虛構事件,與歷史不符。也終因是小說,並無太多非議。真是:貫中思宗漢室劉,三國演義惑所有。

  • 10 # 思念不過遠方

    我覺得周瑜並不像想象中那麼高能,

    他與孫策有交好,本人沒有王霸之志,

    所以他在能夠幫助孫權贏得赤壁之戰之後的記載、時人或後人對周瑜的評價完全不能離開這兩個現實。

  • 11 # 葉茂盛改葉高揚

    《三國演義》中,周瑜動不動氣的吐血,這是羅貫中筆下生花所致,真實的周瑜,足計多謀,幾萬人馬敢火燒曹兵幾十萬人馬,這樣的一流戰略家是不可能被人動氣吐血的,信不倍由你,我信。

  • 12 # 大國趣史

    《三國演義》的作者基於對蜀漢政權的同情和小說的藝術需要,把周瑜描寫成為與諸葛亮明爭暗鬥的人,最終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對周瑜的評價是負面的:長相英俊卻小肚雞腸、嫉賢妒能,“既生瑜何生亮”的哀怨把周瑜的大眾形象刻畫得很深刻。後人的評價甚至也會被再後來人刻意篡改,比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描繪出了一代英雄豪傑的何等灑脫和氣度,這本是蘇軾對周瑜的讚賞與評價,但後來“羽扇綸巾”卻多被化用在諸葛亮身上,成為了諸葛亮的經典形象。

    但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可不是《三國演義》那個形象。

    影視劇周瑜形象

    周瑜出身官宦豪門,他的堂祖父、堂叔,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也就是三軍總司令。其父周異,曾任洛陽令,也是個地廳級。這種家庭出身難免視覺開闊,待人接物大氣,正史上週瑜“性度恢廓”“實奇才也”,孫權稱讚周瑜有“王佐之資",坊間大V譽之為“世間豪傑英雄士、江左風流美丈夫”。

    據史書記載,周瑜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寬宏大度,才智過人。少年結交豪傑孫策,重情忠義;在東吳為將時共事的程普曾自恃年長資深多次為難和羞辱周瑜,“瑜終不和他計較”,後來程普對周瑜十分敬服。直言:“和周公瑾交,如飲醇醪,不覺自醉。”周瑜還精通音律,彈奏中的差錯一定瞞不過他,所以當時江東民諺素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

    古代牛逼的人物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年輕有為。當然大器晚成者也有,但那畢竟是少數。

    周瑜從16歲結交孫策開始到36歲英年早逝,可以說人生一路開掛,讓今人同齡人汗顏。我們現在可以盤點下這位豪門周公子都做了哪些牛逼的事兒:

    初平元年(190年),比周瑜大一個月的孫策在江淮一帶已經很有名氣。周瑜慕名前去拜訪,相互一見傾心。“便推結分好,義同斷金”(《三國志,孫破虜討逆賊》)。孫策接受周瑜的邀請,帶母親弟弟移家舒縣,周瑜讓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孫家居住,自此兩家交好,相見恨晚,情同手足。此時周瑜16歲。興平二年(195年),周瑜前去探望身為丹陽太守的從父周尚。恰逢孫策率軍入歷陽(今安徽和縣),將要東渡長江,於是送信給周瑜。周瑜即率兵迎接孫策,給他以大力支援,為孫策建立東吳政權立下汗馬功勞。這一年周瑜21歲。建安三年(198年),袁術要以周瑜為將,周瑜料他終無所成。遂與魯肅一同回到吳郡(今江蘇蘇州)跟從孫策。孫策在釋出的命令中說:“周公瑾雄姿英發,才能絕倫”。周瑜時年24歲,自此人們呼之為“周郎”。轉年孫策拜周瑜為中護軍,攻打荊州,周瑜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此次征戰二人連襟關係確立,孫策娶了大喬,周瑜迎娶小喬。建安五年(200年),孫策遇刺身亡,臨終把軍國大事託付孫權。周瑜從外地帶兵前來奔喪,留在吳郡孫權身邊任中護軍,執掌禁軍,屬於被絕對信任的託孤重臣。這一年周瑜26歲。建安七年(202年),曹操下書責令孫權送人質來曹。孫權便召叢集臣會商。大臣們眾說紛紜,張昭、秦松等重臣猶豫不決。孫權聽信周瑜分析果斷回絕了給曹操送人質的要求。這一年周瑜28歲。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軍討伐麻、保二屯,斬其首領。江夏太守黃祖遣部將鄧龍率數軍進攻柴桑,周瑜率軍反擊,此後大小戰鬥不斷。這一年周瑜32歲。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迎來了一生中最為輝煌的時刻:曹操率軍南侵,號稱百萬大軍壓境,周瑜向孫權分析曹操與孫權兩軍的勝敗關鍵,取得孫權支援,孫權遂命周瑜等率領三萬人抗曹,這就有了後來的孫劉聯合和赤壁之戰。赤壁之戰是周瑜直接領導的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此役的結果促成了中原大地三國鼎立格局的形成。毫不誇張地說,周瑜是改寫中國歷史程序的少數人物之一。這一年周瑜年僅34歲。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又過了兩年,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批准了周瑜提出征伐益州的方案,周瑜返回駐地江陵,行至巴丘(今湖南嶽陽),突然病卒,年僅36歲。一代豪傑竟匆匆謝幕!

    安徽省廬江縣廬城鎮的周瑜墓(建於東漢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

    《三國演義》把周瑜說成被諸葛亮三氣而亡是沒有歷史根據的。

    歷史就是這樣奇怪,好似上帝之手冥冥中的安排。如果假以時日,讓他大展宏圖,至少借居荊州一隅的劉備很難再有作為。如是,後來的歷史程序又該如何書寫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快就大年三十了,各位親們體會到了什麼“年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