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年來伴隨著傳統文化的復甦,逐漸興起了一股“古風”熱,譬如:古風歌,古風段子,古風圈等。對於“古風”你有什麼理解和看法?
9
回覆列表
  • 1 # 容素衣

    其實我對於古風瞭解不多,畢竟我也不是專門研究這個的,我覺得對於古風稱謂的由來大概就是我們希望中國的古文化就像風一樣吹到大江南北,讓更多的人瞭解,所以才叫古風吧。

    至於對於古風圈的瞭解,在我看來古風圈已經開始漸漸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古風圈,或許還有人不喜歡甚至討厭,但是這並不能影響古風圈發展的越來越好。

    而且我覺得真正喜歡古風的人往往都比較有教養,或許是受到古風的影響吧。

    寧靜,悠遠,空靈,這正是古風的魅力所在,所以大家可以不喜歡古風,但請不要詆譭古風。

    最後,獻上我珍藏的古風美女圖

  • 2 # 無聊到巔峰

    古風圈寫的都是古風歌詞,一言概之曰:剪刀漿糊。

    剪刀漿糊

    很多人總會有些“文學夢”,寄希望用一些言情的句子來寫自己的多愁善感,覺得很有小資情調。然而一旦要完整的寫出一段故事,一篇文章,又作的七零八落,一眼就被認出來是個文盲。所以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詩詞上-------大家都不懂,可不隨便我寫嘛。於是乎,拿著一把剪刀,翻開《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東拆一句,西剪一句,拼拼湊湊搞出了一堆,任誰也看不懂的東西出來。

    古風圈

    這下好了,周遭人一看,像詩詞啊,但是自己也不懂寫的啥啊,故遂而驚歎之:“您原來是個詩人啊!”並翹起大拇指連連稱讚:了不起!了不起。這時候作者們嚐到了甜頭,開始瘋狂用一些古人不懂,現代人不懂,自己也不懂的東西招搖撞騙,美名其曰:弘揚古典文化,創作“古風詩詞”。而這些東西,完全不需要動腦筋,隨便剪刀漿糊一番便能弄出一篇來,可謂速成之極。這樣一樣,很多“文藝青年喊出“詩詞歌賦寧有種乎”,紛紛並舉“剪刀”而起,倏然之間,竟成野火燎原之勢,蔚為大觀。此所謂,古風圈。

    古風歌詞“欣賞”

    為什麼這麼說,容我舉兩個實際的古風剪刀漿糊的例子:

    霸王收起劍,別姬已經走遠。城門外高室寒,是他們悽美的遺言。

    拆片語也不是這麼拆的吧?誰告訴你“別姬”是個人名的?“城門外高室寒”我是無法理解這種違章建築的。

    天下為公我為母

    天下為公 。。。。我為母。???? 原諒我用這麼多問號。

    諸如此類,不勝列舉。我只能是笑中帶悲了。

  • 3 # 奈何12221

    我就說歌曲的事 ,其他的我的不懂 ,對於那些人說古風歌如何如何的人 ,我想問問 你們聽過牽絲戲嗎? 你們是不是覺得 聽過一兩首無腦的歌就能覺得古風的歌一無是處? 周杰倫的歌就都是神曲 ?流行音樂無腦的多了去了 沒見你們這麼批評流行歌曲,況且 現在接受的是現代的教育 讓人寫出唐詩宋詞那樣的歌曲是不是有點為難人了?

    再者唐詩宋詞是作者寫得好還是現代人YY的好這個你能確定嗎?

    最後歌是用來聽的,時裝秀上面的衣服你會用來穿?硬是要在歌曲裡面找深刻內涵的人,送你郭德綱相聲裡的一句話:你這種人就是拔牙的時候傷了前列腺。

  • 4 # 江天一色無纖橙

    個人對古風的定義是用一些古樂器演奏,並且用上一些詩詞,在古曲中新增流行元素。

    聽古風曲大概四五年,入坑於一年前。

    其實就是屬於個人愛好罷了,偏偏有些人喜歡亂踩一通,以證明自己的優越感。

    有些人的優越感就是如此莫名其妙。

    還有一些人,是這樣的

    當然了,古風圈內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在公益歌曲下,講自己想睡哪個大大,強行段子,甚至撕逼。講真,人容易有偏見,連我看了都膈應,更何況圈外人?

    其實古風大大們大多數是很好的,幾個人做公益歌曲,也是為了讓大家關注這些特殊群體。但是這些噁心的人,她們從不在乎什麼公益,她們其實也不在乎作品,她們只是滿足自己的小眾感而已。古風圈裡有這些人,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啊,總不可能阻止她們喜歡吧?

    然後,我想講一下初心這個東西。

    古風圈很早的一批人,譬如墨明棋妙這個團隊,我相信他們的初心就是為了復興傳統文化。

    記得之前聽一個古風大大的YY訪談,他就是覺得我們傳統的東西不能丟。

    這是我喜歡的一個詞作發的微博,她可以為了寫詞特別去報學習班,這種態度值得肯定。但是,又有多少人有這種態度呢?

    再舉例子吧,有一位歌手啊,他唱錯了一個字,就是“蒲葦柔荑”,他把柔荑(tí)唱成了(yí),後來重錄了一遍。

    再比如,有一位歌手,他的兩張專輯,講歷史名人,講節氣。

    有一位歌手,她眾籌拍了一個MV,裡面有中華禮儀。

    這就是當下古風圈需要的態度。

    曾經有位老爺爺,他的老師是前清的秀才,會一些樂府詩詞的曲調,老人耳濡目染,自然也會一些。

    後來,老爺爺被查出肝癌晚期,他無比懷念那失去的文化。

    老爺爺的外孫女在微博求助,給出了曲譜,希望有人翻唱。

    那首歌叫《長恨歌》。

    事情發出來後,很多古風大大進行了翻唱。

    【PS:老人叫王之煬,是中國最早研究X光放射治療的醫學專家之一】

    不敢要求太多,只希望有些人少些成見;

    不敢要求太多,只希望少一些個人崇拜。

    也許你不在乎什麼傳統文化,也許你只是想體會這種追逐的感覺。但是還是希望留些情分吧,畢竟你入古風圈的初衷是為了某首歌或者某個喜歡的聲音不是?就當為了你所喜歡的,不要抹黑這個圈子了,默默支援作品,不打擾三次元生活,不去找人撕逼,不攀比人氣,其實也沒有那麼難,是不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5 # 苗裔智庫

    古風大概與當今的時尚結合起來,能夠碰撞出新的火花,新的生機。審美就是一個迴圈。過去遮掩的現在是時尚。過去是時尚的,現在又變成不時尚。古風也是現代的時尚元素之一。這是我對當今古風圈的看法。

  • 6 # 郭氏寶玉

    古風涵義有三重,謹防庸俗文雅濃

    一、古風稱謂的由來

    現在所謂“古風”,有三個方面的含義:

    1.是指一種文學載體,是與唐代開始出現的近體格律詩相對而言的,一般指題目包含"歌""行""吟"的古詩,例如《長歌行》《短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後來泛指除了格律詩外的所有古體詩。

    2.是指古代的風俗習慣,多指質樸的生活作風,常說的古風猶存即是如此,如現在的某些隱居生活,喜歡田園風光,或者講究古代禮儀,再如穿漢服、唐服,等等。

    3.是指小說黨常說的一種型別小說,通指女頻古言情小說,其實也指男頻武俠小說。

    二、當今古風圈

    如今的“古風圈”情形很是複雜。從積極方面而言,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基底,並在詩詞歌賦、文學、琴棋書畫、服飾、音樂等方面,模仿古人,近幾年頗為流行。活動有復興漢服等舉動,有利於喚起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敬畏之心,樹立群眾對民族文化的自豪,從而有效抵禦外界不良文化的侵蝕。但很多活動成了作秀或者變得極其商業化、庸俗化。

    總之,古風是好的,要認真去做,不故弄玄虛,矯揉造作,尤其是不要過分商業化、庸俗化。

  • 7 # 冷眼無邪

    “古風”就是古典風格,不用做過於繁瑣的解釋。以歌曲為例,具有古典風格的歌曲都叫古風歌曲。因為藉助於中國幾千年悠久的文化為背景,一些古風歌曲的確獨具魅力。當然,在眾多的古風歌曲中,好的,畢竟是少數,這是事實。就像古典詩詞,唐宋時期的古典詩詞作者數不勝數,作品數不勝數,但是,流傳下來的畢竟是少數,真正優秀的作品也是少數,乾隆皇帝寫了幾萬首詩,竟然很少有人知會。還有許許多多詩詞作者,都淹沒在歷史的浪濤之中。所以,我們不能要求某一種風格的藝術作品都百分之百的完美,用高規格的眼光去看,大部分都是糟粕,這是正常現象,一點都不值得奇怪。要創作好的古風歌曲其實很難,要求作者對傳統文化有深入的瞭解和掌握,同時還要掌握古典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規律與特點,所以,對於那些好的古風作品,真的值得佩服。我喜歡古風歌曲,也模仿創作,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歡古風歌曲,一下子弄不出好的作品沒關係,寫的人多了、唱的人多了,其中一定有好的。對於古風圈的不同看法可以保留,但要鼓勵人們大膽的參與,百花齊放,不一定每一朵花都美麗,只要參與就是好樣的,古風圈的小朋友們加油!

  • 8 # 殊街

    古風也是風,應該是有他一席之地,傳承,發展,進步才是所在,但希望別擋今天的路,一段歷史一箱物,莫把古代當今天。

  • 9 # liting686

    古風,指古代的風俗習慣,多指質樸的生活作風:古風猶存。

    歸根到底古風起初就是一個音樂圈子,後來慢慢延伸到其他方面,終歸逃不出興趣的範疇,覺得好聽你就聽好看你就看。

    古風圈存在本來是一個很好的現象,這讓很多盲目追逐潮流的年輕人能夠停下腳步來看看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

    這個圈子並不需要太多知識或者學術以外的交流,不需要報團取暖,做好自己。

    不是將經濟利益與之掛鉤,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必須成為該圈掌舵人的話,就不需要思考太多形式上的問題。

  • 10 # 山東無斁

    所謂古風,即歷史上一定時代所產生的風氣。它隨著一定的生產、生活方式,國家組織形式等產生,也會隨著它賴以生存的這些基礎的毀滅而消失,但不排除在風氣領域內消失的速度是不相同的。這主要看這些風氣是否有利於新的統治者的統治及全民族的發展和勞動人民喜歡程度。如唐詩宋詞傳流至今,而那時的生活方式、習俗,卻早被拋棄。

    古風,有定義為:指質樸的習尚、氣度和文風,也指質樸的生活作風。它表現在多個方面,思想、文化、習俗,還有音樂建築等。這些領域的古風,凡有利於社會發展和人民進步的,必定會被宏揚,反之,必被拋棄。如二千多年前老子樸素的哲學觀,孔子對教育學習的觀點,至今人民津津樂道。而對於男尊女卑的封建觀念,卻棄之不顧。

    我想,今日的古風圈也應是如此。當一個人堅持某方面的古意,只要它有利於身心健康和家庭的和睦,不違犯社會公德,你可以堅持。但若與社會發展背道而馳,那必須拋棄。事實上也不可能發展下去。

  • 11 # 媽媽整天嘚吧嘚吧嘚

    我覺得不能以偏概全吧,現在的古風圈有一些是真的喜歡古風的,比如我,我就很喜歡那種古風的衣服啊,配飾啊,歌啊之類的,但是我是從小就喜歡,很多年了沒有自己嘗試過,只會偶爾去拍套古風寫真過過癮,買個小配飾,不太誇張的那種。但是古風圈不乏一些為了博眼球,博上位而假裝喜歡古風的,古風只是她們吸引別人注意力的一種手段。

  • 12 # 希望傳遞真情

    對於這種現象的發生,從我一個高中生的角度來說,這是很好的,至少傳統文化被人們開始重視了,雖然“古風”最早指古風歌曲但是由於後來引申出來的意思,越來越多的東西被包含進來,所以我們也應該以正確的姿態學習,為什麼要用正確的姿態這個詞?因為現在所謂古風圈大多以年輕人,學生為主,甚至有種歪曲了它的定義,生搬硬套,矯揉造作,以為將文字文藝化,略微帶點古韻這便是古風了,殊不知這只是一種表面文章!沒有將它的實際意義發揮出來,古風甚至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的很大一部分包括進來,而不是一味地用文字來展現個人情感!古風的存在和社會發展是有聯絡的,社會發展,人們傾向於精神消費,從而注重文化享受但不能誤解它的存在!而且現代人書寫古微,仿古文,都隨心而來,甚至都沒有對後續文化的傳播而重視!有興趣固然是好的,但不能沒有原則的惡搞!新時代必須以新姿態面向社會,古風它是文化,是民族魂魄,而不能以幾件漢服,幾首音樂,幾個古短從而淡化了它的真正意義!不能以斷章取義之姿而將文化變得狹義!喜歡這個東西是對的,也可以只喜歡自己喜歡的但不能講定義更改,也不能以自己的錯誤眼光延伸的越來越廣!文化需要傳承,文化也需要被正視,理解!

  • 13 # 傳統文化大觀園

    1)古風的由來不是重點,重點是當今的華人越發的對自己民族的過往和文化有了興趣。

    2)這種興趣,體現了兩個基本事實: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和魅力是無法比擬的:只有中國文化,因為象形文字等穩定的基因,能夠得以傳承幾千年,這幾千年的智慧的積累,其實是超越其他名族的,只是自1840年以來的一百八十年以來,中國,華人因為風水輪流轉的歷史遭遇,中國傳統文化曾經走到了瀕臨斷代的危險境地。但也如同過去幾千年一樣,在經歷了無數洗禮後,依然流傳和延續下來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最高的人類智慧,最高的人類文明,其中最為寶貴和真理和智慧,歷經磨難反而愈發活波和生動的開始展露出它們的生命力,古風也許是我們當今喜歡用的一個詞,其實它(傳統文化智慧)一直在那裡,時間越久,我們其實會越是感嘆,越是喜歡,越是被吸引,越從中獲得超越與智慧。

    2. 華人開始對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大的自信:在這兩天的中美會談中,我們看到了大使們的自信,而這背後,是因為中國的自信,華人的自信,從過去兩百年以來的低谷中,中國正在因為華人民的辛勤努力和付出,中國文化基因中的韌性,自強而從落後與不自信中一點點的走出來了,我們發現在物質文明的快速進步過程中,我們也在尋找讓心靈得以安住,得以物質與精神雙幸福的生活厄需要。我們自然而然的去尋找精神文明與精神世界的資糧,我們也從中國傳統文化中不斷的重新發現,我們文明與文化在幾千年的積澱中所留下的智慧與精神寶藏,我們從自己的文化中找到了更大的個人自信,名族自信。

    3)所以說,古風這一稱謂的由來略去不談,喜歡古風的現象,是華人的自強,中國的自信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實話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再和美國談判的時候,大師們不再穿西裝而是穿中式服裝的時候,那就是“古風”這個詞不再流行的時候,因為那個時候,全世界應該都以“中國風尚”為潮流和文明的趨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大羅在外國的評價不是很高?